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1.6億年沒產生智慧,人類幾百萬年就產生了,誰安排了一切?

2020-08-21 怪奇菌

許多證據表明,地球這顆藍色星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無數物種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這其中有構造簡單的原核生物,也是構造複雜的真核生物。


隨著環境的一次次劇變,眾多物種也在來來回回的輪迴更替著,但總歸還保持著繁茂的狀態。

如果要問曾活躍在地球舞臺上的物種中,哪個物種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恐龍。


經過近百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已經對恐龍這種物種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不僅知道了它們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隕石撞擊,還知道了它們曾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

要知道即便從古猿時期算起,人類出現在地球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間,和恐龍1.6億年的漫長時間比起來是極為短暫的。


然而就是在這極為短暫的時間裡,人類卻產生了智慧、建立了文明,甚至還登上了月球,成為地球上第一個能夠跨天體活動的生物。

所以許多人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恐龍1.6億年都沒產生智慧,人類卻幾百萬年就產生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巧合嗎?


實際上,由於「實驗室理論」的盛行,許多人猜測地球實際上是外星人的實驗室,而地球上的生物則是他們的「小白鼠」,恐龍滅絕事件也因此被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因為很多人懷疑恐龍滅絕並沒有那麼簡單,畢竟正是恐龍的滅絕,才有了後來哺乳動物的興盛、人類的出現,所以恐龍1.6億年沒產生智慧,人類卻在幾百萬年內建立了文明,這背後肯定有著某種力量在操控。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能許多人不知道,人類能夠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產生智慧,繼而建立輝煌的人類文明,跟「幸運」是脫不開干係的。

比如科學家們發現人類曾數次瀕臨滅絕,其中一次發生在100萬年前。當時現代人類的祖先僅剩40個左右。


也正是在這時,因為近親繁殖的關係,人類的12號和13號染色體發生了神奇的融合,染色體個數從原先的24變成了23。

這次的變異對人類來說是幸運的,因為它沒有帶來不好的影響,反而讓人類和猿類徹底分道揚鑣。


如果沒有這次變異,人類祖先可能和猿類還不能完全生殖隔離,長此下去人類可能徹底被猿類同化,變成一種新的猿類,也就沒有後面的現代人什麼事了。

不過,演化道路布滿荊棘,光靠「幸運」當然是不夠的,人類能走到今天也離不開自身的不懈努力。


比如為了努力適應自然,人類學會了如何辨別災害天氣;努力改造自然,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建造了遮風擋雨的房子、縫製了禦寒保暖的衣裳。

自身的努力加上足夠的幸運,從這兩個角度來看,人類成為地球霸主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


和人類統治地球是一種必然一樣,恐龍1.6億年沒有產生智慧,其實也是一種必然,而這種必然主要源自於恐龍和自然的雙重選擇。

從各地出土的化石中可以看到,恐龍的體型大多數是龐大的,這也意味著他們在當時的時代根本沒有天敵,就像現在的藍鯨一樣,幾乎沒有生物能夠威脅到成年的藍鯨。所以如果硬要說出一個天敵的話,那恐龍的天敵只能是大自然本身。


由於已經站到了當時食物鏈的頂端,它們根本不用考慮躲避或者抵禦天敵,更不用考慮如何捕獵,因為沒有生物是它們的對手。

如果用非常通俗的話來說,那麼五個字就能總結和概括恐龍當時的情況——出道即巔峰。


我們都知道,生物演化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環境、為了讓種群更好的延續,在強大的身體就能解決一切的情況下,「智慧」對恐龍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但是人類則不一樣,首先人類的身體跟恐龍比起來是天差地別的,孱弱的身體讓人類無法跟同時期任何大型野獸肉搏,所以為了生存下去人類只能「抱團取暖」。


而被恐龍壓迫1.6億年之久的哺乳動物,為了避免與恐龍面對面競爭,它們選擇夜間進行捕食活動,這也促使它們演化出了恆溫的生理特性。

恆溫動物代謝率通常很高,這讓它們擁有了更發達大腦的基礎,人類作為哺乳動物中的佼佼者,大腦結構更是複雜。


複雜的大腦讓人類具有了思考和創造的能力,由於沒有野獸的尖牙,為了獵取食物人類只得製造出各種武器,由於體表沒有厚厚的毛髮,人類只能通過製造皮衣禦寒保暖。

就這樣,隨著人類工具的不斷更新和先進,捕獵帶來的傷亡越來越少,食物獲取也變得越來越容易,「智慧」帶來的好處越來越明顯,也從根本上奠定了人類未來的演化方向。


總結一下,恐龍之所以最終沒有演化出智慧,是因為智慧對它們來說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它們生存靠強悍的體魄就可以。

而人類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智慧,一方面得益於哺乳動物的生理基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不斷發明和改造工具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智慧」能夠讓人類更好的生存下去,人類需要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些年出土的遠古人類頭骨逐漸增多,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現代人類的腦容量其實是不如遠古人類的。

當然了,腦容量縮小並不意味著我們比遠古人類笨,因為在沒有大變動的情況下,人腦就像晶片一樣,科技越發達晶片的體積越小,而體積小意味著功耗小,它的性能就更強。

相關焦點

  • 人類百萬年就產生文明,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卻沒進化,為什麼
    毋庸置疑,人類是如今地球上絕對的霸主,任何其他動物都無法與人類抗衡,但是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之久,人類出現的時間才短短幾百萬年,相比來說只是短短一瞬間,所以在人類之前地球上也出現過其他霸主生物,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恐龍了。
  • 稱霸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與人類比智慧?
    悟空問答:為什麼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沒產生智慧,而人類短短的幾百萬年卻用智慧統治了地球?按人類自嘲式的說法是因為「濃縮的都是精華」「濃縮的就是精華」源於客觀事實,我們身邊的動植物體內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水,濃縮了它的有效成分就會增加,就如同日常說人個頭不大心眼不少一樣,我們知道恐龍一族的個頭是人類所不及的,正所謂大有大的優勢,小有小的長處!
  • 為何稱霸地球1億多年的恐龍還沒產生智慧?區別在哪裡?
    據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之久,這段時間內,地球上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少新物種也被孕育了出來,並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跡。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在人類還未誕生以前,恐龍曾是這個世界的霸主,它們有著龐大的身軀以及靈活的反應能力,這使得同時代的其他生物根本無法戰勝它們。隨著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發生,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此後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並在短短幾百萬年的時間內用智慧統治了地球。那麼,為何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沒產生智慧,但是人類卻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內產生了智慧呢?
  • 為何人類百萬年就產生了文明,而恐龍1.6億年仍是野獸?
    隨著對恐龍化石和其他生物的化石進行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可以說是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因為它們站在地球食物鏈頂端的時間竟然長達1.6億年左右。而人類從出現到現在才不過數百萬年,如果把恐龍統治地球的1.6億年算做是一場馬拉松的話,那麼人類從誕生到現在這數百萬年的時間完全可以稱得上在繫鞋帶
  • 恐龍稱霸地球上億年,為什麼沒產生文明,人類用幾百萬年卻產生了?
    在地球生命的發展史上,人類是其中最特殊的一頁。人類的歷史已記錄到大約5000年前,有證據表明具有永久性定居點和農業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7000年前或更早。而人類算上還是猿人的時期也就短短的兩百萬年,相比之下,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它們可以說是地球進化史上的大師,聰明而簡單,種群覆蓋了海陸空。
  •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眾所周知,人類這兩個字就代表著智慧。現如今,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呼自己為"最高統治者"!與曾經統治過地球1億7千萬年的恐龍有所不同的是,人類不是通過自己的肉體去徵服世界的,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一點點的了解這個世界,直到最後徵服整個世界!
  • 人類幾百萬年就進化出文明,為何恐龍1.6億年都在「原地踏步」?
    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從出現到進化出現在的高度發達文明,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在我們看來幾百萬年似乎是一個十分久遠得存在,但這對於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來說,卻是一個極其短暫的時光。曾經的恐龍遍布地球要知道恐龍從誕生到滅絕,這個群體曾統治了地球長達大約1.6億年之久,但用了長達1.6億年的時間,
  • 為何上億年的恐龍沒有產生文明?幾百萬年的人類卻出現了文明
    人類誕生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自從人類出現之後,地球文明也漸漸的發展了起來,那麼為何統治了地球億年時間的霸主恐龍卻沒有產生出文明呢?而渺小的人類又是怎麼做到的?人類的體積跟恐龍相比是非常渺小的,也許是人類出現的機遇比較好,正好恐龍滅絕了,否則人類想要在恐龍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出文明,難度可是非常高的,畢竟恐龍沒有腦子,也不懂得思考,而且那時候人類跟恐龍應該也是無法交流的,如果二者真的相遇了,那麼毫無疑問,人類將會成為恐龍的盤中餐,所以說人類出現的時間剛剛好,而人類又比較爭氣的抓住了這個時間,慢慢的就發展出了文明!
  • 恐龍存在1.6億年,沒進化出智慧,人類500萬年就做到了?
    在2.5億年前尚處於三疊紀的地球上,爬行類演化出了一批巔峰物種———「恐龍」 不過恐龍並不是生物學分類,而是整整一類史前物種的統稱,從小巧的傷齒龍到碩大的梁龍,再到後來長羽毛的鳥類恐龍,都是「恐龍」的一分子。
  • 恐龍存活1.6億年為何沒進化?人類憑什麼取代恐龍稱霸地球?
    人類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於五百萬年前,人類能夠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就進化為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學家都感到吃驚。同時,科學家也一直有個疑問。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6億年,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為什麼就沒有誕生文明?
  • 恐龍1.6億年沒出現智慧,人類幾萬年就做到了
    恐龍為什麼沒能進化出智慧?,在恐龍們存在了至少1.6億年」之間是1.6億年的漫長歲月,而人類真正成為人類不過幾十萬年,成體系的文明一萬年前才產生,用科學技術改天換地的時間也不過300年左右,總之所有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人類在短時間內進化出了智慧產生了文明,而恐龍在1.6億年間的漫長歲月中「似乎停止進化了」
  • 恐龍存活1.6億年為何沒進化?人類憑什麼取代恐龍,成為地球霸主
    如果六千五百萬年前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麼恐龍中的傷齒龍或者馳龍就完全可能進化成代替人類的一種動物。人類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於五百萬年前,人類能夠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就進化為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學家都感到吃驚。同時,科學家也一直有個疑問。
  • 恐龍統治地球上億年沒有產生智慧,為何人類百萬年就統治了地球?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同時還造成了地球3/4的物種因此而滅絕。要知道在此之前,恐龍已經統治地球上億年之久,為何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恐龍都沒有進化出智慧這種東西呢?
  • 恐龍稱霸地球上億年沒產生文明,為何人類兩百萬年卻能產生文明?
    在地球生命的發展史上,人類是其中最特殊的一頁。人類的歷史已記錄到大約5000年前,有證據表明具有永久性定居點和農業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7000年前或更早。而人類算上還是猿人的時期也就短短的兩百萬年,相比之下,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它們可以說是地球進化史上的大師,聰明而簡單,種群覆蓋了海陸空。
  • 為什麼上億年的恐龍沒有產生文明,200萬年的人類卻產生了文明?
    提到地球的統治者,除了人類,每個人想到的可能就是恐龍了。人類在200萬年的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社會,產生了文明,可是恐龍在地球上也生活了上億年,為什麼沒有產生同樣的文明呢?什麼是文明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定義一下什麼是文明?
  • 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人類能統治地球多少年?數字讓人難以接受
    恐龍是人類誕生之前的地球統治者。雖然最終滅亡了,但卻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是不容小覷的。儘管恐龍沒有像人類一樣進化出智慧,但恐龍依靠自身的肢體力量,就能成為地球統治者,一點也沒有輸給人類,試想如果人類和恐龍同處一個時代,恐龍會留存餘地讓人類安然無恙的走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嗎?只能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大家也不妨大膽的預測一下,人類能統治地球多少年時間呢?是像恐龍一樣億萬年嗎?還是只爭朝夕呢?
  • 恐龍統治了地球1億7千萬年,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等智慧生物?
    即使從最早的南方古猿算起,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也不過是短短幾百萬年。但是恐龍這一龐大的生物卻整整統治了地球1億7千萬年。然而,恐龍最終走向了滅亡。人類登上了地球的王位。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是必然的嗎?文明的演化有什麼規律嗎?
  • 為何恐龍1.6億年沒出現智慧,人類幾萬年卻做到了,進化論錯了?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上個世紀是恐龍時代,但據說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把恐龍給滅絕了,然後就造成了一系列後果,海嘯和火山什麼的,雖然最後絕大部分物種滅絕,但也有一些剩下的物種開始了新的演化徵程,也就是人類的到來,那恐龍為什麼沒能進化出智慧?
  • 統治地球1億7千萬年的恐龍,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這樣的智慧生物?
    成為高等智慧生物,未必是一件好事。現在的人類,聰明,富有智慧,但真的比我們的祖先或者古猿親戚要幸福嗎?也不見得。先來看看什麼是進化?進化,也叫演化。一般來說,基因差異有很多方式,自然突變、雙親產生下一代產生變異等等,這些基因變化非常非常渺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這是進化的基礎。其次,在自然選擇或性選擇壓力下,以及物理隔離等地理環境影響下,個體基因的不同,進一步擴大成種群基因庫的變化。
  • 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和文明?
    人類是由哺乳動物不斷進化演化而來,而哺乳動物誕生的時間是比較久遠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龍誕生的那個時代。哺乳動物的崛起才有了人類誕生的基礎,而人類的祖先也非常給力,古猿只用了短短的數百萬年,就完成了智慧的進化演化。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開啟了文明時代,並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