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爭奪巴勒斯坦,巴以衝突不斷,到底巴勒斯坦的土地屬於哪一方

2020-11-30 騰訊網

二戰後,由於聯合國的建立以及對戰爭的反思,和平與發展成了國際社會的主流。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局部的衝突直到今天都難以避免。在紛亂複雜的中東地區,巴以衝突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爭奪,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我們對巴以衝突並不陌生,也知道他們都在爭奪領土,可是巴勒斯坦那片古老的土地,到底屬於哪一方呢?巴勒斯坦國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分子。以色列作為二戰後才建立的國家,而且是猶太人的國度,可它為什麼能夠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從巴勒斯坦地區分走一份呢?

一、定居在巴勒斯坦,猶太人繁衍千年

巴勒斯坦地區位於西亞,處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其戰略地理位置十分突出,這也就註定了這塊地區不會平靜。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區繁衍生息的是古希伯來人,他們是猶太族的祖先。隨著文明發展,猶太族在巴勒斯坦地區形成,並在封建時代建立自己的王國。

不過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繁衍後,戰爭和分離的災難降臨。由於其他帝國的入侵,猶太人的王國滅亡,此後被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帝國佔領。

猶太人由於民族性十分強烈,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有一股刻進靈魂裡的堅持,於是備受壓迫。

二、猶太國度被消滅,猶太人背井離鄉

一個民族如果形成了自己的獨有文化、習俗、宗教信仰,那麼將擁有自己的民族性。隨著時代的演變,一個民族只要依然存在而且持續發展,那麼其民族性將得以強化。

猶太民族就是如此,所以當猶太王國滅亡後,猶太族始終難以被徵服者的民族所同化。在經歷了巴比倫、波斯、希臘等民族的統治和奴役後,猶太民族依然保存著自己的民族性。

當羅馬帝國攻佔巴勒斯坦地區後,羅馬人認為猶太民族始終難以被同化,於是不再做同化猶太族的考慮,而是將他們驅逐出去。

被驅逐的猶太人只能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不過在流浪的過程中,猶太族始終頑強地生存著,而他們的足跡也遍布歐亞大陸,還踏上了美洲。

三、復國運動在進行,猶太人重回故鄉

儘管背井離鄉,但是猶太人始終記得自己的民族來自哪裡,他們也夢想著哪天還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甚至是在家鄉重新建立起猶太人的國度。由於猶太人有著智慧的頭腦和冒險精神,於是分散世界的猶太人積累著自己的財富,以及在世界範圍內的強大影響力。

猶太人在歷史的進程中,由分散漸漸走向了團結,並掀起了移民的浪潮,復國運動開始進行。由於猶太人精於斂財,所以二戰前夕在歐洲受到排擠,更是被納粹德國殘忍屠殺。在戰後,猶太人中的精英階層認為猶太人繼續寄人籬下已不合適,必須團結一致,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

其實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國際聯盟將巴勒斯坦地區交給英國管理。歐洲和美洲的猶太人藉此,開始將大量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猶太人終於可以回到故鄉,這大大激勵了猶太人開展復國運動。

四十年代猶太人在歐洲被大屠殺,致使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地區的活動空前絕後。這引起了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反對,不過當全世界的猶太人幾乎都聚集在巴勒斯坦後,復國運動似乎水到渠成。

四、民族衝突惹戰火,中東戰爭擴地盤

由於猶太人精英階層的不斷奔走、國際社會的承認以及英國宣布放棄對巴勒斯坦地區的託管,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流浪後,終於復國。可是巴勒斯坦地區早已不是猶太人的地盤,而是被後來的阿拉伯民族充斥。

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同樣擁有自己的強烈的民族性,猶太人的到來,在他們看來是異教徒的入侵。於是在以色列立國之初,中東地區的埃及、伊拉克、約旦等國出兵攻打以色列,不過都被以色列擊敗。此後數十年,阿拉伯國家始終想將以色列消滅,不過都失敗了。

不過相比其他中東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糾紛,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之間,對領土的爭奪,才是以色列的重中之重。以色列並沒有得到全部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而是和在1988年建國的巴勒斯坦共享。

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在1988年建立了巴勒斯坦國。作為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還是和以色列共享巴勒斯坦地區,所以他們難以做友好鄰居,甚至連做鄰居都不肯。於是巴以衝突難以遏制,以爭奪領土、民族排外、宗教不容等等原因越演越烈,其中聖城耶路撒冷的首都歸屬問題,更是巴以衝突的關鍵。可是戰爭打下來,以色列依然堅挺,反倒是巴基斯坦的地盤被以色列慢慢蠶食。

所以這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到底是屬於以色列呢?還是屬於巴基斯坦國呢?還是屬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呢?實在是說不清,因為當中牽涉到了民族、宗教、信仰等等因素,相當複雜。不過如今是國際性社會,對於土地歸屬,當然有聯合國和國際組織的釐定和裁決。對於巴勒斯坦地區,只要是得到國際上的承認的,那就是誰的領土;只要是通過合理的法律裁決的,那就是誰的領土。

相關焦點

  • 猶太人為什麼一定要在巴勒斯坦建國?
    人們也許不會記得,這一屆歐歌賽到底誰最終奪得冠軍,但一定會記得,在助演嘉賓天后麥當娜演唱《未來》的時候,兩名後背分別貼有巴以國旗的舞者,一男一女,手拉著手,突然轉身,留給世界一個富含政治意味的背影。圖/2019年第64屆歐歌賽上發生的爭議一幕巴以衝突,是國際地緣政治熱點問題。
  • 治良匡成:探尋巴以衝突仇恨的淵源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聲稱自己是巴勒斯坦的主人,那麼,到底誰才是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巴勒斯坦位於地中海東岸,最早的居民是屬於閃米特人(閃族)的迦南人(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遊牧人民。根據《舊約全書·創世紀》所載傳說,諾亞的兒子閃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都是閃米特人。生活在中東,北非的大部分居民,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 巴勒斯坦槍手製造"希伯倫慘案"
    以軍報復:戰機坦克分頭行動15日槍擊事件引發更大規模衝突。以軍坦克隨即入侵希伯倫巴勒斯坦地區,向卡爾亞特·阿賴拜定居點附近巴勒斯坦居民區阿布·斯尼赫開炮,打傷數十名巴勒斯坦居民,理由是持槍巴武裝人員來自這一地區。16日凌晨,以色列武裝直升機空襲希伯倫一些地區,由於火力密集,巴方救援人員無法靠近現場,而當地巴勒斯坦居民正冒著炮火倉皇出逃。
  • 最終攻勢即將到來,巴勒斯坦怎麼辦?
    (通過向選民允諾"發動對巴勒斯坦的戰爭",內塔尼亞胡獲得支持並繼續出任總理)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政府主席阿拉法特於1993年籤署的《奧斯陸協議》中規定,以色列將會和巴勒斯坦通過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領土爭端,而非愈演愈烈的土地吞併。顯然以色列已經打破了自己過去的諾言,上演了一把美式"言而無信"。
  • 巴以衝突下的平民生活_新聞中心_騰訊網
    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衝突不是文明的衝突,而是土地衝突。
  • 以軍坦克開進希伯倫 4名巴勒斯坦警察在衝突中喪生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巴勒斯坦安全官員和目擊者6月25日稱,以色列坦克當天凌晨侵入西岸城市希伯倫的巴控區,並與巴武裝人員發生交火,4名巴勒斯坦警察在衝突中喪生。  據路透社報導,希伯倫是近一周來以軍入侵的第7座巴控城市。
  • 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他們誰才是巴勒斯坦地區真正的原主人?
    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這片土地上已經爭鬥了很久很久,他們不僅用嘴,還用拳頭、用武器大動幹戈。 他們爭鬥的焦點只有一個:到底誰才應該是巴勒斯坦這片土地的主人?
  • 《必是天堂》的七個象徵:令人啞然失笑的荒唐卻是巴勒斯坦人日常
    巴勒斯坦位於西亞約旦河西岸,面積約6200平方公裡,境內人口約有400萬人,巴勒斯坦緊鄰以色列,或者說他就在以色列境內,像是教廷在義大利境內一樣。不過,事實上,以色列並不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一直向國際主張巴勒斯坦是屬於以色列國土的一部分,然而,巴勒斯坦數十年來一直在爭取成為獨立的國家,而他們已經獲得了世界上70%國家的承認。
  • 以色列士兵今摧毀希伯倫5座巴勒斯坦人房屋
    以色列士兵今摧毀希伯倫5座巴勒斯坦人房屋 2002年12月13日 20:52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以色列國防軍13日摧毀了位於約旦河西岸城市希伯倫的5座巴勒斯坦人的房屋。
  • 以色列一士兵在希伯倫被被巴勒斯坦人開槍打死
    原標題:一名以軍士兵在希伯倫被打死新華網耶路撒冷9月22日電(記者範小林)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22日晚向新華社證實,一名以軍士兵當晚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希伯倫被巴勒斯坦人開槍打死。
  • 巴勒斯坦總理在美國奧斯汀市突發心臟病
    新華網今日上午電 巴勒斯坦過渡政府總理薩拉姆·法耶茲22日在美國奧斯汀市突發心臟病。醫院方面23日說,他的狀況已經穩定。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塞頓醫療中心女發言人阿德裡安娜·拉洛說:「法耶茲先生的狀況良好。」
  • 巴勒斯坦:希望以色列允許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參加選舉投票
    新華社拉姆安拉1月16日電(記者熊思浩)巴勒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漢納·納賽爾16日表示,巴勒斯坦已確定舉行全面大選的時間表,希望以色列允許被佔領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參加投票。納賽爾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在1996年和2006年兩次選舉中,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被允許參加投票。相信以色列會像過去一樣允許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參加選舉投票。納賽爾說,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和東耶路撒冷約有200萬巴勒斯坦人有資格參加選舉投票。目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控制加薩走廊,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掌握約旦河西岸。
  • 巴勒斯坦內閣改在希伯倫開例會以抗議以色列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巴勒斯坦過渡政府3月1日改在希伯倫召開每周例會,藉此抗議以色列將約旦河西岸兩處宗教歷史古蹟列入以國家遺產名錄。巴內閣發言人表示,此次在希伯倫召開例會意在顯示巴政府該事件的關切,並提醒國際社會重視目前對聖地造成影響的嚴峻局勢。
  • 巴勒斯坦:上帝選擇的土地,傷痕累累的伯利恆因此聞名世界
    耶路撒冷是上帝選擇的城市,巴勒斯坦是上帝選擇的土地,當耶穌出生在今天的聖誕教堂時,與耶路撒冷有著一牆之隔的伯利恆成為全球基督徒的聖地所在。古老的城市,每年迎來百萬朝聖者,只為了一眼聖誕教堂,朝見耶穌當年的聖誕之所。
  • 500億美元振興巴勒斯坦經濟!川普女婿出招,邀請中東土豪出資
    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許納肩負促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談的責任,而他本月24日啟程前往波斯灣島國巴林商議延遲已久的美國中東和平方案前,接受半島電視臺獨家專訪,明確為川普承認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護航,而他日前公開的方案僅有「發大財」內容,即投入500億美元促進巴勒斯坦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完全沒有提及以巴之間的歷史政治爭議。
  • 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當天,聯合國秘書長:巴以兩國方案前景...
    聯合國新聞11月29日消息,11月29日是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致辭,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尋求一切機會,以「重建希望」、實現兩國解決方案。 古特雷斯警告稱,可行的兩國解決方案的前景變得「越來越遙遠」。
  • 猶太人來到巴勒斯坦,僅僅是為了將貧窮的阿拉伯農民驅離土地
    奧斯曼帝國拿撒勒市市長舒凱裡·阿薩利(Shukri al-Asali)公開反對貝魯特的土地缺席所有者伊萊亞斯·瑟索克(Elias Sursuq)把阿富拉(al-Fuleh)的土地賣給猶太民族基金會(Jewish National Fund)。那片土地位於海法和傑寧(Jenin)之間,是豐饒的伊茨雷埃勒山谷(Marj Ibn Amr valley)的一部分。
  • 通訊:請讓我們生活在安全中——聽巴勒斯坦兒童講述心聲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通訊:請讓我們生活在安全中——聽巴勒斯坦兒童講述心聲新華社記者蔣潔 王蕾 伊馬德·德裡姆利「我想告訴全世界,我們希望停止在加沙的戰爭,讓我們像世界上大多數孩子一樣在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到來之際,一名生活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兒童表達了這樣的心聲。持續的巴以衝突給當地兒童帶來傷痛。童年本該無憂無慮,他們卻因戰爭、封鎖、動蕩和貧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加薩走廊西部,毗鄰地中海,有一片一眼就能分辨出的區域。那裡的建築物由灰色磚石搭建,鋼筋外露,甚至沒有封頂。
  • 世界上最毒的蠍子,巴勒斯坦蠍子,被稱為土地毒王
    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金箭毒蛙,而世界上最毒的蠍子是巴勒斯坦毒蠍。這些生物看起來很小,但是身體內部含有劇毒物質,而大型動物並不具備這些物質,而且它們都長得很可愛,因此不可能將它們與劇毒生物聯繫起來。然而,事實告訴我們,自然界中更美麗的生物通常是劇毒的。
  • 中東的石頭戰爭,巴勒斯坦投石戰和以色列的反擊
    當時的一些國際人權組織和相關人士聲稱投石屬於非暴力抗議,而巴勒斯坦人也接受了這種觀點。一些巴勒斯坦村莊認為他們如果對以色列人投石而不是開槍,那麼以色列人就不會用槍炮還擊,更不會派出坦克和推土機夷平村莊。另一方面起義者的石塊和以色列軍隊的真槍實彈坦克大炮形成鮮明對比,更有利於凸顯以色列人恃強凌弱的惡行,獲得人權組織的認可,也喚起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