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網紅老師@我們1班王悅微,
在某教師群裡和同行們
交流學生習作。
勇奪冠軍的是這篇周記
《我家的小狗小黃》,
遇上這樣的作文,
老師發愁了
該怎麼批?
我家的小狗小黃是一隻黃色而且很小的小狗,它每天都在汪汪汪汪汪……(此處共計52個「汪」)它每天都汪汪汪地叫,讓我很煩。有一天我站在它的面前問它,你每天都在汪汪地叫什麼,它沒有理我,繼續汪汪汪汪汪……(此處共計69個「汪」)我被它汪汪汪地很煩,第二次問了它叫什麼,它繼續汪汪汪汪汪汪……(此處共計22個「汪)然後我就沒有理,它繼續汪汪汪。
不久,
@我們1班王悅微 老師
在微博宣布,
動物語冠軍得主
是評論區的這篇《老鼠送信》——
相比其他同學,
湊字數時還在開頭結尾加點內容,
這篇作文除了標題外,
全篇上下都是「吱」,
「毫不摻水地在湊字數。」
看了孩子們的作文,
網友們「哈哈哈」樂了一大片,
除了想起自己小時候
作文創作時的艱難,
更真切體會到了老師的難,
語文老師也太難了!
看到上述新聞,不禁引人思考,孩子剛開始寫作文,如何來端正孩子們寫作文的態度,進而找到寫作文的樂趣,助力孩子們輕鬆寫作文呢?
本周,我們特邀開發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李美葉和牟平區第二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曲昌華老師,她們將結合平時教學中暴露出的實際情況,為家長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師簡介】
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28年,專注閱讀和寫作教學研究。先後獲得「煙臺市師德模範」「煙臺市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和「開發區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大意是整個小學語文閱讀的重難點
秋季開學已有兩個月,在最近的單元測試中,李美葉發現,很多孩子在閱讀理解題上得分不高,有的甚至不會做,大片的空著。
「試著做好以下三點,就會有所改變。」李美葉給出的第一個方法是讀文和審題,在她看來,這是關鍵。同學們可以先將文章讀2-3遍,然後細看題目要求,再找相關段落,細細品味其中的關鍵句,最後從關鍵句中找關鍵詞,切忌帶著要求直接閱讀做題。需要注意的是,讀題目時,一邊讀一邊將關鍵性提示語劃上橫線,避免審題不全,答非所問。如「畫線句子是圍繞哪個詞來寫的?」關鍵詞是「畫線句子」「哪個詞」,如果找不到關鍵詞,很多同學就會找一句話或者從整篇文章中找一個詞,造成失誤。
除了仔細審題,李美葉認為,技巧訓練很重要。「三年級培養的閱讀能力主要有三項:從文章中提取信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概括文章大意。平時訓練中可以借鑑一些技巧。」
李美葉舉例說明:
1例1:如何從文章中提取信息。
先找到含有題目要求中的「提示性語言」的句子,將這個句子的上下文聯繫起來讀幾遍,自然就能找到答案。如《永不凋謝的玫瑰》一文問:你認為文中「永不凋謝的玫瑰」是指什麼?根據「永不凋謝的玫瑰」這個提示性信息,從文中找到了這句話: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嗎?答案自然就找到了。
2例2:如何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可以採用三種方法:近義詞(反義詞)法,詞素串聯法,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法。
近義詞法:本指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萬紫千紅等),文中指葡萄的顏色很多。
詞素串聯法:本指五種光,十種顏色,指光和顏色多,文中指葡萄的顏色很多。
生活經驗法:本指顏色豐富,文中指葡萄顏色很多。
3例3:如何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大意。
這是整個小學語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李美葉建議同學們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中心句概括。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找到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題目擴充法。如《不懂就要問》題目擴充: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故事。
每一自然段找關鍵詞句串聯法。如《秋天的雨》抓住「顏料、氣味、過冬」三個詞概括:文章從顏色、氣味和動物們準備過冬三方面讚美秋天。
「六要素」概括法。將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串聯。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寫道:聖誕夜的街上,賣火柴的小女孩因為沒有賣掉火柴不敢回家,她5次劃著火柴幻想,最後被凍死的故事。
有時候,閱讀理解的答案就藏在細微處。細微處一般是題目、開頭和結尾。如《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一文,用一個詞來描寫同學們的「課間生活」,答案「豐富多彩」就在題目中。另外,還要把一些語文專業術語區分清楚。如文章的「結構方式和寫作方法」「修辭方法和說明方法」區分開。最後,李美葉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可以在完成的題目之前做上標記,避免漏題。
【教師簡介】
牟平區第二實驗小學高級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從教近20年,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兼任班主任工作。多次在省、市、區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參與省、市、區級課題研究達十幾個,致力研究「有效讀寫」,倡導大量閱讀,活化積累。
家長學會這六種方法,助力孩子輕鬆寫作文
牟平區第二實驗小學語文教研組長曲昌華注意到,家長在孩子三年級語文學習中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孩子升入三年級以後,第一次接觸寫作文,孩子不知從何下手,坐在那兒半天也寫不出兩行字,甚至還要家長帶著寫。
家長應如何助力孩子輕鬆寫作文呢?根據經驗,曲昌華老師提供了六種方法,家長們不妨一試。
1教給孩子學會觀察的方法
作文難寫不是因為沒有可寫的材料,而是孩子缺乏觀察的能力,家長要幫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觀察方法。
(1)比較觀察法。如觀察老虎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把東北虎和華南虎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分解觀察法。如觀察鸚鵡時,教孩子先觀察鸚鵡的整體,然後再觀察它的頭、背部、腹部、腳等,最後形成對鸚鵡的整體認識。
(3)連續觀察法。在較長時間內,分時間段進行連續觀察。如觀察水仙花的生長變化、蟬的蛻殼過程、蝌蚪變青蛙的過程等。
2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閱讀是提高孩子寫作能力的基石。家長定好鬧鐘,每天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為孩子讀書5—10分鐘。讀的內容應選擇孩子感興趣、讀得懂並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精美文字。當孩子朗讀時,家長要感興趣地傾聽,並給予鼓勵。
3引導孩子寫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有兩大內容。一是佳句摘抄,鼓勵孩子把書中的優美詞段落摘抄下來。常常翻看。二是寫讀後感,不必太長,幾十個字就可以。鼓勵孩子多看多背誦優秀範文,讓孩子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比如常見的開頭、結尾的寫法。
4養成孩子做剪報的習慣
做剪報是積累素材、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家長可以讓孩子把報紙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來,分門別類地貼在本子上。
5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可以從讓孩子複述文章內容開始,因為有模板,複述起來比較簡單。然後可以讓孩子講學校發生的事情,要求孩子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感想的順序把事情清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6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記日記能提高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敏感意識,幫助孩子們積累習作素材。日記一般分為觀察日記、生活日記和隨感日記。寫生活日記不要把一天中的事都寫進去,那就成了流水帳,一般選擇印象深刻的,有意義的一件事,記錄人物、事件、感受。日記篇幅可長可短,不要勉強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