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大學裡有兩個學科能完美實現這個願望。一個是航空航天類專業,可以上九天找嫦娥;另一個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可以下五洋尋找東海龍宮金箍棒。
近年來,我國在造船行業進展神速,先後下水兩艘航母,以及蛟龍號深潛器。放幾張圖片感受一下我國的造船實力:
我國造船事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一批高水平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畢業生。
造船和造飛機(飛船)這兩個專業都是窄口徑專業,專業技術性極強。缺點在於就業面窄,對口的就業去向僅有設計院能單位,很大部分學生在就業時只能考慮去其他單位。而且,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後,全球造船行業一直保持在低迷的態勢,行業不景氣也導致就業不理想。造船行業至今沒有恢復元氣。現在來說,本科畢業,進入研究所或、設計院可能性很低,而且越來越難。行業工作環境差,尤其是驗船師,很多人難以忍受。
考研深造相對不難,畢竟學生基數少,國內開設此類專業的高校不多,競爭不激烈,甚至出現了某些高校招不滿人的局面。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專業。
一、基本信息
專業名:船舶與海洋工程
英文名: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學科代碼:0824
代表性院校:上海交大、哈工程、天大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能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製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主幹課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導論、船體構造與製圖、船舶原理與結構、船舶動力裝置控制理論、輪機自動化、船舶噪聲基礎、船舶輔機、船舶推進系統振動、船舶動力系統仿真基礎、船舶動力裝置故障診斷及可靠性、船舶動力數字測控技術
就業方向:船舶設計院、研究所、驗船師、造船廠
深造:考研競爭不激烈。
屬於一級學科,下設數個二級學科,如下:
二、特色院校本專業介紹
1、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排名全國排名一直位居第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培養了第一艘萬噸輪總師、第一艘核潛艇總師、第一艘航空母艦總師、第一艘7000米載人潛水器總師、第一艘3500米無人遙控潛水器總師。
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981年船舶設計製造、船舶流體力學、船舶結構力學均首批獲得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首批獲批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988年船舶流體力學、船舶結構力學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獲批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08年獲批中組部首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覆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水聲工程三個二級學科,
擁有世界上功能最全、最先進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研究基地,已建成我國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試驗池。
學生深受行業歡迎,就業率100%,
2、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
哈工程號稱哈軍工,其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並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2個本科專業,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試點改革專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國防重點專業。
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和「力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流體力學」「工程力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船舶與海洋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有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多體船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111」創新引智基地,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和先進位造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國際船模水池會議(ITTC)和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會議(ISSC)的成員單位。
學院設計了我國第一艘水翼試驗快艇、我國第一艘小型水動力試驗潛艇、我國第一艘深潛救生艇、我國第一艘雙工型探測與撈雷深潛器、我國第一座船舶試驗水平型循環水槽、我國第一套潛艇載荷稱重系統、我國第一個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等。
三、高校 學科勢力榜:
學科排名分9檔: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最新的第四輪全國各高校 學科評估結果如下圖: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13所。
需要注意的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一般會分為兩個大方向,一個是船舶工程方向,主要是造船、船體設計製造;另一個是港口工程,主要是港口設計建造,偏建築工程方向。
在報志願時,一定看清楚,不要想學造船,卻學了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