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疫」報導好標題看修辭手法的運用

2020-11-27 中國文明網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如果說寫文章是「畫龍」,那麼擬標題就是「點睛」。標題若擬制精當,則能使文章神採奕奕、引人入勝,令人讀來不僅耳目一新、興趣盎然,而且會產生「好題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如」之感。否則,則會使文章失去神氣,讓人讀來索然無味,難以留下深刻印象,也使得文章的效果大打折扣。近期各大媒體的戰「疫」報導中,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標題。這些標題巧用比喻、借代、對比、排比、對偶和引用,這種運用修辭手法擬標題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鑑。 

  1. 比喻 

  比喻,也叫打比方,就是運用通俗易懂的具體事物,藉以說明或描寫某些抽象的、生疏的事理,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進而增強感染力。

  例1:《抗疫不能簡單「抄作業」,必須做好「繡花功」 》

  例2:《醫療界「四大天團」集結完畢!》

  例3:《「小巷總理」戰「疫」記》

  例4:《疫情中的「擺渡人」》

  例5:《抗擊疫情戰線上的「隱形戰士」》

  例6:《在一線築起疫情防控「防火牆」》

  例7:《抗擊疫情戰場上,盛開著一朵美麗的格桑花》

  例8:《火神山醫院工地的「鐵娘子」們》

  2. 借代 

  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語句更加形象突出、特點鮮明、文筆精煉、貼切生動,進而達到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的目的。

  例1:《「胡辣湯」對「熱乾麵」的情意》

  例2:《「火神」戰「瘟神」》

  例3:《「黑科技」守護「白大褂」》

  例4:《看,那些衝鋒在前的白衣「95後」》

  例5:《「90後」,好樣的!》

  例6:《凌晨四點的武漢,也有很多「科比」》

  3. 擬人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使語句更加生動、形象、具體,更能貼切傳神地表達作者的情感,讓讀者感到所描寫的事物顯得更鮮活更具體。

  例1:《別讓謠言跑在科學前面》

  例2:《白菜致口罩的一封信》

  例3:《武漢莫慌,我們等你》

  例4:《武漢,別怕》

  4. 對偶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具有凝練集中、概括力強的特點,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傳誦。

  例1:《非常之時,果斷之舉》

  例2:《病毒必須隔離,人心不能疏離》

  例3:《硬核戰隊星夜集結,精銳之師馳援黃石》

  例4:《守好一個門,守護一座城》

  例5:《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例6:《安全距離可以有,人間溫暖不能無》

  例7:《群眾在家下訂單,幹部代購當跑腿》

  5. 排比 

  排比是指以內容密切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貫的三個以上並列詞句,表達同一性質、同一範圍的內容,以達到集中說理、盡情狀物、充分抒情的目的,從而能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

  例1:《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

  例2:《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例3:《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

  6. 對比 

  對比是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並舉出來、相對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以便於增強表達效果,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例1:《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例2:《答好「小口罩」的「大答卷」》

  例3:《寧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  

  例4:《安全距離可以有,人間溫暖不能無》

  例5:《背影無聲,人間有情》

  7. 引語 

  引語,即擷取稿件中主要人物最有特點或閃光點的某句話來作為標題的寫作方法。用報導主人公的話做標題具有真情實感,因而更有人情味兒,讀起來也會感到很親切,能使報導內容更加真實客觀,更具有感染力。

  例1:《「往前衝,這是我的天職」》

  例2:《「我不是英雄,但絕不當逃兵!」》

  例3:《「說什麼代購,我們直接捐!」》

  例4:《面對病毒,我必須跑得更快!》

  例5:《「守在患者身邊,我才感覺踏實!》

  例6:《「最危險的時刻,我們上」》

  8. 化用 

  化用,也稱作借用、套用,指將他人作品中的句或段,通過藝術手法加工拆解,根據表達的需要,進行重新組合、靈活運用,使之轉換成自己的語言,以使文字更加出彩。

  例1:《風雪戰疫人》(化用唐詩名句「風雪夜歸人」)

  例2:《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疫」》(化用名句「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例3:《待到戰「疫」告捷時,共賞櫻花之爛漫》(化用名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例4:《白色的他們用黑色的眼睛尋覓光亮》(化用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9. 雙關 

  雙關是指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例1:《同江同湖,「湘」當靠譜——湖南援鄂醫療隊在黃岡的抗「疫」故事》

  例2:《復工復產「建」行動——中建集團全力確保在京項目安全有序推進》

  例3:《援鄂醫療「編外戰士」們:孤膽但不孤單》

  例4:《防疫也要防「抑」!》

  例5:《以非常之「役」決戰非常之「疫」》

相關焦點

  • GRE考試寫作部分的11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及要點
    應用修辭是讓我們的語言更富於形象性,當我們運用不同的詞彙,不管高級還是低級,修辭的運用將會比普通的詞彙更有文學層面上的意義,從修辭中我們可以增加想要說明的效果,創造更有暗示性的景象,並且不動聲色的為自己的水平加分。   針對GRE的寫作,我們在常用的26種修辭中應用的並不多,來來去去的不過十幾種常用的。
  • 鑑賞句子中常見的9種修辭手法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賞析重要句子當中的有關於修辭手法的答題技巧。在實際的考試當中,修辭手法考察出題佔賞析句子類題目的八成,比例最高。從四個部分來給同學們講解:九種常見的修辭分別是什麼;九種不同修辭的表達作用;公示的呈現;舉例來消化前面知識。
  • 2021年高考二輪備考重點:語言運用題修辭手法技法總結
    修辭效果分析: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視覺的美感和氣味的愉悅感。③原文運用了疊音詞「芬芬芳芳」,更有音韻美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表述更為生動形象。【典型例目】例1.例2.
  •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運用了什麼的修辭手法,表現了...
    這前兩句是用比喻修辭手法,來為後邊兩句做好鋪墊,然後後邊兩句再用反問修辭手法,已達到詩人想要的意境。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是運用了反問修辭手法。句子先用疑問的方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人人心裡都明白,不需要回答,因為答案寓於問語的反面。
  • 四年級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解析,注意收藏!
    原標題:四年級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解析,注意收藏! 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的語言表達方法的集合。在高年級的學習中,經常考到關於修辭手法的題目,今天就整理了典型例題。
  • 英語中的修辭手法——語意修辭(1)
    英文中的修辭,大致可分為語意修辭和語音修辭兩類。首先,我們來談談語意修辭。1、明喻(simile)。    認真觀察以上各例,我們會發現它們的特點,由(as)...as, like等引導,這些引導詞被稱作比喻詞(acknowledging word),它們是辨別明喻的最顯著的特徵,明喻較為直白,比喻物和被比喻物之間相似點較為明顯,所以明喻是一種比較好判斷的修辭手法。
  • 19種英語修辭手法+英漢修辭對比賞析慕課
    (童年時代可決定人之未來)三歲看大,四歲看老。17. Oxymoron 反意法,逆喻  /ˌɒksɪˈmɔːrɒn/ 這也是一種矛盾修辭法,用兩種不相調和的特徵形容一個事物,以不協調的搭配使讀者領悟句中微妙的含義。
  • 看,那群島上的戰「疫」人
    看,那群島上的戰「疫」人 2020-02-27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議論文擬定亮麗搶眼的標題,讓標題美目傳情!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謂「美目傳情」也就是指透過眼晴看心靈。一個好的議論文的標題,往往能讓人直接了解到文章的立意和中心。當然,亮麗搶眼的標題決不僅是外形上的「花枝招展」,不能為了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實質,不能「以辭害意」。
  • 優美的景物一定用修辭手法展現
    巧妙運用修辭手法是讓景物描寫的文字妙筆生花的重要手段。為此,我一再強調:一定要用擬人;一定要用比喻;一定要用引用。景物相對於人來說缺乏靈魂,缺乏思想,缺乏性格。如果,我們要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傳神,親切可人,那麼修辭將會是萬能的工具。1、擬人。
  • 英語寫作的幾種修辭手法
    其實英文寫作和漢語寫作在修辭方面還是存在許多共同之處的。要使自己的英語作文顯得有文採,考生就要在英語寫作中嘗試採用有效的修辭手法,下面就介紹幾種修辭方法:  一、比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語言藝術的升華。英語中常見的比喻方法有三種:明喻、隱喻和借喻。
  • 修辭手法、說明方法有哪些類型?作用是什麼?
    中高考經常會有這樣的題型:「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或者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麼的作用?」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修辭手法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常用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的類型及作用。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反覆、反問、設問。
  • 2019年高考語文專項複習之修辭手法
    2019大一輪高考語文: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講解含答案  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仿用、變換句式和修辭"是考綱要求的考點,但全國卷近幾年未做單獨考查。為了做到有備無患,本書對本考點也做到了精講精練,達到備考無盲區的複習目標。
  • 五種實用的修辭手法解析——小初高都能用
    修辭手法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能夠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有效地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效果,常用於各種文章和應用文中。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今天小薈帶大家了解一下最常用的五種修辭手法,小初高都能用!
  • 2017高考語文常見修辭方法及表現手法
    離2017高考已不到60天了,新東方網高考網小編整理了2017高考語文常見修辭方法及表現手法,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一、常見八種修辭手法   01.擬人   含義:擬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將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的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 英語修辭的魅力 盤點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
    英語的修辭手法與英語語法、語言結構和詞彙都密切相關,不僅可以增加文採,而且能夠強化文章的表現力。下面為你盤點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並列出它們的解釋和例句,帶你感受英語修辭的魅力。
  • 「會說話」的好標題怎麼起,才能讓人耳目一新?
    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標題對於新聞報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體時代,簡明生動、通俗形象的口語化標題更易引發讀者關注。以《人民日報》2017年第一季度本報的標題為樣本,可以發現有很多「會說話」的標題,而且說得有味、說得有理,讓人耳目一新,連連點讚。
  • 寫作文必學的六大修辭手法詳解
    原標題:寫作文必學的六大修辭手法詳解 一比喻 1、定義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據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用一種事物來比方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手法。 2、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被拿來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
  • 英語中,這6種修辭手法很常用!
    中文裡,要讓文章閱讀起來更優美,更有感染力,作者會採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寫作。同理,英文小說、詩歌、戲劇的寫作中,也會合理運用修辭,讓文章語言層次更豐富,表達更生動。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將對6種英語常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讓大家了解修辭運用的規律,提高分析英語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1.
  • 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的全部解釋和例句
    原標題: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的全部解釋和例句 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的全部解釋和例句,英語中所有19種修辭手法的全部解釋和例句:Simile明喻、Metaphor 隱喻,暗喻、Metonymy 借喻,轉喻、Synecdoche 提喻、Synaesthesia 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