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意思是,要想做成功一件事,需要與他人共同合作、共享利益,做出的決策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世界最大軟飲品牌可口可樂,同樣的一個配方,為何130年長盛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配方的保密做得很好。
可口可樂是由美國一個名叫彭伯頓的醫生於1886年發明的,最開始它只是一種治療咳嗽的糖漿,屬於藥品。後來,彭伯頓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兩種關鍵物質:古柯(Coca)和可拉(Kola),這兩種物質像咖啡因一樣,能起到提神、鎮靜和治療頭痛的作用,再配以水和冰塊,於是就從藥品變成了一種營養飲料,助手羅賓遜又在其中添加了蘇打水(二氧化碳+水),口味清爽、沁人心脾的可口可樂就誕生了。
可口可樂的名字(Coca-Cola),就來自於飲料中的這兩種關鍵物質——古柯(Coca)和可拉(Kola)。1886年可口可樂在彭伯頓的家鄉亞特蘭大市的藥店首次開售,售價為5美分,這一年平均每天只賣出9瓶。1887年,彭伯頓向美國專利局申請到了配方專利和商標logo。
▲可口可樂發明者彭伯頓
1888年,彭伯頓醫生把可口可樂的配方專利以2300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藥材商阿薩·坎德勒。坎德勒被稱作「可口可樂之父」,他利用自己成熟的渠道,把可口可樂迅速鋪到美國各大藥店,後來又採用特許經營模式開發出了更多的渠道,特許經營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由可口可樂公司銷售給渠道商糖漿,渠道商再按照可口可樂公司要求進行兌水、灌裝和出售。
▲可口可樂之父阿薩·坎德勒
到了1919年,已經獲得成功的坎德勒,再次把配方專利以250萬美元價格出售給了以銀行家厄內斯特·伍德魯夫為首的一個投資集團,相比之前2300美元購買價,坎德勒20年時間賺了1000多倍。從此可口可樂被穩定的控制在伍德魯夫家族及其投資集團手中,通過渠道開發、產品改進(開發罐裝)、產品開發與收購(雪碧、芬達、美汁源等)等走向全球市場。
1927年可口可樂首次進入中國,在天津和上海建立瓶裝廠,1948年撤離中國,直到30年後的1978年改革開放及中美建交後,才重返大陸市場。隨後幾十年,雖然有多種飲料出現,如健力寶、非常可樂、和其正等等,但可口可樂的霸主地位從來沒有被動搖過。
▲重返大陸後的1979年,被國人評價為「帶著一股子藥味」的第一批瓶裝可樂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口可樂的配方,一直被列為可口可樂公司的最高機密,130年來從來沒被破解過。那麼,可口可樂是如何做到的呢?
從1925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配方一直被存放在美國亞特蘭大市中心的太陽信託銀行保管庫內,據說全球只有不到5個人知道這個配方,而且為了嚴格保密,規定知道配方的兩個人不能同時乘坐同一架飛機。
2011年之後,該配方被存在可口可樂公司亞特蘭大總部博物館的保險箱裡。來博物館裡參觀的人會被16個覆蓋360°的高清攝像機監控,參觀者體貌特徵都會被視頻錄製下來,全部記錄在案,可謂安保工作做得相當嚴謹。
有人會問,現在科學技術這麼發達,我們能不能通過儀器設備對可口可樂的成分進行檢測,然後山寨它的產品,用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口味但更低的價格,去強佔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呢?
相信世界上有不少人想弄可口可樂的配方,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十分發達,我們通過科技手段肯定能測出它的化學元成分和比例,但是按照同樣的成分和比例配比出來,卻不一定是同樣的東西。因為,相同的原子成分,如果連接方式不同,也會導致物質的不同,舉個例子:同樣的2個C原子、6個H原子、1個O原子,但它既可能是乙醚(H3C-O-CH3),也可能是乙醇(CH3CH2-OH)。而且,即使是物質相同,製作過程中因為溫度溼度、工藝流程等等其他因素影響,製作出來的物質也會不一樣。
再者,即使我們偷到可口可樂的配方,也知道詳細的製作流程,甚至通過改進做出比可口可樂更好喝的產品,那也不一定能打敗它。比如上世紀80年代,當時科研人員對可口可樂和競爭對手百事可樂進行了一次盲測,結果大多數人認為百事可樂口味更好,根據測試,後來可口可樂改變了原來的配方,口味更接近於百事可樂,結果遭到了老用戶的集體投訴,後來又不得不再改回原來的配方。
十多年前,中國曾經出現過的一種本土可樂——非常可樂(娃哈哈公司推出的可樂品牌),相信大家對他仍然有印象,因為這是可樂市場上難得的一個國產品牌。當時打出的口號是「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其口味跟可口可樂差不多,但價格卻比可口可樂便宜5毛到1塊,在火了一段時間後就銷聲匿跡。
這足以證明,企業能不能成為百年老店,不僅看產品,更多的是考驗一個企業的渠道、服務綜合實力,以及品牌影響力。100多年來,可口可樂在人們心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印象和地位,這個地位是其他品牌很難撼動的,正如可口可樂公司前總裁伍德魯夫曾經說過的這句名言——「即使大火燒掉了可口可樂全球所有的工廠,我們依然能重頭再來。」
因此,一個企業的成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不僅僅是一個配方的問題,它需要我們腳踏實地長期積累,任何彎道超車、投機取巧的做法都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