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守「遊戲規則」,我有「騎士精神」,還原春秋戰爭的本來樣子

2021-01-09 任微言卿

導語: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季,一直對霸主寶座心心念念的宋襄公因箭傷發作,不治而死。因為拒絕對渡河的楚軍「半渡而擊」,宋國軍隊遭到慘敗,宋襄公被標上了「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的標籤,一頂「迂腐」的帽子讓他在後世被貽笑千年。

用今人的眼光來看,宋襄公確實迂腐到可笑,呆板到極致,但如果我們對春秋時代進行深入了解,就會知道宋襄公的選擇是當時人們普遍遵循的行為規範——春秋時代的戰爭,是貴族的遊戲,有它特定的遊戲規則,而宋襄公則是「貴族精神」的典範。

一、既要贏的漂亮、又要贏的合禮,文雅風流的春秋戰爭

周代殷興,周公定「禮樂」、制「周禮」,上自軍國大政,下至儀表舉止等等,無不是在禮的規範下進行,禮成為社會生活最有權威的制約因素。

「周禮」向社會各領域蔓延開來,戰爭中也形成了人們共同遵守的慣例和原則,「戰爭禮」隨即而生。

兵中有禮,禮中有兵;以禮治軍、依禮用兵,是春秋 「戰爭禮」最大的特點。戰場對壘講究的是堂堂正正,交兵接刃是光明重大的交鋒,戰爭拼的就是誰更勇武,並不以陰謀狡詐取勝。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周襄王十四年,宋、楚兩國交戰,宋軍在泓水北岸嚴陣以待,楚軍正在渡河。宋軍統帥建議宋襄公趁機進攻,宋襄公認為「非禮」予以拒絕。待楚軍渡河完畢,宋襄公認為楚軍正在列隊,此時進攻仍是「非禮」。等楚軍集結好隊伍,宋襄公這才擊鼓進軍。可是,宋弱楚強,宋軍被打敗,宋襄公狼狽逃回,後因傷重而去世。

宋襄公是不懂得謀略嗎?顯然不是。任何人都明白這樣淺顯的道理,趁敵不備發起進攻勝算很大。宋襄公作為一國之君,受到嚴格的貴族精神教育,對身份的驕傲、對禮制的堅守、對誠信的執著,是他不可更改的精神文化信念。

當時的戰爭,重在講承諾、守信義,先禮後兵,諸如戰車布陣、兵卒進退等等均有一定的規定,交戰雙方必須遵守一定的「戰爭禮」是當時的常識。

「(雙方)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欺詐。」「以鼓戰,以金止,不鼓不戰,不戰未列陣之師;見其老幼,奉歸勿傷。」——何休《春秋公羊解詁》

諸侯之間要打仗的話,要提前通知對方,下達戰書,約定交戰時間和地點。等到交戰那一天,各自列好隊形,以擂鼓為令發起進攻,否則搞突然襲擊就是「非禮」。雙方拼殺起來,講究正面對壘,不許搞欺詐詭計,那也是「非禮」的。直到分出勝負,鳴金而止。況且,而且打仗歸打仗,絕不能傷害隨軍的老幼。如有任何一種「非禮」交戰行為,都是雖勝尤敗。

理解了春秋戰爭的法則,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宋襄公的選擇,宋襄公的仁義並非心血來潮。當時的戰爭跟後世的意義大不相同,打來打去,只是尚武的一種表現,重在顯示力量,證明的是勇氣和實力,而不是心眼兒多少。

大家打仗可以,但要贏的堂堂正正,對決的是擺上檯面的實力。成書於春秋末期的《孫子兵法》大部分篇章論述的都是戰爭觀問題,「出奇設伏」、「變詐」並不是全書的核心,這也反映出當時戰爭的基本邏輯。

所以清代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才會說:「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殺人之中,又有禮焉。」

二、彬彬有禮,刀光劍影中亦有謙謙君子風度

今天的戰爭,戰略戰術是戰爭藝術的一部分,各國著名將帥都以足智多謀、用兵如神而聞名。

但春秋時代,戰爭自有它的倫理,打仗更像是體育比賽,有著嚴謹的規則和次序。假若孫臏、白起再世,即使智謀超群,在春秋時代也很可能不受待見。

交戰雙方不僅要講規則,參戰人員也要奉法守禮,規規矩矩。

晉、楚兩國「鄢陵之戰」:(晉)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楚子曰:「君子也。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左傳·成公十六年》、《國語·晉語》

左傳和國語都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鄢陵之戰時,晉國軍隊將領郤至三次在戰場中碰到楚共王,總要跳下戰車,暫時退出戰鬥,向楚王行禮。楚共王說:「這人是個君子,他遇見寡人就下車,太累了?」後來,楚共王派人給郤至送去一張弓,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春秋的戰爭規則,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已經十分陌生了,參戰之人的心態,也是我們難以理解的。

宋公子城與華豹戰於赭丘。豹射,出其間。將注,則又關矣。曰:「不狎,鄙!」押矢。城射之,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宋國的公子城與華豹對戰,華豹先射一箭未中,準備再次搭箭上弦。公子城說:「不讓我還手,太卑鄙了!」華豹自認理虧,放下弓站著不動。公子城一箭射去,把華豹射死。自己可以死,但是戰爭禮必須遵守,身為戰士的尊嚴決不能褻瀆。

今天,很多中國人都在推崇西方的所謂「騎士精神」、「貴族精神」,對他們那種「紳士風度」,特別是他們那種對於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於風度、舉止和禮節的講究十分傾慕,並加以理想化的崇拜。

殊不知,早在兩千年前,我們中國早已有了自己的貴族精神、騎士精神。那個時代,就叫春秋時代;那群人,就是我們嘴中嘲笑的「迂腐之徒」。

宋襄公、華豹等人的「愚蠢」、「仁義」,正是中國人已經消失了兩千年之久的騎士文化精神。

三、風度大於勝敗,迥然大異的戰爭場面

傳統上,雖然春秋之世「禮崩樂壞」,但那更多指的是周天子王權的衰落。社會行為、道德規範方面的禮以及戰爭禮,不僅被繼承下來,反而成為貴族階層孜孜以求的目標。

因此,春秋的諸多戰爭中,常有一些與後世截然不同而讓後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出現。

魯公與之(曹劌)乘,(與齊國)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左傳·莊公十年》

這是一個我們熟知的故事,被收入中學課本,並以《曹劌論戰》而廣為流傳。齊魯長勺之戰,齊國人擂了三次鼓,因為魯國人無動於衷,齊國人灰頭土臉的打道回府。等到齊國人士氣低落了,魯國人擂鼓進攻,打敗了齊國。

這是一個我們看起來匪夷所思的情況。擱在後世,敵軍攻過來了,你不動試試?你不動正好,敵人砍瓜切菜輕輕鬆鬆就把你們瞬間變成一具具屍首。宋襄公對此,有過一番義正言辭的說法: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看來,並非魯國人和齊國人願意折騰,而是戰爭禮要求「不鼓不戰」。春秋時人恪守古禮,戰場交鋒時,「戰爭禮」還有許多類似「不鼓不成列」這樣的具體原則,雙方一起遵守。

——以酒食犒勞敵軍。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晉國主帥欒書在戰場廝殺時遇見了楚國主帥子重,欒書竟然提出搞個戶外聚餐請子重喝酒(犒飲於子重),因為這符合禮的要求,子重答應了,結果酩酊大醉,不能商議軍機,楚軍被迫夜遁。——不討伐有喪之國。《左傳·襄公四年》記載,楚國討伐陳國,因為陳國國君突然死了,楚國撤軍。《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晉國討伐齊國,齊國國君死了,晉國也撤兵了。——慈化與惻隱現象。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為報答楚莊王昔日禮遇之恩,主動率晉軍退避三舍,以還禮。前598年,楚莊王攻打鄭國,鄭國首都城牆被攻塌,城中哭聲驚天動地,楚莊王竟然心軟,撤兵後退十裡,等到鄭國修繕城牆而後再做進攻。——不對敵人趕盡殺絕。尊禮還體現在友好的對待戰敗的敵人中。前597年邲之戰,晉國大敗,許多戰車陷入泥潭,楚軍竟幫著晉軍把戰車抬出陷坑,晉國人邊跑邊笑著說:「咱們不如楚國人逃跑有經驗啊!」不攻擊渡河中的敵軍、不擊鼓不成列、不討伐有喪之國,甚至不隨意傷害和俘虜,不對敵人趕盡殺絕,都一致反映了春秋時代的戰爭並不以殺戮為主要目的,而是點到為止、謙恭有禮。

四、何以春秋時期打仗如此講禮?

春秋時代的車戰,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有時彼此都以競技的方式看待,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也有公認的原則,也就是仍不離開禮的約束。——黃仁宇

今天的人們恐怕很難想像,戰爭這樣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殺,竟然會有如此多「套路」和「公式」,這一切都源於這種濃厚的尊崇「周禮」的社會氛圍。

——天命觀約束著戰爭。春秋之世,人們認為國家的興衰、個人的生死由天掌握,武王伐紂高舉的也是「替天行道」大旗。交戰雙方祭天、祭地、祭祖,戰爭全程受到禮的束縛,打仗被認為是推行禮儀和維護道義的表現,因此不推崇暴力。——打仗是技術活和職業。禮、樂、射、御、書、數,是春秋時貴族必須掌握的六種技能,射、御都直接與戰爭相關。當時的君子們「無所爭,必也射乎」,戰車更是貴族們的專屬。打仗是貴族的職業,參加戰爭是身份的體現,當參戰人員的思想受到周禮的制約時,戰爭本身貫徹周禮也就為必然。——宗法制度衝淡了戰爭的血腥。列國貴族互通婚姻,彼此之間不是遠親、就是姻親,周天子還是各諸侯國的大家長呢!諸侯間的戰爭,更像是兄弟間的磕磕碰碰,血緣親屬關係勢必對戰爭多少起到調節和緩和矛盾衝突的作用,讓戰爭呈現出彬彬有禮的風度。

因為守禮,春秋的戰爭中就難免產生一種溫情脈脈的調調,兩軍對壘更多的是以一種雍容、平和的姿態去搏殺。

「源頭的中國人,品格清澈。」——張宏傑《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即在戰爭中,尤能不失重人道、講禮貌、守信讓之素養,而有時則成為一種當時獨有的幽默。」——錢穆

隨著春秋中後期社會發生劇烈變革,政治、經濟利益關係逐漸佔據重要地位,道德誠信退居後位,加之周王室乃至諸侯國公室的日益衰落,失去了對整個社會的規範調控功能,人們對禮的觀念發生顛覆性認識。「戰爭禮」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轟然崩塌了。

越來越多的諸侯們有了稱王稱霸的心思,開始運用各種兵法、謀略來取得戰爭的勝利,禮崩樂壞之勢再也無法阻擋了。

進入戰國,戰爭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由攻伐臣服變為屠殺戮掠,未戰先謀、兵不厭詐成為主導戰爭的不二法門,「先禮後兵」、「一鼓作氣」、「退避三舍」的戰爭場景再也無法呈現了。

【結語】春秋,是禮制文化鼎盛的黃金時代,造就了「鬱郁乎文哉」的文雅戰爭場面。

古老的「君子守禮」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合時宜,但尊禮重信仍是國家間、人與人之間交往應該遵循的一個底線。後世的戰爭觀發生了變化,戰爭禮淡出歷史舞臺,遵守戰爭禮的武士們才淪為了笑柄!

於是乎,在千百年後,宋襄公們「迂腐」的罵名應該被洗刷了,那才是春秋時代戰爭的本來樣子!

相關焦點

  • 《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看過的一本書的感受,那就是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這本書我是去年12月份才買回來的,可是沒有馬上看,而是擺放了一段時間,到了前兩天才開始進行閱讀,我大概花了三天時間,到昨天晚上才算徹底閱讀完整本書。
  • 聖殿春秋故事內容怎麼樣 聖殿春秋遊戲詳細介紹
    導 讀 聖殿春秋是Daedalic Entertainment製作同名小說改編的視覺小說遊戲,相信許多玩家還不知道這遊戲怎麼樣,故事內容又如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聖殿春秋遊戲詳細介紹
  • 假面騎士空我:平成最初的精神,是守護所有人的笑容
    文|燮夔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我存在的意義,就是守護所有人的笑容。哪怕,我會化身為悽厲的戰士,進行那一場必有一方哭泣,一方慘笑的「黑白遊戲」。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動漫?多數人的答案很簡單,因為動漫當中的人物能夠影響自己,給自己一種精神,而那種精神會激勵現實當中的自己繼續前進。假面騎士空我,平成第一騎士我們今天要講的動漫主角,是日本三大特攝劇之一的《假面騎士》系列,在平成時期的第一部《假面騎士》中的主角。
  • 騎士 中世紀戰爭菜單翻譯漢化圖文攻略
    騎士中世紀戰爭的英文界面對英語較為抱歉的玩家們無疑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恐怕有很多玩家因為看不懂英文的緣故遲遲沒有入手騎士中世紀戰爭這款遊戲,不過不用擔心,今天巴士單機遊戲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篇騎士中世紀戰爭菜單翻譯漢化圖文攻略。
  • 我上次跟你說,我想要製造灰騎士
    「呃……那個,我是說,剛剛被淨化完,我的頭有點暈,我剛才有點神志不清。」馬格努斯勉強睜開自己腫得變成一條縫的眼睛,被重塑身體之後,他瞎了的一隻眼睛也恢復了。注意到安格朗大錘的錘頭上全是自己的血,馬格努斯立即認慫,他哂笑一聲,然後扯到了臉上的傷口:「啊!好痛!」「看來你很有精神啊,馬格努斯。」
  • 從遊戲到現實,「天啟四騎士」映射的內容你了解多少?
    而談到陌生則是因為有很多人其實並不真正了解天啟四騎士的由來,甚至很多人都在誤讀天啟四騎士的象徵含義,更有甚者還將天啟四騎士打上了善惡的標籤……遊戲中當然無所謂,像《魔獸世界》裡不管是老天啟四騎士還是新天啟四騎士都是保鏢兼打手,暗黑血統更是不用說,目前出到3代了,天啟四騎士單獨分開每個都出了一代作品,眼看著第四部紛爭騎士的故事就要來了吧。
  • 闢《炎黃春秋》謠:毛澤東否定抗美援朝戰爭?
    「毛說:『米高揚同我說,有他們的原子彈就夠了,他們的原子彈傘可以蔽護我們。蘇聯其實是想控制我們,不要我們生產原子彈。蘇聯生怕我們不服他的控制,怕我們得罪美國。我們是從來不受誰的控制,也不怕得罪哪個。我們是搞定了原子彈了。我常說,和尚打傘,無法無天。誰也不要想限制、控制、嚇唬我們,你控制,我就反控制。誰也不要想做我們的太上皇。』」
  • 鎧甲威武 探尋英國騎士精神(圖)
    跟許多痴迷歐洲歷史的人一樣,我對騎士的傳奇故事充滿好奇:那些詩集歌謠中傳唱的英雄們似乎總是隱藏在一身堅硬冰冷的盔甲後,從頭武裝到腳,快馬加鞭,一騎絕塵。在漫長的歷史煙雲中,騎士之名早已作古,他們留下的盔甲卻似不朽,在博物館或者古堡裡靜靜陳列,隨時為前來探尋的人打開悠遠的話匣子,說上幾段關於騎士精神的傳奇軼事。
  • 豈止於遊戲——論「中藥小說」《草木春秋演義》
    《草木春秋演義》版本較多,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嘉慶二十三年(1818)博古堂藏本,其他尚有最樂堂、大文堂、山陰書屋、積秀堂等版本。各版本間差異不大,題署基本相同,有駟溪雲間子編、雲間子集撰、樂山人纂修、駟溪雲間子撰等。  大連圖書館藏有最樂堂本,該本署名《草木春秋演義》,有鈐印陽文「江洪氏」三字,博古堂本為「江洪□□」四字。
  • 遊戲給我們的啟示:十款讓你思考生死的遊戲
    你駕駛的飛船剛剛從一場膠著的戰爭中倖存下來,飛船雖然沒有大礙,但有幾處房間起火了。通過封鎖這些受到影響的房間,你成功地阻止了火勢的蔓延。但是,船組中一名經驗豐富的同伴也被困在了其中一件房間裡,他沒能逃出來。
  • 媒體聚焦「太空戰爭」:適用什麼國際規則?對法律有何挑戰?
    無論是《復仇者聯盟》中的滅霸以一個響指讓宇宙的一半生靈塗炭,還是《三體》中的「消滅你,與你何幹」,都讓人們感到毛骨悚然。更令人憂慮的是,在當今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國際安全面臨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更加突出,太空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新疆域和國際戰略競爭的制高點,必然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領域。
  • 人物|諾蘭:不享受遊戲,而是製造遊戲規則
    諾蘭此前執導的十部電影中,除了2002年的《失眠症》豆瓣評分7.5外,其餘9部均在8.4以上,更有《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三部在9.2以上。這個成績足以讓諾蘭成為影史傳奇,也難怪人們將其第11部電影《信條》視為疫情之後的救市之作。
  • 僅此一天:Steam商城限時免費領取《騎士:中世紀戰爭》
    3月28日消息 Steam商城今天開啟了《騎士:中世紀戰爭》的遊戲免費領取活動,領取時限僅限一天,領取後終身擁有,有興趣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就算不想玩白拿一個也是不錯的。IT之家《騎士:中世紀戰爭》為一款由獨立開發商Torn Banner Studios使用Unreal Engine 3製作的遊戲,製作團隊為先前開發《騎士時代
  • 《Fate Zero》Lancer:騎士之道銘刻吾心,侍奉君主是我遺願
    由於其自身寶具是兩隻槍:破魔紅薔薇,必滅黃薔薇,被官方評價為「這個人有兩把刷子」,而擁有外號「刷子」。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主任對聖杯的狂熱,源於自身作為魔術協會的研究人員的本能,由於自己曾羞辱過的徒弟韋伯偷走了召喚戰爭王的聖遺物,不得已的他準備了第二套方案,召喚了作為lancer的刷子,刷子的能力比較平庸,而且在歷史中留下了奪妻的典故,所以主人本來就對刷子報以戒心。刷子在本次聖戰中,屬於無欲無求的狀態,由於遺憾前世未能盡忠,以騎士之名、盡前世的職責。
  • 空洞騎士遊戲什麼劇情 空洞騎士遊戲劇情介紹
    空洞騎士遊戲什麼劇情 空洞騎士遊戲劇情介紹 空洞騎士中的劇情內容是什麼,完整的劇情內容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PConline
  • 魔法與戰爭全新體驗《王者遠徵》英雄整裝出徵
    即將於6月15日公測的《王者遠徵》是一款以城市發展、英雄領軍野外探險和聯盟領地戰爭為主的全球同服大社區SLG策略遊戲,玩家作為領主可以在,築城屯兵擴張聯盟領地,和全球領主爭奪霸主之位,為自己國家的榮譽而戰鬥。
  • 《戰爭雷霆》新手體驗 高還原第二次世界大戰
    由俄羅斯開發商GaijinEntertainment研發的《戰爭雷霆》真實地還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場景,不論是場景、天氣、戰爭載具、畫面細節的精細程度都讓人為知感嘆,這就是真實的二戰,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戰爭,帶我們重溫那段不堪回首的人類災難,軍迷眼中的神聖時代。
  • 細說假面騎士空我
    假面騎士空我是平成騎士的開山之作,開播於2000年,播出後引起劇烈的反響 並在2002年獲得星雲賞獎項,這是唯一一部獲得該獎項的假面騎士作品,下面就讓大家和小楊一起了解一下吧。空我由於是平成第一作,所以有昭和騎士的影子,空我的原型是鍬形蟲,在劇情上也延伸了昭和劇情的暗黑風格,怪人的殺人遊戲。2000年九郎嶽山上,考古隊正在清理一座遺蹟,當考古隊員打開有一具戴著腰帶的古屍的棺槨時,換醒了裡面的怪人—古郎基,並且考古隊全部被殺害,與此同時長野警官一條燻臨危受命調查此事而這時一位名叫五代雄介的青年冒險家好奇闖入被一條攔了下來,教育了一番。
  • 春秋航空拒載抑鬱症患者被罵上熱搜,還原事實真相
    今天春秋航空上熱搜了!  說什麼這是航空公司對抑鬱症患者的不尊重,沒有人道主義精神。  你一句我一句的把春秋航空送上熱搜。  根據狗哥多年的經驗,僅僅抑鬱症而已,不足以拒載,事情可能遠不止這麼簡單。
  • 遊戲王:暗黑騎士蓋亞也成為了衝鋒決鬥一員,馬甲怪獸可不被破壞
    大家好,我是玩轉動漫作者木瓜君,喜歡以不同角度分享遊戲王卡牌與動漫,今天繼續為大家帶來經典遊戲王卡牌。隨著遊戲王第七部動畫片《遊戲王SEVENS》的熱播,由於決鬥規則與決鬥過程中所使用的卡牌類型不同,K社也在不斷更新RD卡牌,除了創造新的卡圖形象外,不少經典的OCG卡牌也被重置於RD卡牌之中。今天分享的這張卡牌也是如此暗黑騎士蓋亞卡牌描述:騎著風馳電掣般的馬的騎士。當心突進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