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慄主要蟲害及防治
1、慄紅蜘蛛
別名慄小爪蟎、針葉小爪蟎、慄葉蟎等,主要危害板慄、山楂及部分針葉林木,對板慄的危害特別嚴重,可使全樹葉片變黃白色,直至葉片焦枯掉落,影響慄樹光合作用的進行,致使樹體衰弱,嚴重影響慄樹當年和第二年的產量。該蟲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以及河南等慄產區,北京和河北最多。
(1)發生規律及屬性:一年發生7~9代,以卵在1~4年生枝條及粗皮縫隙和樹分杈處越冬,尤其在一年生枝芽周圍、樹皮縫隙及分枝處為多。在枝條分杈的下面、分枝基部、芽周圍較多。越冬卵孵化期比較集中,一般在慄芽萌發至葉伸展期,5月初,有80%~90%的卵集中在10天左右孵化,幼蟎孵化後即集中到幼嫩組織上取食危害,慄樹展葉後則集中到展平的葉片正面群集危害。
蛻皮3次變成蟎,交尾產卵,雌蟎存活15天,每雌產卵50餘粒,生長季節卵多產在葉片反面,卵期生長季節5~9天,除第一代外各代重疊。乾旱年份危害比較嚴重,6~7月危害最重。因成蟲、若蟲、幼蟲多集中葉正面取食,慄葉光滑,所以遇暴風雨衝刷蟲口可減少80%~90%。在紅蜘蛛較少的慄新產區,可利用天敵有效控制。
(2)防治辦法:①保護利用天敵,噴藥避開天敵盛發期;②展葉期將樹幹粗皮刮去15~20釐米寬的帶(露出黃白色皮為度),塗以10倍樂果,然後用報紙或塑料布包紮,藥效持續期可達30多天;③抓越冬卵孵化盛期和末期連續噴藥2次,可以控制全年危害,可噴1000倍液三氯殺蟎醇或0.2波美度石硫合劑等,也可噴2000倍液氧化樂果,3000倍液噠蟎靈、尼索朗或蟎死淨;④若蟲發生期(5月中旬至7月上旬)用0.2波美度石硫合劑混合殺蟎劑或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均有較好效果。
2、慄實象甲
別名慄實象鼻蟲、堅果象鼻蟲、堅果象蟲等,是危害板慄果實最嚴重的害蟲,還危害櫟和榛子等。成蟲取食嫩枝和幼果,成蟲在慄棚皮上咬一孔產卵其中,幼蟲在果內危害,幼棚受害易脫落。後期幼蟲危害種仁,果內有蟲糞,幼蟲脫果後種皮上留有圓孔,被害慄果易黴爛。此蟲在我國各板慄產區都有分布,其中以長江中下遊產區危害最重。
(1)發生規律及屬性:南方每年發生1代,華北2年發生1代。均以老熟幼蟲在土內建土室越冬。在2年1代區,第2年幼蟲在土內,第三年夏季化蛹,蛹期約20天,8月間羽化成蟲,成蟲羽化後先在土室內潛伏5~10天,而後鑽出地面,先到慄樹上取食幼嫩枝條補充營養,10餘天后交尾並產卵,產卵期在8月上旬,產卵盛期在8月中下旬。
成蟲在慄棚皮上咬孔產卵,每頭產1~3粒,卵期8~12天,幼蟲孵化後即取食種仁,前期被害果常早脫落,幼蟲脫果入土做土室越冬,後期蛀入果實的幼蟲採收期仍在果內,採收後在堆積場脫果入土做土室越冬。一年1代區,幼蟲9~10月老熟,脫果入土越冬,次年化蛹並羽化成蟲。成蟲羽化常在雨後1~3天大量出土,成蟲喜白天活動,受驚後假死落地或飛去,產卵多在果蒂附近。一般慄棚皮厚、棚刺堅硬、密集的品種受害較輕,山地發生比較嚴重,平原較輕。
(2)防治方法:①清除板慄以外的寄主植物,冬前深翻土10~15釐米,以殺死越冬幼蟲。②在水泥地上堆放和脫粒,使脫果幼蟲無法入土,集中殺滅。或事先在堆放脫粒場地撒施50%辛硫磷農藥,翻土10~15釐米,與土充分混合,防治效果極佳。③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於早晨露水未乾時,在樹下鋪設塑料薄膜,輕擊樹枝,兜殺成蟲。④適期採收,可用50%殺螟松乳劑或80%敵敵畏500~1500倍液噴灑總苞,殺蟲效果近100%。⑤用二硫化硫燻蒸慄實,溫度在20℃以上時,1立方米空間用藥20毫克,處理20小時,可殺死幼蟲,而對慄實無影響。
3、慄癭蜂
別名慄瘤蜂,是影響板慄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危害板慄、茅慄、野板慄及櫟樹等。成蟲產卵於芽基上,芽萌發後卵所在部位形成蟲癭;幼蟲的活動危害和分泌物刺激其所在部位膨大成瘤,蟲瘤大小不一,由黃豆粒大至棗大。剛抽枝展葉時蟲瘤為綠色或紫紅色,後期蟲瘤乾枯,晚秋或早春可以看到滿樹幹蟲瘤。此蟲在我國各慄產區均有發生。
(1)發生規律及屬性:一年發生一代,以小幼蟲在芽內越冬,芽萌發時開始活動,隨芽梢生長發育蟲體所在部位膨大成瘤,每瘤內有幼蟲2~5頭,多者達10餘頭。一般5月份幼蟲老熟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上旬羽化成蟲。成蟲羽化後在瘤內停留10~15天,蛀羽化孔鑽出瘤外,行孤雌生殖。
成蟲飛行力不強,大部分時間在樹上爬行,可在1米範圍內飛行。7月中下旬產卵器刺入芽內,將卵產在芽基上,每芽內1~10粒不等,多數2~3粒。該蟲的發生受寄生蜂影響,寄生蜂的發生與慄癭蜂的發生是同步的。在慄癭蜂發生的當年,寄生蜂有了豐富的寄主而得以繁殖,第二年寄生蜂就有了一定種群,第三年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慄癭蜂的危害。
(2)防治方法:①疏除細弱枝,細弱枝上的芽子有大量慄癭蜂產卵,這樣可減少蟲口數量,消滅一大部分慄癭蜂。②長尾小蜂是慄癭蜂的主要天敵,春季樹上幹瘤內已經沒有慄癭蜂了,瘤內的蟲子絕大部分都是天敵長尾小蜂,將剪掉的幹瘤收集起來放回慄園,待長尾小蜂全部羽化飛走後再燒掉。一般應放到5月中下旬。
③抓成蟲盛發期噴藥殺死成蟲,可噴1000倍液90%敵百蟲、辛硫磷,或2000~3000倍液敵殺死、功夫菊酯等。噴藥時間南方為6月中旬,北方為7月中旬。4~5月正是長尾小蜂成蟲羽化期,不能噴藥。④選育抗蟲品種。⑤發芽展葉期樹幹1米高處刮去粗皮成15釐米寬帶,塗以慄蟲淨、氧化樂果,後用紙包紮,連塗兩次,可殺死慄癭蜂幼蟲。⑥選樹冠下東、西、南、北4個方位,每方位挖出一手指粗的根斷開,套上一個30倍、500毫升慄蟲淨或氧化樂果稀釋液瓶,然後埋土,根吸收後可以殺死枝上害蟲。
4、桃蛀螟
以幼蟲危害板慄的慄棚和堅果。慄棚受害率為10%~30%,嚴重時達50%,是危害板慄的重要害蟲之一。寄主除板慄外,還有桃、李、杏、梨、蘋果、山楂等,屬多食性害蟲,桃、杏、李等受害後常從蛀孔流出膠質物。該蟲在我國大部分慄產區均有分布,其中長江流域和華北地區發生較重。
(1)發生規律及習性:在北方慄產區一年發生2~3代,南方一年發生2~5代。以老熟幼蟲在板慄樹皮縫內、樹洞內,以及板慄堆堆放場地貯藏庫、梯田邊、向日葵花盤、玉米秸稈內越冬,越冬幼蟲於翌年4~6月間化蛹,化蛹期很不整齊,造成世代重疊。成蟲多在下午羽化,傍晚8~9時最多,對黑光燈趨性較強,對糖醋液有趨性。成蟲多在夜間9~10時產卵,卵散產於葉背和果實上,前1~2代多危害慄園附近的桃、李及玉米等,在板慄近成熟期和採後堆放期危害嚴重。板慄園間作玉米或附近有其他寄主時,往往危害較重。
(2)防治方法:①板慄棚採收後及時脫粒,將蟲果選出集中深埋;②誘殺成蟲,可用黑光燈、糖醋液誘殺成蟲;③慄棚採收後堆積期間可噴1000倍液90%敵百蟲或2000倍液敵殺死或1000倍液敵敵畏,然後用塑料布罩起來以殺死在棚內的幼蟲;④在慄園附近散種向日葵、玉米等作物,引誘幼蟲鑽蛀越冬,然後噴藥或集中燒毀。
⑤藥劑防治,掌握第3、第4代成蟲盛發期(7月下旬、8月下旬)噴藥,重點噴慄蒲,有效藥劑可選用50%殺螟松乳油600倍液,對卵、各齡幼蟲和成蟲都有效,採果前20天噴用此劑比較安全,此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也有良好防治效果;由於桃蛀螟寄主多,不僅在板慄上要做好防治工作,同時對附近的桃、李、向日葵等作物也要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控制桃蛀螟危害。
5、慄球堅蚧
別名水痘子、大球蚧、慄絳蚧,是板慄枝梢上重要的刺吸害蟲。該蟲常於枝、芽上群集危害,吸取樹液,影響慄芽正常發育。被害慄樹樹勢衰弱,產量嚴重下降,嚴重時會形成禿枝,甚至整株枯死。我國長江流域普遍發生,尤以蘇、浙、皖三省的主要產區長興、廣德、宜興、溧陽、吳縣、句容等地危害嚴重。
(1)發生規律及習性:慄堅蚧主要以雌蚧固定寄生在板慄1~2年生小枝上,集中分布於慄芽和落葉痕四周,蟲口密度高時,形成串狀,蚧蟲固定後,口針刺入慄芽或落葉痕附近枝幹的韌皮組織內,吸取營養物質,慄芽得不到足夠的養分逐漸萎蔫,種群數量高時,樹上出現許多禿枝,引起慄樹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①4月間人工刮除介殼蟲體;②注意保護、繁殖和利用黑緣紅瓢蟲;③5月於若蟲孵化盛期,噴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可先噴0.5%洗衣粉液,待30分鐘除去介殼蟲表面的蠟質層再噴藥效果更好。發芽前噴蒽油乳劑防治越冬若蟲效果90%以上。
6、慄實蛾
別名慄小卷蛾,危害慄、櫟、榛和核桃,慄受害最重。寄生於慄時,以幼蟲蛀食慄棚和堅果,被害果外堆有白色或褐色顆粒狀蟲糞。幼蟲老熟後在果上咬一不規則脫果孔脫果。該蟲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北等慄產區,尤以吉林、遼寧為重。
(1)發生規律及習性:慄實蛾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地面枯枝落葉做白色絲質紡錘形繭越冬。次年6月中下旬化蛹,蛹期15~20天。7月上旬開始羽化,中旬進入盛期,下旬成蟲大量產卵,先危害慄棚。成蟲白天不活動,傍晚交尾、產卵。具弱趨光性。成蟲壽命5~7天。8月上旬幼蟲孵化,9月上旬蛀入棚內危害果實,多從基部蛀入,在慄棚和果實上堆有褐色顆粒狀糞便。幼蟲基本上在一個慄棚上活動,很少遷移。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隨著果實成熟,老熟幼蟲落地做繭越冬。
(2)防治方法:①釋放赤眼蜂,在7月份每畝釋放赤眼蜂30萬頭,設置8~10個放置點,可控制慄實蛾的危害。②慄園養雞。一隻成年雞能控制1畝慄園的蟲害,雞既食成蟲,也食蛹、卵塊等,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慄實蛾的發生,也控制了其他害蟲發生。③在7月中下旬最晚不得遲於8月末,全樹噴布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氯氰菊酯1500倍液等農藥。④將新採果實放在密封條件下,每立方米慄實用溴甲烷60克燻蒸4小時;或每立方米慄實用二硫化硫30毫升處理20小時;也可每立方米慄苞用50%磷化鋁片劑21克或每立方米慄實用18克,處理24小時,均對幼蟲防治效果達100%。⑤慄實貯存在水泥地面上或地面鋪篷布,收集幼蟲,集中消滅。
7、慄花翅蚜
別名慄角斑蚜,寄主為板慄,以成蟲、若蟲、幼蟲群聚葉背吸取葉片汁液,影響樹體發育,其分泌物落在葉面易招生黑黴,影響光合作用,造成葉片提早脫落。受害嚴重的慄園樹下似降小雨,樹冠下似噴油狀。主要分布於我國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四川等慄產區。
(1)發生規律及習性:慄花翅蚜每年發生10餘代,以卵在枝條上越冬,慄樹發芽期孵化,群集葉背面危害並繁殖。雨季到來前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擴散和傳播,行孤雌生殖,氣溫平均24℃時12天左右即可完成1代,日平均氣溫在16℃時產生有性蚜,雌雄交尾並產卵,一般10月中旬即大量產卵準備越冬。乾旱年份發生較多,對板慄危害較重。
(2)防治方法:①發生量大的慄園在越冬卵全部孵化後,可噴殺滅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2000~3000倍液,或菊酯類農藥2000~3000倍液混以氧化樂果2000倍液或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效果更好。全年1~2次藥即可控制危害。②在距地面1米處將樹幹粗皮刮去露出黃白色嫩皮,成30釐米寬的環狀帶,塗以10倍樂果或氧化樂果,隔60分鐘再塗1次,而後用舊報紙或塑料布包紮,此法可結合防治慄紅蜘蛛,一次施藥即可控制全年危害。③大發生前期(展葉期)可噴3000倍液一遍淨、蚜蝨淨一次,即可控制全年危害。
8、慄大蚜
別名慄大黑蚜蟲,屬同翅目大蚜科。主要危害板慄、麻櫟等,以成蟲、若蟲群集在板慄新梢、嫩枝和葉片背面刺吸汁液,影響新梢生長,削弱樹勢,危害慄果成熟。慄大蚜主要分布在我國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廣東等慄產區。
(1)發生規律及習性:慄大蚜一年發生10餘代,以卵在慄樹枝幹芽腋及裂縫中越冬,陽面較多,常數百粒單層排列成片。次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為幹母,密集在枝幹原處吸食汁液,成熟後胎生無翅孤雌蚜繁殖後代。4月底至5月中上旬達到繁殖盛期,也是全年危害最嚴重的時期,並大量分泌蜜露,汙染樹葉。
5月中下旬開始產生有翅蚜,遷飛擴散至嫩梢、葉片或慄棚刺間危害,或遷往其他夏季寄主上。9~10月又遷回慄樹繼續孤雌胎生繁殖,常群集在慄苞果梗處危害,11月產生性母,性母再產生雌、雄蚜,交配後產卵越冬。慄大蚜在旬平均氣溫23℃、相對溼度70%左右繁殖適宜,一般7~9天即可完成1代。氣溫高於25℃,相對溼度80%以上蟲口密度逐漸下降。遇暴風雨衝刷會造成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①人工刷除越冬卵;②在樹幹基部1米多高處刮去粗皮露出黃白色皮層,成30釐米寬的環狀帶,塗以10~20倍樂果或氧化樂果,連塗兩次,然後用舊紙包紮以防人畜中毒,防治效果達95%以上;③當蟲口密度不大時,如每株樹上有幾個枝群集危害,人工剪除即可;④蟲量大的地塊可噴2000倍敵殺死、殺滅菊酯、氯氰菊酯,或噴3000倍一遍淨、蚜蝨淨等。
9、板慄透翅蛾
別名赤腰透翅蛾、串皮蟲等,屬鱗翅目透翅蛾科。危害錐慄和茅慄,是慄樹一大害蟲。以幼蟲蛀食樹幹、主枝的韌皮層,造成不規則的蛀道,被害處呈腫瘤狀隆起,皮層翹裂。蟲口密度大時幼蟲在皮下串食,繞主枝或主幹一周時上部即枯死。分布在我國的河北、山東、山西、浙江等慄產區。
(1)發生規律及習性:一年發生一代,少數兩年一代,以2齡幼蟲、少數3齡幼蟲在老樹皮內越冬,越冬幼蟲於3月下旬開始活動危害,取食韌皮層,蟲道內充滿木屑和蟲糞(並不排出蟲道外),一頭幼蟲潛食的樹皮上,可以見到分布均勻的4~5個排氣孔,並流出紅褐色液體。成蟲羽化盛期分別在8月下旬和9月下旬,成蟲羽化後即交尾交卵,卵多產在樹皮裂縫內或蟲道內,以樹幹距地面10~70釐米處最多。成蟲飛翔能力強,有明顯的趨光性,以晴天9~16時活動最為活躍,晚間和陰雨天則棲息在葉片或枝條上不動。
(2)防治方法:①刮樹皮消滅卵和初孵幼蟲。②成蟲產卵盛期及幼蟲初孵化期樹幹塗藥,可用100倍氧化樂果、敵敵畏加1/10的煤油。也可採用菊酯類農藥於卵孵化期噴藥,全園噴2000倍液敵殺死、殺滅菊酯等。③1千克煤油加0.1千克敵敵畏抹於幼蟲危害處,可殺死皮下幼蟲。
10、慄鏈蚧
慄鏈蚧屬同翅目鏈蚧科的昆蟲,寄主植物主要是慄樹。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慄樹的主幹、枝條及葉片上吸取汁液。受害枝條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產量下降,嚴重時枝條枯死。該蟲主要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慄產區。
(1)發生規律及習性:此蟲每年發生1代或2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板慄枝幹表皮上越冬,越冬蟲體深綠色,介殼橙黃色。3月上旬開始活動,蟲體變為褐色,4月中下旬產卵,卵期15~20天,5月上旬為孵化盛期,初孵幼蟲能爬行擴散,一天後固定,用刺吸口器刺入組織內吸食汁液,被害部位下陷,20~25天後雌雄體即可分開,雄蟲介殼變長,多在葉片及嫩枝上。雌蟲多在主幹和枝條上。雄蟲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為羽化盛期,雄蟲羽化後,當天即可與雌蟲交配,壽命僅1~2天,經交配的雌蟲6月下旬即開始產卵,卵期6~8天。幼蟲孵化出後即爬行擴散,固定危害,發育到成蟲,再行交尾,雌蟲發育成熟即行越冬。一代區發生時間均晚。
(2)防治方法:①嚴格執行檢疫制度。此蟲可通過板慄苗木或接穗運輸長距離傳播。因此,從外地引入苗木或接穗,必須實行嚴格的檢疫措施,如發現有慄鏈蚧,進行藥劑處理後方能引入。②幼齡階段,用40%樂果或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③保護利用紅點唇瓢蟲。
11、慄皮夜蛾
慄皮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是危害板慄果實的重要害蟲之一,在各慄產區危害很嚴重,一般慄棚被害率均達20%,嚴重時達50%以上。以幼蟲取食慄苞刺及苞皮,鑽食成熟慄果,被害堅果常被蛀空,使慄果喪失食用價值。在山東、河北、河南、山東、北京、江西、江蘇、四川、廣西等慄產區均有發生。
(1)發生規律及習性:一年發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樹皮縫內做繭化蛹越冬,也有一部分在慄棚殼內化蛹越冬。第一代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新梢嫩葉及雌花(幼苞)上產卵,卵期多為4天。以幼蟲危害嫩梢和雌雄花,並蛀食幼苞,致使幼苞乾枯脫落。幼蟲先危害幼葉,然後危害幼嫩枝梢。老熟幼蟲把被害的新梢、雄花和葉片絲連結做繭化蛹。
6月下旬羽化成蟲並產第二代卵,7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7月中下旬為危害盛期。8月中下旬第三代卵產在慄棚上,卵期多為3天。孵化幼蟲一般不直接蛀入慄棚內危害,多在苞皮下刺下串食,受害苞刺乾枯脫落,被害狀明顯,但一般不脫落。待幼蟲2~3齡後蛀入苞內危害。第二代幼蟲危害盛期為7月中下旬,此時,正值苞內幼果開始增長,幾乎被蛀食一空。幼蟲經23~27天發育,老熟化蛹。皮夜蛾成蟲多在傍晚7~8時羽化,夜間活動,白天靜止,對糖、醋和普通燈光無趨性,壽命平均3.5天。雌雄比1∶1。
(2)防治方法:①秋冬刮樹,清除慄園枯枝落葉,消滅越冬蛹,早期人工剪除被害慄苞,減少蟲源;②在6月上中旬,當第一代卵孵化60%左右,7月中下旬第二代卵孵化70%~80%時,噴90%敵百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兩次或菊酯類農藥3000~40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
12、慄絳蚧
別名球介殼蟲、慄紅蚧、慄大球蚧,屬同翅目紅蚧科,危害板慄、錐慄和茅慄,在板慄產區廣泛分布。主要寄生於一年生枝上吸汁危害,影響萌芽和發葉,甚至造成枝幹、整株枯死,降低結實量,甚至絕產。廣泛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貴州、四川、江西等省的慄產區。
(1)發生規律與習性:此蟲一年發生一代,以2齡若蟲越冬,越冬後的2齡若蟲和雌成蟲固定寄生在板慄枝幹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蟲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兩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蟲平均產卵量為3975粒。新若蟲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達盛期。黑緣紅瓢蟲、寄生蜂和芽枝狀芽孢黴菌是顯著控制蟲口密度的重要天敵。
(2)防治方法:①3月中旬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在下旬打孔注射1∶1吡蟲啉藥液;②5月中旬若蟲孵化盛期,用35%快克乳油800倍液、40%速撲殺1000~1500倍液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噴霧,間隔10~15天再噴;③早春用50%樂果乳油10倍液20倍液塗刷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