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選舉前哨戰?蔣萬安、吳怡農近一周聲量對決出爐

2021-01-11 騰訊網

綠營「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7日投入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選戰,但隨著戰局演變成同額競選,吳怡農將成為新任主委,並可能在2022年地方選舉中,與國民黨參選臺北市長呼聲最高的「立委」蔣萬安對決。臺灣網絡輿情統計網站「聲量看政治」指出,近一周的各項聲量指標統計結果顯示,吳怡農的聲量竟然是蔣萬安的2.43倍。

臉書粉專「聲量看政治」今(10日)發文指出,根據即時新聞社群聲量、新聞聲量、Google SERP、Google Trend四項聲量主要指標,分析1月3日至1月8日間,蔣萬安與吳怡農的聲量比較。結果顯示,近期因為投入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選舉獲得媒體曝光的吳怡農,與蔣萬安的聲量比為70.89%:29.11%,是蔣萬安2.43倍。

由於吳怡農近期宣布投入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選舉,並獲得前臺北市黨部主委、政策顧問黃承國的支持,「聲量看政治」指出,這除使他擔任新一屆的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成為定局,也使外界對吳怡農是否投入2022臺北市長選舉有進一步想像。因此,近一周來民進黨內外以及社會輿情,對於吳怡農未來動態有頗多討論。

蔣萬安近一周的話題也圍繞在是否參選臺北市長選舉,「聲量看政治」分析,可能由於國民黨內部尚未整合,蔣萬安仍未給予外界正面回應,加上國民黨整體大戰略仍是攻擊民進黨的美豬政策,而蔣萬安雖在此議題上與國民黨整體戰略同一陣線,但並未特別突出。

對於蔣萬安9日會特別在美豬議題上叫戰吳怡農,從聲量上來看,蔣應該是已經意識到吳在某些民意與輿情氣氛上或已成為他的對手。不過,「聲量看政治」認為,這也只是一周內的短期聲量而已,從長期來看,吳仍略遜於蔣,而選舉除了看「空戰」的聲量,實際的地面組織戰,才能真正反應長期的聲量、聲望。

來源:聲量看政治

相關焦點

  • 「雙帥對決」變「雙強合體」羅智強捐款助攻臺北市長選舉
    被問到要選臺北市長,為何還要全省走透透去忙「公投」,這對選舉有幫助嗎?對此,羅智強表示,「臺北市長重要,公投也重要,該做的事就去做」。羅智強在臉書表示,不會也不想去問,做什麼事對自己的選舉是否有幫助,就像在選臺北市議員時,把募來的錢捐給高雄韓國瑜、臺中盧秀燕、臺北丁守中、新北侯友宜並聲援管中閔一樣,選戰固然重要,但公道的伸張更重要。
  • 「雙帥對決」變「雙強合體」 羅智強捐款助攻臺北市長選舉
    被問到要選臺北市長,為何還要全省走透透去忙「公投」,這對選舉有幫助嗎?對此,羅智強表示,「臺北市長重要,公投也重要,該做的事就去做」。羅智強在臉書表示,不會也不想去問,做什麼事對自己的選舉是否有幫助,就像在選臺北市議員時,把募來的錢捐給高雄韓國瑜、臺中盧秀燕、臺北丁守中、新北侯友宜並聲援管中閔一樣,選戰固然重要,但公道的伸張更重要。
  • 民進黨派誰選臺北?除了陳時中吳怡農,現任基隆市長也是「黑馬」
    距離2022臺灣敵方縣市長選舉不到兩年時間,民進黨會推派何人選應戰臺北市長備受關注,據媒體最新民調指出,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排名第一,基隆市長林右昌(下圖)僅2%差距,位居第二,「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第三,遠落後林11%。
  • 蔣萬安傳悄悄布局2022,恐引爆臺北市藍營基層「內戰」
    2022臺北市長選舉,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是熱門人選之一,雖然他仍未表態,但傳出已悄悄布局,而這也可能踩到地方派系的地雷。有藍營人士指出,蔣萬安若真的有意挑戰下屆市長,除鞏固基本盤外,也要爭取年輕人的支持。
  • 備戰2022年地方選舉,藍綠白各自出擊
    國民黨備戰2022臺北市長,青壯派民意代表蔣萬安動向受關注。2022被視為2024前哨戰,藍綠白有意參選者的布局動作皆已初露端倪,卻也面臨著各自的困境。1蔣萬安與羅智強有望「強強聯手」2022被視為2024前哨戰,臺北市是關鍵選區。國民黨備戰2022臺北市長,青壯派民意代表蔣萬安動向受關注。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
  • 民進黨推「文化臺獨」旗手選2022年臺北市長?
    據臺媒報導 被視為臺北市長熱門人選之一的臺當局前「文化部長」鄭麗君,面對外界關切參選議題,她今天表示,更核心的是,「我們對未來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社會?想要追求什麼樣的臺灣?」,還是多花一些時間來做對未來社會願景的想像。
  • 蔣萬安提案返還「兩蔣時期」沒收財產,引發藍營論戰
    而身為蔣家第四代、被看好代表藍營角逐2022年臺北市長的「立委」蔣萬安,近日低調在臺當局立法機構提案「修法」。消息傳出,雖然普遍獲得政治受難者團體的認同與支持,但在「朝野」積極備戰臺北市長選舉之前,卻也在藍營內部掀起一陣波瀾。。
  • 為這人選臺北市長鋪路?吳怡農選綠北市主委別有目的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4日起至8日領表登記,目前呼聲最高的參選人為「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搶頭香」的卻是前臺北市議員顏聖冠。香港媒體評論直言,吳之所以能獲得「英系」與「新潮流」跨派系共同支持,在於「英系」想為「衛福部長」陳時中鋪路,而新潮流則看上吳的吸票效應,未來當上臺北市黨部主委無論輔選誰都有幫助。
  •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料可過關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選舉四日開放領表登記,在前臺北市議員顏聖冠登記後,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昨表態,今天上午也將登記參選。對於顏、吳角逐,臺北市黨部前主委黃承國昨受訪表示,比較支持吳怡農;黨內人士分析,黃承國在臺北市有相當實力,在黃加持下,預料吳怡農應能輕騎過關。
  • 臺民調:臺北市長選戰丁守中贏柯文哲 賴清德支持率最低
    2018臺北市長選舉支持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21日訊 民進黨將在本月底前確認臺北市長提名人選。臺灣《聯合報》最新臺北市長選情調查發現,民進黨自推人選起步晚,即使派出民意支持度最高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參選,也暫難撼動柯文哲、丁守中對決現況,支持率分別為丁守中三成六、柯文哲三成三、賴清德一成六。
  • 韓冰恐缺席臺北合體造勢,李佳芬自嘲說出來被黑嗎?
    韓冰是否出來替韓國瑜輔選一直是外界關心的話題,比較活力四射的韓冰在2018年韓國瑜高雄市市長選戰期間立下汗馬功勞。但是自從韓國瑜參選2020年以來,韓冰從未替韓國瑜輔選過。近期國民黨民代許淑華透露韓冰、李佳芬、韓國瑜一家將在9日晚上臺北造勢會上同框。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沒想到,島內輿論還是對選舉無法「忘情」。陳時中是2022臺北市長選舉的熱門人選前一段時間,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借他人之口透露自己想角逐2022年臺北市長各色人等都想蹭選舉流量,臺灣的輿論場真是一片熱鬧。
  • 「綠委」選臺北市長支持度4% 被諷:比啤酒濃度還低
    臺媒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爭取民進黨提名參選臺北市長的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其支持度僅為4%,對此,有網友留言諷刺,「4%,比啤酒濃度還低」。民進黨「立委」姚文智。(資料圖)海外網5月4日電臺北市長選舉將於2018年底舉行,臺媒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爭取民進黨提名參選臺北市長的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其支持度僅為4%,對此,有臺灣網友留言諷刺,「4%,比啤酒濃度還低」。
  • 呂秀蓮復出選臺北市長,能否戰勝蔡英文偏心的男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臺北市長選情再添變數,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1日下午宣布有意參選臺北市長,而且聲稱自己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態過至於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早已表態參選臺北市長,將如何與姚文智協調,呂秀蓮就坦言,她還沒跟姚文智談過,但兩人關係非常好,會好好溝通協調。臺北市長選戰日益加溫,民進黨是否要推「自己人」迎戰臺北市長柯文哲,目前仍然曖昧不明。呂秀蓮上個月28日出席活動時就曾炮口對準蔡英文。她表示,若民進黨中央還「執迷不悟」,不推「自己人」出來選,就是「自毀黨魂」。
  • 國民黨公布全臺政治人物網絡聲量,曝「英系」前景堪憂
    國民黨青年部將去年政治人物臉書貼文心情數(按贊數),進行大數據分析,排出全臺灣政治人物聲量最高的前12強,蔡英文、韓國瑜分居第1、2名,而政黨結構為綠6位、藍5位、白1位,但綠營6人都是現任公職,藍營5人僅江啟臣、侯友宜及羅智強是現任公職,國民黨表示,須有更多黨籍公職挺身而出,才能抗衡綠營的集體戰
  • 2018縣市長選戰國民黨第二波提名鎖定基隆等6縣市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中國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哲華日前表示,31日將通過年底縣市長選舉第二波提名,包括基隆市、宜蘭縣、新竹市、臺東縣、花蓮縣、澎湖縣等6縣市。
  • 2022選舉民調將啟動?基隆市長:我沒在注意
    2022臺北市長民調將啟動?基隆市長林右昌則妙回「我沒在注意」。(吳康瑋攝/中時新聞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2022臺北市長選舉各政黨熱門人選蠢蠢欲動,民進黨、國民黨與民眾黨都各有支持,更有不少民調已經開始調查,其中,有一個亮點引起熱議,就是各個民調皆把民進黨內呼聲很高的現任基隆市長林右昌納入調查選項,對此,林右昌於22日受訪時指出,他只把力氣花在市政,其他跟選舉有關的議題,他沒有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