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湖北駿馬集團董事長餘思遠接受新華網「中國企業家說」新華訪談採訪。新華網發
新華網上海9月25日電(文星月)9月23日至25日,2020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辦。湖北駿馬集團董事長餘思遠接受新華網「中國企業家說」新華訪談採訪時表示,技術創新能夠促進核桃油等木本油料增產,利於暫緩國內食用油現有的「低自給率」問題,幫助保障國家糧油戰略安全。
後疫情時代,國際環境不確定性陡增,不少有識企業家意識到,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需要更強的內生動力。餘思遠表示,作為一家以核桃油為主、圍繞核桃打造產業生態鏈的企業,集團緊抓核桃油屬於木本油料原料,「不與糧棉爭地」的特性,既生產「御福年核桃油」等核桃相關產品,又在發揮林地經濟的同時優化環境,參與並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良性態勢。
與傳統的大豆油、花生油以及新興的橄欖油、茶籽油等消費者熟知的油料相比,核桃油的普及率尚不算高,但餘思遠依舊看好後者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的發展前景。「中國現在的油脂消費體量非常大,自給程度卻偏低,最依賴的原料就是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國家一直在提糧油戰略安全,我認為不佔用田地的木本油料的發展已經迫在眉睫。中國的核桃種植面積目前是全球第一,如果能進一步推進核桃產業化,預計能解決中國食用油20%的缺口。」餘思遠說。
圖為湖北駿馬集團董事長餘思遠接受新華網「中國企業家說」新華訪談採訪。新華網發
在訪談現場,餘思遠介紹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核桃種植總面積達554.78萬公頃,約為8321.7萬畝,佔全國經濟林總面積的14.95%,有10個省(自治區)的核桃種植面積都在10萬公頃以上,行業產量超過400萬噸。
擁有豐富的核桃資源,我國的核桃產業為何還未「真正強起來」?餘思遠認為,這是核桃仍以收儲銷售乾果為主的簡單產業結構模式的問題。為此,御福年致力於打造核桃產業的整套解決方案,「多點開花」振興產業。
「我們自行研發的核桃去青皮機、剝殼機、榨油機等一系列設備,能將核桃從青皮、到油、到核桃肽的價值『一網打盡』。特別在榨油領域,我們研發的低溫物理雙壓榨技術在提升核桃出油率的同時,能極大程度保留核桃的營養成分。」餘思遠說。
餘思遠預計,將來有更多企業從事木本油料的生產之後,產能的飆升能夠讓核桃油等木本油料的終端售價貼合千家萬戶的需求,不僅給人們帶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產業報國」的踐行方式之一。
「只有擁有了真正的核心技術,才不會被任何技術壁壘所影響,產業的自強還是源於技術的革新。我相信,未來我們的核桃產業不僅能夠滿足內需,還可以走出國門向全球提供更好的油脂品類。」餘思遠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