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讀後感

2020-12-05 一樹花香飄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看過的一本書的感受,那就是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

這本書我是去年12月份才買回來的,可是沒有馬上看,而是擺放了一段時間,到了前兩天才開始進行閱讀,我大概花了三天時間,到昨天晚上才算徹底閱讀完整本書。

我雖然說從小也很喜歡看書,但是確從來沒有看過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所以這算是我第一次買周國平老師的書來閱讀。記得我第一次聽說周國平老師的大名時,是在我報的一個寫作培訓課程上聽沉香紅老師提到他的名字,香紅老師建議我們同學都去看周國平老師的哲理散文書籍,她曾經多次提到過周國平老師的哲理散文寫的很好。我上個月開始為了提高寫作才能,就買了十多本比較出名的作家書籍,其中就買下來這本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

當這本書從頭到尾當我看完了後,真是感慨頗多。我驚訝於周國平老師把人生命的內在本質居然剖析的那麼透徹,他不僅提到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還講到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對待生死的態度,面對逆境和孤獨如何做,又講到關於父母教育孩子,和學校老師怎麼教育孩子才好,還涉及到婚姻和愛情也提到兩性的問題,最後還講過他所認可的一些比較有才華而又人品道德高尚的作家,還寫了一篇關於一個小鄉鎮的父母官寫的一本書比較有才華,讓他心裡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幾層幹部而高興,讓他開始談到中國政府官員的一些現實問題,講到他是如何看待官員腐敗貪婪的,他就希望中國農村能多些像這個鄉村的官員一樣可以帶領貧困山村走向富裕生活。

我雖然生活中從來沒接觸過周國平老師本人,可是我通過這本書讀懂了他的文字,進而認識了他這個人,一個高尚的有著寬廣胸懷,並關心天下蒼生的作家,一個把生命的來來往往看的很明白的人,一個看淡生死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一個精神世界很快樂遠遠高於對物質追求的人,他也是個正直而有一顆同情社會上弱勢群體和貧苦百姓的人,他的心裡一直關心著國家大事,是個熱愛祖國和人民的人。他表面上只是個文化人,學者和作家,可是我還看到了他也有一顆愛國愛民的心,從書中我就可以看出來,他是希望國家和人民都能發展越來越好。

另外他寫的文字是真的挺有哲理性的,他看問題的觀點也是見解非凡,很深邃的洞察力,我從字裡行間,能感覺到周國平老師對待寫作的嚴謹和一絲不苟性,是發揮了他頭腦中很大的智慧和能量。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格物致知的這種精神。

他通過自己對生命的體悟來用文字去喚醒更多人的覺醒,他告訴我們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覺醒,靈魂的覺醒。

關於生命的覺醒要讓他保持單純,不要過多讓外在的那些財富,物質,權利,地位,名聲等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甚至當成了人生主要乃至唯一的目標,為之耗去全部精力,這樣就是褻瀆生命,不尊重生命。

關於自我的覺醒就是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一個生命,而且還是個獨立特的生命個體,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重複的,你必須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做你自己人生的主人,真正成為你自己。每個人的父母都只暫時是孩子的監護人,孩子不會是你的私人物品,告訴我們那些父母不要去替孩子決定人生,那樣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他自己是個獨立的個人,自己要去經歷才會成長。

關於靈魂的覺醒,他說的人是有靈魂的,這點我非常認同。一個有高尚靈魂的人才會有高貴的人格,人要有自己信仰,才會有真正的靈魂。也就是要擺脫肉身的限制,超越小我,讓我們身上那個精神性自我覺醒。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重視精神生活,你會把做事當作靈魂修煉,你會和你的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具有超脫的信念,這樣就具有了更高智慧的一個自我。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極好,可以幫助大家在生命暗淡無光,身處逆境,煩惱挫折時,能指明方向,可以在大家孤獨無助給於心靈的溫暖,也可以幫助人在面對婚姻愛情出現危機時,給於明智的處理方法。下面是周國平老師在這本書中寫的一段前言文字,光讀這段文字,相信大家就知道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和意義所在。

周國平老師說,在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存在。名聲、財產、知識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後,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再活一次。那麼僅有一次的人生到底應該怎麼度過?周國平說,每個個體要尊重生命本來的樣子,當好自然之子。

當面對愛、逆境、孤獨、死亡、變故等人生大命題的時候,人應當保持在什麼心理狀態,是本書*的意義所在。希望本書能為在繁雜的世界裡找不到頭緒的你,建立強大的靈魂世界。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百家號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聯繫我們:baijiahao@baidu.com

百家號獨家出品

相關焦點

  • 健玲:NLP課程心靈重塑,願你活出生命本來的樣子
    而這門學科就是---NLP課程,也是讓你讓你活生命本來的樣子健玲:NLP課程心靈重塑生命本來的樣子應當是怎樣?我想應當是這樣:花在綻放時芬芳,鳥在遨遊時飛翔,蝴蝶在破繭時起舞。而人,應當是生活中綻放自己的天賦特質,生命中活出生命的喜悅和自由,旅途中享受生命的每時每刻。現實卻不是這樣,壓抑、痛苦、煩惱、矛盾、疲憊、悲傷……充斥著整個生活和生命,在生命和生活中沒有享受,反倒是一種折磨。
  • 小學生課外閱讀《小王子》讀後感範文
    篇(一):要問我,我最喜歡哪本書?我一定會回答是《小王子》。小王子這本書是爸爸送給我的,因為爸爸希望我像小王子一樣,永遠有一顆純潔的心。我納悶小王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所以,我趕快抱起書,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讀後感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論語》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些病毒本來存在於自然界,但由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者入侵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由動物過渡到人類身上,加之交通的便利和人口的流動,使得大面積的感染一觸即發。從達爾文食物鏈上看,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通過食物鏈的正常運轉,威脅人類的就只有病毒了。人類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大量屠殺野生動物,現在不正是受到了自然界的報復嗎?人類最終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 小希,我就喜歡你這滿是缺點,笨頭笨腦的樣子
    小希是我放在心底裡思念的。照亮思念的路,就是那每天晚上的月光。1小希這個女孩,讓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她目光純淨、口無遮攔,她不會曲意奉承,她不喜歡成為焦點,她有時溫柔有時兇惡,一副「凡塵俗世、與她無關」的鬼樣子。
  • 新少年作文賽特等獎馬思齊寫來讀後感,文學少年關注「「生命的長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邱伊娜 劉蘇蒙 錢江晚報「疫」線新聞讀後感徵文活動,引發杭城文學少年的關注。杭州九蓮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馬思齊說,今年1月以來,她就與父母一起關注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新聞。「每天都會看電視,也很關注錢江晚報的系列報導。」
  •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倡導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為我旗經濟社會發展積蓄精神力量,經研究,決定在全旗範圍內,開展「我為你推薦一本好書」系列活動。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以此為契機開展「我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全民閱讀推進月活動。
  • 愛好讀書,喜歡小動物
    日期:[2016年02月22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C8] 楊曉帆: 愛好讀書,喜歡小動物 □記者 志傑   楊曉帆是東明縣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學生,平時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文文靜靜的樣子,但接觸久了就會發現她亦「動」亦「靜」。
  • 《三體》讀後感4:如何理解雲天明和程心之間的感情
    雲天明喜歡程心,在臨死時買了一顆星星送給程心,但是他很清楚程心不喜歡他,所以他從來沒有奢望過得到程心的愛,他送給程心星星也是匿名的。當他知道程心要把自己的大腦送去三體文明的時候爆發出一陣歇斯底裡的狂笑,也許是笑自己太天真吧,還以為自己送給程心星星感動了程心,就像發現自己幫出賣自己的人數錢一樣。
  • 統編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課文讀後感(小練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讀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後,我感觸很深。在這篇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恩來和一個同學來到了被外國人佔據的地方,在那裡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個女人的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壓死了,本來想請警察幫她撐腰,但是警察不但沒有懲處這個外國人,反而訓斥他。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了伯父口中「中華不振」這4個字的沉重分量。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這本書裡不僅內容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像多姿多彩,語言通達,在思想境界,藝術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讀後感的第二部分就是「議」,即對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評價。這部分作者也做得很好。)
  • 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 解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鑿壁借光是一則歷史上比較經典的勵志小故事,有網友會問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匡衡鑿壁借光》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匡衡鑿壁借光》這本故事 。 匡衡是西漢時期的人,很勤奮,很喜歡讀書。
  • 《三體》讀後感7:如何評價羅輯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民眾對他的態度
    民眾對羅輯的態度是經常改變的,做面壁者的時候民眾是有期待的,他的「咒語」沒有印證之前大家又遺忘了他,在水滴打敗人類艦隊後又對他百般嫌棄,甚至計程車都不想拉他,後來羅輯建立了對三體人的威懾,三體人和地球和平共處,民眾又奉他為救世主,後來民眾提出利用威懾向三體人提更過分的要求,但是羅輯沒有執行,民眾又覺得羅輯的權力太大了,因為之前羅輯毀滅了一顆恆星,而且那顆恆星上可能有行星和生命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 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現將第十屆讀書活動中獲評金華市的優秀讀後感作品予以選登,今天推出的是《流浪地球》讀後感——《寂滅中永恆的紀念碑》。初讀《流浪地球》,深感興趣的是其中對於未來科技的大膽想像,行星發動機、反物質炸彈、星際飛船等,所有這些都讓我眼前一亮,讓我為之深感震撼。而這次,我要以不同的筆法,寫一篇「感」,不想談太深的,從簡便好。重拾舊書,發現自己之前還是太將「書」當「書」,並未體會其深層,現在才有了新的「思考」。
  • 活著讀後感800字
    活著讀後感800字 2015-08-27 15:2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讀後感:彼岸花開?!——讀《彼岸花》有感(高二)
    讀後感:彼岸花開?!——讀《彼岸花》有感(高二)  我想我是喜歡安妮的。  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我不知道這個女子是幸福還是不幸。她帶給我大片大片的孤獨和內心流離失所的荒蕪,手心疼痛得閃著寂寞,絕望像野花般瘋狂滋長,然後告訴自己,我還是一個騎著單車的16歲花季女孩,或許我應該卻無法拒絕安妮的憂鬱塵世和風情萬種。  我想讀著安妮的文字入睡是幸福的,當第一次讀著她的文字入睡時,我感到一種釋然。
  • 2020馬上就到,先來說說2019年我喜歡的書
    據說倒吃甘蔗,越吃越甜,這本書我也是越看越喜歡。讀完第一篇,心說「好喜歡天方夜譚式的時空穿越」;再看第二篇,感覺「更喜歡這篇熵與熱平衡的隱喻」;接著翻開第三篇、第四篇……好吧,就,篇篇都愛,分不出高下。推薦!(搜了下發現已經有中文版了。)
  • 作文領航——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後感記錄三
    2020年12月26日 很長時間沒有記錄讀書的心得了,在11月份開始的時候看完了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後續這兩個月一直在看其他的書籍,當然還有一些生活瑣事需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