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2021-01-07 閱讀寫作與口才

文無定法,是說寫作文的構思沒有固定的章程,有很多可以想像和發揮的空間。寫作文無定法,那教作文有沒有定法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教作文也無定法。最傳統的作文教程,一般都是從審題、立意開始,然後是選材,到結構語言。有的則是分文體教學,按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來教學。還有的以作文寫作技法為主,例如怎麼寫景,怎麼寫人;或如何開頭,如何結尾。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

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讀後感從結構上講,主要分為四部分:

一 交代起因

交代起因,就是先簡單介紹所讀的文章或故事的名字。所用筆墨不多。

二 概括內容

讀後感一定是針對某個特定的故事情節,或某個人物形象,或其他事件。必須給讀者先有個概括介紹,讓讀者明白文章的感想從何而來,

三 所思所想

故事介紹完之後,就要談到自己從故事中獲得的思想或情感。這也是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四 聯繫引申

有些孩子寫讀後感,把感想寫出來,就算完事。這是不妥當的。從文章或書籍收穫得的感想,要對自己或讀者有啟發教育意義,要對人們的實際生活產生實際的影響,所以應該把感想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進行闡述,這樣才算是落地,否則會讓讀者感到文章的感想,是無病呻吟。

會寫讀後感,就意味著孩子具備了閱讀寫作的多種能力。

能較好地對故事的概括介紹,說明孩子理清了書籍或故事的脈絡,也分清了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是邏輯思想成熟的表現。

所思所想,一方面說明孩子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內涵,另一方面展示了孩子對問題的本質理解、深入思考和提煉觀點的能力,是孩子思想力進步的體現。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具備了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陶冶性情的能力。

讀後感會寫了,其他文體自然也會寫,因為任何一種文體,都與讀後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者說都是讀後感的變形。

記敘文,需要敘述一件完整的事情,然後從事情中提煉中心思想。如果所敘述的事情當作所讀的內容,也就與讀後感差不多了。

議論文,針對某一具體內容提出論點,然後進行闡述和論證。具體的內容可以看成是所讀的內容,論點可以看成是所思所想,而闡述和論證過程,則與讀後感中的第四部分可以吻合。

寫景散文,我們都知道寫景散文不能僅僅簡單列舉景物,而要包含豐富的思想情感。看到景物,當然也可以看成是在讀,在觀,只不過所讀所觀的不是書本,也不是電影,而從是虛構走向了現實,是真實世界的一切。那我們且把它看成是在讀一幅畫吧,這樣是不是也可以寫讀後感了。至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當然就類似於讀後感中的所感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說明文與讀後感沒有類似之處。其實不然,說明文看似與讀後感風馬牛不相及,那只是它們之間的聯繫更為間接,不那麼明顯罷了。作者要介紹說明一件事物,必然是對此事物也有某種情感,才會產生說明的動機。比如一件喜愛的玩具,一項熱愛的手工製作過程等等,只是在說明文中,思想感情的表達不佔文章的主要部分而已。

要把讀後感寫好,或者說對孩子們挑戰最大的,就是感想的部分。不少孩子在寫讀後感中,概括介紹之後,所思所感要麼流於表面,喊一些空洞的口號;要麼落入俗套,了無新意。這是因為孩子們缺乏思想力所致。

所以,提高孩子的思想力,對於寫讀後感,或寫任何作文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決定著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否真摯、感悟是否深刻、見解是否獨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鮮明深刻,是否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或深思,是作文成敗的關鍵。

孩子思想力不好,客觀原因是孩子年齡限制,生活經驗和閱歷不夠豐富,思想不夠成熟。但孩子的思想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給孩子看一些哲理故事。

好的思想力,需要從多角度觀察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觀點(這一點,在我的《閃思作文第五講》視頻中已有舉例說明),還需要通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它屬於哲學思維的範疇。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故事、成語故事或寓言,其中都包含有豐富的哲理。孩子們閱讀這些故事,可以學會怎樣去對一件事情進行本質的和哲學的思考,可以學會觀察的角度、思考的方向以及提煉思想或觀點的著力點。

長期閱讀哲理故事,孩子的思想力必然得到相應的提高,寫出來的作文,其主題思想也會與眾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自然能寫出更多更成功的文章。

相關焦點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本文經CC爸媽授權轉載,原標題《看遍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不想娃上學落後現在一定別做錯這件事!》,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取經」: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讀後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從小給娃買書就沒斷過,為什麼看盡了千冊書,卻連句讀後感都寫不出來?朋友的意思是你文筆好,給點意見,怎麼讓孩子會「寫作」?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
  • 輔導孩子不用愁,用這個APP輕鬆搞定「堆雪人、下雪了」等命題作文
    而每到下雪時節,學生黨們就多了一個新工作:寫作文。老師要求寫作文,學生們感到很為難,但是感到為難的還有廣大的家長朋友們。最近,小編在輔導家裡孩子寫作文的時候,也犯了老大難。於是小編求助於百度搜索,沒想到竟然發現了意外之喜。小編在百度App搜索框輸入「堆雪人作文」,首條就是相關作文的聚合卡片,在這裡可以按照年級、字數、體裁進行分類查找。
  • 家長感慨:給孩子當「槍手」寫作文真的太辛苦
    家長會現場熱談小升初 家長要「代寫作文」上周,市區某熱門小學舉行了開放式期末家長會。家長們可以在規定的時間裡找到孩子的任課老師了解自家孩子一學期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在五年級某班,班主任崔老師正在跟七八位家長熱烈交流。孩子即將升入六年級,家長們除了要看期末成績,更關心六年級的升學情況。
  • 親悅讀丨寫作文的秘密就藏在漢堡包和奧利奧裡!
    今天咱們再來談一談家長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作文。現在的孩子不乏有趣的生活體驗,閱讀量遠超我們小時候,也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可是很多人一到寫作文就犯難,這是為什麼呢?他們可能缺乏的是寫作思維。寫作思維就像一根線,我們寫作的過程,就是將素材和靈感「穿」起來的過程。寫作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有條理地組織作文素材,準確地向讀者傳達想表達的觀點,讓文章更有故事性和吸引力。
  • 作文領航——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 孩子寫不好作文怎麼辦,小學生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6大實用技巧】1、寫真實的感受如果寫不出華麗的辭藻,那就寫內心真實的想法。對於小學生來說,可以把我們想說的話記錄下來,真實的感受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比絢麗的文字更有感染力。2、尋找回憶的片段如果現在內心沒有什麼感受可寫的,那就嘗試去回憶一下,把回憶裡的某個印象深刻的片段寫出來,很可能會讓人共鳴。
  • 寫人作文怎樣寫?看這裡,一種寫作思路,應對多種寫人作文(一)
    在小學階段,寫人作文,記事作文,狀物作文,繪景作文,想像作文,寫信作文,讀後感作文是孩子們要掌握的幾大作文類型。今天先來講寫人作文如何下筆,寫人作文我們分成四篇文章來講,每篇重點不同。四篇文章看完了學會了,小學階段孩子們寫各類型人物都可以得心應手。
  • 三招教會孩子寫作文
    俗話說,得作文者得語文。的確,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孩子他的語文成績也不差。但是每周的作文課,對許多的孩子來說都是難熬的。班裡一個孩子說:「我寧願把課本抄一遍,也不願去寫作文了,壓根就寫不出來……」那如何來打好作文這一場硬仗。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孩子就已經接觸作文了,寫作就成了陪伴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的必修課。寫作能力的強弱不僅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語文成績,甚至在最關鍵的時刻還會影響孩子的升學情況。
  • 這張圖表讓孩子找到很多作文思路,高分作文立即產生,不用太可惜
    內容和圖表原創|動歷盒育兒袁老師這張感像作文魔方格圖表讓孩子找到很多作文思路,高分作文立即產生,不用太可惜!孩子們在二三年級初學作文時,往往從寫物練習開始。但有些孩子即使到了五六年級,還是不會寫物,寫起來單調乏味,寥寥幾筆就無話可寫了,你家孩子是這樣嗎?別著急,針對寫物作文,袁老師已經為你準備好了魔方格,它長什麼樣呢?稍後袁老師為大家揭曉。
  • 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習作,讀後感寫作方法與原創作文
    實際上寫讀後感,就是這樣讓知識變深刻的加工過程,它不僅僅是簡單記憶,而是讓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好比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簡單時只是月光,到深刻了就變成鄉思、鄉愁了。如果不是寫讀後感,我們會去仔細琢磨一篇文章嗎?因為要寫讀後感,這文章就需仔細品味了,一品才知真味。
  • 用百度App搜作文,輔導孩子作業不發愁
    而每到下雪時節,學生黨們就多了一個新工作:寫作文。老師要求寫作文,學生們感到很為難,但是感到為難的還有廣大的家長朋友們。最近,小編在輔導家裡孩子寫作文的時候,也犯了老大難。於是小編求助於百度搜索,沒想到竟然發現了意外之喜。小編在百度App搜索框輸入「堆雪人作文」,首條就是相關作文的聚合卡片,在這裡可以按照年級、字數、體裁進行分類查找。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文?先聽孩子從小事學「說作文」
    如果沒有耐心聽小事、小話,與孩子的交流就無從說起。王金輝製圖 資料圖大家都知道「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功。其中「聽」和「讀」可以看作是信息輸入,而「說」和「寫」則是信息輸出。在學前階段,孩子識字量有限,閱讀量不足,要用書面表達的方式來輸出信息難度很大,因而在這個階段,重點是在「說」這一項上,把「說」的能力培養好了,也就為將來的「寫」打下了基礎。能說好就能寫好。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說好」呢?孩子不會講大話,因為他的生活中原本都是小事、小話(在大人眼裡),如果我們沒有耐心聽這些小事、小話,與孩子的交流就無從說起。
  • 孩子作文技巧之三 善積累避免流水帳
    【家長的困惑】孩子說作文又一次被老師打回重寫了,請我幫忙輔導。我一看題目,《快樂的一天》。孩子寫得字數不少,但明顯有湊字數的嫌疑。他寫,周末早上去公園騎自行車、中午吃火鍋、下午做作業、晚上看電影,一天過得很快樂。老師評批語「不要記流水帳!」我給孩子說選一樣詳細寫,孩子覺得一件事情不夠快樂,字數肯定不夠。
  • 讓孩子寫好作文就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
    同事說兒子上三年級了,這次作文得了不及格,這次考試呢,寫一篇看圖作文。第一幅畫著一個小男孩坐在公共汽車上,第二幅圖畫是上來一個青年站在他身旁,第三幅圖畫是小男孩兒把座位讓給了青年,第四幅圖畫是小男孩兒坐在了青年的腿上。他兒子寫的是。
  • 小學生寫作文吐槽公交車!孩子擁有這種思維有多重要
    被大讚「有才華」「作文小能手」 「寫得太好了!」 最後連當地交通運輸局的叔叔阿姨 都給這位小朋友寫了封回信!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的作文吧! 作文題目叫《奇特景觀之「坐公交」》,裡面講述了自己每天上下學,擠公交的心酸路程。
  • 作文高分為什麼這麼難?孩子必須了解這些寫作規律
    從大的方面說,作一個工作報告,寫一個總結,從小的方面說,發一個朋友圈,開會發言,其實都不開寫作的基礎。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重視對外宣傳,每個單位都有公眾號,定期發布相關信息。如果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和編輯能力,就算沒有高學歷,也能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 4、一個喜歡寫作的人或一個會寫作的人,往往熱愛閱讀,關注生活,心思更加縝密。
  • 如果孩子說:寫作文好難啊!我該怎麼辦?
    而另一位家長,可能也在認真地輔導孩子,給孩子仔細地指導,直接告訴他這裡應該加點什麼內容,那裡應該補點什麼情節,這樣完成的作文,在孩子心中並無收穫,只是在完成任務而已。作文想寫好,肯定要多觀察,沒有對事物很好的觀察能力,是不可能寫作符合實際的文章的,補來補去,可能只會寫出一些只有架構,沒有內容的空泛的文章。
  • 考研:英語作文「萬能」的最後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
    考研:英語作文「萬能」的最後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明日就要考研了,勵志學生也真的是為每一位考研兒擔心與著急,明天下午考的是英語,無論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作文都是佔了很大的分數,同時也是很好拿分的一個題目,有很多同學給小編留言,想要英語作文最後一段。這一段不用自己寫一個字,只需要自己背過與會默寫即可。
  • 學會「吃青蛙」,孩子不用熬夜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普遍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難題,瑣碎又無序的作業,日復一日的單調,會使得家長和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逐漸消失,疲于堅持。,默寫,語音打卡,每項做起來都是不耐煩又粗糙的,孩子各種談條件、吃零食、喝可樂,毫無規劃可言,尤其是寫作文,更煎熬,暴躁,生搬硬套,語言匱乏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