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的養殖,甲魚卵的孵化,各種孵化知識

2020-12-03 小妍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甲魚養殖知識,甲魚卵的孵化,野外自然孵化,我國孵化甲魚卵的方式,可根據孵化規模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各養殖戶的經濟實力,可分為野外自然孵化、室內常溫孵化和人工控溫孵化等三種採用這種孵化方法的養殖戶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的廣東、海南、廣西的東部一帶,這是因為那兒是我國比較熱的地方,在自然環境下的溫度也比較高,可以充分滿足甲魚卵在自然條件下孵化的需求了。

這種野外自然孵化的優點是孵化成本低,投入較少,方法簡單,但是它也有缺點,就是孵化時間較長,在孵化過程中容易受到天敵的破壞,比如常常會發生被蛇吞食甲魚卵的現象,另一個缺點就是孵化率也比較低,浪費了甲魚卵,不利於集約化生產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在甲魚親本培育池向陽的牆腳下挖20~40釐米寬、20釐米深的沙坑,再用黃沙將坑填平,將甲魚卵按1釐米的距離,排在沙土裡保持一定的溼度,甲魚卵放好後再在上面放一些防雨的材料,就不再採取其他的措施了,任由太陽照曬增溫,50~60 天時間即出稚甲魚。第二種方法就是在甲魚池周圍堆若千個小沙堆,讓成熟的親本甲魚夜間爬上岸,在沙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50~70天即孵出小甲魚。

採取這種野外自然孵化的養殖戶,基本上是養殖規模較小而且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在大力發展標準化生態養殖時,建議不要採取這種方法。

二、室內常溫孵化

採用這種孵化方法的養殖戶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的廣東、海南、廣西和西南的四川等地,也主要是利用當地溫度較高的優勢,比起第一種孵化方法來,不是在野外孵化,而是放在室內孵化,這對提高甲魚卵的孵化率,充分利用卵資源是大有好處的,而且它的孵化成本也低,技術也很簡便易行,缺點就是孵化時間也是長一點,順其自然氣候條件孵化出甲魚苗,因此會導致出苗時間不集中,有的甚至能相差四五天。這種孵化的方法並不複雜,就是先把甲魚卵放在孵化箱中,然後把孵化箱一層層疊好,再放到室內比較安全、安靜、隱蔽的地方,利用當地的自然溫度,順其自然地進行孵化。採取這種室內常溫孵化的養殖戶,基本上也是養殖規模較小而且經濟條件比較差的。

三、人工控溫孵化

1。人工控溫孵化的優缺點常見的人工孵化設備有以下幾種:一是室外孵化池;二是室外孵化場;三是室內孵化池,四是其他孵化設備,如地溝孵化池、木製孵化箱、改進的恆溫器做孵化器等。對於採用人工控溫孵化時,主要是在室內的孵化池裡進行,我們也稱為孵化室。各地的養殖戶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以最方便最實用為原則,人工控溫人工控溫孵化這種技術最初是日本人發明的,我國也孵化。是從日本引進的這項技術,當然也是目前甲魚養殖時進行人工孵化的最主要、最先進的技術之一,它的原理就是在特定的孵化室內,採用人工增溫設施,並把室內的溫度和相對溼度調整到甲魚卵的最佳孵化狀態。

在科學掌握了甲魚的孵化特性尤其是積溫達到一定值就可以出苗的規律,能確保甲魚苗完全按人為設置的時間孵化。這種孵化技術的優點是一次性孵化量大、孵化率高而且集中出苗,有利於集約化養殖,也有利於那些主要是為其他養殖場提供苗種服務的養殖場使用。缺點就是一次投資比較大,規模較小的養殖場使用起來在資金上比較吃力,另外它還需要一定的孵化管理技術。

2。人工控溫孵化的關鍵技術

在進行人工控溫孵化時,要掌握以下幾種關鍵技術。

一是排卵:孵化時先在容器底部鋪上20釐米厚的細沙,溼度以手能捏成團放開即散為宜,將鑑別好的受精卵整齊地排放在孵化箱內沙盤內。卵與卵之間的間隔為1 釐米,每排可放10~12個卵,在排卵時將白點(也就是動物極)朝上排列,孵化率會更高。每層放10排,再在卵上鋪2釐米厚的中沙,其上再放一層卵,然後再鋪上3釐米厚的中沙,即可將卵移入孵化室孵化。

二是孵化室內的溫度調控要到位:卿化室內氣溫保持在33℃,不能變化過大。21~22℃時甲魚卵就會因溫度過低而停止發育,而37~38℃則是甲魚卵的致死上限溫度。

通常採用蒸氣、電加熱、太陽能等加溫的方法來達到溫度要求,條件許可時,可以採取自動控溫系統對孵化室溫度進行調控。加溫的另一個作用就是縮短孵化時間,延長孵化後的稚甲魚可在當年常溫下的培育期,對提高它的越冬成活率是大有好處的。甲魚卵的孵化溫度和孵化時間是呈明顯的負相關,根據研究表明,甲魚卵的孵化有效積溫為36000℃·小時。

般不同品種的甲魚,它們完成繁殖的時間也不相同,是有一定區別的,對產卵和孵化的自然條件也有一定差別,比如中華鱉和山瑞鱉的受精卵的孵化時間,同樣在32℃的情況下,中華鱉卵只需要47天就能孵化出稚甲魚,而山瑞鱉卻需要60天才能孵化出稚甲魚。

三是孵化室內的溼度調控:室內應設置幹、溼溫度計每天灑水一次,使沙保持溼潤,控制沙的含水量在7% 3%,並經常在室內地坪上潑水,夏季溫度高蒸發快,灑水就要多一些,使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80%~85%。溼度的檢查方法是用手輕輕扒開沙子,觀察含水沙層離表面的深度。如果直到靠近卵才出現溼潤沙層,則用噴霧器在沙子表面噴水,使細沙層(5~6釐米厚)略帶溼潤即可。

四是要適時通風:保證每天通風1次,以保持室內有足夠的氧氣。晴天溫度高時,應在上午8:00~9:00時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尤其是在甲魚卵即將出苗的前六天,一定要把孵化室的門窗打開,確保孵化室的通風,否則極易會造成甲魚卵窒息死亡。當室外溫度較低時,可在下午氣溫較時開窗換氣。夜晚和雨天要及時關窗保溫。

五是防敵害的侵擾:主要是防止鼠、蛇、螞蟻、蚊子、蒼蠅等進入,如發現上述敵害生物,必須立即加以消滅,以免損害甲魚卵。

六是及時檢查,了解甲魚卵的孵化進程:為了提高甲魚卵的孵化率,便於孵化中的管理,須認真做好記錄,加強檢查工作,在剛開始孵化以及孵化後期,應每隔2~3天檢查1次,在孵化中期可每周檢查1次。如孵化管理得當孵化率可達90%以上。

採取這種人工控溫孵化的養殖戶,基本上是養殖規模較大而且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工廠化養甲魚,在大力發展標準化生態養殖時,由於需要的甲魚苗種量大,我們建議採取這種方法。

四、稚甲魚的出殼

1。正常出當受精卵孵化累計溫達36000℃小時時,稚甲魚就會破殼而出,如平均溫度在32℃時,甲魚卵需經47天左右才能孵化成稚甲魚。稚甲魚出殼後有趨水性,因此在臨近稚甲魚出殼前可在孵化箱中預先埋入一隻盛有水的小瓷盆或其他器皿,使容器口與沙面平齊,剛出殼的稚甲魚會自動爬出並跌落入瓷盆。稚甲魚出殼時間多在後半夜至凌晨。

2。人工幫助出殼人工幫助出殼也就是人工引發出殼。在孵化甲魚卵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預計的孵化時間已經到了,也就是說在孵化積溫值已達36000℃·小時時,已經有部分稚甲魚已出殼時,卵殼顏色已由淡灰轉為粉白,但是還有一部分沒有出殼的甲魚卵。這時就可以採用人工的方式來幫助甲魚苗出殼,常用的方法就是通過降溫刺激可引導發稚甲魚出殼。具體方法是將符合引發條件的甲魚卵從孵化箱中全部取出,放入大盆或桶中,加入水溫為25~30℃的溫水徐徐倒入,以完全淹沒卵殼為度,經10~15分鐘的刺激,大批的稚甲魚就可破殼而出,這時可將出來的甲魚苗及時拿到另一個水溫和孵化室一樣的盆中暫養。如經10~15分鐘浸泡,稚甲魚仍不出殼,應立即取出放回原處繼續孵化。

還有一種更直接的方法,但是效率不高。就是把甲魚的卵殼直接打破,把裡面的甲魚苗取出來,拿出來後趕快拿到另一個水溫和孵化室一樣的盆中暫養,20小時後就可以開食了人工引發出殼的操作簡單,效果好,能保證稚甲魚的出殼時間能集中在一起,從而獲得規格一致的大批量的稚甲魚,這種方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利於稚甲魚的飼養管理。

明天繼續給大家帶來甲魚養殖知識,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甲魚蛋孵化秘籍
  • 甲魚的各種品種,生長習性,甲魚的養殖知識
    今天給大家說說甲魚在世界各地的品種,和它的一些生活習性,還有養殖時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識。甲魚在我國養殖的是有一些從國外引進過來的甲魚其中馴養、繁殖效果比較好的有來自泰國的泰國鱉、來自日本的日本鱉、來自美國的美國鱉(也叫美洲鱉、平滑鱉)、佛羅裡達鱉(又稱珍珠鱉)、來自加拿大的角鱉(又稱為刺鱉)。
  • 甲魚價值高養殖靠技術
    飼養管理應為親甲魚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提高親甲魚的產卵量。一是儘可能延長親甲魚的生長期和產卵期。親甲魚由於有冬眠習性,因而一年內適宜生長和產卵的時間較短,如果採取一些人工措施,在秋末、春初覆蓋塑料大棚或進行加溫養殖,就可以延長親甲魚的產卵時間,甚至做到全年產卵。  二是做好餌料投餵工作。
  • 如何養甲魚?甲魚有怎樣的技術養?該如何篩選甲魚
    牆上平滑,並在池子的入口處設置鐵絲網以此防甲魚逃走。池可竣工鍋底形,也可竣工水池形。竣工形成之後,周圍要產生一個往之內彎曲的淺灘,以便甲魚自水上爬上來。淺灘之上堆集若干沙堆,供甲魚下蛋、孵化。池中央水深維持超過60釐米,並且投入少量水浮蓮、虛假小島,供甲魚隱密跟用來修建水池形的,在池子中央建一水池,水池及周圍的陸地促向的地方要有一定的坡度。
  • 上海甲魚苗價格是多少_永宏甲魚養殖合作社
    上海甲魚苗價格是多少_永宏甲魚養殖合作社
  • 甲魚如何繁殖?怎麼高產?不會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
    甲魚如何繁殖?怎麼高產?不會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提起甲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種很好的食用與藥用材料,而且對環境不是特別挑剔,它們的飼料成本也不高。而且現在的人工養殖甲魚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農戶們都知道怎麼人工飼養它們,但是你們知道如何進行繁殖才能夠達到高產的目的。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在它們進行繁殖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合適的繁殖環境。我們可以孵化的容器底部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粗放粗卵石和砂卵等石頭,把這些石頭按照品字形的方式鋪放。
  • 如何建造鱉的孵化器,順利孵化出健康的中華鱉呢?
    目前,常用的人工孵化方法有:(1)孵化場孵化。甲魚人工孵化場的特點是產卵量最大,適合數千個大批量最多的繁殖和生產。選擇地勢高、排水條件好的地方建設,面積取決於養殖稚鱉的生產規模,一般為4-8平方米。孵化室的樣式為矩形,長寬比為2:1或4:1。
  • 水產養殖知識,甲魚的人工繁殖方法,甲魚的飼養和管理方法
    甲魚的人工繁殖:野生甲魚的自然繁殖受到溫度、氣候、敵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孵化率低,稚甲魚數量少,不能滿足養殖生產的需要。只有積極開展甲魚的人工繁殖,大量生產稚甲魚,才能為發展甲魚的生產提供豐富的資源。下面分享甲魚種魚的選擇和飼養管理方法。
  • 在農村賣甲魚的越來越多,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如何區分呢
    近幾年在我們村子裡的集市上時不時就有賣甲魚的商販,並口口聲聲說是純野生甲魚,中所種植甲魚的營養豐富,野生的甲魚更是如此,所以很多人都會買甲魚。很多人都見過甲魚,但是卻區分不出來野生還是人工養殖的,那麼野生和人工養殖的甲魚如何區分呢?
  • 中華鱉又名叫甲魚,最適合的養殖生長溫度與繁殖溫度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和大家說說中華鱉的各類品種,各種產地,中華鱉的藥用價值,甲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喜食螺、貝、魚、蝦、蠕蟲及水生植物,生長快,適應性強,肉味鮮美,是我國主要的養殖鱉科動物。中華鱉的分布和特性甲魚學名中華鱉,又叫鱉、老鱉、團魚、水魚、腳魚。
  • 話說會咬人的甲魚你惹得起嗎
    甲魚,是鱉的俗稱,也叫團魚、水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的軀體近似圓形,背部是由骨骼構成的甲,中央稍隆起,外面披一層革質皮;四肢粗短有力,趾間有蹼;頸粗長,富有伸縮性,頭較小,與頸的粗細相仿,可隨時把頭和頸縮進殼體內;口較大,是覓食和自衛的武器。
  • 如何孵化蟾蜍的卵
    蟾蜍卵很多客戶在了解蟾蜍養殖項目時會問到養殖的初始規模,種苗的投資成本,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養2-3千隻,等到技術熟練了。可以利用學到的孵化技術自行孵化,擴大規模,節省成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蟾蜍卵到小蝌蚪的孵化過程和必備條件。蟾蜍卵的孵化是指受精卵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發育到出膜成為蝌蚪的過程。一般家庭養殖可用網箱或者孵化框,這裡主要介紹規模養殖需要用到的孵化池方式。①首先清理孵化池內的雜物及淤泥,用清水衝洗乾淨後,對孵化池進行消毒處理,等到藥性消失後,在池內注人經日光曝曬過的水,水底鋪墊 10釐米左右厚的泥沙,水深15-20 釐米。
  • 養殖甲魚染色搖身一變成野生 支招鑑別真假野生甲魚
    養殖甲魚竟當野生甲魚賣!記者將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以下是相關部門給的答覆。110報警電話  「這個不歸我們管,可能涉嫌制假銷售,建議您撥打12315找工商部門反映一下。」12315工商熱線  「不是市場攤位,也不是店面。
  • 市場甲魚那麼多,您知道怎麼區分嗎?
    甲魚,學名中華鱉(Amyda Sincnsis),又名團魚,角魚,為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甲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還可作為中藥材料入藥,其具有諸多滋補藥用功效,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對肝硬化,肝脾腫大,小兒驚癇等作用。
  •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
    甲魚養殖一定要知道巫一安甲魚又名中華鱉,在中國除寧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布,越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分布。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裡透紅。
  • 我國甲魚品種的養殖現狀與改進建議
    > 浙江杭州龜鱉研究所&nbsp趙春光甲魚,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順應市場需求快速發展起來的特種養殖品種之一,經過近40年的養殖發展,產量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年不到千噸,增加到2012年30萬噸,甲魚養殖已成為我國農村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 人工養殖的甲魚鱷魚能不能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正在協商,將...
    對甲魚熟悉的人,只要看一下甲魚裙邊的大小,就能分辨出甲魚的年齡和是否健康。裙邊,也是很多人吃甲魚首選吃的位置。裙邊的營養物質非常多,膠原蛋白豐富,所以吃起來柔軟潤滑,有糯糯的口感,吃下裙邊後還會覺得嘴巴粘連。又香又濃的裙邊煮成湯,或是清蒸,最好吃。上面說的是甲魚的食用價值。甲魚的藥用價值也非常大,甲魚可以說渾身都是寶,甲魚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
  • 甲魚為何被稱為「美食五味肉」?冬天怎麼捕捉野生甲魚?長知識
    甲魚為何被稱為「美食五味肉」?,在冬天的時候怎麼捕捉野生甲魚?長知識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野味還是比較多的,在冬季的時候,因為沒什麼農活可做了,南方的農村就有不少勤勞的人去山裡搜尋各種野味。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的這些野味在市場上也是很受歡迎,並且普遍價格不低,尤其是像野生甲魚,因為營養價值高,加上現在數量也比較稀少了,所以在市場上更是相當的搶手。在民間,甲魚還被成為「美食五味肉」,這是為什麼呢?現在正是冬季,應該怎樣抓野生甲魚呢?看完長知識!(1)甲魚為什麼被稱為「美食五味肉」?,是哪五味肉?
  • 養殖甲魚需要什麼樣的條件?以及它的飼養管理,主要注意這幾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漸漸認識到甲魚價值,於是一些養殖戶就發現了甲魚的商機,紛紛養殖甲魚。但是甲魚的生活條件比較特殊,它喜歡安靜無風的環境,所以有些人不知道該管理甲魚的生長環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甲魚的飼養知識。首先要做好飼養甲魚的一些外在條件,比如池塘、水源和防護措施。在選擇池塘的時候,面積需要大一些,最好在五畝左右。然後按照坡度1:2的比例來建設。
  • 男子「化妝」成民工 給養殖甲魚塗上泥巴冒充野生叫賣
    紅網湘潭站5月25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歐陽鐵強)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將幾隻人工養殖的甲魚抹上一層厚厚的泥巴  附近的居民介紹,他們周邊經常有這種「以養殖甲魚冒充野生甲魚售賣」的人,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一家飯店的老闆介紹,目前湘潭市的養殖甲魚價格每公斤為40至60元,野生甲魚的價格在每公斤160至200元之間,兩者相差數十元。而市民一般又偏愛野生甲魚,卻對兩者難以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