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濟南地震涉及了哪條斷裂帶?|地理研習社

2020-12-04 地理研習社

2月18日,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從震級來看,這是一次有感地震,一般我們將震級大於3級到小於4.5級的地震稱為有感地震,這一類地震人們能感覺到,但一般不會直接造成人員重傷和死亡以及顯著的財產損失。

視頻顯示地面出現裂縫,部分玻璃出現裂縫。

濟南長清地震震中位置。來自中國地震臺網

本次地震的官方分析報告尚未得出,但從該地震的震中位置來看,應屬於聊城—蘭考斷裂帶(聊考斷裂帶)影響下的,發生在周邊區域靠近長清孝里舖斷裂的一次能量釋放活動。聊考斷裂帶北起山東聊城茌平,向南經莘縣、東明方向,進入河南蘭考,大致呈北北東向延伸,全長達270多公裡。濟南主城區距離聊考斷裂帶仍有一定距離,斷裂帶對濟南主城區的影響有限。

中國華北-東北地區的斷裂帶,其中F8即為聊考斷裂帶,F2為郯廬斷裂帶。圖片來源:豐成君, 張鵬, 孫煒鋒. 日本Mw 9.0級地震對中國華北-東北大陸主要活動斷裂帶的影響及地震危險性初步探討[J]. 地學前緣, 2013, 020(006):123-140.

聊考斷裂帶的歷史上地震分布,可見該地震帶的主要活動區域在山東菏澤一帶,稱為「菏澤地震巢」。此次發生地震的位置,地震帶北部的禹城東南方向並不是一個最為活動的地區。

據地質資料研究,聊考斷裂帶可能從晚侏羅世開始活動,早第三紀時期最為活躍。新第三紀以來,仍表現出強烈活動性。據聊城市地震局方面的研究,其自1976年投入微震儀觀測以來,聊城市內年均發生5次左右的地震(多數為無感地震)。據史料記載,斷裂帶及周邊發生過13次五級以上地震。較大的有1983年11月7日菏澤5.9級地震、1948年5月29日菏澤5.5級地震、1937年8月1日菏澤7級地震。本次地震震中位置的長清區在歷史上不屬於地震異常活躍區。山東省地震局的分析研判也認為,該區域再次發生4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對該地震帶的研究傾向於地震帶南段較北段的地震風險更大(一般以莘縣朝城為界分斷裂帶為南北兩段)。據山東省地震局趙興蘭在1984年的研究,3級以上地震存在南遷現象,在河南蘭考以南區域有一個地震圍空區,3級以上地震的風險較高。

由趙興蘭等研究認為蘭考以南存在一個地震圍空區

據山東地震局劉方斌在2017年的研究,南段屬於高應力積累區,未來100年內發生5-6級的可能性較大。

聊考斷裂帶相較於其他斷裂帶來講,並不屬於主斷裂帶。據王端田在1992年的研究,結合地震周期,聊考斷裂帶下次發生7級地震約有七、八百年。未來一百年以內發生7級地震的可能性僅有0.033,50-100年間該區域可能有一次6級左右的地震。

山東省地震帶峰值加速度圖。地震峰值加速度(peak acceleration)指地震震動過程中,地表質點運動的加速度最大絕對值。圖片來源:山東省地震局

山東省境內有多條地震斷裂帶穿過,除西部的聊考斷裂帶,東部縱貫南北的郯廬斷裂帶更為著名。1668年7月25日曾發生過8.5級的郯城大地震。膠東半島北部沿海有燕山-渤海地震帶,半島東南近海有南黃海構造帶。全省28.7%的面積和48.3%的人口處於全國和省級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相關焦點

  • 今天的濟南地震涉及了哪條斷裂帶?
    來自中國地震臺網本次地震的官方分析報告尚未得出,但從該地震的震中位置來看,應屬於聊城—蘭考斷裂帶(聊考斷裂帶)影響下的,發生在周邊區域靠近肥城斷裂的一次能量釋放活動。聊考斷裂帶北起山東聊城茌平,向南經莘縣、東明方向,進入河南蘭考,大致呈北北東向延伸,全長達270多公裡。
  • 濟南凌晨頻繁餘震,山東處於哪條地震帶上?
    今日凌晨(02月20日04時44分)濟南又發生3.1級地震,系18日餘震活動。在18日17時07分濟南長清剛發生過4.1級地震,20日凌晨,濟南再次發生多次地震餘震,最高達3.1級,周圍居民震感明顯。除長清區外,濟南鋼城區及德州齊河也在凌晨分別發生地震和塌陷。
  •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地理知識點]中國地震帶分布(中國四大地震帶) 2011-10-31 17:1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天氣網訊,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今天(17日)11點12分,位於日本千葉縣東北部海域發生震級5.3級地震。震源深度41.1公裡,所幸沒引發海嘯。雖然,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但還有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其中的原因。
  • 從濟南地震 看中國地震帶分布
    從濟南地震看中國地震帶分布濟南地震臺網,2020年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M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濟南居民明顯感到3-4秒的震動。讓我們盤點一下歷史記載中,濟南轄區共發生幾次地震:1347年4月平陰4.5級地震1620
  • 地震來了怎麼辦?濟南東方雙語實驗學校教師利用「空中課堂」傳授...
    要了解地震產生的原因,首先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板塊構造學說。在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二章第二節中提到,兩億年前地球表面是整體一塊,由於長期的地球內部運動等因素,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逐漸分裂成各個板塊,也就是構成地球的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
  • 最新研究:印度與歐亞板塊斷裂帶正積攢能量,或致大地震
    最新研究:印度與歐亞板塊斷裂帶正積攢能量,或致大地震 中國科學報 2016-07-14 11:23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中國地震帶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 從濟南長清區地震來看山東會不會發生大規模地震
    當時的小夥伴們都在家,大家都明顯感覺到了大地震動,大家都恐慌急了,由於疫情期間,出不了門,於是網上變得熱鬧了起來,大家在網上雜七雜八的各種疑問,其中讓廣大網友們最擔心的問題是:山東會不會發生大規模地震?濟南地震雖然過去一段時間了,但是這個問題一直熱議。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分析分析。
  • 山東濟南發生地震,省內震感強烈!權威數據:5年來最大
    2月18日傍晚時分,正當我國中東部的山東還處在寒潮後的晴朗乾燥天氣中時,突如其來的震動驚動了不少人——這是地震了!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稱,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也就是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的地方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10千米。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深圳探明三條地震斷裂帶 具有中強地震構造背景
    市應急辦(地震局)在匯報時指出我市已對3條斷裂帶(即橫崗——羅湖斷裂帶、蓮塘斷裂帶、溫塘——觀瀾斷裂帶)進行了探測。消息一經披露,即在市民中引起較大反響。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是:斷裂帶與地震有何關係,是否意味著深圳隨時可能發生地震呢?如果是,地震的破壞度會有多大?深圳又該如何應對呢?晶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 專家:汶川大地震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圖)
    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在圖中這個位置。因此應變能就在龍門山斷裂帶就在每年以4-8毫米的速率積累,使得龍門山斷裂帶變成最具有地震危險性的活動構造。  看歷史上的情況,跟這種情況形成強烈反差。龍門山斷裂帶在歷史上一直到發生這次地震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七級以上大地震的記錄。儘管龍門山斷裂帶的地震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但是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記錄。可是在龍門山斷裂帶的附近,在西南的仙水河斷裂帶歷史上一直到近年都發生過7級以上的大地震。
  • 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圖)
    圖為中國主要地震帶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08年第6期)  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以地質學家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卻是毫不意外: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在中國,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 濟南2.4級地震 當地震感明顯 城市地震如何應對
    濟南2.4級地震原標題:21日晚濟南長清區發生2.4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剛剛山東濟南發生了一次地震,當地震感明顯。濟南2.4級地震一、城市地震災害的特點 1 城市裡高度密集的建築物大量破壞甚至倒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2 城市的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道路交通和通訊系統等生命線工程遭受大量損壞,造成城市的基本功能失效甚至癱瘓,災區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
  • 中國主要地震帶及歷史震中分布圖(組圖)
    圖為中國主要地震帶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以地質學家的專業眼光來看,這卻是毫不意外:地震是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的。在中國,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 鮮水河斷裂帶基礎地質調查新進展:發現破解地震機制的主滑動帶
    鮮水河斷裂帶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是中國大陸內部地震活動性最強的左行走滑活動斷裂帶,自1725年以來已發生8次7級以上破壞性強震,並且未來發生強震的概率較高,該斷層已引起國內外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的高度關注。斷裂主滑動帶(Principal Slip Zone,簡稱PSZ)是地震作用的直接產物,保留有地震時形成的新鮮物質。
  • 兩千年中發生400多次地震,四川地震何其多?這8條地震帶太活躍
    其實打開中國地圖看一看四川省的位置就大概明白了,四川省西部處於青藏高原的東端部分,屬於高原山區地形,中間是盆地,東部又是山區,四川省的地震主要發生在西部地區,這裡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相銜接的部分,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地形陡降而下,到四川盆地中只有海拔500米左右,很明顯這裡肯定會有一個較大的地層斷裂帶,通過早期地質學家們的考察測評,發現這裡的確有一個大型斷層帶,它就是著名的龍門山斷裂帶了。
  • 山東省地震局:濟南震中發生更大地震概率較小
    濟南長清地震引發傷亡和房屋損失可獲賠付!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2月18日17時0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德州市應急管理局2020年2月18日新聞多一點記者從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官方平臺了解到,濟南市位於華北斷塊東部,處於魯西隆起與華北坳陷的轉換帶上,西有聊考斷裂帶,東有郯廬斷裂帶和南黃海地震重點區,周圍有首都圈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以及蘇魯交界
  • 由一次破壞性地震揪出背後四大「幫兇」,看中國地震帶...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這次地震的震區內就有多條斷裂穿過,其中的喀什河斷裂就是這次地震的發震構造,這條斷裂的中段曾在1812年發生過尼勒克8級地震。  了解中國地震帶分布,可以從我國山脈走勢找到關聯。  中國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區域,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