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尾部火焰一共有11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溫度和級別。等級最高的是藍色火焰,像我們的殲-20的尾部噴出的就是藍色火焰,給人一種十分強烈的科技感,符合我們五代戰機的先進設計,溫度大約在2500攝氏度以上。其次是天藍色火焰,溫度在2000攝氏度左右,再往下是白藍色火焰,溫度在1500攝氏度以上,純白色的火焰溫度在1500攝氏度左右。
藍色火焰以下就是金色和橘色,金白色火焰的溫度在1400攝氏度左右,金黃色火焰溫度大約在1300攝氏度左右。再往下走就是橘色等級,純橘色火焰溫度在1100攝氏度左右,橘紅色大約是在1000攝氏度左右。紅色火焰的等級是最低的是,深紅色火焰的溫度只有700攝氏度,暗紅色火焰的溫度在600攝氏度左右。所以飛機火焰的顏色就決定了它自身的動能大小,美國戰鬥機的尾部大多是黃色和橙色火焰,而俄羅斯和中國戰鬥機噴出的則是藍色火焰,這是因為歐美國家主要是通過增加燃料的燃燒量來提升飛機動能,而俄羅斯則是通過增加燃料的利用度來增加動能。
所以發動機尾部火焰的顏色,是由發動機的溫度所決定的,戰鬥機一般在巡航過程中尾焰呈紅黃色,如果是有作戰任務時,顏色等級就會隨之上漲。當然這是在進氣量充足的情況下,燃料和空氣可以充分燃燒。除此之外,影響發動機噴口顏色的還有航空材料、環境背景亮度、觀察角度等都會對尾焰產生影響。戰鬥機尾部有火焰是瞬間加力的結果,通過極速消耗大量燃油來提高動力,現在戰鬥機一般開來加力設置後,會增加百分之四十到七十的推力。
有人還會問為什麼戰鬥機的尾部會有火焰,而民航客機後面怎麼沒有呢?同樣是飛機兩者區別在哪呢?首先戰鬥機和客機在執行任務方面就有本質區別,一個是執行戰鬥任務,另一個是執行運輸任務。戰鬥機尾部有火焰,是因為它設置了加力燃燒室,可以使得飛機在短時間內瞬間提速,更快的增加飛機動能,同時也會減少飛機的起飛距離。而民航客機本身就是以舒適為主,不需要很快的加速度,民航客機在起飛時有充足的起飛條件,機場的跑道完全能夠滿足他們加速起飛,所以民航客機上不需要安裝這種冒藍火的裝置。本來有些人就害怕坐飛機,飛機向上爬升時就有一定的危險性,這要再來個加速度衝刺,那沒幾個乘客能受得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軍用飛機都會安裝這種設置,因為很多飛機尾部是不會噴火的,像大型運輸機、直升機,他們和民航客機使用是一個道理。而和戰鬥機比較接近的一個機型是轟炸機,轟炸機往往是在夜間執行任務,所執行的任務具有神秘性、突然性,所以在漆黑的夜空突然出現一道一閃而過的火焰,那肯定就暴露了自己,失去了有利於自己的戰機。另外轟炸機往往需要長距離奔襲到達指定地點,如果加速燃燒飛機攜帶的燃料,那轟炸機飛到一半就歇菜了。所以戰鬥機尾部的顏色固然好看,但是並不適用所用的飛機,我們不能一昧追求顏色好看,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研製更先進的發動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