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為了解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徵,揭示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變化特徵對林齡和季節等環境因素的響應機制,為油茶林的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張鵬等人於2020年5月8日在《PeerJ》發表題目為《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forestland of Camellia oleifera .》的文章,該文章通過研究得出,油茶根際微生物區系的養分轉化和碳源利用能力優於非根際土壤。在開發利用油茶土壤微生物時,應優先利用根際微生物,特別是在生長季節。在未來的林地管理中,有可能通過控制土壤碳源種類和土壤理化性質來促進油茶的生長。描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徵對森林生態系統管理和微生物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油茶是我國重要的食用油樹,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尚未見報導。在這裡,研究團隊對16S、ITS(轉錄間隔區) rRNA基因序列進行Illumina測序研究了華南油茶林地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結果表明,根際土壤比非根際土壤具有更高的理化性質、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根際土壤微生物對碳源的利用能力高於非根際土壤微生物,並在夏季達到最高。油茶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豐富的酯類和胺基酸類碳源,在群落的主要功能成分中起著重要作用。夏季土壤微生物物種豐富度高,群落功能活躍。根際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高於非根系微生物,與土壤pH值、有效磷(AP)和脲酶(URE)有關,表明根際土壤微生物資源豐富。油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開發利用應優先考慮生長季節的根際微生物。通過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包括碳源種類、pH、AP和URE,可以促進油茶的生長。研究團隊的發現為指導油茶的微生物分離和培養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圖:土壤微生物基質利用模式
圖:不同土壤微生物的主成分分析
圖:不同土壤微生物在屬水平上的豐度分布
文獻整理:苟琴(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
技術顧問:方欣(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編輯:張文莉(多彩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