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颱風的都知道它的厲害,暴風驟雨,拔樹倒屋,聲勢浩大,人類損失慘重,它讓我們看到大自然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不過我們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怎麼還手呢?答案是:除名!
2018年,颱風「山竹」登陸,在菲律賓造成上百人死亡失蹤,在我國,造成5省近30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52億,廣州像在「渡劫」,類似電影裡的末日特效。
大快人心的消息來了!近期,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在廣州舉辦,「溫比亞」和「山竹」作惡多端,被踢出了颱風家族!
颱風也能被除名?這得從命名規則說起。颱風委員會有14個國家或地區的成員,各提供10個名字,中國是「神話控」,如悟空、風神、電母等,日本是「星座控」,摩羯、天秤等。
如果颱風破壞力強,受害國提出申請,名字會從表格中剔除,永不錄用,避免今後提到時混淆。
有一種幹了錯事,被學校除名的感覺!目前,被拉進黑名單的名字有38個,代表的是它最後一次跟隨的颱風,比如「海馬」、「龍王」、「海燕」等。被除名後,原命名者要提供替代名,「山竹」是泰國提供,替代的是「榴槤」,作為「水果控」,下次會取啥名?中央氣象臺曾經吐槽說,「希望泰國不要再取水果名,真的不科學」。
其實,不管是暴風驟雨,還是斜風細雨,皆為甘霖。颱風帶來了破壞,也帶來了雨露。這個道理我們都懂。我們就希望,雨不要那麼大,風不要那麼猛,時間不要那麼長,不管是「悟空」「風神」還是「榴槤」「山竹」,大家都能和平共處。另外就是,你來可以,最好不要佔用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