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山峰村:油茶與西瓜「聯姻」 促進貧困戶增收

2020-11-29 紅網

山峰村村民頂著烈日忙著種植西瓜。

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汪衡)集兵鎮山峰村是省級貧困村,為提升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實現有效脫貧,該村以產業扶貧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並通過「油茶+西瓜」的種植新模式,促進貧困戶增收。

山峰村共有9000多畝山地,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山林大量荒廢。近年來,山峰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號召,結合自身實際,於2018年引進衡陽錦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澤公司」)進行股份合作,流轉4000多畝荒山種植油茶,目前已種植油茶3000畝。

走進山峰村,3000多畝的油茶林正茁壯成長。在油茶基地裡,村民正頂著烈日種植西瓜。村民嚴格實行科學套種,每畝地只能種植200株西瓜,與油茶樹距離60到80公分,確保油茶撫育效果。今年他們計劃套種1500畝西瓜,並間種800畝辣椒。

錦澤公司副總經理祝新衡介紹,去年,山峰村發動30多戶貧困戶開展油茶套種,由村裡提供種子,公司提供肥料並運送到山上,共套種400多畝大豆,200多畝西瓜,所有收益歸貧困戶,為貧困戶創收20萬元。

55歲的朱桂芝是因病致貧貧困戶,她的20多畝山地流轉給了錦澤公司,去年她與其他兩戶貧困戶合夥在油茶基地裡套種了200畝荃銀麗園西瓜品種,每戶都拿到了分紅。

經濟作物成熟後,銷售也是一個大問題。為了確保套種效果,錦澤公司還與長沙俊臣果業籤訂供銷合同,通過訂單保障,讓西瓜提前找到了「婆家」。

據初步統計,今年,山峰村套種西瓜產量可達45萬斤,批發商將這些西瓜以市場價進行收購,相信山峰村的貧困戶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

相關焦點

  • 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
    摘要: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縣啟蒙鎮發展油茶套種助農增收。該鎮油茶產業種植基地由黨支部、合作社牽頭,帶領農民發展油茶訂單統一銷售模式,目前,啟蒙鎮大坪子油茶種植基地已實現種植油茶1200餘畝。
  • 衡陽縣4人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弘揚正氣、激發動力,全市有40人被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扶貧故事我來講」扶貧先進典型稱號,其中衡陽縣4人,他們的事跡簡介如下:雷子青,男,現年47歲,衡陽縣金溪鎮人,廣東天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子青累計捐出各類慈善幫扶資金500多萬元。「傳幫帶」幫助本地1000多人創業、經商或安排聯繫就業,尤其熱衷於幫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 峨邊山峰村:深山花蜜甜
    在峨邊彝族自治縣勒烏鄉山峰村,通過幫扶單位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幫扶,全村貧困戶依靠養蜂有了穩定的收入,這樣的蜂蜜,不僅「甜」在口上,更「甜」在大家的心裡。成為擺在「第一書記」周文杰和山峰村「兩委」面前的問題。「去年8月下派到村上後,通過幾個月的進村入戶調查,發現有部分農戶家中養有蜜蜂。」周文杰告訴記者,這為他打開了思路。山峰村,山花漫山遍野,除了大小山坡上應季而開的各種小花外,大山中野生杜鵑、珙桐等花朵也是蜜蜂最樂意「光顧」的地方。
  • 廣西三江:油茶基地套種生薑喜獲豐收
    紅巖村共發展生薑種植20畝,80戶農戶參與生薑種植,其中貧困戶48戶,平均每畝生薑可為貧困戶增收2000元左右。(滾億忠、吳明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村民們正在展示採收的生薑。
  • 宜章黃沙鎮造林大戶林地套種西瓜喜獲豐收
    宜章縣黃沙鎮西瓜地裡喜獲豐收。「我這片幼林地是沙質土壤,這裡栽種的西瓜又大又紅又很甜。」蔡宋青邊採摘邊說,因為地勢較高,光照時間長,幼林地結出的西瓜瓜甜多汁,品質好、賣相好,深受顧客喜歡,每年都有固定的商販前來訂購。蔡宋青是宜章縣政協委員,和父親一同承包了3000餘畝荒山造林,種植了臍橙、油茶、溼地松等。
  • 冊亨弼佑:油茶林下搞養殖,「翻山雞」護樹又富農
    油茶林如碧綠海洋「黃繼春、儂紹作、陸春平,每人領雞3隻……」再走近,「林下雞」養殖基地裡,村民正在領取基地免費發放的種雞。按規定,未脫貧者每戶領4隻,建檔立卡但已脫貧的領3隻,公雞和母雞合理搭配。村民將雞領回家後,基地派出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傳授培訓、孵化、養殖等技術,幫助他們改良家養雞的品種,以減少病死率,從而達到養雞增收的目的。
  • 央視新聞聯播:牡丹江《多產業助力扶貧 貧困戶持續增收》
    央視新聞聯播:牡丹江《多產業助力扶貧 貧困戶持續增收》 2020-10-21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勝脫貧攻堅」發展黃金茶、油茶、柑橘31.5萬畝 保靖「兩茶一...
    該村用足資源優勢,全村種茶麵積達到2.2萬畝,去年種茶收入達到1.18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億元村」,村裡2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靠種茶全部穩定脫貧。據了解,保靖縣先後出臺「發展脫貧產業幫扶方案」「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發展項目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明確產業布局、政策支持、獎補標準等,全力打造以「兩茶一果」(黃金茶、油茶、柑橘)為主導的特色產業。
  • 300多隻羊咩咩,幫2000多名貧困戶增收!
    300多隻羊咩咩,幫2000多名貧困戶增收!據介紹,良種繁育場可以為附近補爾鄉貧困戶創造20多個長期固定崗位、幾十個臨時崗位。更重要的是,可以繁育良種,提供養殖技術培訓,輻射服務全縣49個黑綿羊養殖合作社,帶動2000多貧困戶增收。帶你走近黑綿羊基地↓↓↓貧困戶熱列日爾在黑綿羊良種繁育場工作,家裡有兩個孩子。以前,他在家種土豆、蕎麥,一年收入只有七八千元。
  • 駐馬店正陽:紅花盛開夏景美百姓增收日子紅
    正易堂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與河南農業職業學院聯姻,利用學院的先進種植技術和信息資源,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鼓勵農民搞特色種植,拓寬農民增產增收新渠道。該合作社有百果園、百花園、百藥園、五穀園,種植醫食兩用草紅花、金銀花、丹參、黃精等300多畝,帶動周邊5個村38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 永州市祁陽縣茅竹鎮和觀音灘鎮,油茶基地墾復管理在進行
    油茶是個好東西,是我國最環保的一種原生態綠色食品。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茅竹鎮和觀音灘鎮油茶山分布廣。隨著城市大開發,農村人大多數進了城,然而農村留下的寶貴資源"油茶″,越來越被拋荒,有些地方全部都雜草雜樹,連進油茶山的路都沒有了,又何能去釆摘茶子。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在祁陽縣農林局的扶持下,祁陽縣觀音灘鎮的葉家村1170,茅竹鎮的板橋村830畝油茶基地進行了墾復管理。
  • 衡陽縣:脫貧路上「夫妻檔」,攜手「養」出致富路
    紅網時刻 通訊員 王 勤 劉欣榮 記者 宋美君 衡陽報導8月17日清早,衡陽縣欄壠鄉東井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廖興龍夫婦洗漱完畢後,便來到自家創辦的興龍種雞蛋養殖場,開始一天忙碌的「雞司令」生活。投放飼料、打掃雞舍、撿拾雞蛋……忙完大雞養殖場的活後,夫婦倆又匆忙趕往小雞養殖場,仔細檢查小雞的健康狀況。
  • 油茶企業大三湘的破局之路: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 與本來生活網共建...
    傳統油茶企業的觸角已經伸向網際網路。大三湘董事長周新平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油茶產業發展瓶頸,大三湘正以網際網路思維為破局利劍,布局油茶產業網際網路、營銷數位化。」記者獲悉,今年11月份,本來生活網與大三湘合作的「本來茶油基地」正式授牌。雙方突破生產商與渠道商傳統合作關係,共建產業鏈。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龍口鎮實施精準幫扶,貧困戶辦起果園 走上增收奔小康道路
    阿強曾是貧困戶,在龍口鎮扶貧辦的幫扶和他自身的努力下,於2018年脫貧。通過種植紅江橙,阿強更走上了增收奔小康的道路。如今,果園的第一批果實即將收穫,阿強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近日,記者走進阿強的果園,聽他講述脫貧奔小康的故事。
  • 【產業前沿】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徵
    為了解油茶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徵,揭示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變化特徵對林齡和季節等環境因素的響應機制,為油茶林的管理提供理論依據。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張鵬等人於2020年5月8日在《PeerJ》發表題目為《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forestland of Camellia oleifera .》的文章,該文章通過研究得出,油茶根際微生物區系的養分轉化和碳源利用能力優於非根際土壤。
  • 內外聯動整治外流販毒 衡陽縣利刃「破冰」顯成效
    紅網時刻衡陽7月17日訊(記者 宋美君 通訊員 王勤)7月17日,記者從衡陽縣在佛山召開的整治外流販毒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衡陽縣多措並舉深入開展外流販毒專項整治工作成效顯著,去年,衡陽縣被外省(區)市公安機關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59人,通過協作辦案抓獲20人,同比下降60.4%,今年截至7月3日,衡陽縣被外省(區)市公安機關抓獲的外流販毒人員16人,其中協作抓獲7人,同比下降78%。
  • 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按期搬進新居
    本報訊(記者 何勤華)3月13日至14日,省委常委、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曲木史哈在涼山州布拖縣督導檢查,強調要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等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對標補短抓實抓細整改,確保6月30日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進安全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