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年作文賽特等獎馬思齊寫來讀後感,文學少年關注「「生命的長度...

2021-01-0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邱伊娜 劉蘇蒙

錢江晚報「疫」線新聞讀後感徵文活動,引發杭城文學少年的關注。杭州九蓮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馬思齊說,今年1月以來,她就與父母一起關注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新聞。

「每天都會看電視,也很關注錢江晚報的系列報導。」她說,「在這一系列報導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

馬思齊在去年錢江晚報舉辦的第六屆新少年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上,憑藉一篇生動的《體育課——內臟故事》獲得了特等獎,在看到張定宇的故事後,她寫下了自己的感想。

馬思齊在讀後感中寫道:「我想,生命是立體的。它有兩個維度:一是長度,是經歷的歲月;一是厚度,是活著的貢獻與意義。「漸凍症」凍住的是張定宇生命的長度,但他用行動積澱出了生命的厚度。」

「身患疾病還衝在一線,太堅強了。」馬思齊告訴記者,她了解過「漸凍症」這種疾病,張定宇奔波在病房之間的腿有點跛,那是「漸凍症」早期的典型症狀。

馬思齊告訴記者,張定宇的事跡讓她思考了時間、生命、意義這些命題。

思齊媽媽覺得女兒在文章中寫的張院長很有特點,「既是病人,又是醫生,思齊因為這個人物引發思考,對她來說,是一種成長」。

疫情開始時,馬思齊和父母一起買了不少口罩,她給爺爺奶奶送去了不少,還細心地教他們怎麼佩戴。

「我宅在家線上上課,也是一種貢獻。但我還有一點建議,我們的學習資料都通過快遞員送到家裡,我覺得會給他們增加工作量,其實可以把作業本傳上網,我們自己在紙上做就行了。」馬思齊笑著說。

讀後感

生命的長度和厚度

日升,日落。夕陽帶走晚霞。黑夜,白天。多少人對時間的流逝感慨。但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第一線,每分每秒都化作看不見日落的潔白病房中,醫生守護著病人的每一次脈搏。

其中有這樣一位院長,他看著自己的生命一點點黯淡下去,卻極力託起病人生命的光芒。他就是張定宇,武漢市金潭醫院院長,一位「漸凍症」病人。

張定宇醫生的臉特別有辨識度,一雙濃密粗重的眉和額頭淺淺的皺紋中顯現出他與時間賽跑的焦灼、執著,眼神中卻是不變不滅的堅定。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他奔波在病房之間的腿有點跛——那是「漸凍症」早期的典型症狀。

回望抗「疫」史,張定宇醫生是從最初就開始奮鬥,並且定是要奮鬥到疫情結束的。2019年12月,一批不明肺炎患者在金銀潭醫院救治。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不明疾病,金銀潭醫院的主心骨張定宇不僅主持全醫院「戰役」,還自己衝在治療一線。果決的他在忙碌中做出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決策,為武漢抗擊疫情帶來了希望。

戰鬥剛剛打響,他就提出布置隔離病房;眾多醫生在他的組織下堅守在崗位;在全國大眾面前,他坦然說出關於病毒的自限性細節等,讓人民群眾更有信心。四十多天的連軸轉,他都沒有休息,堅持守在最險峻的工作崗位上。每天只有兩個多小時的睡眠,和全體醫護人員並肩作戰。他一瘸一拐的雙腿成了美麗的風景。

隨後,張定宇提出了「血漿療法」,倡議恢復健康的新冠病人捐贈血漿。他甚至動員自己的妻子去捐獻血液。在無特效藥情況下,康復患者的血漿是一種特異性「武器」。他的堅定聲音,嚴謹又樂觀的結論展現了一種大愛無疆與自信。讓大家深深覺得隨著時間過去,局勢會變好,恐懼的影響會消失。

2月6日,湖北省決定給予張定宇記大功獎勵。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衝鋒在前,始終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這是對他最真實的評價。

張定宇,就是這樣一位抗「疫」一線的「病人」醫生。他用自己倒計時的生命搶救新冠重症患者的生命。

我想,生命是立體的。它有兩個維度:一是長度,是經歷的歲月;一是厚度,是活著的貢獻與意義。「漸凍症」凍住的是張定宇生命的長度,但他用行動積澱出了生命的厚度。

杭州市九蓮小學六(3)班 馬思齊

相關焦點

  • 新少年作文大賽頒獎 王蒙曹文軒蘇童對話未來文學之星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6月12日訊(實習生 陳旭濤 記者 原野)歷時7個多月,共收到兩萬餘篇來稿,6月11日下午2點,由錢江晚報主辦、娃哈哈獨家支持的「新少年作文大賽」的頒獎典禮在杭十四中劇場隆重舉行。王蒙、曹文軒、蘇童三位文學名家現身頒獎典禮,並為同學們在寫作過程所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時代少年團在準備一周年演唱會的同時,也不忘"讀書",集體小作文來了,配文: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書中,他寫下了對少年中國與中國少年的殷切期望,字裡行間展露出那個時代無可匹敵的思想與文學光彩,即使是今天也依然在教導著我們要持少年之抱負,擔少年與國同生之擔當。
  • 現場決賽特等獎作文《果然》,這文筆和構思,哪像一個少年
    前面分享了幾篇優秀作文,反響不錯,比如《看不見的春天》《梨花語》,有寫傳統文化的,有寫民間風俗的,有寫親情的。今天再分享一篇文章《果然》,這是江蘇省中學生作文大賽決賽的特等獎第一名作品。當時全省參加初賽的有20多萬人,最後進入決賽的有319人,其中五人的作文獲得特等獎。配圖畫作都是蘇曼殊的作品。蘇曼殊,那個寫了「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的人。「果然」,果真如此,表示現實情況與之前所說或者所料的相符合。
  • 沅陵縣李政道同學入選湖南省「新時代湖南好少年」
    點藍色字關注「沅陵融媒」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瞿宏紅 宋程程)12月17日,筆者從沅陵縣教育局獲悉,近日,湖南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聯合發布了 2020 年度第二批次「 新時代湖南好少年 」 先進事跡 , 15 位來自湖南各地的好少年入選
  • 「重磅活動」看新聞,寫讀後感,「少年新聞評論員」我來當
    小小少年,已經學會了思考,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所以,就有了這次的「陽光少年愛讀報,小評論員我來當」徵文活動。我們請孩子們來當主角,寫寫新聞評論。讓孩子們寫新聞評論?他們會寫嗎?對小學生來說,新聞評論就是「新聞讀後感」——這是一則怎樣的新聞?看過之後,有什麼所思所想?寫下來,就是自己的「新聞評論」。實際上,小學階段,孩子們也經常寫讀後感,並不陌生。別小看它,它可是議論文的寫作基礎,能提高孩子們思考的深度、寫作的能力。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文無定法,是說寫作文的構思沒有固定的章程,有很多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寫作文無定法,那教作文有沒有定法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教作文也無定法。最傳統的作文教程,一般都是從審題、立意開始,然後是選材,到結構語言。有的則是分文體教學,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來教學。還有的以作文寫作技法為主,例如怎麼寫景,怎麼寫人;或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 高三寫作訓練:致敬少年感
    作為青年學生的代表,《春城晚報》向你就眾人「少年感」的現象約稿,請你以特約評論員的身份寫一篇社評,來表達自己對「少年感」的理解和認識。要求:以「致少年感」為題寫一篇報社評論,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信件落款統一使用「一名高中生」不少於800字。
  • 西藏這名學生榮獲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快來為她打call!
    」發布活動全國共有36名青少年學生榮獲「新時代好少年」榮譽我區推薦的白瑪央吉同學位列36名「新時代好少年」中他們是全國廣大青少年中的先進典型他們品學兼優、朝氣蓬勃他們是當代青少年的身邊榜樣是弘揚時代新風、爭當時代新人的先鋒「新時代好少年」白瑪央吉主要事跡品學兼優「好學生」來自拉薩的白瑪央吉,畢業於拉薩市實驗小學,在2017
  • 2020年紅谷灘區下半年度「新時代好少年」 名單
    業餘愛好也很廣泛,獲得「第二十一屆華人少年作文比賽」南昌賽區特等獎、江西省葫蘆絲藝術節暨校園葫蘆絲才藝展演評比兒童組團體二等獎;國際奧林匹克青少年智慧機器人競賽江西賽區「機器人相撲賽」小學組三等獎;「文明小魔方」南昌地鐵運營五周年少兒繪畫大賽三等獎。
  • 新概念作文大賽許如珵的抄襲,值得所有文人反思,版權保護靠大家
    創辦於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每年舉辦一次。誠然,可以參與任何一項作文大賽的同學們,都是因為本著對文學的尊重與熱愛,才會執筆去寫一方天地。這些本來都是不錯的學習途徑,也是值得大力推崇鼓勵同學們參加,畢竟在最初幾屆的新概念大賽中,凡是獲獎的同學們,可能有機會獲得一張國內頂尖大學的通行證。所以,參加且獲得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榮譽,成了很多同學的夢想。但是,有利就會有弊。
  • 青華中學學生在「葉聖陶杯」作文大賽獲獎
    一等獎獲獎證書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4月3日訊 (記者 劉慧慧) 在第17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煙臺青華中學有4名學生獲獎,其中呂曉傑獲得了一等獎  記者了解到,「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承辦,參賽對象為高中生。青華中學四位同學呂曉傑、陳怡佳、楊晨瑜、潘一婷經過初賽到決賽層層選拔,在專家組嚴謹而公正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分獲全國決賽一等二等三等獎。
  • 《我中國少年》攜百強少年亮相
    作為一檔致力於發現、培養中國新一代青少年人才,傳承發展中華科學技術力量的大型原創智力競技節目,河北衛視《我中國少年》即將於4月28日(本周六)21:20首播。感受少年們青春活力的同時,又將有怎樣精彩激烈的腦力大戰上演讓外界十分期待,觀眾又將pick哪位少年?  百強少年學霸雲集 世界級榮譽五花八門  即將在《我中國少年》舞臺上亮相的全國百強少年,雖然年齡不大,但卻都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成績與經歷。
  • 獲評2020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河源這兩位學生到底做了什麼?
    獲評2020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河源這兩位學生到底做了什麼?古嘉怡:品學兼優,師生心中的好少年作文多次獲得全國、省級獎項,創作手抄報《武漢加油》為戰疫加油,主動到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近日,河源市源城區下城小學六年級學生古嘉怡被評為2020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在師生眼中,她品學兼優、尊師守法、樂於助人,富有愛心和同情心。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標語不息,時代脈搏力量不息
    澎湃評論推出「我來寫高考作文」策劃,讓曾經的高考考生來寫今年的高考作文,提供「原生態」的寫作再現。走過萬水千山,少年是否歸來?考題選擇:全國卷III原作文題: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徵路
  • 中日少年軟式棒壘球友好交流賽今日開幕
    【本報訊】由市政府外事辦、市體育局、市教育局主辦的「2015中日少年軟式棒壘球友好交流賽」將於8月8日在蘭州大學體育場隆重開幕。參加比賽的代表團有日本刈谷市少年軟式棒球團和我市的安樂村小學、蘭煉二小、正寧路小學代表團。比賽於8月9日結束。
  • 《奮鬥吧,少年!》熱播高潮迭起 球場少年放下芥蒂並肩逐夢
    青春校園體育勵志劇《奮鬥吧,少年!》延續上周熱度,持續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火熱播出。「育青九子」出徵預選賽,熱血對抗勁敵,亮點頻出使得收視再創新高,收視雙網破1,59城收視率破1。劇中的網球少年們在賽場上大展身手,釋放專屬青春的正能量,熒幕外的觀眾則伴隨劇情延展,對網球運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2020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
    多才多藝,代表學校多次在各級朗誦、舞蹈、書法等比賽中獲獎,參加由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比賽獲天津賽區特等獎,先後主持了天津市第七屆少代會、天津市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主題隊日等活動。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組織同學們成立「手拉手愛心公益小隊」,開展慰問社區老人、關愛自閉症兒童、紅領巾愛心義賣等活動。
  • 作文領航——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 2020高考作文猜想之二:整本書閱讀——「讀後感」推介信」「書評
    在倡導「整本書閱讀」的大環境下,2020年高考極有可能會對這一語文教學熱點作出回應,表現在作文命題就可能是寫「讀後感」「推介信」「書評」。當然,其「整本書」的範圍應是眾所周知的名著,也應是教育部要求高中生必讀的名著。應用文寫作已經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主要考查點。
  • 乘風破浪皆少年:更堅定、更勇敢、更陽光、更耐挫!
    ———《少年家國信》讀後感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七一」,香港回歸紀念日。耳畔是響遏行雲的《義勇軍進行曲》,眼中是情懷滿滿的《少年家國信》,讀後感觸良多,但最先想起的正是上面這幅古人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