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甲魚品種的養殖現狀與改進建議

2020-12-02 中國水產養殖網

我國甲魚品種的養殖現狀與改進建議

出處: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 作者:趙春光 水產養殖網 2013-10-13 08:34:00

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nbsp趙春光

甲魚,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順應市場需求快速發展起來的特種養殖品種之一,經過近40年的養殖發展,產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年不到千噸,增加到2012年30萬噸,甲魚養殖已成為我國農村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由於優良品種是甲魚健康養殖的要素之一,所以甲魚種質一直受業內各方的高度關注,為此我就我國甲魚品種的現狀與改進提點自己的建議並和業內同行探討。

一、我國目前主要甲魚養殖品種介紹
我國土著的甲魚品種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和斑鱉,後兩種品種數量很少,故被國家列為保護動物,特別是斑鱉,其珍貴可與熊貓同論。我國也從國外引進了幾個品種,通過馴養,已在我國安家落戶,並取得了一定的養殖效果,為了讓大家了解國內外甲魚品種的特性和差異,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中華鱉
中華鱉是我國目前養殖的主要品種,但因我國幅源遼闊,南北東西之間的緯度和氣候差異大,所以各地域之間也出現一些生態地理品系,它們的商品在市場上也因地域品系的不同價格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大。
1、北方品系(北鱉)
主要分布在河北以北地區,體形和特徵與普通中華一樣,但較抗寒,通過越冬試驗,在10℃至零下5度的氣溫中水下越冬,成活率較其他地區的高35%。是一個很適合北方和西北地區養殖的優良品系。
2、黃河品系(黃河鱉)
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甘肅、寧夏、河南、山東境內,其中以河南、寧夏和山東黃河口的鱉為最佳。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使黃河鱉具有體大裙寬,體色微黃的特徵,很受市場歡迎,生長速度與太湖鱉差不多。
3、洞庭湖品系(湖南鱉)
主要分布湖南、湖北和四川部分地區,其體形與江南花鱉基本相同,但腹部無花斑,特別是在鱉苗階段其腹部體色呈桔黃色,它也是我國較有價值的地域中華鱉品系,生長和抗病與太湖鱉差不多。
4、鄱陽湖品系(江西鱉)
主要分布在湖北東部和江西及福建北部地區,成體形態與太湖鱉差不多,但出殼稚鱉腹部橘紅色無花斑,生長速度與太湖鱉差不多。
5、太湖品系&nbsp(筆者1995年取名江南花鱉)
 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一帶。除了具有中華鱉的基本特徵外,主要是背上有十個以上的花點,腹部有塊狀花斑,形似戲曲臉譜。江南花鱉是一個有待選育的地域品系。它在江、浙、滬地區深受消費者喜愛,售價也比其它鱉高,特點是抗病力強,肉質鮮美。
6、西南品系(黃沙鱉)&nbsp&nbsp
是我國西南廣西的一個地方品系,體長園、腹部無花斑、體色較黃,大鱉體背可見背甲肋板。其食性雜生長快,但因長大後體背可見背甲肋板,在有些地區會影響銷售形象。在工廠化養殖環境中鱉的體表呈褐色,有幾個同心紋狀的花斑,腹部有與太湖鱉一樣的花斑。生長速度在工廠化環境中比一般中華鱉品系快。
7、臺灣品系(臺灣鱉)
臺灣品系主產我國臺灣南部和中部,體表與形態與太湖鱉差不多,但養成後體高比例大於太湖品系。臺灣品系是我國目前工廠化養殖較多的中華鱉地域品系,因其性成熟較國內其它品系早,所以很適合工廠化養殖小規格商品上市(400克左右),但不適合野外池塘多年養殖。
其他還有烏鱉、砂鱉、墨底鱉、小鱉等,因群體數量較少,不再細述。
(二)國外引進的品種
1、日本鱉
日本鱉主要分布在日本關東以南的佐賀、大分和福岡等地,也有傳說目前我國引進的日本鱉原本是我國太湖鱉流域的中華鱉經日本引入後選育而成(但未見有文選報導),故也有叫日本中華鱉的,目前被農業部定為中華鱉(日本品系)。
2、珍珠鱉(佛羅理達鱉)
佛羅裡達鱉屬鱉科鱉亞科軟鱉屬,又稱珍珠鱉、美國瑞魚。分布美國,但主產區主要在佛羅裡達州,1996年我國開始引進養殖。佛羅裡達鱉體色豔美、個體較大、生長迅速,但肉質清蒸不如中華鱉鮮美。
3、泰國鱉
體形長圓,肥厚而隆起,背部暗灰色,光滑,腹部乳白色,微紅,頸部光滑無瘰疣,背腹甲最前端的腹甲板有絞鏈,向上時背腹甲完全合攏,後肢內側有兩塊半月形活動軟骨,裙邊較小,行動遲緩,不咬人,其中500克以上的成鱉背中間有條凹溝。其外部體色進與中華鱉,只是其腹部花色呈點狀,不是塊狀。這種鱉生長快,喜高溫,但肉質差,且早熟,一般400克就開始產卵,所以它最適合在溫室內控溫直接養成成鱉上市,不適合在溫差較大的野外多年養殖。
4、刺鱉
又稱角鱉,主要分布於加拿大最南部至墨西哥北部間。體形較大,體長可達45釐米。吻長,形成吻突。背甲橢圓形,背部前緣有刺狀小疣,故叫刺鱉。新世紀初引入我國,也是大型品種,所以消費對象也主要是賓館飯店,因市場局限所以也不應盲目發展。&nbsp

二、&nbsp&nbsp&nbsp&nbsp&nbsp存在問題
雖然我國近年來從上到下對甲魚苗種生產的重視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種質資源和苗種產量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市場價格也日趨穩定,但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亂引種現象嚴重
我國中華鱉地域品系是由不同地理環境下長期形成的地理種群,這些種群在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下形成其獨特的生長和繁殖性能,而一旦離開本土環境和條件,其不但無優勢可言也很難與引入地的土著品種競爭,如實踐證明黃河品系在引入到浙江後在外塘養殖過程中抗病性能就明顯差於當地的純太湖品系,在工廠化養殖中也無任何生長優勢,而黃河品系在黃河流域外塘養殖的成活率遠高於在浙江養殖,再如西南品系(黃沙鱉)到目前為止,該品種在華東地區如從苗開始直接在野外養成商品,四年的養殖總成活率只有20%,只有通過工廠化控溫養殖到400克以上再放到野外,成活率可提高到70%,一句話,這個品系在高緯度地區有越冬難的問題,因此不根據自身條件和市場情況亂引種的後果可想而知。
日本鱉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進的優良甲魚品種,由於日本鱉對養殖生態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剛引進時按我國當時的養殖模式幾乎都失敗,後來經過10年的馴養,越冬和繁殖逐步適應並顯現出很高的養殖優勢,但也因引種的不規範和忽視不斷選優,到目前較純的親本已經極少。
(二)亂雜交引發種源汙染
人工雜交是人類有目的地創造生物變異的重要方法,也就是使雜交親本的遺傳基礎通過重組、分離和後代選擇,育成有利基因更加集中的新品種,這種有性雜交結合系統選育的育種方法叫雜交育種。所以人工雜交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育成有利基因更加集中的新品種,二是具有性能優勢的雜交一代(F1)用於生產。其中前者是個長期的過程,一旦育成可作為新品種長期應用。後者是有優勢性能的不同純品種雜交後直接用於生產以提高生產力,但因其後代會產生優勢分離,所以在應用於生產時只能用雜交一代即(F1)。在雜交活動中,利用優勢性能用於生產是積極的一面,但目前許多地方卻忽視了雜交在管理缺失的情況下產生的負面結果,即雜交種源汙染。甲魚與其他生物還有一定的區別,如植物、家畜等,甲魚目前的流動性很大,在不規範的操作下不易覺察、控制,它可以藉助水流、養殖運輸當中防護不好的逃逸等從一個水域進入另一個水域,且比較隱蔽,所以極易造成雜交汙染。如筆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湖南引種時,剛出殼的鱉苗地域品系特徵很強,80%以上的鱉苗腹部是橘黃色無花斑的,養大後也無花斑,肉質鮮美。而現在的鱉苗不但腹部有花瓣,體背也有了少許花瓣出現,幾乎與太湖鱉無大區別。特別是有許多地方在不規範的情況下大搞雜交,並把雜交1代作為親種進行再繁殖用作生產,筆者認為值得商榷,特別這幾年各地幾乎掀起了一股雜交熱,如日本鱉與泰國鱉、日本鱉與中華鱉、這些雜交品種除了在生長上有些優勢外,無論從形態和生化品質都很難與純種相比,同樣,這些雜交後代養成後許多地方也作為優良品種留作親本使用,其後果也是可想而知。
(三)亂留種導致種質退化
由於我國的甲魚苗種至今還不能完全滿足養殖的需求,所以各地養殖企業和稍有規模的個體養殖戶在近幾年掀起一股自己留種繁育種苗的熱潮。然而作為繁殖用的親種是有一定標準的,如種質純度的要求、個體形態的要求、選擇標準的要求、體重年齡的要求、選擇強度的要求和定向選優的要求等等。然而調查發現大多數養殖企業不注重這些要求,只要個頭大無病無傷就直接在商品中留親鱉培育繁殖,這樣的危害是一代不如一代的種質退化。
(四)流通缺乏監管
由於難度大、又無專門的機構管理,所以對我國甲魚種質種苗的流通管理幾乎是個空白。雖然各省有些交通部門對過境的動物有病害病原的檢測檢驗要求,但對種質的要求並不嚴格。這樣也勢必造成不良甲魚種質的流通和種質汙染的嚴重後果。
三、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原產地保護力度
由於甲魚有著地域特性優勢,所以進行原產地種群保護,已為當務之急。保護不單純是圈地保護,而應實實在在地在種質提純上下功夫。如黃河品系在寧夏和河南區域的種質就較其他地域的要純些,這也許與本地域流通落後有關。再如西南品系(黃沙鱉)不但具有一定的生長優勢,形態在1000克以上時寬厚的裙邊也較其它地域的品系突出,缺點是背部肋板暴露明顯影響了一些地方的銷售外觀。而太湖品系的抗逆性是提高養殖成活率的關鍵,特別是其腹背的臉譜式花斑是其種群的特徵優勢,故花鱉就深受浙江本地消費民眾的青睞。所以在進行保護的同時提純與選優,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二)做好種苗區域規劃
產業的發展與地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同樣甲魚這種高檔消費品的產業發展也主要在經濟發達地區,如目前我國甲魚的主產銷區主要在華東、華南和華中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2009年甲魚的總產量為20.08萬噸其中68%產於這三個地區,所以與產業發展要素之一的種苗需求也主要在這幾個地區,目前國家和當地政府在這些地區建設有相當規模的甲魚原良種場,但和目前的發展需要還應加強,特別是一些地方還有亂建和濫建的現象,而有些地方則因當地其它建設的需要也有拆遷減少的。所以做好我國甲魚產銷發展趨勢的研究後,結合國家經濟發展規划進行甲魚種苗基地長遠的區域規劃十分重要。
(三)加強優良種質的選優
甲魚的良種選育是一項既艱苦又費時的基礎工程,特別是選育工作還要有資深的工程技術人員,所以一般企業很難承擔,而一些研究院校因出成績慢,又要投入大量資金,故也不敢問鼎這項工作,所以甲魚優良品種的選育在國內幾乎是空白。筆者認為選育新品種確有難度,但各地利用本地的土著品種,進行提純選優,是可以做到的,如浙江在太湖品系的突變型甲魚中選出烏鱉作為新品系推廣。廣西也在本地的土著品系中選出性狀較優的墨底鱉進行推廣,效果也不錯。甲魚是從遠古進化至今的特殊生物,其生長和抗逆優勢的發揮最好是在土生土長的原生地,所以選優本地品系是提高中華鱉地域品系優良性的最好辦法。筆者認為儘量不要去引進外來品種養殖,因為那樣不但風險大時間長,也極易破壞原生態的生物多樣性,如日本鱉引進我國後足足化了十幾年馴養時間,才達到目前的養殖水平,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四)對良種繁育基地進行動態管理
對已有的甲魚良種基地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很有必要,管理可以由省級主管部門進行,主要管理品種品質和產量流向,並進行有效的檢測檢驗,特別是對引進品種的管理,更應加強,具體管理辦法可組織有關專家根據國家有關法規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合理制定。這樣可做到心中有數良性指導,協調發展。如浙江省在管理方面實行了動態監督檢查,對不合格的先提出整改,再不合格的採取取消資格摘掉牌子的管理措施,效果很好(趙春光)。

(本文已被瀏覽 9593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甲魚的各種品種,生長習性,甲魚的養殖知識
    今天給大家說說甲魚在世界各地的品種,和它的一些生活習性,還有養殖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識。甲魚在我國養殖的是有一些從國外引進過來的甲魚其中馴養、繁殖效果比較好的有來自泰國的泰國鱉、來自日本的日本鱉、來自美國的美國鱉(也叫美洲鱉、平滑鱉)、佛羅裡達鱉(又稱珍珠鱉)、來自加拿大的角鱉(又稱為刺鱉)。
  • 鵪鶉甲魚田雞還能吃嗎?養殖行業呼籲科學劃定禁食名單
    該名錄幾乎囊括了除重點保護動物外我國所有能見到的野生動物,其中也包括野豬、瘤鴨、甲魚、竹鼠、豪豬、田雞、蛇類、鳥類等常見特種經濟動物。這份文件已公布了近20年,因此很多養殖技術成熟的品種還處在這一名單中。《決定》中指出,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制定並公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家畜家禽的具體範圍按照國家公布的目錄執行。
  • 甲魚的養殖,甲魚卵的孵化,各種孵化知識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甲魚養殖知識,甲魚卵的孵化,野外自然孵化,我國孵化甲魚卵的方式,可根據孵化規模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各養殖戶的經濟實力,可分為野外自然孵化、室內常溫孵化和人工控溫孵化等三種採用這種孵化方法的養殖戶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的廣東、海南、廣西的東部一帶,這是因為那兒是我國比較熱的地方,在自然環境下的溫度也比較高,可以充分滿足甲魚卵在自然條件下孵化的需求了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養殖甲魚染色搖身一變成野生 支招鑑別真假野生甲魚
    養殖甲魚竟當野生甲魚賣!記者將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以下是相關部門給的答覆。110報警電話  「這個不歸我們管,可能涉嫌制假銷售,建議您撥打12315找工商部門反映一下。」12315工商熱線  「不是市場攤位,也不是店面。
  • 上海甲魚苗價格是多少_永宏甲魚養殖合作社
    上海甲魚苗價格是多少_永宏甲魚養殖合作社
  • 在農村賣甲魚的越來越多,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如何區分呢
    近幾年在我們村子裡的集市上時不時就有賣甲魚的商販,並口口聲聲說是純野生甲魚,中所種植甲魚的營養豐富,野生的甲魚更是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會買甲魚。很多人都見過甲魚,但是卻區分不出來野生還是人工養殖的,那麼野生和人工養殖的甲魚如何區分呢?
  • 中華鱉又名叫甲魚,最適合的養殖生長溫度與繁殖溫度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和大家說說中華鱉的各類品種,各種產地,中華鱉的藥用價值,甲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喜食螺、貝、魚、蝦、蠕蟲及水生植物,生長快,適應性強,肉味鮮美,是我國主要的養殖鱉科動物。中華鱉的分布和特性甲魚學名中華鱉,又叫鱉、老鱉、團魚、水魚、腳魚。
  • 人工養殖的甲魚鱷魚能不能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正在協商,將...
    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反饋意見,希望在最終的條例裡,深圳不會把鱉(也就是甲魚)列入「禁食名單」。不敢想像,一旦把甲魚列入「禁食名單」的話,會被罵成什麼樣。【甲魚的營養價值】養殖一個品種,不是為了吃就是為了看,甲魚是用來吃的。甲魚可以烹飪後直接吃,甲魚還能入藥治病,也算是吃的吧。吃甲魚有什麼好處?
  • 甲魚價值高養殖靠技術
    飼養管理應為親甲魚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提高親甲魚的產卵量。一是儘可能延長親甲魚的生長期和產卵期。親甲魚由於有冬眠習性,因而一年內適宜生長和產卵的時間較短,如果採取一些人工措施,在秋末、春初覆蓋塑料大棚或進行加溫養殖,就可以延長親甲魚的產卵時間,甚至做到全年產卵。  二是做好餌料投餵工作。
  • 「福壽螺」養甲魚 「革命草」影響水產養殖
    「福壽螺」養甲魚 「革命草」影響水產養殖2009-11-07 15: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汕頭特區晚報據了解,「水浮蓮」別名水葫蘆&nbsp,學名鳳眼蓮,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水生植物,自進入我國以來,一直就在江河湖泊等水體中瘋長,它不僅堵塞河道阻礙通航,而且還影響水質,造成水體發黑髮臭,導致大量水生動植物的死亡。  2005年,澄海農科所利用水浮蓮生料栽培平菇試驗獲得成功。該技術將水浮蓮打撈曬乾,用石灰水處理2天后洗淨瀝乾,隔天便可進行開放式栽培,25天左右就能出菇。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牛蛙、甲魚還能不能吃,牽動著很多吃貨以及數百萬養殖業者的心。日前,農業農村部給出了官方答案。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甲魚種類)等大部分養殖龜鱉,以及牛蛙、美國青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和國家農村農業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等名錄,按照水生物種管理,可養殖食用。
  •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巫一安甲魚又名中華鱉,在中國除寧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越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分布。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裡透紅。
  • 中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機遇與對策建議
    中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機遇與對策建議出處:《湖南農業科學》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10-05 11:41:00 1、我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我國自然水域分布的鱘魚有8&nbsp種,分別是分布於黑龍江流域的施氏鱘和達氏鰉,長江和珠江流域的中華鱘、達氏鱘和白鱘,新疆境內流域的西伯利亞鱘、小體鱘和裸腹鱘。
  • 男子「化妝」成民工 給養殖甲魚塗上泥巴冒充野生叫賣
    紅網湘潭站5月25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歐陽鐵強)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將幾隻人工養殖的甲魚抹上一層厚厚的泥巴  附近的居民介紹,他們周邊經常有這種「以養殖甲魚冒充野生甲魚售賣」的人,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一家飯店的老闆介紹,目前湘潭市的養殖甲魚價格每公斤為40至60元,野生甲魚的價格在每公斤160至200元之間,兩者相差數十元。而市民一般又偏愛野生甲魚,卻對兩者難以分辨清楚。
  • 街頭新騙局:養殖甲魚裹泥當野生賣 差價近十倍
    8月6日,陳先生在龍湖西苑轉盤處再次遇到此前賣甲魚的小販昨日,家住嘉州的陳先生向本報記者爆料,稱7月31日他經過嘉州立交橋附近時,見到一小販提溜著一隻沾著泥的大甲魚在叫賣。「一隻6800元,這隻甲魚有10多斤重,野生的,便宜賣了。」小販介紹,甲魚是他剛從大學城工地裡挖出來的,吃了大補,送禮也有面子。經討價還價,最終雙方以5000元成交。第二天,陳先生邀請幾位朋友來到家裡吃飯,他把甲魚一半用來燉湯,一半用來紅燒。
  • 市場甲魚那麼多,您知道怎麼區分嗎?
    甲魚,學名中華鱉(Amyda Sincnsis),又名團魚,角魚,為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還可作為中藥材料入藥,其具有諸多滋補藥用功效,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對肝硬化,肝脾腫大,小兒驚癇等作用。
  • 水產養殖知識,甲魚的人工繁殖方法,甲魚的飼養和管理方法
    甲魚的人工繁殖:野生甲魚的自然繁殖受到溫度、氣候、敵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孵化率低,稚甲魚數量少,不能滿足養殖生產的需要。只有積極開展甲魚的人工繁殖,大量生產稚甲魚,才能為發展甲魚的生產提供豐富的資源。下面分享甲魚種魚的選擇和飼養管理方法。
  • 養殖甲魚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以及它的飼養管理,主要注意這幾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漸漸認識到甲魚價值,於是一些養殖戶就發現了甲魚的商機,紛紛養殖甲魚。但是甲魚的生活條件比較特殊,它喜歡安靜無風的環境,所以有些人不知道該管理甲魚的生長環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甲魚的飼養知識。首先要做好飼養甲魚的一些外在條件,比如池塘、水源和防護措施。在選擇池塘的時候,面積需要大一些,最好在五畝左右。然後按照坡度1:2的比例來建設。
  • 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這是個大問題
    但隨之而來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卻讓一些人犯起了嘀咕:今後連甲魚這類常見的養殖食物也吃不到了嗎?甲魚能不能吃?支持派:反對派:圖片來自網絡截圖甲魚到底能否保證食用安全?甲魚,學名叫作鱉,是中國常見的養殖龜種,規模化人工養殖已達40多年,養殖區域廣泛,分布在兩廣、兩湖、江浙等20多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