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2021-01-09 劍客談教育

手機叮咚一聲響,打開一看,是小舅子來了一條信息。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

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

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

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

林老師知道,這個作業對小舅子夫妻倆來說,那真是強人所難了。兩個人是初中同學,當年就談戀愛了,初中畢業後就在一起了。小舅子東混西混,結婚後去給人家商超送貨,他老婆在姐妹開的美甲店打工。

一是時間上不能滿足,關鍵的是就算有時間,憑他們倆的文化水平和學渣特質那也壓根讀不下去一本書,更別提寫2000字的讀後感了!

林老師又想到,小舅子家的孩子今年不過剛上三年級,前不久還幫孩子輔導過一段作文,老師也是要求孩子作文必須要達到300字以上,孩子實在整不出來。

當時,林老師對孩子的語文老師是頗有異議的!

小孩子剛寫作文,關鍵的是要有表達的興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只要肯寫敢寫,寫多寫少根本不該做硬性規定。否則,就是在打消孩子寫作的積極性。

林老師輔導孩子大半個學期,從來不規定字數。哪怕孩子只寫一句話,也以鼓勵表揚為主。很快把孩子想說話敢說話的心思勾出來了,小姑娘一期輔導結束的時候,不讓她收著點,一篇作文都衝著八百一千字去了!

據了解,孩子的語文老師年紀不大,剛走上講臺不久,積極性挺高,但教學方面還是相當稚嫩,經常是想一出是一出。

學校提倡小學生家長多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是好事兒,但學校也沒有強求家長多長時間必須讀完一本書,跟孩子一起提交讀後感啊?更何況,還要家長不少於2000字。

林老師覺得,語文老師這事兒辦得有5處不妥:

1,對於學歷層次高一點的家長來說,這個任務不算艱巨,對於小舅子這樣的半文盲家庭來說,那簡直是阿湯哥演的電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

說句不客氣的話,小舅子夫妻倆雖然每天有很多時間都在刷手機,但真要讓他們在手機上搜索到一篇符合條件的讀後感,他們就抓瞎了。

2,再者說了,當下有關部門一直要求學校和老師不要給家長布置作業,這個老師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萬一有家長去教育局投訴,老師還能落到什麼好?

3,而且,眾所周知,成年人哪有喜歡別人對自己指手畫腳的道理?

哪怕明知道一件事做了對自己大有好處,但如果是別人命令自己做,心裡也多半不會痛快,總覺著彆扭。

4,親子閱讀這事兒,有見識的家長從孩子很小時就主動在做,壓根兒用不著老師來下命令;無見識的家長,老師說了也是白說,甚至適得其反。

家庭教育,在本質上比的還是家長的認知水平。

5,親子閱讀,目標是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擴大孩子的閱讀視野,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立足點和出發點全在孩子身上。現在,老師讓家長寫讀後感,這是在通過錯誤的方式來達到正確的目的。

語文老師天真地以為,這事出發點是為孩子好,不管怎麼要求家長都不算勉強。但其實這麼做不是善意,而是脅迫。要知道,接受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孩子,不是家長。

當老師的,理應分清什麼是分內什麼是分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老師的、家長的、孩子的任務,千萬別一本糊塗帳,尤其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

林老師告訴小舅子,親子閱讀至少有5點好處:

1,代替不了的安全感。

在親子閱讀的背景下,家人相愛、和諧幸福的場景會永久烙印在孩子心中。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閱讀,能感受到滿滿的愛,同時在被愛中學會主動去愛,這樣的孩子自信心強大。

2,能保證真正開卷有益。

家長必須要幫孩子精選書籍,而不是隨便拿來些低質有害的書給孩子讀。

3,有針對性地培養。

一是可以掌握孩子的閱讀進度;二是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三是觀察孩子的不同一般,比如善於抓重點、善於聯想和想像、善於總結和歸納,等等;四是可以發現孩子的不足,比如不夠精細、思維偏差、鑽牛角尖、應付了事,等等。

這些情況都能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被家長發現,從而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滲透,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4,在親子閱讀中,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進步。

孩子讀的書,父母要精選更要精讀,還要安排孩子閱讀的進階計劃。孩子產生的各種疑問,也倒逼家長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閱讀來予以解答。

5,夫妻雙方加深感情。

比起各捧一部手機,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忽略對方,忽視孩子,在親子閱讀中,夫妻倆以孩子為中心,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其樂融融。這種親子閱讀,可謂家庭和睦的催化劑。

話說回來,親子閱讀這種好處多多的事,也需要家長自覺自愿去做,老師越俎代庖強行指令,非但不美,反而會令家長心生反感。

對此,你有什麼高見?歡迎在文後留言。

相關焦點

  • 90%的孩子得零分|臺灣小學語文題蒙倒大陸老師
    原標題:90%的孩子得零分|臺灣小學語文題蒙倒大陸老師 當大陸的小學語文試卷還在考排詞造句、按照原課文補充句子之類,你看看臺灣的小學生都在考什麼吧! 小編拿到試卷,通覽之後,瞬間懵逼!
  • 親子閱讀就是一起看書?家長想得太簡單,有3點做不到成績難提高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作為語文老師,我常和家長強調家庭閱讀的氛圍、親子讀書的必要性,小學低年級段,家長們對閱讀倒是非常重視的。雖然有的家長並不看書,但也能為孩子投入閱讀教育預算,買書、買讀書卡、辦借書證等等,可是做到親子閱讀的就比較少。家長們理解親子閱讀就是跟孩子一起看書,事實上一起閱讀只是親子閱讀的行為模式,家長把親子閱讀想得太簡單了。想要通過親子閱讀,幫助小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意識,家長們如果做不到這3點,孩子的語文成績難提高,也讓親子閱讀成為浪費時間的閱讀方式。
  • 小學生寒假作業清單新鮮出爐,家長:早就該這樣布置了!
    每到假期前,孩子們都在私下議論這個漫長的假期,自己的老師會留多少作業呢?會不會像往常一樣,留寫一本字帖加一本計算?是寫兩本寒假作業,再讀一本書,然後寫一個讀後感?這個寒假作業內容,孩子們看了以後覺得有些意外了,家長看完覺得不錯,比較之前的假期作業有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家長覺得這個小學各個年級的假期作業涉及學科比較廣泛,算是很全面。
  • 煙臺一線語文教師支招寫作小技巧
    看了孩子們的作文,網友們「哈哈哈」樂了一大片,除了想起自己小時候作文創作時的艱難,更真切體會到了老師的難,語文老師也太難了!看到上述新聞,不禁引人思考,孩子剛開始寫作文,如何來端正孩子們寫作文的態度,進而找到寫作文的樂趣,助力孩子們輕鬆寫作文呢?
  • 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
  • 語文期末考試3大題型,避免複習做無用功,了解出題模式最重要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對於很多一年級家長來說,第一次大型考試,必是和學生一起認真對待。老師總結的各類複習知識點,考試的題型和內容,家長都會輔導學生認真複習。想要語文在小學階段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就需要把握好基礎,只有對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類歸納,才能認知不足,提高學習的效率。
  • 香港一小學生「知」字被老師圈錯,家長網上求教:究竟怎樣寫才對?
    【環球網綜合報導記者趙友平】港媒消息稱,近日有不少家長反映子女練習寫漢字時被老師圈出錯誤。有家長早前在臉書上傳讀小學的兒子所寫的「知」字,其「矢」部被老師圈錯卻沒有指正正確寫法,家長在網上查證也未能找出錯誤原因,他懊惱萬分:「真心誠意求教,究竟怎樣寫才對呢?」
  • i長伴聯合杭州圖書館打造親子閱讀月 讓家成為閱讀新陣營
    &nbsp&nbsp&nbsp&nbsp到場的50組親子家庭為「愛共讀」親子閱讀月系列活動之親子共讀音頻大賽的獲獎家庭,他們不僅見證了杭州六個長期免費的親子共讀角誕生,領取了屬於自己的榮譽,更有幸聆聽來自文三教育集團文苑小學的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魏麗君老師,講授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 雞血爸媽最愛的網紅「竇神」課原來是這樣的!
    閱讀字數由以前7000字增至如今9000字,未來還有可能增至10000字。 即使教育部多次發布關於重視語文,提升語文考試難度和分數比重的消息,但大部分家長對此依然不理不睬。 思及原因,其實是哪怕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對語文教學有各種各樣的誤解。
  • 小學生作文《爺爺》,全文26個字獲得全國比賽二等獎,網友:人才
    那時候天真可愛,思想單純,依然記得老師每天布置寫日記,自己就東湊西拼寫300字,更讓花小妹印象深刻的是每周要寫一篇周記,並要求字數600字以上,唉,那真是讓學生「叫苦連天」啊,但是沒有辦法,當時學生們都比較「乖」,知識閱讀量有限,只好湊字寫上六百字。
  • 老師留作業「寫800字作文」,孩子為湊字數拼了,網友:耍小聰明
    尤其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對於父母來說簡直是個體力活。但對於老師來說,批改卷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批改小學生的作文,還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網絡上常常有些老師分享自己班級裡的奇葩作業,有位老師分享了幾份孩子的家庭作業「寫80字作文」。
  • 香港小學生寫「知」字被判錯,家長求助網友:這字到底怎麼寫?
    文|爸媽盒子前陣子,一位香港網友在網絡上求助,說自己上小學的孩子作業裡,有個字被老師圈錯了,孩子很不高興。可是她橫看豎看也看不出,到底哪裡寫錯了,於是求助廣大網友:「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是不是要重讀小學了?」
  • 一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家長自己閱卷,看圖寫話真能打滿分?
    一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家長自己閱卷,看圖寫話真能打滿分?一年級小朋友壓力還真不小,每個單元都有單元測試,由於單元測試試卷不止一套,老師也看不過來,要求家長自己閱卷,結果家長給學生最後一題看圖寫話直接打滿分!
  • 原來數學還可以這樣學,家長:再也不會因輔導孩子傷害夫妻關係了
    有一種傷不起叫做:輔導孩子寫作業!更傷不起的是:輔導孩子寫數學作業!那個苦,只有經歷過和正在經歷著的家長才知道……不得不感嘆:學數學,那是真的難!01 輔導孩子數學作業,不僅傷害親子關係,更傷害夫妻關係。有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就是輔導孩子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
  • 關於開展東陽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
    (一)「親子閱讀」導讀階段  從文件下達之日到放暑假前,全市小學、初中在當地新華書店的協助下通過專題輔導、現場介紹、網絡發布等形式對未成年人及其家長開展親子閱讀內容、形式等方面的導讀。閱讀內容包括經典名著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類及其他有利於提高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風貌的相關書籍。
  • 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首先是實行八個字:「認寫分流,多認少寫」,這是這套新教材編寫的一個原則,主要是低年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經過調查,覺得這樣做可能會提高教學的效果,為孩子們儘快地過渡到獨立閱讀階段創造條件。認字和學會寫字是兩個教學目標,小學低年級認識常用字是1600個,比以前減少了200個,以前是1800個,其中要求會寫800個字左右,會認得要多一點。
  • 小學生家長微信群的樂與苦
    孩子上學放學,要求家長們輪流來當志願者站崗……」「每次發這些消息後,老師還會補充幾句『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之類的話,好像我們不去參加就是不重視自己的孩子一樣。」陳海航直言,每次看到家長微信群出現這樣的消息,他就反感,「家校結合沒錯,但也不是什麼事都要家長參加,大部分家長也不可能總有時間去參加。學校和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面對的是孩子,不是家長。」
  • 小學語文期末複習的總攻略,老師家長都需要!
    一個單元需要複習的內容大體可分為生字詞、課文內容、語文園地三個方面。就這三個方面而言我們可以做如下的分類:積累方面的:包括單元中出現的生字新詞、要求背誦的課文及語文園地中的讀讀寫寫、讀讀記記、日積月累等;閱讀方面的:包括課文內容、課文的中心、重點課文的重點段、重點課文文後的重點題目等;有關習作方面的:主要包括口語交際和習作。
  •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
    溫儒敏全面解讀統編《語文》小學教材!老師、家長應該看看! 首先是實行 「認寫分流,多認少寫」。這是「統編本」低年級語文教材的編寫原則。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儘快過渡到獨立閱讀階段創造條件。 認識字和學會寫,是兩個不同的目標,小學要求低年級認識常用字1600個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個 ),其中800字左右會寫,教師在教學中注意不要加碼。不要回到過去那種 「四會」 的要求,因為認、講、用、寫是很難齊頭並進的,那樣做效果可能欲速則不達。
  • 小學生「高情商」造句火了,老師看了直樂,網友:是孩子爸寫的吧
    如字和果字都用上了,但意思卻不是那個意思。難過:我家門前的水溝很難過。我想家長看了孩子的造句會覺得更難過。不過並不是每個孩子在寫作業上都很困難,最近有個孩子的造句作業就被網友直呼高情商。照樣子寫句子,孩子寫了這樣兩句:語文老師非常漂亮,我喜歡我的語文老師,不僅切題,還顯得非常的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