油茶的概況與生長特性

2021-01-08 金稻穀農技

一、油茶概況#種植#

油茶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食用油木本油料植物,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並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在我國栽培已有2300多年歷史我國現有油茶麵積約400萬公頃,年產茶籽80萬噸,產油20多萬噸。涉及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8個省(區)。湖南適應油茶栽培的面積4500多萬畝,現有面積約2000萬畝,計劃到2020年發展到2500萬畝

1、油茶的經濟與社會價值

茶油為藥食同源食品,因其油酸含量高達80%,營養成分與橄欖油接近,被稱為東方橄欖油。

茶油被稱為美容保健品。有清熱化溼、殺蟲解毒的作用。經常服用,能抑制衰老,對慢性咽炎和預防人體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2、油茶作用

長期服用.能清胃潤腸、可治痧氣腹痛、急性蛔蟲阻塞性腸梗阻、習慣性便秘。茶油能抗紫外線,直接搽用有防止曬斑及去皺、防止頭癬、體癬、頭屑、脫髮的功效,茶油能防止皮膚瘙癢、慢性溼疹。

3、油茶經濟價值

年產茶油佔食用植物油1.8%,目前最低價格60元/斤,預計可達100—120元/斤。鮮茶果1.8-3.0元/斤,預計可達5元/斤。幹茶殼800元/噸,茶枯約2000元/噸。豐產成林油茶畝產鮮果4000斤左右,產值7000元左右。

4、淨化環境

1、油茶是良好的綠化樹種

2、油茶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樹種

3、油茶是很好的生物防火樹種

①每公頃油茶林每天可吸收60kgCO2,釋放40kgO2 ;②油茶對SO2 、HCl的吸收和抗性都很強,1kg 油茶葉可吸收7.4g SO2 ;③吸塵殺菌。油茶是常綠闊葉樹,葉面積大,每公頃油茶林一年滯塵在40kg以上;油茶葉分泌的酚醛類殺菌素可對附著的灰塵和懸浮在空氣中的細菌具有殺滅作用。

二、油茶的生長特性

廣義上通常指山茶科山茶屬植物中油脂含量較高且有栽培經濟價值的一類物種的總稱。我國具有一定栽培面積和利用歷史的油茶主要有普通油茶 、小果油茶 、越南油茶、浙江紅花油茶、攸縣油茶等20多個物種,普通油茶在全國及湖南分布區域最廣、栽培面積最大。

1、普通油茶生物學特性

⑴常綠闊葉小喬木或大灌木,樹高4—6米,可控制在2米內。

⑵油茶樹的壽命很長,生命周期可達150年以上。(一代栽樹多代受益)。

⑶根係為軸狀型深根,主根發達,能深入地下1-2m,再生力強。

⑷葉為單葉互生、蠟質、光滑、短柄、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較深的鋸齒。

⑸分枝角度較大,樹冠開張。

⑹白色兩性蟲媒花,10月中下旬開花,異化授粉。

⑺茶果為蒴果,中等大小,有紅、黃、青三種果色,果形分球形、桃形、桔形或橄欖形,翌年10月間成熟,茶果發育期長達一周年。

2、個體生命周期

由種子發育的油茶樹,其生命周期一般劃分為幼年階段、成年階段和衰老階段3個時期(約150年)。幼年階段3-4年(以樹體營養生長為主),成年階段80年左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衰老階段20以上(營養生長衰退)

由無性繁殖的油茶苗栽培的油茶樹,其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幼樹期(第1-3年)、初產期(第4-7年)、盛產期(第8—60年)、衰老更新期(60年以後)。

3、年生長周期

油茶樹隨著溫度、光照等環境因素每年季節變化的規律,根、莖、葉、花、果等器官的生長發育與休止呈現相應穩定的年生長周期。湖南普通油茶年生長周期主要表現為:

①根系生長:一般在2-3月氣溫在10℃以上時根系開始活動,生長時間2-11月;

②新梢生長:可分為春梢、夏梢和秋梢,3-5月為春梢生長期,6-7月為夏梢生長期,9-10月中旬為秋梢生長期。

③花芽分化:一般是6月下旬開始,8月下旬基本結束。

④開花期:一般為10月中下旬至12月初。

⑤果實生長發育:10月中下旬開花授粉後即開始果實生長發育,翌年10月間成熟。

⑥油茶為直根系植物,主根發達,成年時能扎入2-3m深土層;吸收根主要分布在5-30cm深土層,以樹冠投影線附近為密集區,趨水趨肥性。

3月份至春梢停止生長之前出現第一個生長高峰。9月份,果實停止生長至開花之前又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

新梢主要由頂芽和腋芽萌發。頂端優勢明顯。幼樹可抽發春、夏、秋和晚秋新梢,進入盛果期後一般只抽春梢。

春梢,3-5月,當年分化花芽開花、製造和積累養分的主要來源之一。

夏梢,6-7月,幼樹,初結果樹抽發的夏梢,少數也可當年分化花芽,成為結果枝。

秋梢,9-10月,以幼樹和初結果的或掛果少的成年樹抽發較多,不能分化花芽,易受凍害。

4、開花結果習性

實生樹一般3-4年開花結果,嫁接樹提早2-3年。國標:5年產油3-4公斤/畝, 8年10-15公斤/畝,15年以上25-30公斤/畝。100公斤果出油5公斤。

芽屬混合芽。花芽從5月份春梢生長停止後開始分化,到9月份發育成熟。

結果枝在當年春季由混合花芽抽發的新梢形成,當年分化出花芽,當年開花掛果。

花期:主產區10月下旬-12月上旬,11月中旬為盛花期。

在3月份第一次果實膨大時有一個生理落果高峰,7-8月是油茶果實膨大的重要高峰期,可能存在第二次落果高峰;8-9月份為油脂轉化和積累期,油脂積累佔果實含油量的60%。「寒露籽」和「霜降籽」分別於10月上旬和下旬成熟。「抱子懷胎」。

在同植株上,樹冠上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條上以頂端花芽較多;樹冠南向較北向分化率高。長結果枝較中結果枝、短結果枝花芽分化率高,但從整株油茶樹來講,中結果枝和短結果枝佔的比例大,所以從整株樹來講花芽所佔比例以中結果枝最多,短結果枝次之,長結果枝最少。

油茶結果枝主要是春梢,少數夏梢,蒴果發育從花授精、花瓣凋謝脫落以後,開始膨大,3月中旬以前由於氣溫低,生長處於緩慢階段,3月中旬後,果實體積迅速增大,7月份為球果體積增長高峰期,俗稱「七月長球」。8月中旬,果實體積增長基本停止,轉入油脂形成轉化過程,俗稱「八月長油」。

5、油茶的生態特性

⑴喜溫暖溼潤,耐寒。一般要求年平均溫度為14-22℃,1月份平均溫度在3 ℃以上,極端最低溫度-10 ℃以上,7月份平均氣溫28 ℃以下,10 ℃以上年積溫4300-6000 ℃,年降雨量1000-2000mm,年日照1600-2000小時,無霜期200天以上。

⑵喜光,不耐蔭。油茶屬強陽性植物,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成林後,光照不充足,影響樹梢及花芽分化,易形成細長枝,不利於種子油分積累。

⑶耐旱耐貧瘠,不耐澇。油茶根系能吸收土壤深層水分和養分,葉片光合作用強,水分含量高,植株表現耐旱耐貧瘠。地下水位高或土壤溼度長期偏高,不利於根系生長。

⑷喜酸性土壤,土層要厚。適宜於PH4.5-6.5的酸性土壤,土壤過酸,易造成植株缺素,以土層深厚、保水力強、排水良好、PH在5.0-6.5的紅壤、紅黃壤和黃壤上生長最好。油茶是嫌鈣植物,不宜在中性土壤和鹼性或不透氣的死黃泥土上種植。

⑸適宜在海拔100-800m低山丘陵區種植,

⑹地形、地貌的間接影響。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的溫度、溼度和光照不同,間接影響油茶生長。山地陽坡面較陰坡面更有利於油茶的生長發育, 一般隨著海拔的增高,油茶的生物產量逐漸下降,坡度宜緩,超過25°應採取水土保持措施。

6、油茶在新化栽培的適應性

新化位置屬中低緯度地區,氣候的地帶性屬亞熱帶,是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這種氣候既有光溫豐富的大陸性氣候特色,又有雨水充沛,空氣溼潤的海洋性氣候特色。年平均氣溫在16.8℃—17.3℃,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10.7℃,年平均降水量1455.9mm,年平均光照時數1417.4小時,光照百分率34%,初霜日平均出現在11月29日,終霜日平均為2月22日,平均無霜期為280天。

地貌屬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脈聳峙;東部低山或深丘連綿;南部為天龍山、桐鳳山環繞;中部為資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蝕平原三種,系河流衝積、洪積而成,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

典型的地帶性土壤為紅壤,從氣候、地貌及土壤狀況來說,大多數地方適合油茶栽培。

相關焦點

  • 樟樹:改造油茶林,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圖)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近年來,樟樹市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將油茶作為一項特色、富民產業來發展,並不斷對原有油茶林進行改造,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樟樹油茶林(圖源:樟樹發布)  據悉,油茶林地過密,不利於油茶產量的提升
  • 【產業前沿】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徵
    為了解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徵,揭示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變化特徵對林齡和季節等環境因素的響應機制,為油茶林的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張鵬等人於2020年5月8日在《PeerJ》發表題目為《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forestland of Camellia oleifera .》的文章,該文章通過研究得出,油茶根際微生物區系的養分轉化和碳源利用能力優於非根際土壤。
  • 【生態】樹木傳奇|油茶:木本油料之王
    油茶在我國已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茶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生產和發展源遠流長。油茶是民俗傳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在交友、待客、婚嫁、壽宴、喪葬等當中都可見到油茶文化的身影。 由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傾力打造的大型彩調劇《一品油茶七品官》,將油茶文化搬上舞臺,引起轟動,榮獲廣西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廣西大型劇目展演「桂花金獎」,油茶成了文化交流的載體。
  • 油茶企業大三湘的破局之路: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 與本來生活網共建...
    傳統油茶企業的觸角已經伸向網際網路。大三湘董事長周新平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油茶產業發展瓶頸,大三湘正以網際網路思維為破局利劍,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營銷數位化。」記者獲悉,今年11月份,本來生活網與大三湘合作的「本來茶油基地」正式授牌。雙方突破生產商與渠道商傳統合作關係,共建產業鏈。
  • 陝西鎮安發現200餘畝油茶古樹群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專家在新發現的油茶古樹群裡考察&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陝西省商洛市林業部門了解到,林業專家日前在鎮安縣境內發現了
  • 每日識藥(二十七期):油茶
    生長習性:喜溫暖,怕寒冷,要求有較充足的陽光,否則只長枝葉,結果少,含油率低。主要用途:油茶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復  方:       (1)治絞腸痧:油茶種子油二兩。冷開水送服。
  • 地球上僅有萬分之三土壤可種植油茶樹
    那就要從山茶油本身的生產特性來說了。土層深厚的酸性土壤,年平均氣溫16~18℃的溫暖氣候,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充沛雨水……種種苛刻生活條件,讓善行天下山茶油不能像花生油、大豆油那樣遍布世界,其油茶樹只能在中國南方亞熱帶高山丘陵那類遠離城市的山林裡生存,天然的生態系統和諧運作,保護油茶樹的生長。
  • 廣西三江:油茶基地套種生薑喜獲豐收
    據了解,在國家移民管理局浙江邊檢總站的幫扶下,紅巖村利用油茶基地進行生薑套種,以「短平快」的套種模式,彌補茶油林生長周期長、見效慢等缺點,實現以短養長。紅巖村共發展生薑種植20畝,80戶農戶參與生薑種植,其中貧困戶48戶,平均每畝生薑可為貧困戶增收2000元左右。
  • 中蜂油茶花中毒怎麼辦?如何預防中蜂油茶花中毒?
    在我國的有毒蜜源植物中,油茶話是上榜的。在我國境內分布著大量的油茶花,尤其是山區地區油茶花的分布更是廣泛,很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採集油茶花會引起蜜蜂爛子病,但是在實際養殖中我們其實很少看到蜜蜂油茶花中毒的現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油茶樹生長緩慢,到第五年才開始見回報,雖然種油茶前期投入大,但我可以通過在樹下套種中藥材實現一些收入,以短養長。」陳彩霞是檀溪鎮會龍橋村村民,8年前,她在承包的山林裡引種了350餘畝油茶。「選擇種油茶樹,是緣於油茶的生態和產出效益。」陳彩霞告訴記者,茶油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品質天然、營養豐富,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 【林業科普】油茶、核桃和油用牡丹小百科
    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 冊亨弼佑:油茶林下搞養殖,「翻山雞」護樹又富農
    初夏時節,冊亨縣弼佑鎮偉外村油茶林長勢分外地好,將一座座山鋪得像一片起伏著浪花的碧綠海洋。走進偉外村,大老遠就能聽到「海洋」裡傳來陣陣雞鳴聲。油茶林如碧綠海洋「黃繼春、儂紹作、陸春平,每人領雞3隻……」再走近,「林下雞」養殖基地裡,村民正在領取基地免費發放的種雞。按規定,未脫貧者每戶領4隻,建檔立卡但已脫貧的領3隻,公雞和母雞合理搭配。村民將雞領回家後,基地派出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傳授培訓、孵化、養殖等技術,幫助他們改良家養雞的品種,以減少病死率,從而達到養雞增收的目的。
  • 茶苞和茶耳,油茶樹上長出來的水果
    茶苞是長在油茶樹上的變異的空心果實,遠遠看去,有點像桃子。茶耳是油茶樹長出來的新葉異變而成清明節前後,雨水比較豐足,油茶樹的葉子便長得特別快,許多枝頭新葉長出來,就能異變成茶耳茶苞和茶耳生長周期比較短,以前每到清明節前後就會去找這種水果吃,你們沒有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摘要: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助農增收。該鎮油茶產業種植基地由黨支部、合作社牽頭,帶領農民發展油茶訂單統一銷售模式,目前,啟蒙鎮大坪子油茶種植基地已實現種植油茶1200餘畝。
  • 油茶樹上結的這種野果,長得很像桃子,它口感脆甜味道好
    在油茶樹上,有的時候會結出一種非常奇特的果子,這種果子被人們稱為茶桃,其實它也可以叫做茶泡,這種果子是每年茶樹花期過後變異出來的一種野果,因為它長得和桃子比較相似,所以人們才叫它茶桃,它的生長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有的時候從結果到成熟,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 閬中油茶和饊子,兩者完美結合相得益彰
    閬中油茶是用浸泡後的大米磨成漿,用小火慢慢熬成糯糯的米糊,再熬糖汁勾兌成棕褐色。然後把麵粉加食鹽發酵成麵團,敷上菜油盤成條狀,再拉細挽在長竹筷上,下油鍋炸成金黃色的。油茶非常講究調料:花生,芝麻,大頭菜,花椒粉,海椒紅油,香蔥、芫荽俱全。
  • 衡陽縣山峰村:油茶與西瓜「聯姻」 促進貧困戶增收
    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汪衡)集兵鎮山峰村是省級貧困村,為提升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實現有效脫貧,該村以產業扶貧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並通過「油茶+西瓜」的種植新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山峰村共有9000多畝山地,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山林大量荒廢。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林區內,我們能看到油茶、油桐、薄殼山核桃、烏桕、香榧、白沙枇杷等種質資源收集區、採穗圃、試驗林、示範林等,滿眼的綠色盡顯生機。  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始建於1979年,2005年強化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科研合作,重點開展了以油茶為主木本糧油樹種的種質資源保育與良種生產,現保存油茶等各類種質材料1200多份。
  • 油茶五月份常見的蟲害之象鼻蟲怎麼防治
    這段時間很多種植戶問我們小編一些油茶病蟲害的問題,天氣開始熱了,不少病蟲害也要陸陸續續的出來,油茶之家收集了不少病蟲害的資料,推出【防治油茶病蟲害】系列,主要教大家怎麼分辨一些常見的油茶病蟲害以及如何防治。感謝油茶之家好友「A國光股份經濟林陳雄」陳總提供的資料。
  • 初冬時節,到通城賞油茶花,讀最美茶花詩詞!
    >給人帶來無限生機和希望▲ 通城縣黃袍山油茶產業園01近年來,通城縣大力推進油茶產業發展。向左滑動試試→▲ 通城縣黃袍山油茶產業園02通城縣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經濟、脫貧攻堅、增加農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著力培育集中連片油茶基地,拉長產業鏈,擴大產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