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科普】油茶、核桃和油用牡丹小百科

2021-02-12 中國林業網

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油茶俗稱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優質食用油料植物。油茶與茶葉為同屬不同種,它們所結的種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稱為油茶籽油,後者稱為茶葉籽油。


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

茶餅既是農藥,又是肥料,可提高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蟲。果皮是提制栲膠的原料。

油茶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長在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的高山及丘陵地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廣西五省。 

油用牡丹是一種多年生小灌木,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態樹種。耐乾旱、耐瘠薄、耐高寒。分布於中國山東省菏澤、聊城、河南省洛陽、陝西省太白山一帶、陝西省富平、安徽省亳州市、銅陵市鳳凰山、甘肅省以及湖南湘西等。


現在用於商業生產中的油用牡丹僅有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其中紫斑又分多個品種。

油用牡丹的培育地主要是在山東菏澤、陝西省、甘肅中川牡丹園、山東聊城、安徽銅陵等地,以菏澤、蘭州、定西為主要分布點。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為胡桃科植物。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乾果」。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核桃樹喜溫、喜光,對水分要求較嚴,尤其是新梢生長期和果實發育期,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宜在結構疏鬆、保水透氣良好的沙壤土中種植。


常見於山區河谷兩旁土層深厚的地方。產於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新疆南部。分布於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生於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帶,中國平原及丘陵地區常見栽培。

(來源:網絡)

國家林業局門戶網站:中國林業網

網址:http://www.forestry.gov.cn/

關注我微信號:zhongguolinyewang(←長按複製)

權威發布林業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政策文件,重點工作進展,重要會議及活動等政務信息;趣味林業科普知識等各種你想知道而不知道的百科。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微博,參與互動。

試試回復這些關鍵詞:

國有林場/國有林區/天然林/電子商務/林業改革/林權證/野生動物/圖解/十件大事/退耕還林/森林公安/森林康養/光伏電站

相關焦點

  • 水草小百科—牡丹草
    按水草形態分類,牡丹草屬於有莖類水草;按造景分類,牡丹草屬於中景類水草;按生長形態分類,牡丹草屬於挺水性類水草;按生物親源關係的生物學分類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綠色經濟「油水」多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據介紹,東方紅林場分為白龍橋和琅琊兩個林區,土地總面積8205畝,其中林業用地7015畝;生態公益林5805畝;森林覆蓋率75.51%。林區內,我們能看到油茶、油桐、薄殼山核桃、烏桕、香榧、白沙枇杷等種質資源收集區、採穗圃、試驗林、示範林等,滿眼的綠色盡顯生機。
  • 油用牡丹種子生根催芽方式方法
    油用牡丹種子生根催芽方式方法徐兆翮等油用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屬於芍藥科(Paeoni-aceae)芍藥屬(Paeonia)牡丹組(Sect.Moutan DC.),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具有高價值的觀賞性,根部(丹皮)是名貴的藥材。而油用牡丹主要是利用的牡丹籽榨食用油。
  • 陝西省林業產業協會首屆會員大會暨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新聞...
  • 淺談油用牡丹的社會價值
    油用牡丹對於社會的貢獻價值油用牡丹是一種新型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三高一低」的突出特點:產量高(五年畝產可達300公斤,綜合效益可達萬元)。含油量高(含油量22%),質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92%),成本低(牡丹屬植物耐旱,耐貧瘠,適合於荒山造林和林下種植;一年種植持續收穫),低成本)。山西油用牡丹的產業鏈長,可以有效解決農村產業單一,投入大,產量低的問題。它可以促進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型,有效地增加就業和農業效率,並增加農民的收入。
  • 【生態】樹木傳奇|油茶:木本油料之王
    北宋年間,蘇頌所著的《圖經本草》中對油茶籽的性狀、產地和效用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南宋鄭樵所著的《通志》有「南方山土多植其木」的記載,這表明宋代油茶已發展到大量栽培的階段。 油茶,其種子的脂肪油稱為茶油,自古在我國隸屬「皇宮御膳」用油。
  • 陝西鎮安發現200餘畝油茶古樹群落
    &nbsp&nbsp&nbsp&nbsp11月9日下午,商洛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陝西省種苗站和市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近日在鎮安縣達仁鎮楓坪村發現了大面積的油茶古樹群。經相關專家初步勘驗,新發現的油茶古樹群面積200餘畝,其中百年以上油茶樹300餘株,最大的樹冠直徑達2.8米。「當下時節油茶樹花果並存,掛滿枝頭,讓到達現場的人感到震撼。」
  • 科學調整樹種結構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近十多年來,通過大力發展人工林特別是速生豐產用材林,廣西森林資源大幅增加,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林產工業迅速發展壯大,為緩解南方乃至全國木材供需矛盾、保障國家木材安全,推動我國林漿紙一體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 【產業前沿】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徵
    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
  • 油茶的概況與生長特性
    ,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並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在我國栽培已有2300多年歷史我國現有油茶麵積約400萬公頃,年產茶籽80萬噸,產油20多萬噸。涉及長江流域及以南的18個省(區)。湖南適應油茶栽培的面積4500多萬畝,現有面積約2000萬畝,計劃到2020年發展到2500萬畝1、油茶的經濟與社會價值茶油為藥食同源食品,因其油酸含量高達80%,營養成分與橄欖油接近,被稱為東方橄欖油。
  • 油用牡丹,為美麗健康產業加油
    油用牡丹繼承和發揚了牡丹文化,是具有多目標開發價值的木本油料植物。目前生產上通稱的油用牡丹是指芍藥科(Paeoniaceae)芍藥屬(Paeonia)牡丹組(Sect. Moutan DC.)種子含油率較高、結實能力強、有栽培應用價值種質總稱, 如鳳丹、紫斑牡丹等。油用牡丹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開發潛力巨大,對保障我國糧油安全意義重大,發展前景廣闊。
  • 寧陝:油用牡丹花開正濃、美了鄉村富了群眾
    在村莊農舍,沏一壺牡丹全花茶,屋內花香瀰漫,不濃不淡,恰到自然,養肝、美容、又解渴。以茶為媒,可以交友聚會,暢聊人生;也可以商務洽談,盡情馳騁。 寧陝縣龍王鎮西溝1000畝油用牡丹綻放,一朵朵美麗的鮮花繪就了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也鋪滿了村民的致富路。
  • 樟樹:改造油茶林,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圖)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湯英報導:近年來,樟樹市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將油茶作為一項特色、富民產業來發展,並不斷對原有油茶林進行改造,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樟樹油茶林(圖源:樟樹發布)  據悉,油茶林地過密,不利於油茶產量的提升
  • 油用牡丹:西北地區的希望之花——產物牡丹籽油介紹
    油牡丹耐乾旱、耐瘠薄、耐高寒。油牡丹是一種多年生小灌木,種植後50年不需要留茬。它是一種核心作物,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糧食作物每年翻耕造成的土壤流失。根據監測數據,與荒山荒地相比,油用牡丹種植區每年可減少土壤侵蝕0.8立方米左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 閬中油茶和饊子,兩者完美結合相得益彰
    閬中油茶是用浸泡後的大米磨成漿,用小火慢慢熬成糯糯的米糊,再熬糖汁勾兌成棕褐色。然後把麵粉加食鹽發酵成麵團,敷上菜油盤成條狀,再拉細挽在長竹筷上,下油鍋炸成金黃色的。油茶非常講究調料:花生,芝麻,大頭菜,花椒粉,海椒紅油,香蔥、芫荽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