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2021-01-18 查雞價

立馬收到明天雞價

雛雞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呢?我是雞場技術員,今天就把雛雞育雛的方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看一下:

雛雞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多數雞場的實踐證明,養雞隻有在小雞養殖好了,後期大雞才更容易管理。而養雞的重要性就是在頭三天,第一天為最關鍵。

第一天的雛雞如何管理:

1,在進雛雞之前,育雛室裡的溫度要控制好,一般來說雛雞第一天最適宜的溫度是35℃,而在來雛雞前半天,育雛室裡的溫度要達到36℃。

2,育雛室裡溼度要控制好。適宜的溼度有利於剛出生的雛雞的卵黃吸收,只有雛雞卵黃吸收的好,才沒有弱雞,後期更容易管理。

3,小雞的墊料要鋪好。如果網上育雛小雞最佳,但是一些養雞戶受資金限制,那麼可以用一些稻糠,鋸末,麥秸等鋪在地上,地上要鋪6~10公分。以便於進來的雛雞保持溫度,有利於卵黃吸收。

4,小雞開口藥,開口料,涼開水,葡萄糖要準備好。在來雛雞之前,要做一些準備,上面說的這些要提前準備好,以便於雛雞到來時能夠及時喝上水,吃上糧食。

5,育雛室裡要消毒乾淨。在上一批雞出欄後,往往殘留了一些病菌,這會造成下一批雞在養殖上的困難,因此育雛室一定要用消毒藥消毒乾淨,不留死角。消毒的方法是:地面用石灰水潑灑,而空間,食槽用一些碘類消毒藥噴霧。

雛雞到來,如何管理。

在雛雞來到育雛室後,要做到:

1,對雛雞及時開口,先讓雛雞喝上水,用小飲水器就可以。雛雞在運輸過程中,在路上經過大量顛簸的。因此雛雞到來12~24小時之內,先讓雛雞喝上水。喝水2~3個小時後,再給雛雞飼餵開口料。如果沒有開口料,也可以餵玉米面,注意玉米面不要太細。

注意事項:水中要加入5%的葡萄糖,讓雛雞自由飲用,葡糖糖能夠補充雛雞的養分,並防止雛雞脫水,還有助於雛雞吸收卵黃。

2,飼餵開口料時,用一些飼料編織袋鋪在墊料上,並用手撒在上面,並用嘴喚小雞,讓雛雞來吃飼料。

注意事項:雛雞的開口料要少餵勤添,等編織袋上的飼料被小雞吃完了,然後在舔加。每2~3個小時添加一次,一天要添加十次左右,晚上也要添加。

3,小雞的光照。在育雛小雞時,要保證24小時光照,剛開始的時候,光照要亮一些,能夠保證小雞看到糧食。

4 ,小雞的溫溼度。在育雛室裡,溫度要在35℃左右,而溼度要在70%就可以了。可以買一個乾濕溫度計,如果育雛室裡溼度過小,可以適當撒水增加溼度。

5,雛雞用藥。雛雞運來的第一天,要注射雞馬利克氏病疫苗。注射的方法是頸部皮下注射0.2毫升。而雛雞頭三天是很容易得雞白痢病的,因此要在水中加入氧氟沙星等毒性小的藥物,來防治小雞的白痢病和大腸桿菌病。

因此在養殖雛雞的過程中,關鍵需要養雞戶們的細心,這方面你只要做好了,加上上面的幾點,雛雞就會很容易管理的,而這樣的管理才能保證雛雞的健康。

↑↑長按↑↑關注獲取更多雞業政策信息(會彈出主編微信)

友情提示:支持雞價上漲!點擊文末「在看」↓↓

相關焦點

  • 雛雞飲用維生素濃度需多大才科學?如何確保雛雞高成活率?
    今天要說的話題是:雛雞飲用維生素濃度需多大才科學?如何確保雛雞高成活率?雛雞從出殼到運輸再到養雞場,一直處於應激狀態,育雛時開水、開食很重要。就像是小孩子吃奶一樣,不可 以大意。如果雞苗脫水,多數會表現為體重減輕、腳爪乾癟、抽搐,最後衰竭癱瘓而死。另外針對外運雛雞應在入舍0.5-1小時後,先飲0.4%濃度的維生素溶液,以增強體質,緩解應激,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
  • 雛雞飼養管理技術關鍵點小雞孵化機小雞孵化器
    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水平直接關係到雛雞的成活和發育,而且對以後的產蛋和種用價值,都有很大的影響。1.飲水雛雞的第1次飲水稱為初飲。初飲最好在出殼之後24小時左右進行,初飲時間太遲易造成雛雞脫水和虛弱。飲水的方式各異,在人員比較充足的蛋雞場可用滴管將雛雞逐個滴嘴,或用手抓住雛雞的頭部,使喙部插入水盤幾次強迫飲水,目的是教會飲水及早飲上水。雛雞的需水量與品種、體重和環境溫度的變化有關。體重愈大,生長愈快,需水量愈多;中型品種比小型品種飲水量多;高溫時飲水量較大。一般情況下,雛雞的飲水量是其採食幹飼料的2-2.5倍。
  • 養殖山雞雛雞有哪些要點,飼養,管理都應該怎樣做
    養殖山雞雛雞有哪些要點,飼養,管理都應該怎樣做?一、山雞育雛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做的是,搭建好雞舍,安排好育雛室中的設備,重要的是保溫工作一定要做好,因為主機在破殼以後,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同時也要有合適的光照。除此之外在養育之前,應該為雞舍進行消毒。
  • 七彩山雞養殖知識:雛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雛雞是指從孵出到8周齡的小雞,雛雞的飼養管理是整個山雞生產中打基礎的關鍵階段。雛雞生長發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育成雞的整齊度和合格率,間接影響成年母雞的生產性能。好的初生雛雞應體格健壯,發育勻稱,羽毛整齊、叫聲洪亮、眼睛有神,活潑好動,胸部豐滿,腹部柔軟、臍部平整、無血跡。
  • 雛雞的飼養管理
    溫度: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能有效地提高雛雞成活率。溫度是否合適不但要看溫度計,還要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和活動情況。2.飲水:育雛期間要嚴防止斷水、缺水,做到飲水器不斷水,隨時自由飲用。一般1~2周齡內的雛雞,要求水溫與室溫相近,可用涼水預溫來解決。3。開食:開食一般不能晚於36h。
  • 如何挑選優質雛雞?
    ,只要條件適宜,一日齡肉雞雛雞很容易從運輸過程中恢復過來。 雛雞的卵黃大約含有2克的脂肪和2.5毫升的水分。脂肪中含有的能量能維持雛雞3天之需。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6℃,雛雞卵黃中的水分同樣能維持3天。 但是,如果環境溫度達到40℃,卵黃中的水分8-10小時就能耗盡。所以,雛雞運輸過程中如果有短暫的熱應激,即便對成活率沒有影響,但也會影響到雞隻的增重。
  • 雛雞開食和開口的方法介紹
    而給雛雞開食也是在雛雞養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步驟,那麼雛雞需要在什麼時候進行開食呢?有哪些方法呢?  雛雞要用為什麼開口?  從小使用達龍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護腎,促生長,提高採食量。明顯提高成活率,健雛率。生長速度快,不會得腸胃病,同比日齡30天大10-30%。
  • 養殖雛雞需要掌握哪些技術?以及養殖的注意事項
    一,科學飼養和溫度控制在雛雞出殼之後24小時左右便可開始進行餵食,雛雞的飼料主要以小米和玉米渣為主,可有效地提高雛雞的啄食能力,3~5天那之後,則需要添加混合飼料,來保證雛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一般雛雞的飼餵次數大約為3~5次,由於雛雞的各項機能尚未完善,所以每次進食不能過飽,飼餵也主要圍繞少量多次來進行,同時也要確保雛雞飲用水的質量問題;由於雛雞身上的羽毛較少,所以沒有太強的抗寒能力
  • 肉雛雞怎樣安全度過「魔鬼周」
    一定要了解肉雛雞的特點,針對性的飼養管理,儘量去減少弱雛以及死淘的現象。努力幫它度過「魔鬼周」。首先我們要了解肉雛雞的生理特點:1.雛雞消化能力差雛雞的消化器官發育不健全,膽汁酸分泌嚴重不足,消化機能較弱,但第一周雛雞消化系統發育卻很重要,決定著一周乃至一生的體重。促進消化系統發育,增加雛雞體重是非常重要的。
  • 分辨公母、保證存活率,新手養雛雞雷區千萬要避開
    雛雞的好壞、成活率的高低直接關係著養殖場蛋雞產蛋期的直接利益,也影響了整批雞的生產效益。那麼,我們在育雛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來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以及把控育雛期的均勻度呢?一、雛雞怎麼分辨公母?1.看雞冠可以將雛雞抓握在手中,使雞頭朝下,然後觀察雞冠的倒立方向,如果是雄雛雞,那麼雞冠則一般是倒向右側,相反的要是雌雛雞,雞冠則會倒像左側。
  • 什麼是畸形雛雞?雛雞體重、均勻度,你養的雞達標了嗎?
    體重:由於雛雞品系的不同,雛雞初生重(出雛器檢出後2~3小時內稱重)會有不同要求。一般雞雛體重是種蛋體重65%左右各個階段種蛋重量不一樣,雞雛體重會略有偏差。死亡率:雛雞到達養殖戶,排除運輸原因和飼養管理不當、中毒、突發疫病、飼料等因素,1周內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根據不同育雛場條件和技術不同,死淘率會略有偏差。  雛雞死淘率高,飼養管理一般存在疏漏。1日齡雛雞的飲水非常關鍵,前期溼度小,溫度高,乾熱,飲水不足或者飲不到水,在接下來3-5日齡,死亡比例會偏高,一般6-7日齡後大群轉歸正常。
  • 雛雞白痢病預防方法,巧治雛雞白痢病
    家禽養殖 舉報   雞白痢病  雞白痢病是由水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對於雛雞危害很嚴重
  • 科學養雞,如何選擇雞仔優良品種和雛雞運輸?這些你需要知道
    選擇健壯雛雞雛雞選擇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1.雛雞的外在表現健康雛雞表現活潑好動,反應靈敏,叫聲洪亮。用手輕敲雛雞盒,雛雞眼睛圓睜,站立或走動,會發出清脆悅耳的叫聲。弱雛伏地不動,反應遲鈍或沒有反應;健雛無畸形、交叉喙、眼部的問題和髁關節的腫大或站立會困難、跛行等。
  • 養雞技術|雛雞的生理特點及育雛方式
    2、 胃腸容積小,消化能力差雛雞消化器官容積小、儲存食物有限、消化能力差,但雛雞的代謝旺盛,生長發育迅速。因此,雛雞的日糧要求營養豐富、全面、適口性好、容易消化,飼餵方法要做到少餵勤添。3、羽毛生長速度快雛雞對日糧中的蛋白質,尤其是含硫胺基酸水平要求高。
  • 雛雞斷喙?方法,注意事項
    斷喙是雛雞飼養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斷喙可有效防止啄羽,啄肛,啄蛋等啄癖的發生;它可以避免小雞浪費飼料,降低飼料成本。但是斷喙也可能引起雛雞一些應激反應。 例如,不正確的斷喙會導致雛雞出血並降低其抵抗力。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因此,在斷喙期間應特別注意雛雞的飼養和管理。
  • 怎樣飼養竹絲雞雛雞?雛雞開口用什麼?
    雛雞作為烏雞的重要成長階段,在烏雞養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好雛雞的養殖工作呢?  雛雞開口用什麼?  從小使用達龍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護腎,促生長,提高採食量。明顯提高成活率,健雛率。生長速度快,不會得腸胃病,同比日齡30天大10-30%。
  • 雛雞也能一眼辨公母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東路4月14日電 (記者周月光 實習生黃健)剛出殼的雛雞,看起來沒兩樣,但有人一眼就能辨別公母。今天,全省雛雞性別鑑定技能決賽在文昌市舉行,瓊海市養雞場女工鍾玉銀奪得冠軍。  今天上午,來自全省各地的35名雛雞性別鑑定高手,匯聚文昌市東路鎮譚牛文昌雞股份公司孵化廠,3500隻剛出殼的小雞分批擺到他們面前。
  • 我們想要養殖成功雛雞的幾個小技巧,這樣做的效果最好最科學
    本期主題:我們想要養殖成功雛雞的幾個小技巧,這樣做的效果最好最科學三農導語:我們大家如果想要我們自己的養雞場收益又好,養殖出來的雛雞又健康強壯,科學的保證我們的雛雞的成果機率是十分重要的,那我們養殖雛雞的成活機率,也會深深地影響到我們養雞場的一個長遠收益跟未來發展。
  • 雛雞苗需要的新鮮空氣、光照及合理密度
    若育雛舍內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雛雞的呼吸次數就會顯著增加、食慾減退、生長緩慢、體質下降,因此雞舍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應控制在0.2%左右。舍內氨氣濃度過高會引起雛雞肺水腫、充血,眼結膜發炎,新城疫發病率提高,因此氨氣的濃度應低於百萬分之十,不能超過百萬分之二十。室內通風是否正常,除了通過儀器測量,也可通過人的感覺,即如果人感覺到悶氣、嗆鼻、辣眼睛或過分臭味,即判定舍內空氣汙染程度已嚴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