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醫藥費,肇事方無法定墊付義務?

2021-01-07 法律答疑君

在接觸過諸多交通事故當事人後,發現了一個肇事人和受害人都問及最多的問題,即肇事人要不要先行墊付醫藥費?肇事人一般會問「傷者家屬問我要醫藥費,我現在一下拿不出來那麼多,我必須要給他/她(先行)支付醫藥費嗎?」;而傷者則問,「對方都把人都撞成這樣了,難道就不管不問了?人現在躺在醫院,每天開銷那麼大,難道他/她(肇事者)就不應該支付醫藥費嗎?」今天我們不考慮道德評價,僅從法律角度來進行分析探討「肇事者有沒有義務先行墊付醫藥費」。

案例簡析

慄子甜與朋友喝完酒後駕車回家,途中不慎撞傷陶子鮮,造成陶子鮮腿部、肋骨多處骨折,在醫院救治時,手術費需要3萬6千元,後續住院等費用預估3萬元。交警隊出具的責任認定書為慄子甜全責。慄子甜是來城務工的,收入並不高,沒有支付能力,好在其給車子買了商業險。在與陶子鮮的妻子蔡花美交涉事故賠償事宜時,蔡花美情緒激動,非要慄子甜墊付醫藥費,不然就給陶子鮮「拔管子」,慄子甜也是語塞,無法應承蔡花美的要求。自覺理虧的慄子甜遂諮詢律師,如果自己不墊付 醫不上藥費會不會加重責任?

案例解答

在這起事故中慄子甜雖負全責,但其並沒有法定的義務墊付醫藥費,所以也不會因為其未墊付醫藥費而導致責任加重的情況。相信蔡花美「拔管子」的說法只是一時的氣話,倘若真的「拔管子」,導致更大損害的,應由其自己承擔相應責任。

肇事方不予墊付醫藥費,如果傷者家庭也無力支付醫藥費,難道傷者傷病就不用治了嗎?當然不是!在下文就此問題也會進行解答。

一、肇事者無義務先行墊付傷者醫藥費,意味著其沒有任何賠償義務嗎?

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是其他相關法律,都沒有明確肇事方必須或應當先行墊付傷者醫藥費的規定,所以在法律上是否先予墊付醫藥費,肇事方並非是強制性義務主體,其不予先行墊付或無力先行墊付,並不會增加其責任份額。

不予先行墊付不代表不予賠償。交通事故所產生的賠償責任屬於債務一種,即侵權行為之債。這個債務並非肇事者不予承擔,而是由於其與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關係,通過合同約定的方式將賠償責任轉嫁到了保險公司,但事故責任主體依然是肇事方;如果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害額已經超出了保險額,亦或是肇事者未買保險的情況下,給傷者所造成的損害賠償最終還是要由肇事方承擔的。

二、醫藥費肇事方不予墊付,傷者方無力支付,傷者應當如何救濟呢?

其一,醫院作為救死扶傷的公益機構,對於交通事故造成傷殘的受害者應當先行救助,而不能因其沒有醫藥費「卡脖子」;

其二,交強險是機動車輛法定的險種,機動車均應購買交強險,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後,交強險的保險人應依公安機關《交通事故醫療費用墊付函》,在交強險限額內履行墊付搶救義務,如果保險人不履行墊付搶救費用義務,將會受到處罰。

其三,通過國家的救助制度申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作為依法籌集專項用於墊付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社會專項基金,一般是在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機動車肇事後逃逸,其中任何一種情況出現時均可申請;(此項基金並非「白」墊付的,在基金組織墊付後是可以向責任主體追償的。)

其四,傷者方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先予執行的相關規定,向肇事方所在地或事故發生地人民法院申請先予執行。申請執行對象可以是肇事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也可是肇事方,或者將二者同時列為先予執行對象。

三、關聯法條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保險公司可以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也可以直接向受害人賠償保險金。但是,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的,保險公司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後,經核對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支付或者墊付搶救費用。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墊付搶救費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在接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後,經核對應當及時向醫療機構墊付搶救費用。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時,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一)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三)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依法應當由救助基金墊付受害人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及時墊付。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超過72小時的搶救費用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具體應當按照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地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核算。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二)追索勞動報酬的;(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雖然肇事方沒有法定的先於墊付傷者醫藥費的義務,但還是建議積極配合傷者的治療,這樣不僅有利於傷者治療的順利進行,減省治療費用;也同時可以減少,甚至化解事故雙方的矛盾。墊付完保險公司該賠付的還是得賠付,如果沒買保險,最終還是要你承擔。

相關焦點

  • 交通事故後肇事司機不願墊付醫藥費,怎麼辦?
    我爸在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被小車撞傷住院了,左腿膝蓋韌帶斷了,需要手術,肇事司機不願墊付醫藥費,怎麼辦?寫 信 人:永存信念寫信時間:2020-12-30 13:17:25信件回覆:您好,來信收悉,現就您反映的問題回復如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八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一)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二)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發生交通事故後到底要不要墊付醫藥費?這些常識你必須要懂!
    但是 我要提醒大家 這種方法只能是自己無責或次責的情況下使用。如果你是事故的主要責任方或者全責方並且造成了重大的傷亡事故觸犯了交通肇事罪,就不要頭鐵堅持」三不一沒有「原則了,建議司機盡最大可能墊付資金,以救人為主,也能在最大程度上獲得對方的諒解,為後續賠償調解做好鋪墊,因為我們國家的交通肇事罪需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你還敢頭鐵玩冷酷嗎?
  • 車禍,由於沒錢墊付醫藥費,導致被醫院告上法庭,我們有責任嗎?
    交通事故的雙方不能因為雙方的定責,或者出現一些推諉扯皮,就拖欠醫院的錢。整件事的前提條件都沒交代清楚,哪方是主責?肇事方是否有酒駕等保險拒賠情節?交警定責與保險公司定損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得欠多長時間醫藥費才會醫院告上法庭?是否是對判責不認同,或者是在醫院過度治療超出保險理賠範圍?對於車禍醫院其實可以變通的。先治療。如果肇事車輛責任,帳單寄給保險公司。
  • 交通事故中的醫療費用該由誰來墊付?
    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範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
  • 搭乘好友便車發生交通事故 乘車人墊付的醫藥費該如何定義?
    好友專程開車送你去辦事,如果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撞傷人,你出於好意墊付的醫藥費應該如何定義呢?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判決被告閭某償還原告李某借款本金32000元。經法院審理查明,閭某與李某系朋友關係,某日李某要閭某開車送其去嶽陽辦事。
  • 開車撞了人,醫藥費是自己先墊付嗎?保險公司是這麼回答的
    可是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我們的道路交通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經常會發生堵車的現象,對人們的出行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有可能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交通意外,那麼如果開車時不小心撞了人,而且事故還比較嚴重,醫藥費是需要車主墊付還是等待保險公司理賠呢?開車撞了人,醫藥費是自己先墊付嗎?
  • 交通事故致人受傷 要提前墊付醫藥費嗎?
    或許在常人的潛意識裡,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是因為駕駛員酒後駕車、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但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駕駛員都有一個較好的駕車習慣與守法意識,反而是部分騎電動車甚至摩託車的人駕駛習慣與守法意識特別差勁,特別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便非常容易出現人員受傷,駕駛員也會面臨賠付醫藥費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交通事故致人受傷後該咋辦?醫療費又該不該先行墊付?
  • 發生傷人的交通事故如何墊付?交通事故墊付也要把握一個度!
    相信很多司機都會回答害怕交通事故,特別是那種出現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即使發生沒有人員的傷亡事故,那麼也會耗費很多力氣去處理事故和維修車輛。而一旦發生傷人的事故,不僅需要處理車輛的事宜,還需要處理受傷人員的一些事宜。如果出現了傷人的交通事故,警察蜀黍和家屬一般都會要求墊付的,不過一些司機對墊付的一些事情還是不太清楚,比如說如何墊付,墊付多少,墊付的資金如何進行處理呢?
  • 什麼交通事故將墊付搶救費用?《菏澤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為加強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保護救助基金相關方合法權益,日前,市政府網公布了《菏澤市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暫 行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暫行細則》)。《暫行細則》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及時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具體包括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現《暫行細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如果開車撞傷人,需要自己墊付醫藥費嗎?勸你一定要謹慎對待!
    昨天有粉絲私信我問題,今天想跟大家來說一下,他說如果說咱們開車過程中撞到了行人,有沒有義務去墊付醫藥費?還有如果病人的家屬纏著咱們該怎麼去辦,今天咱們來聊聊話題。雖然說從法律上來說,咱們沒有義務去墊付醫藥費,因為咱們有保險公司,還有交警的責任劃分。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讓保險公司墊付醫療費呢?律師來教你
    保險公司墊付交強險1萬元醫療費的條件:1、交通事故必須屬於強制險保險責任2、因搶救受害人需要保險人支付搶救費用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必須要受害人的情況比價嚴重,需要進行急救,費用較高3、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求支付的通知書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為並不是出現嚴重情況保險人均會墊付,一般情況下均是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相關墊付通知書
  • 哈市交警申請6萬元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幫傷者墊付「救命錢」
    7月1日,交警高峰來到醫院看望被撞傷的崔某,得知事故發生後,肇事方暫未墊付任何醫療費用,且崔某是五常來哈市的務工人員,傷勢較重,治療需10萬元的醫療費用,同時心臟還需要進一步的治療,讓本來條件比較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屬也為籌措醫療費用而不知所措。交警高峰了解情況後,主動幫助家屬申請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交警根據《黑龍江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的規定,立即啟動救助程序。
  • 開車出事故,醫藥費需要墊付嗎?交警:注意這幾點,不然自己吃虧
    開車出事故,醫藥費需要墊付嗎?交警:注意這幾點,不然自己吃虧!汽車也是屬於生活中一個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在開車上路的過程中也都會特別的小心,可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也是給大陸上帶來的,交通壓力也是比較多的,甚至交通事故特別的頻繁,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尤其是出現了人員傷亡也是比較麻煩的,可是如果說我們在路上開車的過程中真正的出現了人員傷亡,這個時候作為車主到底有沒有必要去先墊付醫藥費呢
  • 開車撞倒了人,該不該墊付醫藥費?千萬別亂來,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大家在開車的時候,儘管已經非常小心,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會有交通事故的發生。尤其是開車撞到人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但是如果真的開車撞到了人的話,車主是不是應該先墊付醫藥費呢?曾經,我們在網上也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 撞人後需要墊付醫藥費嗎?整體流程有必要了解,不然麻煩比較大
    撞人後需要墊付醫藥費嗎?整體流程有必要了解,不然麻煩比較大,開車沒什麼特別簡單的,我對駕駛也有很多熟悉的地方,所以我的技術很好,當然,我也很了解道路情況,另外,還需要了解道路上的各種交通法規和交通標誌,開車的時候請不要喝酒,為了酒後駕車,相當嚴重,結果也無法想像,如果中途開車時發生了意外的交通事故,比如不小心撞到人怎麼辦?到底需要先墊付醫藥費嗎?碰撞後需要墊付醫藥費嗎?需要理解整體的流程,不然麻煩就大了。
  • 發生事故撞到人了,是自己先墊付費用?還是交給保險公司?
    為了減少損失,在發生交通意外的時候有個保障非常重要,因此很多人在買車的同時就購買了保險。要說車主最怕的事情莫過於開車的時候撞到了人,輕則一筆醫藥費,重則一條生命。那麼發生事故撞到了人,是先掏錢墊付費用?還是等到保險公司來處理呢?因為撞到人之後,很多司機都很緊張,馬上就打電話報警,然後通知被撞人的家屬,緊急送往醫院。
  • 遇車禍撞人了,自己需要墊付醫藥費嗎?看看交規是怎麼規定的吧!
    這是一個問題,今天就聊一聊關於汽車撞人之後,自己是否需要墊付醫藥費的問題。除了必須要買的交強險之外,大部分的車都會選擇給自己的愛車買一份商業險,雖然保額有大有小,但是,總比除了事故什麼保障都沒有的要強,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考慮事故發生以後理賠的問題,但是,被撞的傷者如果送去醫院就醫的話,前期事故理賠還沒有下來的話,這一段時間之內的醫藥費到底是誰來出呢?
  • 安徽推行道路交通事故醫療費先行墊付措施
    新華社合肥5月8日電(記者陳諾)記者日前從安徽省公安廳了解到,這個省自今年5月10日起推行道路交通事故醫療費先行墊付措施。據介紹,先行墊付需滿足道路交通事故在安徽省內發生,由合作保險機構承保交強險和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並且產生了醫療費用。
  • 事故發生時未發現耳部傷,肇事方拒賠耳部費用,怎麼辦?
    1、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司機應當報案,否則,但可能出現對受害人不利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
  • 交通肇事後移置被害人行為定性分析
    (下稱移置行為)是指交通肇事後,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現場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重傷的行為。本案中司機洪某無罪的理由乃在於其並無法定救助義務,其將傷重老人棄於大街上的行為即筆者所論的單純移置行為,不能構成犯罪。  二、 移置行為的義務來源  不作為犯罪的義務來源一直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焦點問題,我國通說認為有4類:(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2)職務或業務要求的義務;(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4)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