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因「不法」判決,導致身家財產、土地遭沒收充公。臺灣當局該如何返還,成為「轉型正義」的課題。而身為蔣家第四代、被看好代表藍營角逐2022年臺北市長的「立委」蔣萬安,近日低調在臺當局立法機構提案「修法」。除了主張「政府」應返還「不法」取得的人民財產,蔣萬安還將草案名稱從「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修正為「威權統治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適用範圍更比照「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從1945年8月15日起至1992年11月6日止,涵蓋「兩蔣時代」,等於是承認祖父蔣經國及曾祖父蔣介石時期為「威權統治時期」。消息傳出,雖然普遍獲得政治受難者團體的認同與支持,但在「朝野」積極備戰臺北市長選舉之前,卻也在藍營內部掀起一陣波瀾。。
蔣萬安
據臺媒報導,蔣萬安的這項「修法」提案,獲得15名國民黨「立委」連署支持,包括黨主席江啟臣,但連署者大部分是青壯派,資深「立委」僅佔少數。有「立委」在受訪時低調不願回應,亦或稱不記得自己有連署。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年民進黨提出「促轉條例」時,藍營保守派就與青壯派意見相持不下,更一度鬧出不處理「促轉條例」以換取「勞動基準法」修正案通過的風波,最後因時任黨團副書記長的蔣萬安極力反對才平息;此次蔣提案「修法」,恐再掀起黨內的路線之爭。
知情人士透露,蔣萬安此次提案之所以未被外界大作文章,主要是他低調逐一親訪黨籍「立委」連署,但過程中也引發黨內高層高度關注,甚至認為該案不太合理,更擔憂國民黨在目前已沒有黨產的情況下,若再被「促轉會」要求賠償受害者家屬,恐造成財政上的重大困難,因此一度希望連署的「立委」能主動撤籤。
但參與連署的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則說,他支持蔣領銜提案,「以蔣萬安的身份來做這件事,別具意義,因為那牽涉到他的阿公、阿祖,也代表國民黨願意對過去反省的一個態度。」林也認為,若「促轉會」未來欲優先以國民黨黨產作為受害者的賠償,他不反對,盼儘速建立賠償制度,還受難者一個遲來的公道。
一位挺蔣的青壯派「立委」也說,國民黨不該再背負歷史的包袱,也應正視「轉型正義」的議題,並承認過去蔣介石時代的功與過,「既然時代已走到這裡,這件事(「促轉」)或許就該由蔣萬安來做,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目前除了蔣萬安被看好代表藍營出戰臺北市長外,臺當局衛生主管部門陳時中在民進黨內呼聲也居高不下,而獲臺北市長柯文哲力挺的副市長黃珊珊,也有望以無黨籍參選。此外,無黨籍「立委」林昶佐也一度被點名,林日前也提出政治受害者賠償的相關「修法」。不過蔣萬安受訪時表示,提案「修法」與是否參選市長無關。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