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資源管理制度供給,科學規劃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布局,切實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全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量、質量穩步提高,供給結構、產業鏈條全面優化,市場競爭力、資源綜合效益大幅提升,進一步拓寬食物來源渠道,促進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有關標準體系基本涵蓋主要產品類別,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的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規模化、特色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250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到2030年,形成全國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良好格局,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品生產、流通、加工體系更加健全,產品供給能力、質量安全水平、市場競爭能力全面提升,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特色產品競爭力、知名度、美譽度得到國內外市場充分認可。
《意見》強調,堅持綠色發展,將保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作為發展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的重要前提,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堅持深化改革,落實財稅金融投資等支持政策,提高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吸引力;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掘各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規範產品標準,不斷提高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堅持科技引領,促進相關產業由分散布局向集聚發展、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意見》中還就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引導構築高效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強化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完善財稅支持政策,鼓勵各地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投入為主體的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多元化投入機制;中央預算內投資積極支持良種基地(採穗園)、新造木本油料經濟林等工程建設;中央財政資金繼續支持木本油料營造、改造、林木良種培育和油料產業發展等。再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在商業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針對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特點,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貸款利率,加大信貸投入;將符合條件的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貸款納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範圍,鼓勵發展基於森林資源的綠色金融產品,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