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樹木傳奇|油茶:木本油料之王

2020-11-25 騰訊網

推薦詞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這是一種渾身是寶的樹,是我國南方丘陵地區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油茶在我國已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茶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的食用植物油,油茶的生產和發展源遠流長。

油茶古論 源遠流長

油茶花 林萍攝

油茶在我國的栽培、利用歷史悠久。先秦古書《山海經》裡就載有:「員木,南方油食也」,「員木」即是油茶樹,可見我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據考證,油茶名稱在各種通志中都有不同的記載。除目前普遍叫油茶外,還有稱員木、木賈、茶、茶油樹、山茶、南山茶、探子和槮等別名。

宋代以後關於油茶栽培的記載比較系統豐富。北宋詩人梅堯臣在《山茶花樹子贈李廷老》詩中有「南國有嘉樹,花若赤玉杯……舉武尚有礙,何地可以栽。」表達了有山茶樹籽無地可栽的感嘆。北宋年間,蘇頌所著的《圖經本草》中對油茶籽的性狀、產地和效用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南宋鄭樵所著的《通志》有「南方山土多植其木」的記載,這表明宋代油茶已發展到大量栽培的階段。

油茶,其種子的脂肪油稱為茶油,自古在我國隸屬「皇宮御膳」用油。漢高祖劉邦特賜予其「宮廷御膳」稱號,明代皇帝朱元璋將茶油封為「御膳用油」並賜封為「御膳奇果汁,益壽茶延年」,清代雍正皇帝有「懷慶油茶潤如酥,山珍海味難媲美」的稱讚。《天工開物》中有記「山茶油,油味甚美」。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有油茶賦「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衝出安昌春」的詩句。

油茶文化 內涵豐富

紅花油茶 林萍供圖

油茶果熟花開,花果並存,俗稱「抱子懷胎」,堪稱自然界一大奇觀。油茶是民俗傳承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在交友、待客、婚嫁、壽宴、喪葬等當中都可見到油茶文化的身影。

由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傾力打造的大型彩調劇《一品油茶七品官》,將油茶文化搬上舞臺,引起轟動,榮獲廣西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廣西大型劇目展演「桂花金獎」,油茶成了文化交流的載體。

在湘桂黔地區,侗族有「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的習俗。在湖南,早年一些地方嫁女兒有送糧油的習慣,流傳著「一茶(油茶)二麻(麻油)」的說法,以示吃喝有餘。在福建,一些地方有給新娘頭髮抹茶油的習俗。司儀在給新娘抹茶油時會唱民謠:「茶油滑,茶油烏,今年來,今年生查埔。」查埔即男孩的意思,表達人們美好的願望和祝福。

油茶,是習俗,也是三餐必備。「吃油茶」在貴州的肇興、大矸等地已有百餘年歷史。每到新年時節,在貴州肇興還能聽到「油茶一吃吃到底,不吃到底不講禮」的說法。可見,人們生活的諸多環節都已深深烙上了油茶印記。

油茶之用 價值巨大

茶油營養價值高,具有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和軟化血管等保健作用,素有「東方橄欖油」和「油中軟黃金」之美譽。方學智攝

油茶渾身是寶。

茶油營養價值極高,具有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和軟化血管等保健作用。茶油與橄欖油的脂肪酸組成、營養成分相似,成分間的比例還略好於橄欖油,因此素有「東方橄欖油」和「油中軟黃金」之美譽。

《中國中醫藥大辭典》記載:「茶油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中藥材的藥用價值,可概括為: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腸胃吸收功能,促進內分泌腺體激素分泌,防治神經功能下降,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茶油性偏涼,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治肝血虧損,驅蟲。益腸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農政全書》《本草綱目拾遺》《隨息居飲食譜》等多本古籍,都提及山茶油「明目亮發、潤腸通便、清熱化溼、殺蟲解毒」等食用功能。民間還流傳用茶油治療腸梗阻、便秘的土方。

茶油油酸含量高、熱穩定性好,也是優良的化妝品用油。茶油可以起到潤膚美顏的效果,相傳唐朝楊貴妃用茶油沐浴以保持青春不老及治療體味,清末慈禧太后、珍妃這些後宮佳麗將茶油視為美容護理珍品。

油茶具有多用途特性。油茶種子榨油後的渣滓稱為茶枯,含有大量多糖、蛋白質及茶皂素,經深加工可生產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產品,又可作為重要的有機肥料、生物農藥和工具機拋光粉,製造洗髮香波等。茶皂素有強效的去汙和殺菌殺蟲能力,可制生態環保的清潔劑、消毒劑和殺蟲劑。茶殼可提煉茶鹼、栲膠,製作優質栽培基質。茶樹幹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製作小農具,生產白炭。

油茶之路 前景光明

油茶是列入我國國家糧油安全戰略,第一個由國家層面力推的經濟林樹種。發展油茶產業不僅是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推手,也是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助力國民健康長壽的綠色產業。

油茶是一種長壽樹。油茶不與糧食爭田地,一次種植多年受益,其穩產收穫期可達幾十年以上,而且採果時節正好錯開老百姓幹農活的時間,是我國南方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綠色油庫」。「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這句話高度總結、通俗表述了油茶產業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

油茶是常綠樹種,根系發達,枝葉繁茂,具有耐貧瘠、適生範圍廣的特點,被譽為「瘠土明珠」,常被用來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此外,油茶又是一個抗汙染能力極強的樹種,對二氧化硫抗性強,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強,兼備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綠色產業、健康生活」的理想之樹。

目前,我國油茶種植面積已超過6700萬畝,隨著近年科技的進步和應用,產業發展速度和質量穩步提升。儘管油茶在我國有2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但由於大面積油茶林為老殘、低產林等原因,油茶一直沒有成為我國重要的食用油品種。雖頭頂著「東方橄欖油」的光環,但茶油行業發展整體仍落後於橄欖油產業。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從建所伊始,老中青三代油茶科技工作者聯合全國同行,持續半個多世紀地努力攻關,終於在油茶良種選育、良種快繁、高效栽培以及精深加工領域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亞林所技術支撐的河南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總書記對油茶產業的關心和重視,讓亞林所油茶科技工作者備受鼓舞,也為油茶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

姚小華 賈興煥

樹木檔案:

油茶是茶科山茶屬油用物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或喬木,其中主要物種為普通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在我國分布範圍很廣,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等省區。油茶生長快,結實早,壽命長。在土壤、氣候適宜的條件下,栽後三四年即開花結果,實生15年進入盛果期,嫁接5-6年進入盛果期,可連續結果70-80年。在條件優越的地方,樹齡150年以上的油茶樹仍結果纍纍,有少量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樹仍然結果。

——轉載自生態話題

相關焦點

  • 【委員心裡話】周運超:念好「山字經」 因地制宜發展木本油料產業
    貴州省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貴州大學貴州省森林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運超認為,貴州山地地形條件和土壤特點,完全可以支撐木本油料產業發展,還能進一步將貴州山地劣勢轉化為優勢。  「木本油料產業是適合山區綜合開發和生態保護的重要產業,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周運超說。
  • 草本食用油與木本食用油區別以及我國油料未來發展規劃
    草本食用油是由草本油料加工而成,如花生、大豆、菜籽都屬於草本油料,這類作物的特點就是莖幹軟弱,體形矮小,壽命較短。像茶籽、核桃、橄欖、牡丹籽等則屬於木本油料。木本油料的特點是莖堅硬,多年生,與草本植物相對,人們常將前者稱為「草」,後者稱為「樹」。
  • ——林業局解讀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
    「木本油料是我國的傳統產業,也是可以提供優質食用植物油的重要來源。」楊冬說,我國還有近6億畝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大量的鹽鹼地、沙荒地等,利用這些土地大力發展木本油料,既不與糧食爭地,又能有效增加國內食用植物油供給,對提高農民收入、扶持貧困地區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楊冬還表示,木本油料是非常好的食用植物油,可以改善老百姓的健康水平。
  • 長陽縣用三字經五字歌推廣木本油料栽培技術
    中國園林網4月24日消息:4月21日,宜昌市副市長王國斌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調研木本油料產業,在磨市鎮黃荊莊油茶示範基地宣傳牌前長久駐足觀看油茶栽培三字經,大加讚賞,認為技術性強,好記,易懂,值得推廣,要求林業部門寫進宣傳技術手冊,擴大宣傳面。
  • 樹木傳奇|辣木:營養保健 木本蔬菜
    ,還可在退耕地、棄荒地和「四旁」種植,並起到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的作用,有效促進區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從3月12日植樹節開始,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亞太森林組織聯合啟動「樹木傳奇·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公益傳播活動,向樹致敬,感恩那些賜福中國的樹木。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東方紅,太陽升……」聽說要去婺城區的東方紅林場採訪,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東方紅》之歌,也讓我對東方紅林場加深了一份親切感。從琅琊鎮高田滕村村口驅車進入林區,遍植的溼地松等各類樹木生成了天然「氧吧」,雨後的林區更能讓人怡然自得地享受著清新的空氣。  據介紹,東方紅林場分為白龍橋和琅琊兩個林區,土地總面積8205畝,其中林業用地7015畝;生態公益林5805畝;森林覆蓋率75.51%。
  • 我國木本食用油的現狀
    不過,木本油料投入周期長,見效慢,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另外找準產業發展方向很重要。我國有木本油料樹種200多種,其中種仁含油量在50%~60%有50多種,究竟哪些木本食用油最熱門?又有哪些已漸入佳境?茶油是目前產業化及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木本食用油,也最被資本市場看好。
  • 何東平:木本油料發展勢頭強勁
    11月27日,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新華網聯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木本油料分會共同支持,雲南東方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中國核桃產業與核桃油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共同探討中國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 每日識藥(二十七期):油茶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 【林業科普】油茶、核桃和油用牡丹小百科
    油茶,別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油茶屬茶科,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 有哪些經濟類樹木適合小規模種植
    那麼,可以種上幾種好打理收益高的樹木,方便省事,還可以用來「養老」。首先,可以種植核桃等堅果類樹木。核桃樹耐寒抗旱,能適應多種土壤,全國各地幾乎都能種植。經過改良後的核桃樹苗在種植兩年後就能掛果,比種植其他樹木能更快獲得效益。核桃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收穫後既能自家食用,又可以送親朋好友,吃不完的還可以出售。在種植後持續幾十年都能有收益。
  • 陝西鎮安發現200餘畝油茶古樹群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專家在新發現的油茶古樹群裡考察&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陝西省商洛市林業部門了解到,林業專家日前在鎮安縣境內發現了
  • 油茶的概況與生長特性
    #種植#油茶是我國南方特有的食用油木本油料植物,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烏桕、油桐和核桃並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豐產成林油茶畝產鮮果4000斤左右,產值7000元左右。4、淨化環境1、油茶是良好的綠化樹種2、油茶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樹種3、油茶是很好的生物防火樹種①每公頃油茶林每天可吸收60kgCO2,釋放40kgO2 ;②油茶對SO2 、HCl的吸收和抗性都很強,1kg 油茶葉可吸收7.4g SO2 ;③吸塵殺菌。
  • 樹木傳奇丨滇山茶:花油雙絕甲天下
    其籽油是最接近聯合國食品衛生組織推薦的「歐米伽膳食」標準的天然油脂之一,為高端食用油和天然護膚佳品;其花大色豔、花期持久,為名貴常綠喬木型觀賞花卉,素有「雲南茶花甲天下」之說。 樹木檔案 滇山茶亦稱騰衝紅花油茶、雲南山茶花,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型至中型喬木,樹高可達14-22米,為油茶主要栽培種和世界著名大型木本花卉樹種、局限性生態幅物種。
  • 十部門:鼓勵社會資本創建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龍頭企業
    我國有木本油料樹種200多種、木本糧食樹種100多種。原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封加平介紹,木本油料作物種植基本不佔用耕地且有利於農民增收。如種植油茶,每戶農民如果有10畝優質油茶林,穩產之後年收入可達到2萬~3萬元。  上述十部門意見提出,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
  • (中國企業家說)餘思遠:發展木本油料 保障糧油安全
    湖北駿馬集團董事長餘思遠接受新華網「中國企業家說」新華訪談採訪時表示,技術創新能夠促進核桃油等木本油料增產,利於暫緩國內食用油現有的「低自給率」問題,幫助保障國家糧油戰略安全。    後疫情時代,國際環境不確定性陡增,不少有識企業家意識到,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要更強的內生動力。
  • 樹木傳奇|彼美玉山果 千年中國榧
    作者簡介葉淑媛碩士,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木本油料育種與培育研究組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經濟林培育。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從3月12日植樹節開始,中國綠色時報社、中國林學會、亞太森林組織聯合啟動「樹木傳奇·深度影響中國的樹木」公益傳播活動,向樹致敬,感恩那些賜福中國的樹木。
  • 油茶樹套種中藥材種出致富路
    「油茶樹生長緩慢,到第五年才開始見回報,雖然種油茶前期投入大,但我可以通過在樹下套種中藥材實現一些收入,以短養長。」陳彩霞是檀溪鎮會龍橋村村民,8年前,她在承包的山林裡引種了350餘畝油茶。「選擇種油茶樹,是緣於油茶的生態和產出效益。」陳彩霞告訴記者,茶油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品質天然、營養豐富,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協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富民,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堅持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圍繞釋放林地資源潛力,著力完善資源管理政策,落實財稅金融投資等支持政策,釋放穩定政策預期,提高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