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木本油料產業綜合效益好、產業鏈條長、市場空間廣、風險相對小,在我省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有潛力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產業。」貴州省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貴州大學貴州省森林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運超認為,貴州山地地形條件和土壤特點,完全可以支撐木本油料產業發展,還能進一步將貴州山地劣勢轉化為優勢。
「木本油料產業是適合山區綜合開發和生態保護的重要產業,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周運超說。
貴州木本食用油料主要包括核桃和油茶,2018年,省委省政府編制出臺《貴州省十大林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將核桃、油茶列入全省十大林業產業,明確了發展任務,為貴州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周運超調查發現,目前貴州核桃總面積達到783.71萬畝,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的區縣達50個,赫章、普安等地建有核桃良種繁育基地,全省核桃產量約11萬噸,產值約39億元;貴州現有油茶麵積約259萬畝(含自然林),分布於79個區縣,形成產能的油茶良種基地7個,年產穗條種苗3000萬株以上,已選育黔玉、黔碧、望油、黎平等優良無性系品種20多個,為油茶產業基地建設奠定了良種基礎。
「我省核桃林和油茶林面積總和超過千萬畝,空間規劃布局已經初具規模,根據我省山地地形條件和土壤特點,完全可以支撐產業基地發展,同時將我省山地劣勢轉化為優勢。」周運超說。
然而,目前我省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存在產業發展前景認識不足、產業化生產經營水平較低、產業支撐保障體系不健全,以及資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撐不足、人才隊伍貯備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製約著我省木本油料產業做大做強。
周運超因此建議,發展木本油料產業要站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在全省形成東油茶、西核桃的發展格局,將木本油料產業培養成為貴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優勢產業,「要推動規模經營、完善產業鏈條、打造貴州品牌,堅持生態、健康的高中端市場定位,依託本地優良品種,打造貴州木本油料產品戰略品牌,申報一批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提高品牌影響力。」
周運超認為,要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整合林業、農業、發改、扶貧、水利、經信、科技等部門項目,統籌退耕還林、坡地治理、石漠化治理等涉林資金,投入規模化種植基地、儲藏物流、生產加工、科技支撐、產品營銷體系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建設,「建議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支持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具體的配套扶持政策文件,從組織領導、財政支持、金融信貸、人才隊伍、科技支撐、考核監督、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強政策要素保障。」
周運超還建議,要加大科研專項資金投入,整合省內科研力量,成立省級木本油料專業研究所,推進產業升級改造,「充分發揮林業部門、林科院、高校的作用,培養木本油料研究領軍人才,同時培養一批有實力、懂技術、善經營的企業家、帶頭人、種植大戶和職業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