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集市上有人在這邊擺攤套娃娃和玩具,玩具是諸如奧特曼、喜洋洋之類的小孩子喜歡的;娃娃則是那種大的芭比娃娃,市場價格在五十元左右。一到周五下午放學的時候,那個生意真是好得不得了,好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小孩來套兩圈。
我們這邊是十塊錢三個圈,站在大約兩米外,套中哪個哪個就是你的。要說這小孩子喜歡玩具,愛套圈我還能理解。可是我還發現不少大人,玩得比自己的孩子還更起勁——我曾見到有位家長套了一百多快就套種一個二十元的奧特曼玩具。為何明知道是賠本的買賣,還是有那麼多人玩呢?於是我抱著好奇的心理,觀察這些在農村集市上套娃娃大人的狀態,最後得出如下的理由。
一、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心理
每個人都有著賭博的心理,都希望能夠以小博大,農村集市上的套娃娃正是利用了人們的賭博心理。當看到別人用幾塊錢就套住了價值幾十元的獎品,一般人都會手癢,想著我就拿十塊錢套三次,套不住就不玩了。然而這個東西就像是網絡賭博一樣,一旦你進去了就很難再出來,除非玩到包裡沒錢。
咱們這邊一個男人拿著孩子的兩百塊補習費,看到街邊有套娃娃的,想著自己經常打籃球準心還不錯,於是就打算玩兩把。結果這人一玩就上癮了,等到把兜裡的兩百塊輸完,也只拿到價值五十元的商品。當看到錢包空了,男人後悔莫及,然而因為是自願的買賣,只能老老實實回去承受媳婦的怒火。
二、套圈的價格不是很貴
我個人覺得這是農村為什麼這麼多人「上當」的一個主要原因。和城市多彩多元的休閒生活相比,農村農民的業餘時間要麼在牌桌上打發,要麼就在聊天中度過。而套圈的出現讓大家又有了更好的娛樂項目。
或許和城市相比,農村如今的生活仍然有著些許不足,但是十元錢農民還是能夠拿出來。所以為了圖一個樂趣和消磨時間,大家也都會在套圈攤上玩上幾把。當自己沒錢後,看到旁邊有熟人,也會笑著慫恿熟人套上幾個圈,反正損失也就那幾個錢。這就是所謂的「鐵打的攤販,流動的消費者」。
三、農村新型的套圈
記得當去年小孩子放暑假後,集市上來玩套圈的越來越少,於是那個商販又想出了一個新點子:他給攤上擺一些諸如電飯鍋、拖把等農村家裡能夠用到的東西,當然價格也隨著上升成為二十元三個圈。然而由於現在都是一些較為貴重的物品,反而激起了人們的興趣,來套圈的人數不比學生放假時少。
我曾經就在這個圈上花了二十,最後啥也沒得到。不過咱們有時候也是圖一個樂趣,不一定做什麼事都要有賺頭才行。最後其實相比於能夠調節準心的射擊來說,套圈其實算是很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