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由於聯合國的建立以及對戰爭的反思,和平與發展成了國際社會的主流。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局部的衝突直到今天都難以避免。在紛亂複雜的中東地區,巴以衝突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爭奪,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我們對巴以衝突並不陌生,也知道他們都在爭奪領土,可是巴勒斯坦那片古老的土地,到底屬於哪一方呢?巴勒斯坦國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分子。以色列作為二戰後才建立的國家,而且是猶太人的國度,可它為什麼能夠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從巴勒斯坦地區分走一份呢?
一、定居在巴勒斯坦,猶太人繁衍千年
巴勒斯坦地區位於西亞,處於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其戰略地理位置十分突出,這也就註定了這塊地區不會平靜。最早在巴勒斯坦地區繁衍生息的是古希伯來人,他們是猶太族的祖先。隨著文明發展,猶太族在巴勒斯坦地區形成,並在封建時代建立自己的王國。
不過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繁衍後,戰爭和分離的災難降臨。由於其他帝國的入侵,猶太人的王國滅亡,此後被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帝國佔領。
猶太人由於民族性十分強烈,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有一股刻進靈魂裡的堅持,於是備受壓迫。
二、猶太國度被消滅,猶太人背井離鄉
一個民族如果形成了自己的獨有文化、習俗、宗教信仰,那麼將擁有自己的民族性。隨著時代的演變,一個民族只要依然存在而且持續發展,那麼其民族性將得以強化。
猶太民族就是如此,所以當猶太王國滅亡後,猶太族始終難以被徵服者的民族所同化。在經歷了巴比倫、波斯、希臘等民族的統治和奴役後,猶太民族依然保存著自己的民族性。
當羅馬帝國攻佔巴勒斯坦地區後,羅馬人認為猶太民族始終難以被同化,於是不再做同化猶太族的考慮,而是將他們驅逐出去。
被驅逐的猶太人只能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不過在流浪的過程中,猶太族始終頑強地生存著,而他們的足跡也遍布歐亞大陸,還踏上了美洲。
三、復國運動在進行,猶太人重回故鄉
儘管背井離鄉,但是猶太人始終記得自己的民族來自哪裡,他們也夢想著哪天還能回到自己的家鄉,甚至是在家鄉重新建立起猶太人的國度。由於猶太人有著智慧的頭腦和冒險精神,於是分散世界的猶太人積累著自己的財富,以及在世界範圍內的強大影響力。
猶太人在歷史的進程中,由分散漸漸走向了團結,並掀起了移民的浪潮,復國運動開始進行。由於猶太人精於斂財,所以二戰前夕在歐洲受到排擠,更是被納粹德國殘忍屠殺。在戰後,猶太人中的精英階層認為猶太人繼續寄人籬下已不合適,必須團結一致,回到巴勒斯坦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
其實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國際聯盟將巴勒斯坦地區交給英國管理。歐洲和美洲的猶太人藉此,開始將大量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猶太人終於可以回到故鄉,這大大激勵了猶太人開展復國運動。
四十年代猶太人在歐洲被大屠殺,致使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地區的活動空前絕後。這引起了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反對,不過當全世界的猶太人幾乎都聚集在巴勒斯坦後,復國運動似乎水到渠成。
四、民族衝突惹戰火,中東戰爭擴地盤
由於猶太人精英階層的不斷奔走、國際社會的承認以及英國宣布放棄對巴勒斯坦地區的託管,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在經歷了上千年的流浪後,終於復國。可是巴勒斯坦地區早已不是猶太人的地盤,而是被後來的阿拉伯民族充斥。
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同樣擁有自己的強烈的民族性,猶太人的到來,在他們看來是異教徒的入侵。於是在以色列立國之初,中東地區的埃及、伊拉克、約旦等國出兵攻打以色列,不過都被以色列擊敗。此後數十年,阿拉伯國家始終想將以色列消滅,不過都失敗了。
不過相比其他中東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糾紛,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之間,對領土的爭奪,才是以色列的重中之重。以色列並沒有得到全部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而是和在1988年建國的巴勒斯坦共享。
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在1988年建立了巴勒斯坦國。作為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還是和以色列共享巴勒斯坦地區,所以他們難以做友好鄰居,甚至連做鄰居都不肯。於是巴以衝突難以遏制,以爭奪領土、民族排外、宗教不容等等原因越演越烈,其中聖城耶路撒冷的首都歸屬問題,更是巴以衝突的關鍵。可是戰爭打下來,以色列依然堅挺,反倒是巴基斯坦的地盤被以色列慢慢蠶食。
所以這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到底是屬於以色列呢?還是屬於巴基斯坦國呢?還是屬於其他阿拉伯國家呢?實在是說不清,因為當中牽涉到了民族、宗教、信仰等等因素,相當複雜。不過如今是國際性社會,對於土地歸屬,當然有聯合國和國際組織的釐定和裁決。對於巴勒斯坦地區,只要是得到國際上的承認的,那就是誰的領土;只要是通過合理的法律裁決的,那就是誰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