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馴服這個世界上很多其他的物種,這其中包括狗、雞、鴨、馬等等。甚至是一些危險動物也會被人類給馴服。在被馴服的物種之中,馬或許是對人類有著最有幫助(除了吃之外的幫助)的物種。人類能夠馴服許多個品種的馬,但是唯獨有一個品種的馬是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馴服的。那就是斑馬。
在外表上看,斑馬似乎除了有好看得條紋之外,和其他品種的馬也沒有什麼區別啊,都是一樣的四隻腳,一個頭顱,也沒有生出什麼三頭六臂的怪形狀啊。那為什麼至今也沒有看到過人類去騎斑馬,利用斑馬呢?要知道斑馬的數量也是相當多的。在非洲草原之上,隨處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斑馬路過你眼前。而要想了解斑馬為什麼難以被馴化,那就得首先了解什麼是馴化。
一些馴化大師總結了能夠被人類馴化的生物具有的幾個特點。首先是,馴化對象的食物來源是豐富的,或者說其所吃的東西必須是常見的,並且不止一種。簡單的說就是,這馴化對象不能是挑食的崽,否則就非常難以馴化。
比如說,有人要想馴化長頸鹿,那這人至少要有一大片的高樹,以供長頸鹿吃高樹上的嫩葉。馴化其他的物種也是一樣,首先得保證馴化對象有充足的食物。很多家養的牲畜牛、羊等都是吃隨處可見的草,或其他秸稈類的植物。因此這些家養的牲畜早就在很久以前就被人類馴化了。在這一點上看斑馬,其顯然是適合被馴化的,因為斑馬吃的東西也就是樹皮、草、樹葉等。
第二點就是被馴化的對象其成長期必須是比較短的。人類馴化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為了馴化之後的利益。如果你馴化時所損耗的物質和其他的財富與馴化之後的收穫不對等,沒有利益可得,那這基本就是賠本的買賣。
可以想想,賠本的買賣有多少人會去主動賣力的做。而斑馬在這一點上看,就是不怎麼合適的。因為雄性斑馬之後在5歲之後才會有繁殖能力,雌性的就想丟較短為3歲之後。幾年都沒有收穫,對於人類來說,這是不值得幹的。
第三點是溫和。雖然說老虎獅子也有人養,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養老師獅子簡直就是一件要命的事。馴化對象必須要溫和,性格適中。一般食肉性的大型動物都不會有人去馴化,因為這不值得,隨時有危險。
非洲的河馬是吃草的,但是它們非常的兇狠。一般只要有其他的物種闖進其領地,那麼這物種就會遭到河馬的大口咬。在這點上看,斑馬是非常不合適。別看斑馬表面溫和,其實是一種桀驁不馴的物種。斑馬敢挑戰獅子老虎,敢挑戰獵豹。
被馴化的動物得是膽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是膽小的動物,如鼠類,一有什麼動靜就到處分散,慌忙逃竄。斑馬其實是一種膽小的動物,其在受到驚嚇之後會很容易到處逃竄。而這一點,人類是無法改變的。總的來說,馴化斑馬是一件有賠不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