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創新與格局是騰訊視頻探索紀錄片年輕態成長的一次突圍

2021-01-09 影視前哨

導讀:透過《行星》,騰訊視頻「星空旅行季」在呈現燦爛的星辰大海的同時,也吹響了網際網路紀錄片走向精細化、國際化和產業化的「集結號」。

文 | 黎河

「看哭了,宇宙的殘酷和人類的浪漫。」

《行星》是一部充滿「愛恨情仇」的大片。毫無疑問,這種擬人化的新鮮敘事方式,對觀眾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截止到6月26日,紀錄片《行星》五集內容已經全部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其專輯播放量突破5億,衍生內容《行星·迷你版》也保持了持續走高的播放熱度。

近年來,天文學進展飛速,從引力波信號被探測到TRAPPIST-1七顆行星系統的發現,再到土衛二冰層下海洋的證據獲取等,關於頭頂星空的探索成果越來越多。但天文題材紀錄片出現得並不多,《行星》的到來,似乎是一種恰逢其時的默契。

優質紀錄片中的「星空」,有了中國聲音

以前的紀錄片,專題性色彩往往濃厚,時常是一堂堂科學普及的電視課堂;而《行星》則像一部邏輯嚴密、故事動人的科幻電影。正如執行製片人吉迪恩布拉德肖所說,「大量特效鏡頭的加入,我們讓行星變成了主演,講述它們自己的故事。布萊恩穿插在這些特效鏡頭之間,更像是在輔助行星講好這個故事。」

在製作的兩年周期內,團隊採訪了近30名科學家。他們會檢查細節,例如顏色對不對、細節準確不準確,探測器有沒有沿著正確的方向繞行星飛,甚至行星的角度有沒有放對等。牢固的科學支持加上別致的影像化呈現,《行星》的創新,獲得了大眾的喜愛。

這個6月,陪伴我們的不只是《行星》,還有配合它的上線推出的「星空旅行季」,網際網路在空間版面的發散,讓關於「星空」的描摹和想像,得到了一次全景化、多樣化的呈現。這一次,包括《火星時代2》《宇宙時空之旅》《宇宙的奇蹟》《超乎想像的宇宙》等豆瓣高分佳作集體亮相騰訊視頻,集中展映。它們關注最近幾十年的天文科學進展,總體特色十分鮮明,打破了傳統電視上觀看科學類紀錄片的方式,也展示了其科學類紀錄片在創作上的領先能力。

以「星空」為主題的紀錄片集中編排,似乎前所未有;但在網際網路時代裡,卻變成了一種真切的可能。

縱觀中國紀錄片發展的歷史,大多數作品都是從新聞專題片的母體誕生,政論和人文屬性成為重要傳統,並著重展現祖國河山風物和民族情懷。當海外的創作者將鏡頭對準沙漠草原、地震海嘯、萬物生靈,甚至是宇宙蒼穹的時候,中國的創作者往往也是缺位的。有紀錄片學者指出:「我們所熱衷表現的問題和內容拿到國際主流媒體面前卻反應平平,究其原因,是我們的選題沒有國際性。」

而《行星》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從人類的命運出發,關注每一次潮起潮落時宇宙之浩森、時空之無限。它開始激發一種整體的思考,有網友評論道,「不論全人類以後的命運怎樣,生存於世的短短幾十年間,身為一個獨立的可以思考的有機生物個體,到底要怎樣生活?」

能夠看到,這些紀錄片既有浪漫懷想,又有現實啟發。

鍛造這種國際視野的秘訣在於合作方式的升級——不僅騰訊視頻作為中國的獨家播出平臺,企鵝影視也作為聯合出品方出現。中國製作方在國際合作中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不再單純購買播出版權,而是正在深入到整個生態的上遊,逐漸成為新的「產業賦能平臺」。

《行星》和「星空旅行季」就像是一次新的起點,國內製作人開始主動參與有較高門檻的天文題材紀錄片。這也為以後打造中國特色的紀錄片IP,如何用國際通用的敘述方式講述故事,如何更好地完成文化輸出積累了重要經驗。

視聽大片+沉浸互動

「星空旅行季」為什麼能夠牢牢抓住年輕人?

為什麼選擇「星空」?

一個現實因素在於,騰訊視頻擁有一系列優質的紀錄片版權資源,包括《行星》《火星時代2》《宇宙時空之旅》等作品,它們創造了社會現實之外另一個遙遠的浪漫想像空間,打破神秘,成了更多人類更近距離走入星空的一個窗口。

打開騰訊視頻「星空旅行季」相關頁面,按照「行星觀測站」「科普觀測站」「火星情報站」和「重返地球站」等主題把紀錄片組成不同的板塊。騰訊視頻選擇了這些垂直類題材紀錄片,精準定位年輕受眾,滿足年輕人不同的細分收視需求,大大增強了用戶黏性。

但「星空旅行季」又遠遠不止一場線上的特殊編排。

大片如果看不過癮的話,怪奇鵝和騰訊視頻合作推出多組科普專題,圍繞星空旅行主題整理和創作的宇宙小貼士及藝術插畫也同步於《行星》的播出而上線,其中既有「神舟號」「X-FLR6」等飛船大盤點,又有「飛天」「Z-1」等太空衣冷知識。為了更加貼近年輕觀眾,它們還推出宇宙星空主題的歌單,包括霍金與Pink Floyd合作的《KEEP TALKING》、經典科幻劇集《X檔案》裡的《X-FILES》以及被傳送到北極星的披頭四經典歌曲《ACORSS THE UNIVERSE》等。此外,一些太空主題的遊戲也被推薦,讓玩家和普通用戶也能體會到太空的曼妙和宇宙的神奇。

這樣的集合,讓科學與流行文化進行了更多的關聯和碰撞。

用戶可以通過完成火星情報站定製護照、行星觀測站觀看《行星》、重返地球站定製禮品卡三大任務獲得星空籤證,贏取豪禮,暢遊星河,玩轉宇宙。為了激勵觀眾更加投入到《行星》「愛恨情仇」的旅程中,在評論區參與回復#行星#+答案+你知道的行星小知識,還可以獲得精美的紀念禮品。

讓大家腦袋和身體跟著一起動起來,這才是「星空」和「旅行」的多重釋義。正如網友所說,「星空下的人類好渺小,渺小到我不再畏懼愁苦和死亡。」

這種系統化的主題策劃,具有十足的年輕社交互動屬性。通過設置星空旅行任務等方式的多維運營,線上線下聯動,進一步激發年輕人看紀錄片的熱情。而這樣的頭部紀錄片的內容創新,也同時為融合傳播提供了新的契機和空間。

網際網路紀錄片的「星辰大海」,未來可期

作為一種反映真實的藝術形式,記錄和闡釋人們的周遭世界和社會生活,呈現非虛構的現實生活與人類生存狀態,一直是紀錄片的使命所在。那麼,天文題材的紀錄片怎樣完成這種使命?

為了實現最大價值,騰訊視頻「星空旅行季」不遺餘力地利用豐富的視聽語言給觀眾以震撼的感官體驗,將關於命題及其視聽表達的造型與語言運用得極具吸引力。內容方面帶有系統性的敘事思維,如何吸引觀眾,再引領觀眾的閱聽感受與紀實影像融為一體,讓這種浪漫懷想通過紀錄片作品釋放出更多有益的價值理念。

據了解,科學類紀錄片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具有廣闊的市場,各個年齡段的受眾都有迫切從絢麗畫面和動人故事中獲取「知識」的渴望。如何把單個的紀錄片變成社交媒體的話題,進而變成社會的議題,也是紀錄片獲得更多傳播的關鍵。

所以,「星空旅行季」不僅是內容集合,更注重文化擔當。在騰訊視頻「星空旅行季」的頁面中,有一個專門針對青少年的科普專題,包括《坦森的宇宙探索課》《教你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孩子的科學思維啟蒙課》《教孩子「地球生命史」》《65個精選科學實驗》等影像作品,在視覺大片之外,觀眾們更能在這次專題活動中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

騰訊視頻這種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內容創作和多維運營,為科學類紀錄片「走向大眾」,實現科普價值、引領價值提供了一條可參考的清晰路徑,它背後的文化意義也得以凸顯。

既是「星空影院」,也是「星空課堂」。

這些周邊的作品,不僅能讓孩子對天體和物理有新的認識,也能體會到我們生活在地球這件事有多幸運,在人生態度上進行滋養。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紀錄片內容轉向網絡平臺,各大視頻網站對於自製紀錄片的各種布局層出不窮。而隨著內容產業的持續繁榮,其垂直化、細分化趨勢也會逐漸清晰。騰訊視頻「星空旅行季」不僅藉助新媒體與紀錄片的結合拓展紀錄片的產業化道路, 而且通過紀錄片產業良性發展, 帶來內容、形式甚至是話語表達等方面的巨大突破——這種主題策劃便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縮影。

如何成為網際網路紀錄片行業的引領者?騰訊視頻用一系列體系化的實踐給出了一個更明晰的答案:以平臺自製+擁抱合作為基本定調,著眼於全產業鏈生態的建立,在內容、傳播與引導、營銷創新等維度發力,逐漸激活正在產業化轉型的紀錄片行業的全新活力。

相關焦點

  • 騰訊視頻紀錄片開啟「星空旅行季」
    騰訊視頻將讓你夢想成真:5月24日,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星空旅行季」正式啟動。講述太陽系「愛恨情仇」的BBC年度巨製《行星》、「燃爆星際」的史詩級科幻紀錄片《火星時代2》,還有《宇宙時空之旅》《宇宙的奇蹟》《超乎想像的宇宙》等豆瓣高分佳作,將共同帶領用戶「離開地球表面」、踏上視覺效果炸裂的星際科幻之旅。另外,通過參與完成星空旅行任務,用戶更可以獲得星空籤證,並有機會贏取紐西蘭觀星之旅。
  • 開放共贏、協同成長 2020騰訊視頻內容生態大會召開
    在內容建設領域,騰訊視頻通過全景式綜合布局,將長視頻領域的絕對優勢轉化為開拓中、短視頻市場的動力與保障。以「開放共贏」為平臺價值觀,騰訊視頻通過不斷完善分帳體系與扶持機制,激發內容生產者能動性,助力內容的整體產能提升,並推動內容價值的創新性增長。
  • 騰訊視頻:紀錄片分帳再定義
    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國家級紀錄片專業節展,本次共徵集到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在12月15日的騰訊視頻私享匯上,騰訊視頻公布了紀錄片分帳新策略,意欲推動紀錄片向更產業化、更細分化的方向發展。從平臺的角度來說,會員分帳是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的一種合作方式,且通常能給內容方帶來高於版權金的收入。
  • 騰訊視頻紀錄片與世界接軌,在青年群體中搶佔「C位」
    不再只是採購成片,能夠讓騰訊視頻更深入地了解海外成熟的紀錄片工業體系,這讓騰訊視頻有了學習借鑑的基礎,這也是現在騰訊視頻能夠發力國產自製紀錄片的一個大背景。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騰訊視頻的精品紀錄片圈住年輕人儘管在國內,紀錄片產業的發展還不成熟,但對於決定進入紀錄片領域的騰訊視頻而言,因為具有了國際視野,所以「做精品」仍是最基本的要求。
  • 網生紀錄片旺盛成長 2021鵝廠紀錄片全面亮相
    27日,2021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在上海舉行,會上,騰訊視頻發布了包括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三季、歷史紀錄片《鳳凰》、《敦煌:生而傳奇》、《布達拉宮》、與BBC合作的「胖滾計劃」新作《完美星球》在內的多部精品內容,並通過大會分享了全新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
  • 宇宙版「都挺好」——紀錄片《行星》的中國漂流
    不同於此前的作品,《行星》的誕生處於紀錄片行業的新節點。一方面是技術的不斷更新所帶來的拍攝便利與品質提升;另一方面,人類在宇宙探索上獲得較大突破,幾乎每一個行星都有新的探索任務,新的事實、科學數據和線索不斷湧現,這些「拼圖」成為行星歷史痕跡的一部分,同時也為未來提供了預測依據。
  • 除了《藍色星球2》,你還能在騰訊視頻看到哪些厲害的紀錄片?
    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 王娟 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經理 騰訊視頻紀錄片運營總監 朱樂賢 騰訊視頻商業化總經理 王瑩 騰訊視頻版權合作總監 馮亞莉共同開啟全球招募計劃近年來,騰訊視頻不斷在紀錄片領域發力,成績不俗,今年更是交出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單:與國際廠牌合作,引進了BBC、國家地理頻道、ITV、美國歷史頻道、NHK、ZDF等十多家播出製作機構的優質國際紀錄片
  • 《藍色星球2》很成功,騰訊視頻明年會加大紀錄片投入
    12 月 22 日,騰訊視頻紀錄片「紀錄生活的美」發布會在上海舉行。這是騰訊視頻第一次單獨為紀錄片頻道召開發布會。發布會公布了 2018 年即將播出的紀錄片,分為兩個方面:一部分是與其他機構合作的紀錄片,比如與英國最大的商業電視臺 ITV 聯合製作的《野生萌寵成長記》、與美國 A&E 聯合出品的《網絡新生代》。
  • 2020年值得看的紀錄片全在這裡了
    騰訊視頻紀錄片不僅在打造IP,更通過其創新精神和國際化嘗試,讓自己變成一塊紀錄片行業的「金字招牌」。文 | 黎河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呈現出範圍擴張、多角色入局、臺網共同開發、政策傾向、商業價值挖掘等多維度特點。從宏觀層面看,在傳播格局急劇變化的時代,紀錄片不斷親近大眾,整個紀錄片行業也藉由新媒體發展的蓬勃態勢實現飛速增長。
  • 探店的兩天一晚: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全記錄
    作為一家自媒體的主編,筆者參加過各個平臺數不清的發布會、溝通會,但像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這樣富有沉浸感的活動還是頭一遭。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來到福州,分成三組,先以吃喝探店的形式,品嘗當地的各種美食。再以沙龍對談的形式,聆聽騰訊視頻2021年美食紀錄片的內容規劃分享。
  • 2019國產紀錄片:呈現華夏大地輝煌傳統與奮進當下
    由此可見,紀錄片的主旋律特質在2019年不斷突顯,與此同時,「小切口,大情懷」的敘事方式不斷被運用,創新性表達成為重要的創作方向。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李寧如是說。特色突出 原創性、年輕態、正能量就播出平臺而言,2019年度央視紀錄片以原創為主,集中各地精華作品,選題大氣、立意深刻,在創作實力和統籌能力上均領跑全國;在衛視頻道中,紀錄片更多地進入黃金時段,在挖掘主題的同時,更加注重播出效果和商業回報。網際網路平臺對於紀錄片品類的熱情也有了大幅提升。
  • 2020展望|視頻行業:騰訊視頻愛奇藝兩極格局凸顯,B站攪局
    不僅如此,在三大視頻網站之外,一直「特立獨行」的B站也是三大長視頻網站不可忽視的勁敵,花錢買PGC、鼓勵UP主生產UGC,B站從未懈怠。視頻網站接下來的競爭更加激烈了。 如果將目光聚集在三大視頻網站來看,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兩極對壘的格局在2020年將愈發清晰,而優酷,則將邁入深水區。
  • 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即將首播,國內流媒體爭相布局紀錄片
    這部由優酷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耗資兩億多美金、通過宇宙奇觀與墨西哥亡靈節等人文故事,預示著人類成長和地球成長之間的隱喻,並為中國版帶來了郎朗、萬茜的明星陣容配音。它試圖去驗證國內紀錄片的製作與出品,正逐漸彌合與國際高質量與高度工業化作品間的差距。《被點亮的星球》的上線,對於國內紀錄片愛好者們來說,又是難能可貴的好消息。
  • 騰訊視頻全網獨播《火星時代2》,史詩級科幻紀錄片重磅回歸
    來源:騰訊紀錄片(ID:txjilupian)原標題:史詩級科幻紀錄片《火星時代》第二季重磅回歸!
  • 當貝投影攜手全網播放2億BBC紀錄片《行星》來襲
    最近BBC推出了一部紀錄片《行星》,在宇宙的常規知識上加之以最新的3D技術,從行星的真實狀態到飛行器探索細節皆採用實景模擬,每一幀都呈現讓人心潮澎湃的角度。而片中地球類似區域的閃回剪輯,更用超強對比代入,引人入勝。
  • 紀錄片網站哪家強?南都測評:B站居首,優酷騰訊愛奇藝緊隨其後
    最近兩年,各大平臺也開始生產紀錄片,由騰訊視頻出品、陳曉卿帶領出品的《風味人間》,播放量已突破9.9億,豆瓣評分9.5分,騰訊視頻和BBC聯合出品的《王朝》目前播放量超2.5億;B站《歷史那些事兒》也獲得2252萬點擊,B站還生產了許多「網生新派紀錄片」,如講述燒烤攤故事,極具煙火氣的接地氣紀錄片《人生一串》播放量達到6915萬;優酷《了不起的匠人》播放量高達4.9億。
  • 紀錄片正進入黃金時代 衛視視頻網站力推好作品
    ,不但在影院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視頻網站也越來越重視紀錄片,正在熱播的《藍色星球2》掀起熱議,《生門》登陸一線衛視,春節前後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3》吸引眼球。優秀紀錄片火爆的背後與年輕觀眾的追捧分不開,反過來要求創作者拿出「文火慢燉」的創作精神,多出精品力作。   神作《藍色星球2》16年後再掀熱議   最近,正在騰訊視頻獨播的《藍色星球2》引發熱議,它的平均點擊量破3000萬次,網絡評分高達9.9分。
  • IP+莫比烏斯環形成背後:騰訊視頻的「營銷即投資」
    在6月12日,於上海舉辦以「洞見V來」為主題的2019騰訊視頻價值營銷峰會上,騰訊視頻商業化總經理王瑩在演講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引人深省的觀點。從貼片廣告1.0時代,到內容植入2.0時代,再到去年4月24日,2018騰訊視頻價值營銷峰會提出的價值營銷3.0時代,騰訊視頻不斷更新著在線視頻的營銷玩法。
  • 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 即將在中國首播
    歷時一年,採訪了數十萬玩家,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以下統一使用《遊戲願景》)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這是探索頻道開播以來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騰訊作為亞洲唯一受邀遊戲公司接受了採訪。
  • 科幻片級別的紀錄片,BBC年度巨製《行星》播出,確定不看一下?
    繼《王朝》系列大火之後,又一部BBC年度巨製《行星》在騰訊視頻上映,這是一部深入介紹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紀錄片,一部並不輸於任何科幻片的「宇宙恢弘史詩」。其實這並不是第一部以《行星:The Planets》命名的紀錄片,在1999年BBC就已經推出了同樣描寫太陽系內行星的紀錄片。但在這過去的二十年的時間裡,人類對行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計算機特效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這些都足以支撐起一部全新的史詩級記錄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