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2月19日,根據聯合國經濟和財政委員會的建議,設立了第四個世界防沙治沙和乾旱日,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全世界人民對防沙治沙的認識,並加強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感。
荒漠化是指乾旱、半乾旱和半溼潤乾旱區由於氣候異常(乾旱少雨、草地退化、風蝕、土壤鹽漬化等非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地退化和生產力損失。
地球的土壤層對人類和動物的日常活動至關重要,有機質的流失和土壤質量的惡化將帶來可怕的後果。
聯合國預測,到2025年,將有18億人完全缺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將面臨水的壓力。到2045年,荒漠化將使近1.35億人無家可歸。
因此,防止荒漠化、促進綠色發展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目標。
今年在中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沙,阻止沙漠,保護青山綠水」。
目前,中國是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約佔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每年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元。
在中國,大風引起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佔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60%以上。這些地區的氣候比較惡劣、乾旱、少雨、高寒、貧瘠。
油牡丹耐乾旱、耐瘠薄、耐高寒。
油牡丹是一種多年生小灌木,種植後50年不需要留茬。它是一種核心作物,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糧食作物每年翻耕造成的土壤流失。
根據科研部門測定,用於種植的牡丹籽油在沙塵暴區(包括學位高於60%)能有效地減少22.7%的風速和風力侵蝕了50%,這是首選的灌木樹的防風和沙子固定在未來在中國。
芍藥根系發達,可深至地下五米。根據監測數據,與荒山荒地相比,油用牡丹種植區每年可減少土壤侵蝕0.8立方米左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油用牡丹不僅適用於半乾旱區域,在北方也適合平原、山坡、丘陵地區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特別是有很大潛力領域的生態控制,礦洞修復和耕地回到森林。
大力發展油牡丹產業,可以有效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提高區域生態承載力,提高木本糧油產量,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目前,中國有近6億畝的荒山和荒地和非耕地,其中大部分都適合油牡丹的生長。
推廣油用牡丹種植,不僅可以綠化、美化荒山荒地,而且對防止水土流失有很大的作用。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又能保護生態環境,油牡丹將成為沙漠中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