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現在天文紀錄片中的科學家(第二期)—亞歷克斯·菲利彭科

2021-01-20 業餘天文學

經常出現在天文紀錄片中的現代科學家(第二期)——亞歷克斯·菲利彭科

亞歷克斯·菲利彭科(Alex Filippenko)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學教授(加來道雄的同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超新星和活動星系核。

一、人物簡介

菲利彭科1958年7月25日出生在美國奧克蘭的一個烏克蘭家庭。他在多斯·普艾布羅高中畢業後,便先後入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加州理工學院。他於1979年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獲得物理學文學士學位,並於1984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後來,他更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並專注於研究工作,其研究範圍包括超新星和活動星系核,並且常利用光學、紫外線和紅外線的波長分析。

二、科學研究

菲利彭科曾參與超新星宇宙學計劃研究小組,該小組在是應用來自Ia超新星的紅移資料研究加速宇宙和因此宇宙常數是正值可能性的兩個研究小組之一,成員都是來自澳大利亞、智利、法國、西班牙、瑞典、英國和美國的重量級天文學家,後來菲利彭科參加了高紅移超新星搜索團隊,該團隊是利用託洛洛山的維克多·布蘭科望遠鏡來發現紅移高於z=0.9的Ia型超新星,成員包括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和智利的天文學家,該小隊還率先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菲利彭科是唯一一位同時在超新星宇宙學計劃和高紅移超新星搜索團隊工作過的成員,這兩個研究團隊的領導者索爾·珀爾馬特、布萊恩·施密特和亞當·裡斯曾在201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足以證明菲利彭科在這個領域的重要性和權威性。

菲利彭科也是卡茨曼自動成像望遠鏡計劃的創辦人及總負責人,卡茨曼自動成像望遠鏡是一個位於利克天文臺的機器人望遠鏡,是最成功的超新星搜索望遠鏡之一,至今已發現超過878個超新星。他也是核團隊的成員,核團隊旨在透過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超大質量黑洞,並找出星系中央黑洞的質量和速度色散的關係。在1996年至2006年期間,菲利彭科獲路透社列為在空間科學中最常被引用的研究者。

三、斬獲榮譽

菲利彭科於1992年獲得牛頓拉齊皮爾斯天文學獎,並在2009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除此之外,菲利彭科在教學領域亦獲贊頗多,其中包括200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會的裡克特邁耶紀念獎、以及2004年Wonderfest的卡爾·薩根科學普及獎,2006年,菲利彭科獲得年度美國教授獎,2010年,菲利彭科獲太平洋天文學會頒發理察·H·埃蒙斯獎。

四、媒體露面

菲利彭科經常在歷史頻道紀錄片《宇宙》中亮相,是紀錄片中最常出現的專家。除此以外,他還在《宇宙是如何運作的》、《新星》、《探索時間》等多部紀錄片中出現。經常看天文紀錄片的朋友們一定會記得這個長著大鼻子、「地包天」牙齒的可愛教授滔滔不絕地闡述各種物理學、天文學原理。

相關焦點

  • 經常出現在天文物理紀錄片中的現代科學家(第一期)—加來道雄
    經常出現在天文物理紀錄片中的現代科學家(第一期)—加來道雄加來道雄是日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1947年(丁亥年)1月24出生於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196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72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目前執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弦理論、超對稱以及萬有理論,也是超弦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 ...紀錄片,帶娃看完4集,真心好!附5部經典天文紀錄片、兒童觀星APP
    這說明,太陽系中存在過第二種生命形式,進而意味著生命起源的必然性。再放眼遼闊的宇宙,更意味著,那裡也許充滿生命,我們並不孤單。且火星上資源非常豐富,地下富含冰凍水、鐵氧化物、碳氧化物,這些都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元素。不久的將來,也許真的會出現「火星人」。不是外星人,而是我們。這位老姐妹行星,也許會成為我們人類走出地球,實現星際漫遊的第一步。
  • 【天文物理知識競賽】第二期
    本期題量:15本期獎勵金額增加為:5元發放方式:qq紅包(加競賽群:383991896)第二期競賽題:1、為什麼在地球上燃燒的蠟燭火焰是紡錐形的而在太空中卻是球形9、煮熟的熱雞蛋趕快放到冷水中,很容易剝殼,請簡單說明其物理道理?10、有一臺收音機,共用兩節電池。當兩節電池都用完之後,此人為了節約決定一節一節的換,請問他這樣能節約嗎?11. 從地球上看,以下哪兩個天體在天球上的角距離最遠?( ) A. 開陽和搖光 B. 南河三和北河三 C. 牛郎星和織女星D.
  • 都說它是近年最好的天文紀錄片,帶娃看完4集,真心好!附5部經典天文...
    這說明,太陽系中存在過第二種生命形式,進而意味著生命起源的必然性。再放眼遼闊的宇宙,更意味著,那裡也許充滿生命,我們並不孤單。且火星上資源非常豐富,地下富含冰凍水、鐵氧化物、碳氧化物,這些都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元素。不久的將來,也許真的會出現「火星人」。
  • 不可錯過的宇宙探索紀錄片
    1、宇宙(紀錄片)《宇宙》是介紹宇宙的一部紀錄片,由美國歷史頻道於2007年開始攝製,全片共九季。2、哈勃望遠鏡20年(國產紀錄片)哈勃望遠鏡20年,由中央電視臺2011年錄製拍攝,是近年來少有的國產經典宇宙探索紀錄片。哈勃太空望遠鏡20年探索宇宙,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有:測量宇宙年齡、最古老的宇宙的影像、看到最深的天空、證實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等,哈勃望遠鏡的天文照片除了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還引領無數人對宇宙、對科學產生了興趣。
  • 美國宇航局紀錄片解讀朱諾探測器旅程
    太空飛行五年 朱諾飛船7月4日進入木星軌道在製作紀錄片的過程中
  • 當我們看完這3部有關天文的紀錄片,才會知道世界原來這麼大
    當我們看完這3部有關天文的紀錄片,才會知道世界原來這麼大孩子對於新奇的事情是最感興趣的,作為騰訊創始人的馬化騰,在還是少年的時候,父親為了保護他的天文夢,用了四個月的工資來買了一臺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幾部有關天文的紀錄片,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你能建立起對天文的興趣,而家長也能一起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這個宇宙。
  • 這不是紀錄片是硬科幻,豆瓣評分 9.0!我只想知道什麼時候第二季
    這不是紀錄片是硬科幻,豆瓣評分 9.0!我只想知道什麼時候第二季《火星時代 第一季》這不是紀錄片,這是硬科幻。天文和生物都可以使人感到謙卑,銀河系內有幾十億個星系,人體內有幾十億個基因,生命之於宇宙的短暫,基因之於生命的生生不息,都讓我開始敬畏頭頂上每一點閃爍的光,腳底下每一個前行的生靈。太空浩瀚,歲月悠長,我很高興能和一批夢想家們處於同一個時代。4星分別給Elon的出鏡, 與SpaceX ITS同步的解說, 找到冰層的震撼一幕, 紀錄片與科幻片的虛實手法.
  • 看過這7部天文紀錄片,你才知道遇到的事都不叫事
    可是很多家長其實是不重視天文知識的,因為考試考得少,只在地理考試中佔一小部分分數。然而,不抬頭看看星空,我們可能永遠意識不到自己自己有多渺小。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天塌了」;當我們獲得小成就的時候,我們可能也會覺得自己天下無敵。可是,當你真的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你才會意識到,你遇到的挫折和成就,在宇宙面前不值一提。
  • 格利澤581g只是給人類的幻覺 「第二地球」真的存在嗎
    但「第二地球」的名號,卻不是隨便能叫的。迄今為止,最令人興奮、也是和地球狀況最為接近的,仍屬2010年由美國科學家領導的天文小組發現的格利澤581g(Gliese 581g)。   不過,有後續研究一直在懷疑,格利澤581g是否真的存在,但質疑方一直未敢斷言。
  • 科學家發現重複天文信號,大家在解讀上出現分歧
    2020年,科學家們在不同天文臺連續探測出快速射電暴。快速射電暴是一種來自於宇宙的高能天體物理現象,它呈現出一種瞬態電波脈衝,僅維持數毫秒的爆發。快速射電暴因何產生依然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個不解之謎,有的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外太空文明的跡象。4月底,科學家們發現了一股快速射電暴。
  • 《行星》的創新與格局是騰訊視頻探索紀錄片年輕態成長的一次突圍
    截止到6月26日,紀錄片《行星》五集內容已經全部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其專輯播放量突破5億,衍生內容《行星·迷你版》也保持了持續走高的播放熱度。近年來,天文學進展飛速,從引力波信號被探測到TRAPPIST-1七顆行星系統的發現,再到土衛二冰層下海洋的證據獲取等,關於頭頂星空的探索成果越來越多。但天文題材紀錄片出現得並不多,《行星》的到來,似乎是一種恰逢其時的默契。
  • 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知識競賽
    ——記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科技競賽【比賽全過程紀錄】2020年11月15日,第二屆科技節天文科技競賽在萬眾矚目中拉開了帷幕,南京郵電大學天文協會管理層全體成員以及社團內外的同學們參加了本次活動,在管理層同學的努力下,本次活動順利地展開。    上午9點整,隨著朱立言會長的一聲令下,初賽正式開始。
  • 地球的第二顆衛星出現了?科學家承認,這是一顆「流浪月球」
    不過這即將成為歷史,根據外媒報導,NASA的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和研究發現地球將會在今年冬天捕獲一顆新的"小衛星"——2020 SO。 第二點運行軌道,它過去一直圍繞太陽運動,但未來卻會進入繞地球軌道,這並不符合衛星的"行事作風"。最後一點它的體積實在太小,因此這顆所謂的"小行星",真實身份有待商榷。在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之後,柯達斯團隊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2020 SO並非一個自然的天體!
  • 老男孩西部無人區原創紀錄片全集匯總-2020期
    這5年基本每年一部西部無人區的紀錄片,不管品質好壞,每個都有對應的主題,涵蓋一些歷史人文和地理線路的探索發現。守海之道-下集連結回顧▲阿薩古城和柳中城是非常值得去的,推薦2019年-《羅布之魂》從馬蘭基地開始,到米蘭北部的阿不旦結束,探尋近代羅布泊地區發生的人和事,致敬為共和國奮鬥終生的科學家和軍人
  • 4月兩大天文奇觀,滿月出現已過,流星雨即將出現,準備好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2019年,我們的天文奇觀居然也是科學界的一個熱點,在1月到3月,我們全球經歷了3次超級月亮的出現,可能很多朋友也看到了,這樣的連續性天文奇觀實在是太少了,並且在2月份的時候,超級月亮還與元宵節重疊了,有「超級元宵月」的說法,在4月份的時候,我們也是迎來了兩大天文奇觀
  • 獅子座流星雨將迎來高峰,爆發期曾出現每小時上千顆流星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今年11月份出現了一些很壯麗的天文奇觀,比如說罕見的「水星凌日」,這一個現象出現在11月11日,現在這個天文現象已經過去了,下次再次出現則是2032年的事情。雖然錯過了「水星凌日」,但是在11月份還是有很多天文奇觀。
  • 紀錄片《摩根費裡曼之穿越蟲洞》
    《摩根費裡曼之穿越蟲洞》是一部由摩根弗裡曼主持的科教紀錄片。
  • 影視劇中的「九星連珠」真的存在嗎?科學家推測這一年可能會出現
    在地球上,雖然人類出現的時間很長,但是人類對於地球的了解也不過是數百年之內的事情,而對於地球之外的事情,則不過才不到一個世紀。其中最為熟知的是九星連珠,九星連珠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天象,是指九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不停地圍繞著太陽運轉,它們的軌道大小不同,運行的速度和周期也不一樣,通常它們散布在太陽系的不同區域中,但經過一定的時期,九顆行星會同時運行到太陽的一側,匯聚在一個角度不大的扇形區域中,人們把這一現象稱為「聯珠」,一般來說,行星的數目越多,會聚在一起或排成一線的機會也越少。
  • 【FM95.1推薦】暑假天文觀測營,帶孩子與科學家一起仰望星空!
    強調「手,腦,身,心」和諧發展,從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擷取知識、發展潛能,在生活中創建積極的人生觀的教育哲學。 交通 營員外出活動統一大巴出行,司機均是10年以上駕齡的北京司機,熟悉北京城路況,均未任何大型事故出現,駕駛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