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全面推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木本食用油年產量將達250萬噸。
在我國油市已被「洋油」主宰的形勢下,食用油料木本化,將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且木本油料大多在山地發展,「食用油上山」,還能夠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木本食用油的有益脂肪酸含量多高於普通食用油,並含有豐富的營養伴隨物,而當下食用油消費總體趨勢正朝著優質、多品種、多檔次的方向發展;在功能性及特殊群體專用細分市場,木本食用油佔據先天優勢,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可以預期,在國家政策的助推下,將會有更多的資本和企業湧入木本食用油這一黃金賽道。不過,木本油料投入周期長,見效慢,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另外找準產業發展方向很重要。
我國有木本油料樹種200多種,其中種仁含油量在50%~60%有50多種,究竟哪些木本食用油最熱門?又有哪些已漸入佳境?
茶油是目前產業化及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木本食用油,也最被資本市場看好。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
全球油茶籽油產量的90%以上來自中國。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漢武帝時,中國就開始栽種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它生長在中國南方亞熱帶溼潤氣候地區的天然無汙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帶,我國油茶籽主產區分布於湖南、江西、廣西等14個省(區、市)的642個縣(市、區)。
茶油是中國政府提倡推廣的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2018年中國茶油產量共計約70萬噸,其中湖南佔比約48%,其次是江西、廣西,佔比分別為23.8%、11.4%,三省合計佔比約為83.2%,
中國現有茶油企業超過1400家,加工企業數量約700家,油茶籽加工產能超過110萬噸,加工產能過剩。其中湖南省茶油加工企業總數超過300家,江西、廣西茶油加工企業數量分別為50餘家、70餘家。
茶油銷售對線下渠道依賴程度高,超市、便利店、禮品公司等線下渠道對茶油產品銷售額的貢獻率高達90%,線上渠道銷售額佔比不超過10%。
核桃油是採用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植物油。屬於可食用油。核桃的油脂含量高達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樹上油庫」的美譽。每100克核桃仁的脂肪含量為63~76克。
目前,國際市場上核桃油身價倍增,深受歡迎。在國際食用油市場上,價格高達8000至10000美元/噸,是普通大豆、菜籽油的十幾倍,且供不應求。
我國核桃年產量約為300多萬噸,是木本油料中產量最高的品種,國內已形成了四大栽培區域:西南區(雲南、四川、貴州、重慶、西藏、廣西)、大西北區(新疆、陝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東部沿海區及中部區。
我國核桃油原料有薄皮核桃和鐵核桃兩大類,核桃油的開發還處於起步階段,加工企業多集中在雲南、四川、山西、河北等地,多為小型規模企業,年產量非常有限。
近年來,核桃油作為母嬰保健專用油的市場定位愈發明顯,尤其在電商渠道,核桃油銷量穩定增長,熱門品牌在天貓月銷售額過百萬,客戶為多中高端寶媽群體。
核桃油已成為母嬰細分市場最具接受度的食用油品類,但當前受歡迎及關注的多為進口品牌,國產核桃油缺乏高檔次精品,因而存在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大的發展空間。
長遠來看,我國核桃資源豐富,但尚未綜合開發利用。核桃油的開發也還處於起步階段。開發生產核桃營養保健油,對改善人們生活、促進人民身體健康、拓展對外貿易、出口創匯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核桃油作為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新型營養保健食品,市場廣闊,在國內及國際市場上有很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十部門意見中,在有關「科學擴大木本糧油產業規模」論述中,未提及核桃,大概因為目前核桃產業體量及規模已經較大,更應聚焦經濟效益的提高。
橄欖油屬木本植物油,是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全球年產量約300萬噸左右。
目前橄欖油在我國家庭滲透率已達到13%,銷量增速超過葵花籽油等其他所有油種,是最具開發價值及開發空間的木本食用油。橄欖油的進口關稅為10%,2019年中國橄欖油進口量為5.4萬噸。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橄欖油品牌都是從歐洲進口,其中西班牙佔據了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80%。
中國大規模油橄欖種植始於20世紀60年代,已突破了技術瓶頸,已在甘肅、四川、雲南、重慶、陝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廣東、貴州、安徽等12個省引種栽培,以甘肅武都為中心的白龍江低山河谷區、以四川西昌為中心的金沙江乾熱河谷區和長江三峽低山河谷區為最適宜區。
我國的油橄欖種植以縣域發展為主,多呈區塊化分割,投產掛果點多但規模不大。甘肅隴南是我國最主要的油橄欖適生區,橄欖油產量、產值均居全國第1位。國產橄欖油年產量約1萬噸,而我國橄欖油年消費量預計為10萬噸左右,國產橄欖油增速仍趕不上進口量增速。
國產橄欖油中輕度口味和果香味的初榨橄欖油,將迎合東方人的飲食味蕾習慣,消費人群將會逐漸增多;降低生產成本,與進口橄欖油打價格戰,是目前國產橄欖油麵對的挑戰。
牡丹籽油是我國特有的新型植物油,於2011年3月被國家衛生部(現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作為新資源食品,標誌著牡丹籽油可以作為食品油進行開發。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將油用牡丹與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一樣列入了發展規劃,從而掀起了各地種植髮展油用牡丹籽的熱潮,截至2017 年底,中國油用牡丹產量達17萬噸,牡丹籽油生產加工企業達到數十家。
經檢測,牡丹籽油的營養價值較高,在營養成分中,脂肪含量高達31.22%,粗蛋白含量20.35%,α-亞麻酸的含量根據提取工藝的不同可達34.21%~74.09%,遠遠高於其他常見植物油,α-亞麻酸是人體必需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抗氧化、抗炎、減輕肥胖等作用,α-亞麻酸在人體內轉化後的DHA是大腦、視網膜等神經磷脂的主要組成成分,因此尤其對於孕婦和嬰幼兒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牡丹生態適應性強.我國有兩億畝丘陵荒山,大部分適宜種植牡丹;牡丹第3年開始結籽,產籽壽命可達60年以上,能持續產生效益;牡丹種籽可以榨油,花可觀賞,根可入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油用牡丹種植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甘肅、雲南、河北、山西、陝西、安徽、四川等地。至2019年6月份為止,全國油用牡丹種植面積約160萬畝,牡丹籽年產量24萬噸,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2萬噸。
雖然近幾年牡丹籽油行業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但實際上牡丹籽油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目前,牡丹籽油產品的營銷狀況有3 個顯著特徵: 產品的營銷市場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在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安徽銅陵等主產區分布較為密集,在非主產區缺少固定的營銷渠道,整體營銷狀況不佳;
產品多以「土特產」形式在市場流通,貨架多存在於土特產門市、旅遊區商店等小型門店中,在中大型商超,尤其是大型連鎖超市中鮮見; 產品在電商渠道的銷量較為慘澹,沒有產生著名品牌旗艦店,且品牌紛雜,產品介紹也往往立足於牡丹的文化底蘊,沒有充分顯示產品本身的健康價值和功效。
由於目前受產量、生產成本等因素限制,牡丹籽油價格居高不下,市場價格約1000元/kg左右,在價格上和大豆油、菜籽油等大宗食用油相比不佔優勢,即使是和橄欖油、山茶油等相對高端的食用油相比,價格也處於劣勢。但同時,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90%,α-亞麻酸含量是橄欖油的140倍,營養更加均衡,作為高端健康食用油,其在產品定位上不能直接和大豆油、菜籽油等大宗食用油做類比,應該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也升級了,這也為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營養成分更適合人體所需的食用油,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因此對於高品質食用油的需求會不斷增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有相當一部分中高收入群體,他們有著較強的購買力,對食品安全和營養更加看重,並且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對健康有利的商品。牡丹籽油可以將這部分群體作為目標客戶,重點推廣。不過,目前牡丹籽油的優點還沒有得到廣泛宣傳,也缺少具有影響力龍頭企業和品牌,進入尋常百姓家還需時日。
山桐子,又名水冬瓜、山梧桐、油葡萄等,現有毛葉山桐子、長果山桐子、福建山桐子三個變種。山桐子是陽性速生樹種,生長適應性強。
在中國分布於甘肅南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臺灣北部和西南三省、中南二省、華東五省、華南二省等17個省區。我國為世界山桐子分布中心,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都有野生山桐子的分布,在國外只有日本和朝鮮半島有少量分布。
山桐子果實、種子均含油。果肉含油率為4.4%,種子含油率23.4%。其油為半乾性油,可代桐油。山桐子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在15%左右,在各種主要食用油脂中處於低水平,比被譽為「液體黃金」的橄欖油還要低,並且低於國際用油標準對飽和脂肪酸含量20%的界定。
所以,單從飽和脂肪酸含量來說,山桐子油是健康的食用油。此外,山桐子油中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也接近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比例,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山桐子油清除雜質和水分以後,可以在常溫下保持數年不變質。山桐子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0%左右,亞麻酸含量在2%左右,那麼山桐子油在密閉環境中最不易氧化而且耐儲藏。
此外,山桐子油中高達1%以上的維生素E和多酚也有抗氧化作用,對防止油脂酸敗有積極的作用。山桐子油的這個特性使它成為油浸食品罐頭的上等原料,其保鮮、保值的時間常2~3倍於其他油品浸制的食品罐頭。
山桐子還有一個特點:生長迅速,掛果快,產量高,其種子和果肉含油量都很高,可將果實和種子一起榨油,不需要進行分離,耐儲藏、易加工,是較為理想的優質高產的木本油料本土植物。
但山桐子原油存在透明度差、酸值高、氣味較重等問題,其一直在較小的區域傳承發展,未被大眾所接受;目前鮮果鮮榨制油工藝已經攻克,從事山桐子產業開發的企業有上百家,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長柄扁桃,又名巴丹杏,俗稱「野櫻桃」或「毛櫻桃」,系薔薇科扁桃屬落葉灌木。長柄扁桃樹身矮小,根系發達,具有適應性強、耐旱耐寒、抗病蟲等優點,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山地和沙漠地帶的內蒙古和陝西等地區,其中榆林市境內分布比較集中,大約佔地2000hm2 左右,是荒山造林和治沙造林的先鋒樹種,在西伯利亞地區和蒙古也有分布。
長柄扁桃種仁含油率高達45-58%,長柄扁桃油不飽和脂肪酸總量高達94.6~98.1%,居所有植物油榜首。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分別為66.0~66.5%、26.3~29.2%和0.7~0.8%,三種成分的比例與素有「食用植物油皇后」美稱的橄欖油相當,優於核桃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VE含量豐富,約528mg/kg,表明長柄扁桃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耐儲存和高溫烹飪。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415-2000要求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在5%以內,長柄扁桃油中芥酸含量在0.8~1.1%之間,符合國家標準。長柄扁桃仁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0%(乾果),含有18 種胺基酸,總量佔21.2%,8 種人體必需胺基酸總量6.3%,其他具有特殊藥理作用的胺基酸如穀氨酸、天冬氨酸及甘氨酸等含量也很豐富。
雖然長柄扁桃具有較高綜合利用開發價值,大面積推廣種植長柄扁桃,將產生重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目前人工栽培長柄扁桃的經驗、技術還不夠成熟,其在生產上的綜合潛力、效益還沒有充分挖掘和體現。
文冠果俗名木瓜,又名文官果,素有「北方油茶」之稱,是我國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主要分布於內蒙古、遼寧、陝西、甘肅、河南、山東等省區。
文冠果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是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優良樹種;其樹姿婀娜,花色瑰麗,花期長,是園林綠化美化的優良樹種。文冠果種仁含油率高達66%—72%,油品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4%,獨特之處在於含有3%—5%的神經酸,是大腦神經組織和神經細胞的核心成分之一。
文冠果被稱為「鐵桿莊稼」,壽命可達千年以上,收益期百年以上;但素有「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的難題,導致經濟效益有限。文冠果進入始果期一般需要5年,穩產期需要8年以上,前期投入大、種植時間長、見效慢。
其種子含油量達50%-70%,歷史上人們採集文冠果種子榨油供點佛燈之用,以後逐漸轉為食用。本種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滿樹,花期可持續20多天,是難得的觀花小喬木,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抗性很強,是荒山綠化的首選樹種;木材堅實緻密,紋理美,是製作家具及器具的好材料。
文冠果具有較高的工業價值和營養價值,油脂成份在種子和種仁中含量極高。研究結果證明:種仁中含油量達66.39%,優良品種的種仁中含油量達72%,超過-般的油料植物。
其油脂的基本組成如下:硬脂酸、油酸38.9%(-般食用油的主要成份之- )亞油酸40.2%(和豆油、核桃油相近,也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山嵛酸7.2%亞麻酸及甘碳烯酸各為0.3% 。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木本油料樹種,種子含油率為30.4%-47%,種仁含油量高達66.39%,油黃色而透明,食用味美,油中所含亞油酸是中藥益壽寧的主要成份,具有極好降血壓作用,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
此外,文冠果種仁除可加工食用油外,還可製作高級潤滑油、高級油漆、增塑劑、化妝品等工業原料。由文冠果籽油製備的生物柴油相關烴脂類成分含量高,內含18C的烴類佔93.4%,而且無S、無N等汙染環境因子,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指標。
文冠果的柴油提取已獲成功, 陝西、河南、甘肅、北京等國內地區已在積極籌建文冠果油大中型加工廠, 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建造文冠果園林基地及加工廠。
文冠果全身是寶,應用領域比較廣泛,但目前上市產品比較單一,文冠果油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鏈條尚未形成,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元寶楓是槭樹科槭樹屬(Acer)植物,因其翅果形狀像中國古代「金錠元寶」而得名,是中國特有樹種。2011年3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9號文件,批准元寶楓籽油為新資源食品,自此元寶楓籽油正式進入我國食用植物油行列。元寶楓分布在我國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應用和開發價值主要集中在景觀造林、油品加工和醫學用藥。
神經酸(Nervonicacid,NA)最早發現於哺乳動物的神經組織中,故命名為神經酸。我國植物神經酸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兩年來已有急起直追之勢。元寶楓籽油作為富含神經酸的植物油資源,近年來得到了相關學者和企業的重視。
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症,是老年化社會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元寶楓籽油添加治療老年性痴呆的臨床療效觀察》於2018年5月9日經邱國真、朱飛奇醫生申請註冊,已經獲得國家臨床試驗登記號(chicTR1800016024)。
參與臨床試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將服用3個月的元寶楓籽油,並對治療前後進行評估和檢測,包括完成ADAS-COG檢測、抑鬱焦慮量表、睡眠質量評估、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大便菌群基因檢測、代謝組學和蛋白組學檢測。
元寶楓的種籽含油量高達4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2%、其中含有5.8%的神經酸,葉片中含有黃銅和抗氧化性物質,故而受到國家相關部門重視,成為當今流行的木本油料樹種和醫藥原料樹種。然而生產加工技術不成熟成為其發展的主要阻礙之一。
由於無先進配套的提取、加工技術,故造成原料資源和生產時間的浪費;研發力度不足,導致研發產品始終處於中試階段,沒有得到合理的改進升級,這都是造成元寶楓市場的大門始終沒有充分打開的原因。
在國內,與元寶楓有關的產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陝西、江西、山東、江蘇等地,研發、加工、生產、銷售和宣傳的能力有限,元寶楓產業的資源優勢和規模效益潛力有待開發。
元寶楓籽油附加值可觀,應用市場廣泛,元寶楓籽油若以食用油進行市場競爭,可以將神經酸提取出用於腦健康、腦病治療及研發,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根據導油網•油訊、百度百科、科普中國、中國油脂、
百度知道、搜狐網、文秘幫等相關資料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