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2020-12-04 澎湃新聞

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2020-06-18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蘭谿市「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由中共蘭谿市委宣傳部、蘭谿市文明辦、蘭谿市教育局主辦,蘭谿市新華書店協辦,至今已是第十一屆。活動圍繞「快樂閱讀和諧成長」主線,以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重點,大力營造全民閱讀良好氛圍,激發未成年人閱讀熱情,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現將第十屆讀書活動中獲評金華市的優秀讀後感作品予以選登,今天推出的是《流浪地球》讀後感——《寂滅中永恆的紀念碑》。

寂滅中永恆的紀念碑

蘭谿市聚仁中學 九(8)班 何昊翀

指導老師:金潔

流浪,去流浪,帶上地球去流浪……

眼前,行星發動機聚變噴湧出的光柱,淹沒了我無力的呼喊。

初讀《流浪地球》,深感興趣的是其中對於未來科技的大膽想像,行星發動機、反物質炸彈、星際飛船等,所有這些都讓我眼前一亮,讓我為之深感震撼。而這次,我要以不同的筆法,寫一篇「感」,不想談太深的,從簡便好。

重拾舊書,發現自己之前還是太將「書」當「書」,並未體會其深層,現在才有了新的「思考」。

文中「我」的設定,是否影射了那一個年代的人們呢?「我」出生在一個相對美滿的家庭,父親是近地軌道太空人,有極高聲譽。但是,在「我」的世界裡,是否過多地強調了對與錯、是與非,而忽略了人的本性?在母親被巖漿熾熱的火苗吞噬時,在父親瞬間汽化時,在加代子領槍出走時,他都沒有強烈的情感趨向。在那個時代,真的就有那麼絕對無情嗎?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我無法理解。但是,在電影版《流浪地球》中,親情與自我判斷力卻十分突出,主角劉啟因父親答應永遠伴隨自己卻食言,而對他產生極強的「恨」,爺孫之間超越生死的連線也非常強烈,甚至每一個人的判斷力與精神信念都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

這樣改編真的符合劉慈欣「宇宙社會學」想要表達的嗎?我試圖考證。

回望書本,我甚至有了比看《三體》時感受更深的哲思。

「從眾」「極端」一直是全人類的病痛,全球人們僅憑自己對太陽不甚精確的測量發生暴動,意圖將地球開回太陽身旁。而與此截然不同的是書中「地球派」們的成熟、堅定。

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內心五味雜陳,當地球駕駛臺上五千多人肅立時,最高執政官的聲音響徹整個空間,他們為了保全地球,保全人類火種,毅然放棄了戰鬥到底而選擇了多數地球人不能接受的「投降」。他們同時也不埋怨、憎恨所有的人,只是默默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希望人類文明之火種可以世代相襲,永不熄滅。

在太陽氦閃的光輝中,「地球派」們穩穩站在早已凍結的海平面上,像五千多尊鍍金雕像熠熠生輝,而這顆叫地球的行星,就是他們永恆的紀念碑,他們象徵著清醒的頭腦、獨立的意志、宇宙的視野,所有人當為他們落淚,宇宙也當為之寂滅。

縱觀之前的問題,我有了明確的答案。在當時那個極端的環境下,人們隨地球或地球隨人們去流浪,沒有屬於自己的「根」,連家園也接近毀滅,而這,終究會有迷失與彷徨,而這也是書本為何稱之為《流浪地球》的原因。在那個時代,「我」漂泊不定,「我」也只為了生存而喪失了情感,喪失了自己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甚至於或忘卻了自己是誰,為何而生,也在無數世代漫長的航程忘卻了意義,這也恰恰是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在日漸放大的社會問題。

但正因如此,請在東方再次出現霞光,人類又看到了藍天,鮮花重新掛上枝頭時一定要記得叫我一聲,俯瞰這「地球派」們像五千多尊熠熠生輝的鍍金雕像;仰望這在寂滅中永存的永恆的紀念碑!

教師點評:

面對這樣的一篇讀後感,我不想從讀後感寫作技法的層面,去簡單剖析,那樣未免太過可惜。也許我們應該這樣思考:為什麼作者能有如此新穎而深刻的感悟?

我曾問過小作者,看過多少劉慈欣的作品,看了多少科幻類的作品?他說:"我看完了劉慈欣較經典的15部長短篇作品,也瀏覽了阿西莫夫的17部機器人,銀河帝國和基地系列的作品,還涉獵了其他作家的著作如阿瑟·C·克拉克的《2001太空奧德賽》、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看來不必我多說,大家都已經明白,真正出類拔萃的讀後感,來源於閱讀。

唯有讀,才有感;唯有大量地讀,才有深刻地悟!

原標題:《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關於開展東陽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
    市各有關學校、新華書店: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和上級對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要求,大力營造全民閱讀良好氛圍,激發未成年人閱讀熱情,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據金市文明辦[2018]第6號《關於開展金華市第九屆「溫暖的旅程」未成年人親子讀書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開展東陽市第九屆
  • 我們不僅可以流浪地球,還能流浪太陽系
    例如:①大型隕石的撞擊(科幻電影中比較常見的地球滅絕原因)②超星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所釋放能量相當於幾十萬年間太陽所釋放能量的總和(雖然科學技術還有待提高,不過還是能看到明顯的希望),而如若我們不想拋棄地球,除了流浪地球,也許我們還能流浪太陽系。
  • 一篇《流浪地球》的讀後感
    外界對《流浪地球》也是有很多評價,統一則以為這部影片是中國科幻界的開山鼻祖,小編覺得真是在理,要說特效,可謂是名不虛傳,要說劇情,那也是有板有眼,步步到位,感情也是飽滿不一般,令人感動,甚至還有很多人都為剛子的舍已為人流下了眼淚。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流浪地球中的叛軍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硬核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我想來說說其中的一個細節。如果你看過這部影片的話,在《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其實,只要讀過《流浪地球》原著的人,立刻就知道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情節線,被刪得面目全非之後的一點遺存。
  • 帶著地球去流浪——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觀後感
    ,開始流浪開始遠離曾經慈祥的太陽逃往危機重重的宇宙遠方轉眼之間,地球就變成了冰雪之淵>微弱的星光就是人類的希望流浪地球,總會找到另一顆太陽溫暖的陽光,將恢復地球家園很快失去了權威和控制權流浪地球,開始漫無目的地亂竄
  • 流浪地球小說作者是誰?電影《流浪地球》的口碑怎麼樣?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是引發了很大的熱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面對災難,長遠的和突發的,這構成了一系列矛盾衝突,推動故事的發展。而到了後半段,真正面對希望還是毀滅,盡力而為還是適時放棄, 這時,影片的主題才慢慢清晰。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昨天,終於去看了好評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非常震撼和感動,宏大的敘事格局,炫目的特效製作,還有觸動內心的情感大戲……但是,當我找到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讀過之後,卻發現,電影和原著實在是差異太大。相比電影的煽情,原著實在是太冷靜和理性了。讀著讀著,竟然讓我細思極恐。
  • 寒冬送溫暖「活動溫暖千顆「流浪的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12月30日,省民政廳發布數據,今年入冬以來,全省共投入救助專項資金200餘萬元,救助冬季流浪乞討者9477人次,織密兜牢了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安全網」。10月份,省民政廳下發「寒冬送溫暖」活動通知,對全省各地做好冬季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結合省情實際、地域特點積極主動作為。
  • 昱見觀影|為什麼「流浪地球」工程註定會失敗
    電影《流浪地球》最近在國內獲得了極高票房,無論電影還是原著小說,都設定了一個十分宏大和腦洞清奇的世界觀——太陽即將爆炸,人類為了逃難,不得不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開啟一場「持續兩千五百年的遷徙」。同樣,無論電影還是小說,都只寫了這場旅程還沒走出太陽系的那「第一步」。
  • 《流浪地球2》曝概念海報 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2》概念海報就在11月26日上映當天,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特別展映之際,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傅若清、電影《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這預示著,中國科幻冒險電影再度起航,電影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星際旅程危機四伏、兇險連綿,流浪地球時代的人們捨生忘死,最終化險為夷。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劉德華驚喜亮相
    活動現場,「中國科幻第一人」、電影《流浪地球》的監製劉慈欣,與電影《流浪地球》領銜主演吳京錄製視頻向郭帆導演「催更」引現場笑聲不斷。製片人龔格爾也透露:「電影《流浪地球2》的準備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科學幻想的新世界,期待觀眾能夠體驗到更多更好的劇情,也能發掘更多的細節。」「小破球」的冒險旅程從未間斷,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希望」就在前方。
  • 吳京《流浪地球》要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如果實現了你會怎麼樣
    電影《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
  •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 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流浪地球》點燃青少年科幻熱情 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2019年02月20日 12:55:00來源:文匯報   《流浪地球  ■本報記者 朱穎婕  今年春節檔,國產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實力圈粉,點燃了青少年學生對科幻的熱情。同時,寒假裡很多學校的作業都少不了帶有配套書單的書籍讀後感。  但是,翻開一些學校的書單,作品卻很傳統,科幻作品更是還停留在「哈利·波特系列」,姑且不論哈利·波特系列是魔幻還是科幻。
  • 【2019冬季賽】《流浪地球》領航員號末日飛船
    大家好,我是旅程幻想,這次中國元素飛行器主題的MOC比賽讓我蠢蠢欲動,靈感來源--劉慈欣創作的小說拍成的中國電影《流浪地球》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講述的是地球因為太陽末日而不得不流浪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流浪地球》和《三體》都是劉慈欣所寫的科幻小說,但二者之間並無聯繫,劉慈欣是一名科幻小說家,2015年,他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書也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流浪地球》則獲得了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
  • 百種語言共訴「再見太陽系」,《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2020年,帶著「心」創作、「心」剪輯、「心」視效、「心」增11分鐘內容的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再度「心」重映,就在11月26日上映當天,電影《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特別展映之際,電影《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這預示著,中國科幻冒險電影再度起航,電影《流浪地球》將繼續燃亮太空!
  • 網友版流浪地球!遊戲影視中的太空船3D模型大比拼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網友版流浪地球!遊戲影視中的太空船3D模型大比拼 網友版流浪地球!遊戲影視中的太空船3D模型大比拼 我愛G胖G胖愛我 2020-10-16 11:27 【網友版流浪地球!遊戲影視中的太空船3D模型大比拼】人類對宇宙飛行的想像力極限在哪裡?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