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猜想之二:整本書閱讀——「讀後感」推介信」「書評

2021-01-08 文史教哲嚴究苑
lzbdmftplzbdmftp

【原創試題】

讀下面的書目,根據要求寫作。

「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熱點,推動得如火如荼,並且學界已經取得了共識,皆認為是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在倡導「整本書閱讀」的大環境下,請你寫一篇文章顯示你讀名著的收穫.

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課外書有: 1.《論語》;2.《三國演義》(羅貫中);3.《紅樓夢》(曹雪芹);4.《吶喊》(魯迅);5.《女神》(郭沫若);6.《子夜》(茅盾) 7.《家》(巴金);8.《雷雨》(曹禺);9.《圍城》(錢鍾書);10.《談美書簡》(朱光潛);11.《哈姆萊特》(莎士比亞);12.《堂吉訶德》(塞萬提斯);13.《歌德談話錄》(艾克曼);14.《巴黎聖母院》(雨果);15.《歐也妮葛朗臺》(巴爾扎克);16.《匹克威克外傳》(狄更斯);17.《復活》(列夫託爾斯泰);18.《普希金詩選》(普希金);19.《老人與海》(海明威);20.《泰戈爾詩選》(泰戈爾)。

要求:選好名著,選好角度,明確文體(從「讀後感」「推介信」「書評」選定其一),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押題依據】

「整本書閱讀」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熱點,推動得如火如荼,並且學界已經取得了共識,皆認為是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在倡導「整本書閱讀」的大環境下,2020年高考極有可能會對這一語文教學熱點作出回應,表現在作文命題就可能是寫「讀後感」「推介信」「書評」。當然,其「整本書」的範圍應是眾所周知的名著,也應是教育部要求高中生必讀的名著。

應用文寫作已經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主要考查點。

【寫作指導】

全國卷的命題非常注重應用文的寫作,一般書信體、演講稿、慰問信、觀後感、家書等等已經密集亮相,這是一個現象級的導向。那麼,還有哪些文體可能會考到呢?

寫「讀後感」,最好要有主標題,並以「讀《xxx》有感」為副標題。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繫點,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要密切聯繫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推介信」就是向親友或同學推薦、介紹某一名著,希望對方去閱讀。著重從「這是一本怎樣的書」(簡要寫)、「作者是怎樣的人」(簡要寫)、「主要寫了什麼內容」(重點寫)、「就一些內容談我的感受、感動、感悟」(重點寫)、「這本書對人生方向的重要指引,在我生命中重要地位」(簡要寫)等等,著重寫自己推介給對方的理由。體裁就是書信體,注意書信體的一般格式<倡議書、建議信也是這種格式,其文體同樣值得重視)。

「書評」,是對一本書的綜合評價,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書評的對象是書,寫書評的時候不要過多去寫作者,也不要寫太多自己的感悟,每個人的感悟不一樣,但可以在書評中適當穿插一些自己的感悟和觀點,是為了引起讀者的共鳴。任何不涉及對某本書進行評價的文字,都不能叫做書評。著重從思想性、藝術性兩大方面進行評論。

當今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有兩大點,一是從題材上來看,貼近校園生活;二是從文體上來看,應用文寫作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應試2020年高考作文,這個題目極有必要著重訓練。

【高分範文】

品《論語》之味,悟人生之道

——《論語》讀後感

鄒佳彥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學著作浩如煙海,有講述花妖狐媚的《聊齋志異》,有描寫山河鬼怪的《山海經》,更有將儒家精神傳承千百代而不止的《論語》。

品《論語》之味,悟人生之道。《論語》是根據孔子及其弟子平日言行而集成的一本語錄,其中語錄體現了孔子在為人處世,生命意義等方面的深刻思考。書中有體現孔子「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交友觀,有體現「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觀,還有「匹夫不可奪志也」的人生觀。通過讀《論語》,我們可以實現與古人聖賢的親密談話,和古人聖賢進行穿越時空的精神文化交流,學習為人處世應遵循的基本準則,了解提升自己應學習的人生態度。讀《論語》,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只是基礎,提升自己的人格素養才是真諦。

作為課業繁重的高中學生,學習課內知識是我們重點要做的事情,而如何學習好課內知識呢?《論語》告訴了我們答案。「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第三省:「傳不習乎?」告訴中學生每日都要反思自己學到的知識有沒有得到鞏固;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對於學習,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給出了明確的方向。讀《論語》,通方法,這便是《論語》其中學習方法的一味。

「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孔子大教育家一生所奉行的條例。《師說》中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就有力地證明了孔子的學習態度。於孔子而言,人的一生都是不斷學習和糾正自身毛病的過程,人無完人,類似的,也就沒有人一無是處。一雙善於發現他人長處的眼睛與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一樣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正是這個道理。只有善於發現他人長處時積極請教學習,察覺他人行為不當時積極反思自己,人才會在不斷反思中進步,在不停發現中成長。讀《論語》,悟真諦。這正是其中為人處世的一味。

《論語》流傳千年而不衰,對儒家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構成的巨大作用不喻自明,《論語》對於當代中學生的好處更加明顯。在我們中學生的時間段,許多人生哲理還未曾知曉,若在此時,手持一本《論語》,細細品味其中短小而精煉的句子,既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提高,又對人格的塑造也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為呢?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以往的時光已經過去,未來的一切還可以著手改變。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論語》吧!品《論語》之味,悟人生之道。

【點評】

讀後感,側重在「感」。本文從「讀」的角度簡要提煉出《論語》的精髓,隨即著重呈現了「感」:感受、感悟、感慨。言從文順,順理成章。

紅樓盡頭,夢醒時分

——《紅樓夢》書評

熊思齊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者,獨寶玉而已。」這是魯迅筆下對寶玉這塊「頑石」的評價。偏偏這塊五彩補天的頑石卻在人間目睹了各類人物和自己如夢一般的悲劇,而這亦是紅樓高處不勝寒的一場夢,更是曹雪芹自己的一場夢。紅樓盡頭,不過夢醒時分。

「剪不斷,理還亂。」《紅樓夢》裡的愛恨痴真,真善美,假惡醜,和人物交織在一起,便成了那紛飛複雜毛線團,永遠也不會有頭緒。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黛玉,通曉人事的寶玉…隨著那個封建社會的起起落落在人海裡浮沉,經歷大觀園的繁盛和衰弱,最後,如夢一場,塵埃落定。

這是《紅樓夢》裡人物的悲劇,是他們的夢醒時分。與他們骨肉相連的曹雪芹又何嘗不是和他們悲歡同在呢?

「生於繁華,終於淪落」的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一樣,起落,也正是他的起落鑄就了他的紅樓,無非都是夢一場。他帶著對眾生陷於那個封建而無法自拔的社會的同情,而塑造了《紅樓夢》。而《紅樓夢》也替他書寫了內心日記,似夢非夢。飽含「一把辛酸淚」的著作,又恐後人無人知,故云:「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是曹雪芹自己的一場夢,夢醒時分,一切皆空。才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自嘲。

《紅樓夢》運用了很有特色的象徵手法,更是把「石頭」給予多義性,讓它成石又成人,用雙線展開一個以石頭闡明的意象世界,另一個則是以人間故事為具象世界。以此呈現了一個封建,殘酷的社會。揭示了藏於「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愛情悲劇,「金陵十二釵」的人生悲劇等故事後,榮辱、生死的主題。

這是《紅樓夢》的夢醒時分。「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不知是讓人把故事看淡點,開始把人看淡點,亦或者是作者也用此寬慰著自己?

矛盾的感情,真實的人生。何人又不是入世沉淪,而陷於人事時,渴望解脫,渴望救贖,對出世充滿了嚮往?《紅樓夢》盡頭真是夢醒時分嗎?非也。怕是作者戲說,才能讓人生輕輕掠過,不留痛楚。而《紅樓夢》又真實可觸嗎?非也。人生本如戲,最終不過是一樽還酹江月罷了,而這鏡中花,水中月的浮華人生,走到盡頭,又何嘗不是一場夢的夢醒時分?

紅樓盡頭,夢醒時分。我們啼哭周圍人歡笑,是我們來世。周圍人哭泣送別微笑的我們,是我們離世。人生一世不過春秋一季,經歷種種悲歡,立於人世外會迎來夢醒時分,落於塵俗中,也終有夢醒時分,其中人世悲觀盡現。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

本文從小說內容與藝術特色兩方面來評價《紅樓夢》,層次分明,文脈流暢,有較為深刻的洞察力和思想深度,緊緊聚焦於一個「夢」字來做文章,可謂「抓住了牛鼻子」。要在如此短短篇幅中評論這麼一部恢宏的小說,如果不能找到這麼一個關鍵點,是很難支撐起文章內容的。這體現了作者的聚合思維能力,使文章思維有了條理化、簡明化、邏輯化的品質。

來自中國的「聖經」

——向英國網友推介《論語》

莫子琪

親愛的Alice:

你好!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網際網路時代,即時通訊,你的電子郵件我已收到,獲悉你對中國文化有深厚的興趣,要我給你推介一本書。那麼,我決定推薦的是《論語》—— 一部三千年來一直盛放馨香的儒家經典。

相信你也知道《論語》。在中國,許多三四歲的孩童就開始學習這部國學經典,言談之中冷不丁迸出幾句論語裡的名句來。《論語》的地位就像貴國的《聖經》,婦孺皆知。但蘇格拉底有言:"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同樣,沒有經過深刻思考,切心體悟的論語名句,即使背得滾瓜爛熟,聲情並茂,那又有何意義?

深挖《論語》,是一座大寶礦。湊熱鬧者探頭一看,"平平無奇,不過如此";應付考試的學生久久凝視,"內容枯燥,冗長乏味"。而那些沉醉震撼於千古聖人思想,滿懷虔誠探求人類真理的文化"淘金者",則在《論語》中俯拾起璀璨寶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聖人無常師,只是對照著萬眾世人,把他們的閃光點收為己有,將黑暗面逐一祛除罷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審視自己,審視當下,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流傳千百載,某些語錄到了二十一世紀,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扔可折射孔子的思想光芒。寒風肅殺,群芳凋零,只有松柏長青。友誼也是如此,只有經得起考驗,友誼之樹才會長青。比如,在百愁莫展的貧困之際,有些個朋友,平時默默不語,到了你落魄之時,雪中送炭——此可謂"歲寒之松柏"。而那些爭奇鬥豔的「花木」都隱匿了蹤跡,更顯出「松柏」之可貴。再比如,當08年我國不幸遭遇汶川地震時,巴基斯坦發動了國內全部的救援飛機;啟用了90%的應急救援帳篷、乾糧;本國總理還隨救援隊伍前來救援……一個貧困的發展中國家,幾乎舉全國之力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切切實實印證了"歲寒松柏"之說。當"巴鐵兄弟"滿注真情來支援我國時,某些世界大國平日裡"人權""人道"主義聒噪不休,到了別國需要幫助之時,卻借"支援"的名義派遣救援隊去中國,以"幫助"之虛,行"考察情報"之實,做足表面功夫。 "高下立現"了。

中國有句古諺:「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是宋代宰相趙普憑藉著熟讀《論語》,將一個範文大國治理得井然有序的歷史故事。建議當今世界第一大國總統讀讀《論語》,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如果人人如此,天下必將和平。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經典著作,其中絲絲入扣的哲理箴言如晨鐘暮鼓,於個人,國家而言,至今仍能振聾發聵。——這就我向你推介《論語》的理由。「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渴望與你交流學習《論語》的心得!

順頌文祺!

你的朋友:莫子琪

2020年2月 18日

以向英國網友推介《論語》來行文,情境設置巧妙,非常有創意。推介這樣一部耳熟能詳的書,其實很難寫出新意的,但有了這麼一個匠心獨運的角度,使「平凡」有了「韻」。 寫作就應如此,你無我有,你有我新,自可獨佔鰲頭。

相關焦點

  •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
    原文標題:高考作文專題(學案)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ID:gh_30bb2b675f79】高考作文專題(學案)——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
  •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2020山東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今天,全國1071萬考生走入考場,2020年夏季高考正式啟幕!2020山東高考作文題目: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斷採取防控措施,全國人民緊急行動。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
  • 高考作文輔導49:2020年作文備考應用文寫作之讀(觀)後感
    讀後感與觀後感一、什麼是讀後感 、觀後感 ?讀(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一部影視作品之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二、讀後感與觀後感的常見誤區1. 簡單摘抄——摘抄大量句段,只抄不「感」。相信很多童鞋都有一個專屬小本本,上面抄滿了動人的好詞佳句。摘抄的方式固然有助於學習積累,但「只抄不感」「只抄不練」卻不能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 2020福建高考作文題揭曉!
    當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 2020高考語文科考試正式落幕。 小編和小夥伴們的戰鬥 在這一刻才正式開始~!
  • 副廳長寫"平安經" 整本書以"XX平安"造句 當地媒體:官員閱讀此書...
    「西安火車站北站平安、鄭州火車站東站平安、上海虹橋火車站平安……」整本書以「XXX平安」造句,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賀電所著具體到每個系統「平安」,作者將該系統的所有組成部分列舉一遍,每部分後面加上「平安」二字。
  • 2018年高考作文題目匯總(全國完整版),你覺得哪個最難寫?
    》1982年命題: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1983年看挖井的漫畫,寫一段300字以內說明性文字,一段800字以內議論文。1985年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於環境汙染)1986年樹木·森林·氣候(樹木不能改變氣候,森林可以……從自然現象引申到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1987年自擬題(一、育民小學遊泳訓練班的簡訊,二、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寫一篇短文)1988年習慣1989年致青年同學的一封信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全國Ⅱ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 2020年廣東高考作文題來了!
    可以說是極為茁壯的一批學苗了上午是語文考試不管參不參加高考很多人都在等高考作文畢竟,數學英語等早忘光了只能談論作文了...2020年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感覺又有一批野生段子手要誕生了......暴露年齡的時間到了這裡有過去10年的廣東高考作文題看看你當年寫的是哪一題?
  • 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
    《紅樓夢》的考查,以小說第五回中晴雯的判詞為切入點,考查對整本書的閱讀情況和對人物的理解水平。   二、考慮疫情下考生實際,注重基礎考查,落實高中語文新課標要求  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盤點:1977——2017山東高考歷年語文作文題目全在這裡了!
    日中午11點30分,高考首場考試結束,2017年高考山東卷語文考試作文題目出爐,為根據一段「一個書店24小時營業,營業員無論對待大學生還是流浪漢,態度都一樣……」等文字材料,進行作文。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啥嗎?大眾網記者為您梳理匯總了自1978年以來,歷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題,讓我們從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的變化看中國近40年變遷。
  • 不管明天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這麼寫一定差不了!
    北京卷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河南卷題目為《我的心飛向毛主席紀念堂》,「雷鋒」「為人民服務」「實現共產主義」等也在其他省份的作文題中出現。改革開放之初,社會急需思辨類人才,為國選才的高考制度也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那時的作文題多是要求考生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看法,文體中,議論文「一花獨放」。
  • 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推薦一本書》,告訴你怎麼寫書評
    【孩子寫作文是硬傷,組織家長一起學】惠民大叔新建了一個群,關於孩子寫作文的交流群,應家長要求整理出優秀的範文分享給孩子們參考。今天分享的作文主題是,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推薦一本書》,告訴你怎麼寫書評~~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好書,要寫清書的名字,作者等信息。重點寫一下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可以寫一點,也可以寫幾點,注意分段寫。
  • 活著讀後感800字
    有哪本書比《活著》更有意義,能更好地有感而發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還是《冷山》?《活著》,一個悲慘的故事。雖然不會像看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時哭得稀裡譁啦的,但看《活著》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悽慘的感覺。這書看過很久了,但餘華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還是令我難忘:一個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
  • 高考作文的別樣面孔
    年年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都是重頭戲,並引發全民創作的熱情。今年山東語文試卷,採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閱讀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從晚清學制改革以來,現代意義上的高考作文,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作文題考的是考生,也是時代。
  • 看過2020年英、美、德、法、日的作文題,再也不說高考作文難寫了
    高考作文,不僅是高考中分數最高的一道題目,也像時代的印記一樣,記錄著每一年中國語文教育的方向。 你有沒有好奇過,世界其他國家的作文是什麼樣的? 包sir 整理了英國、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國家的作文題。
  •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院長「薦書」我來讀】對未來的遐想——《未來簡史》讀後感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習作,讀後感寫作方法與原創作文
    讀一篇文章,看一本書,那感覺很奇妙,就像嘗過的美食,總會口齒留香,而文字卻能在頭腦中留下烙印。有的印痕深,仿佛刻在石頭上,難以磨滅;有的印痕淺,仿佛踩在沙灘上的腳印,浪花掃過,全沒影了,或者又如清晨的薄霧,太陽出來,統統回家,留都留不住。一、為什麼要寫讀後感。
  • 實用貼:高考英語作文必考邀請信萬能模板
    近幾年高考全國卷,很喜歡出書信類的作文。書信類作文看似簡單,但是想要拿高分還是很難的。   書信類作文包括:邀請信、道歉信、建議信、介紹信/推薦信、申請信、感謝信和投訴信。這都是高考作文很可能遇到的類型,而且外國人很喜歡用以郵件寫信,所以考查這樣的作文類型也不奇怪。   今天就書信類別的1個類型 —— 邀請信萬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