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四代在臺灣:經國緯國路不同 孝文孝武是非多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1949年12月,蔣介石帶領著一百多萬軍民和黨政軍官員,撤退臺灣。蔣介石家族,稱得上是近代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家族,也是臺灣最後一個威權政體。從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宣布「復行視事」──重新登上「總統」大位,至1975年4月5日逝世;再從蔣經國掌握臺灣軍政大權後,到1988年去世,近四十年間,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蔣介石父子(經國、緯國)以及孝字輩、友字輩,四代同堂,五世其昌,人丁繁茂,枝開葉散,蔣家王朝度過了浪漫無憂的黃金年代。

  國字輩的蔣家子弟,出生的年代,躬逢其盛地碰到了「五四運動」愛國主義浪潮風起雲湧的階段,受到愛國主義啟迪的經國與緯國,因為不同的國際背景因素,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經國去了蘇聯,緯國去了德國。受過紅軍教育,而且是託洛茨基嫡系弟子的經國,歷盡十三年異邦遊子及流放歲月的滄桑,回國後,被蔣介石委以江西「少將保安司令」、贛南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官銜。

  而受過德國正規軍校教育,備受納粹德國禁衛軍禮遇,而且去過美國長期考察美國軍校及兵工建設的緯國,回國後,蔣介石卻只按緯國在德國軍隊中的少尉官階,向上調了兩階,授以上尉軍銜,緯國從基層連隊幹部做起,而非如經國般幸運。結束溪口閉戶讀書歲月之後,經國即被派官江西贛南,職司方面要員。

  一位蔣家人士告訴筆者,緯國在陽明山有一別墅,有次他應緯國邀請到陽明山別墅飲宴,那日緯國酒興奇佳,賓主盡歡,緯國邀請客人參觀其別墅房間擺設。進入別墅主臥室時,但見臥室的牆上掛著兩幀照片,一張是戴季陶,緯國指著戴季陶照片,毫不掩飾地說,那是他父親的遺像。戴季陶遺像正對面的牆上,則是一幀穿著和服的日本女子的黑白照片,緯國也毫不避諱地說,那是他母親的遺像。蔣緯國侃侃而談,向自家賓客述說生母重松金子的故事,還說他曾經去過日本,找尋母親重松金子的遺蹟。

  孝文:讓祖、父大失所望

  -功課不行,生活「豐富」

  孝文是孝字輩當中,最得寵的一位,由於是長孫的關係,蔣介石從小就很鍾愛蔣孝文。孝文血液裡有俄國因子,生性早熟熱情,又兼備中國孩子聰明頑皮的根性。

  孝文除了會講普通話、寧波話,也跟著母親蔣方良學會講幾句簡單的俄語,少年時代,孩子總是見聞父親放浪形骸,跳舞、喝酒,狂歡達旦以及母親方城牌戲、抽洋菸、啜洋酒的情景。初中時期,開始偷蔣方良藏在衣櫥裡的洋菸,偷偷喝紅星伏特加。

  孝文從小功課就不行,到臺灣時,初中念的是臺北縣淡江中學,功課更是雪上加霜。淡江中學要求學生一律住校,只有到禮拜六才可以回家,蔣經國特地叫義子丘明山作陪。淡江中學老師上課教學只用兩種語文:日本話和臺灣話,偶爾講普通話,孝文和丘明山兩人同在一班,其他的同學均為臺灣人,只有他們兩個人聽不懂老師上課講的話,他們回家又不敢告訴蔣經國,以致功課一落千丈,完全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度。

  高中時期,透過經國贛南部屬潘振球的關係,孝文回臺北市讀成功中學,因為初中脫節太厲害,學業成績一路「滿江紅」,但是,孝文的生活方面卻是愈來愈多姿多彩。半夜三更,他時常命令臺北長安東路寓所便衣侍衛,協助他把家中車庫的吉普車,推到門外馬路上,再激活引擎外出逍遙狂歡,以免驚醒父親遭到阻擋。蔣經國打孝文打得特別兇,有時候吊起來用鞭子抽,嚇得蔣方良為孩子一路哭喊求饒。

  經國知道孝文成不了大器,偏偏蔣介石不放棄長孫,對孝文依舊寄予厚望。1954年,蔣孝文「考」進「陸軍軍官學校」,其實,誰都曉得他是被一路開綠燈,保送進了「陸官」,但在那裡,他也是麻煩不斷。孝文對軍旅生涯實在興趣貧乏,蔣介石最後只有搖頭,孩子有孩子的想法,讓他去吧!蔣介石嘴裡不講,心裡對這位長孫備感失望。

  -在美國差點惹上官司遭拘禁入監

  經國仍希望為孝文謀條出路。正如經國老友衣復恩說的,四個孩子當中,經國最愛孝文,因為孝文1935年12月出生於俄國,當時是經國、方良夫婦同處艱苦困頓的日子,孝文是兩夫妻在困苦之中最大的慰藉。加之孝文長大之後,高大英挺,氣宇不凡,讓一米六三的經國,以擁有孝文這樣高大挺拔的兒子為榮。

  經國應是透過美國中央情報局駐臺代表克萊恩的關係,安排孝文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讀工商管理的。為了讓孝文專心念書,繳清了加州大學學費和住宿費用,蔣介石父子另外又給了孝文好幾千美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臺灣一名高級公務員的月薪,亦不過新臺幣八九百元,蔣氏父子一出手就給孝文幾千美金,足徵溺愛之一斑。蔣孝文剛到美國,人生地不熟,但是,歌舞昇平的公子哥個性絲毫未改,孝文看著父母親方城之戲長大,自己也頗好此道,美國留學時期常在一塊的牌友包括香港《新聞天地》老闆卜少夫等人。

  1960年中國舊曆新年前夕,晚間孝文帶著一位華僑女朋友,到加州奧克蘭朋友家裡打麻將。幾圈麻將打下來,孝文已經輸了九百多塊錢美金,等於輸了高級公務員三四十個月的薪水。離開牌桌時,他情緒極度低落,開動汽車猛踩油門,直奔高速公路狂飆而去,孝文此舉全為發洩輸賭情緒,完全忘記公路速限,一路猛踩油門,車速竟飆破八十五英裡(時速約140公裡)。警察立刻鳴笛追趕攔截,當場開他一張超速罰單。為此,孝文差點惹上官司遭拘禁入監。

  那時蔣經國成天忙於公事,還三天兩頭接到美國長途電話,通知他兒子又出事了。所幸美國中情局許多事要經國幫忙,因此,孝文若是惹了麻煩,總是透過「國務院」,到警察局設法保釋孝文。擔心孝文捅出大紕漏,經國特意拜託克萊恩,請中情局「順便」將孝文每天的情況定時告訴他。經國時常命令情報單位跟蹤政治異己分子,這下子竟然利用洋特務跟蹤自己兒子,這也算是蔣家一大經典反諷笑話。

  -宿醉忘記服藥導致腦部細胞嚴重受損,智力僅與四五歲孩童相當

  婚前,孝文的女朋友多到十根手指頭數不清,在美國和革命先烈徐錫麟的孫女徐乃錦結婚,婚後不久,徐女士即懷有身孕,後來生下的蔣友梅是蔣經國第一位孫女,蔣介石第一位曾孫女。

  1962年10月,孝文、徐乃錦返回臺灣,蔣經國把兒子交給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孫運璇。誰知道解決了工作問題,家庭糾紛卻使孝文走上酗酒之路。他懷疑妻子瞞著自己在外交男朋友,導火線是徐乃錦為了排遣寂寥,到臺灣大學選修了幾門旁聽課程,在課堂裡結識了一位外籍男士,因和那位外籍學生切磋功課,變成交往密切的好朋友。此事被好事者輾轉傳到孝文耳裡,因而打翻醋罈子,孝文大發雷霆,怒不可遏。

  自此,孝文自暴自棄夜不歸營,在外通宵喝酒飲宴,總要到清晨時分喝得爛醉如泥才肯回家。蔣方良好幾次凌晨醒來,不見兒子人影,擔心孝文又喝酒鬧事回不了家,只好差遣便衣衛士開車四出找孝文。

  有一回,便衣侍衛奉方良之命,開著吉普車沿著臺北中山北路,一家酒店接著一家酒店敲門找人,便衣侍衛才走近一家酒店門口,突聽見酒店裡傳出連串槍聲,只見酒店裡的杯子、酒瓶、桌椅、燈具、玻璃窗……各種室內陳設全被喝醉的孝文打了個稀巴爛。

  1970年冬天,時任「中臺化公司」副總經理的孝文,某日上午去上班時,因前一天宿醉,一人鎖在單人辦公室裡埋頭大睡,忘了服用控制血糖的藥物,因血糖過低,導致腦部細胞嚴重受損,經臺北榮民總醫院全力搶救孝文雖撿回一命,智力卻僅與四五歲孩童相當。

蔣方良和蔣孝武

蔣孝武第一任妻子汪長詩

 

  孝武:早從蔣經國的接班名單上除名

  -「孝武先生」曾經就是蔣經國的影子

  蔣介石滿心希望培植孝文,誰曉得這孩子不爭氣,老先生在垂暮之年,主觀上將承接蔣家第三棒的順位,推移到二孫蔣孝武的身上。1966年5月,蔣孝武以弱冠之年,離開臺灣遠道留學,蔣介石曾多次給孝武寫家書,鍾愛與想念躍然紙上。

  從德國慕尼黑政治學院留學歸來之後,孝武本心很希望能為父祖爭光,然而,孝武最大的問題,是他情緒不夠穩重,這讓經國頭疼不已。

  孝武回臺灣的第一份工作擔任「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參議。名為參議,年紀輕輕的孝武,完全不懂退輔會的實務工作,實際上根本無議可參。後來,孝武又多了一項職務:在國民黨中央政策會擔任專門委員,名為專門委員,實際上對黨務工作也無從「專」起。

  孝武真正找到與自己性格契合的領域,是蔣經國早年邁向接班之路的情報組織。國民黨當局撤退到臺灣之後,情報部門幾乎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有形無形資源,情報單位的一切,似乎最適合孝武這個西伯利亞式陰晴不定性格的男人,他有心在情報圈子裡大幹一場。這是經國與孝武父子關係最融洽的一個階段,也是父親對孝武期望最殷切的一段歲月。

  那段時期蔣經國到若干情報機構開會視察,似乎都帶著孝武,他仿佛就是蔣經國的影子,或是代言者。

  -大鬧機場事件,使得孝武的地位跌落谷底

  1977年11月,臺灣發生了一場「中壢暴力事件」,黨外人物積極串聯活動,孝武認為這是他發揮情報幹才的絕佳機會,他急於在父親面前力求表現,爭取青睞。

  某次,情報首長在臺灣高雄澄清湖召開首長會報,討論如何解決愈演愈烈的黨外糾眾滋擾問題。會議由蔣經國主持,孝武當時的職務是「國家安全會議」執行秘書,與會的首長們,幾乎清一色都是孝武的叔伯輩,加上有父親蔣經國在座,會議桌上根本沒有他講話的份,他自然不敢當著父親的面,在會上高談闊論。

  散會以後,蔣經國先行離席北返,孝武攔住幾位負責情報的將領,放言高論:「黨外分子最近南北串聯,愈來愈不像話,我父親年紀大了,萬一有個閃失,軍隊又控制不了,如何是好?」孝武又稱:「情治單位有必要結合『社會力量』,來對付黨外分子。到時候,情報單位要配合這些『社會力量』!」孝武所謂的「社會力量」,就是幫派勢力之意。將領們有的虛與委蛇,有的根本懶得理會。

  這些不把孝武放在眼裡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一則是瞧不起孝武這種幫派思維,二則他們清楚,經國先生對孝武的言行並不認同,蔣經國大權在握,春秋鼎盛,誰敢輕易聽信孝武,而引起經國不悅呢?

  然而,真正讓蔣經國對孝武傷心的,是蔣孝武處理與汪長詩的婚姻問題的方法。某次,孝武與汪長詩大吵一架,汪小姐盛怒之下,拎著皮箱行李直奔松山機場,孝武叫囂,你要走,乾脆把孩子也一起帶走。汪長詩驅車抵達機場時,弟弟孝勇火速向蔣經國報告,經國連忙命令「國家安全局」局長王永澍趕赴機場,不準汪長詩登機,如果汪長詩已經登機,設法阻攔那班飛機起飛。

  汪長詩剛上飛機,王永澍匆匆忙忙趕到松山機場,緊急通知航班飛機暫時不準起飛,搞得松山機場如臨大敵,許多旅客還以為發生劫機事件,人人自危。孝武此時也趕到機場,他握著一把手槍,頂住王永澍的肚子,以歇斯底裡的語氣說:「你馬上讓飛機起飛,不然我先斃了你!」

  王永澍只有好生勸撫孝武,允諾汪長詩搭乘的航班飛機起飛。眼見飛機絕塵而去,孝武竟又調轉頭,想上陽明山找弟弟孝勇算帳。

  大鬧機場事件,使得孝武在蔣經國心目中的地位跌落谷底。在經國先生想法裡,一個連家裡都擺不平的孩子,有什麼資格談接班?因此,或謂1984年爆發的「作家江南命案」,是孝武失勢的主因,實際上,早在這事件之前四五年,孝武就已經從蔣經國的接班名單上除名了。

   孝字輩子弟當中,另外兩位,一是女兒孝章,她早熟聰明,而且最沒有「貴族」的架子。另一位是行事低調、精明沉穩的孝勇,在經國晚年被目為「地下總統」,因為他恪遵蔣經國意思,唯父命是從,是最得寵的一位。

  據說蔣經國、蔣方良在贛州時期,當時孝章不過才七八歲,父親請章亞若教孝文、孝章中文,孝章從章亞若和父親兩人眼神互動中,一眼瞧出彼此關係非比尋常,但是,孝章懂事明理,心思細膩,固然洞察了真相,卻壓抑心中隱忍不說,直到年老時,孝嚴、孝慈身份由媒體曝光,才向親人提及此事。

  孝章曾為了與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長子俞揚和的婚事,差一點在蔣家鬧家庭革命。蔣孝章堅持要嫁給曾有婚姻記錄、年長得可以當孝章爸爸的俞揚和,惹得蔣經國嚎啕大哭。蔣孝武更為了要給俞揚和「教訓」,曾經在松山機場當眾想對俞揚和動粗。幸經宋美齡向蔣經國說情,蔣經國的態度才軟化下來,不再固執己見。稍早之前,經國甚至造訪俞大維,意欲施以壓力,叫俞揚和知難而退,孰料俞大維聰明過人,他告訴經國:「我也反對這門婚事,但孩子長大了,我實在無力幹涉他們的事。」婚後,蔣介石、宋美齡均待俞揚和如一家人,蔣經國也改變心意,採取接納態度,每次孝章夫婦自美國返臺,經國總要在七海寓所或是慈湖招待孝章和俞揚和。

  如今,孝字輩當中,除了孝章,還有蔣經國章亞若生的兒子蔣孝嚴、蔣緯國的兒子蔣孝剛。

蔣家第四代的蔣友柏

蔣友常與女友

 

   第四代:懸崖邊的貴族

  乍看之下,蔣家人丁不免有些單薄,但細數友字輩的曾孫輩裡邊,卻是代有才人出。蔣孝勇之子友柏與友常,是媒體曝光率最高的兩位,也是最勇於發表自己看法、最出色的兩位蔣家第四代後輩。

  生於1976年的蔣友柏,曾經在口述的《懸崖邊的貴族》一書中為自己作旁白:「蔣介石是他的曾祖父,蔣經國是他的爺爺,但別再追問他對近代史的評論。我們看到的偉人,對他來說,只是家人。」又說:「財務是他的專長,當他還在紐約大學讀書時,在房地產投資上就大有斬獲。做投資賺大錢也是他的好勝本能之一。」

  1978年生、屬馬的蔣友常則在《懸崖邊的貴族》書中作自我履歷式的剖白:「深邃的五官洩露了他的俄國血統,親切的笑容卻軟化了遺傳自奶奶、那遙遠且冰天雪地的線條。笑起來就像是鄰家男孩,和他面對面,他的氣質,很自然地設計出『如沐春風』的情境。」「設計」和「管理」是他的強項(2000年,紐約大學史頓商學院NYU,SternSchoolOfBusiness主修財經;2004,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TheNewSchoolForDesign主修設計管理),念書時,還出過一本旅遊書,是關於紐約的藝術之旅。

  《懸崖邊的貴族》書中介紹:蔣孝文的女兒,也就是友柏的堂姐蔣友梅,早已往藝術方向發展;蔣孝武的大兒子蔣友松在舊金山從事創投金融業。而友柏、友常則回到臺灣開設「橙果」設計公司。

  國民黨「立法委員」蔣孝嚴,在介紹兄弟與自己的孩子時說,他與孝武的兒子友松較有往來,尤其是友松,和孝嚴家來往較為密切。

  孝嚴的兒子蔣萬安目前在美國矽谷一家最大的律師事務所執業。萬安自臺北復興小學畢業後,念師大附中國中部,再考上建中、念政治大學外交系。

  蔣萬安花了一年半時間拿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又用了不到三年時光,獲得法學博士。2007年11月初,考取了美國加州律師執照,加州律師執照很難考,蔣萬安居然能克服困難考取。

  回想起兒子萬安的名字,蔣孝嚴若有所思地說:「我兒子萬安的名字,是經國先生取的。萬安出生後,王升先生就跟經國先生報告,經國先生聽了之後很高興,思考了幾天告訴我,孩子就取名為萬安,他說孝嚴、孝慈在萬安吃了很多苦。我跟孝慈的名字是老先生取的。因為我自己就是在江西萬安長大的,那裡是全江西最窮的一個縣。經國先生取名萬安,就是要我和萬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經國先生借著兒子的這個名字告訴我,記得你小時候經歷的辛苦歲月。」

來源:新聞午報

相關焦點

  • 張艾嘉大方說情事 承認曾與蔣家公子互相吸引
    網易娛樂4月17日訊 據臺灣媒體《蘋果日報》報導,張艾嘉日前大膽認了當第三者後,昨錄《康熙來了》在蔡康永跟小S拷問下,又承認當年與蔣家公子「曾經相互吸引」的緋聞,據網絡流傳消息指出,這位蔣家公子可能是曾狂追她的蔣家第三代蔣孝武。
  • 曾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如今他們後代如此生活
    在中國近代的時候,國民黨主政,就有這麼四個家族是當時有名的四大家族,把控著我們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命脈,後來就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蔣家的天下陳家的黨,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財。先來說說老蔣家,蔣經國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呢,生了一個女兒,他的次子有一個 兒子,他的三兒子,有三個兒子,還有一個蔣緯國,有一個兒子,老蔣的第四代人還是挺多的,大多都在臺灣生活,也有的在國外。
  • 切割蔣家?蔣萬安提案返還「兩蔣時期」沒收財產,引發藍營論戰
    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因「不法」判決,導致身家財產、土地遭沒收充公。臺灣當局該如何返還,成為「轉型正義」的課題。而身為蔣家第四代、被看好代表藍營角逐2022年臺北市長的「立委」蔣萬安,近日低調在臺當局立法機構提案「修法」。
  • 臺灣前「防長」蔣仲苓去世
    蔣仲苓曾在大陸參加抗戰,但當時年輕的他只是連長,所以,他的故事主要發生在臺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多次引發巨大爭議,甚至影響至今。1991年,為讓時任「總統府參軍長」蔣仲苓免於退役,李登輝想出讓他升「一級上將」(終身役)的「妙招」,而當時臺灣地區領導人任用官員尚須「閣揆」「副署」,「行政院長」郝柏村以蔣仲苓無大功和沒當過「參謀總長」為由,堅決不「副署」。
  • 臺灣前國防部長義烏人蔣仲苓去世
    蔣仲苓曾在大陸參加抗戰,但當時年輕的他只是連長,所以,他的故事主要發生在臺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多次引發巨大爭議,甚至影響至今。1991年,為讓時任「總統府參軍長」蔣仲苓免於退役,李登輝想出讓他升「一級上將」(終身役)的「妙招」,而當時臺灣地區領導人任用官員尚須「閣揆」「副署」,「行政院長」郝柏村以蔣仲苓無大功和沒當過「參謀總長」為由,堅決不「副署」。
  • 光之國第一代奧特曼是奧特之王,第四代是賽羅,第五代又是誰?
    現在光之國的奧特曼,可以說是五代同堂了,而且人數還非常多。第一代是奧特之父,第四代是賽羅、泰迦,那麼第五代奧特曼又是誰呢?
  • 奉化溪口蔣家龍門千層餅飄香千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蔣家龍門千層餅店鋪外景。伴著爽朗的笑聲,蔣家龍門千層餅店的店主蔣定君回到了店裡。他娓娓道來,千層餅以小麥粉和豆黃粉為主料,苔菜、芝麻、菜籽油等為輔料,餅一共有27層,厚度卻僅約一釐米,長寬各約5釐米。自從17歲那年向姨父學習這門技藝以來,他已和千層餅打了快40年交道,能把十多道工序倒背如流:蒸粉、碾粉、揉粉、拌粉、分劑子、包餡、擀餅、排餅、刷水、撒芝麻、翻餅、熱爐、貼餅、烘焙。
  • 《反黑路人甲》第23集:晨爺老謀深算,利用喪鐘對付蔣家
    劇情講述張細倫(王浩信飾)假扮蔣家三少蔣世龍到蔣家做臥底,幫警方調查案件的故事。而在此過程中,又夾雜多條支線故事。例如,晨爺(姜大衛飾)利用喪鐘(徐榮飾)對付蔣家,這是劇中最精彩、最富戲劇性的支線之一。
  • 蔣介石到了臺灣每天都吃什麼呢?廚師說「有什麼吃什麼」
    當時很多將領到了臺灣以後,都會帶幾名廚師過去,畢竟到了那裡人生地不熟的,吃什麼都不如吃家鄉的口味,那麼到了臺灣以後蔣介石每天都吃些什麼呢?如果想知道這些事就要問問他的廚師蔣發茂了。蔣發茂是江蘇揚州人,1925年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小的時候吃了不少苦,後來二十多歲的時候孤身一人到南京闖蕩,在同鄉好友的推薦下,蔣發茂到蔣介石的府邸當一個勤務兵。
  • 老話說「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什麼意思?值得一看
    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俗語「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知事少時煩惱少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他知道的事情很少的話,那麼他的煩惱也會很少。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我們在小的時候,比如幼兒園時期就比小學時期的煩惱少,沒有那麼多的家庭作業,只需要動動手做手工藝品,每天不是美術課就是音樂課,還能去滑滑梯,做遊戲。
  • 深度解讀四代試管|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可以打破生育年齡的限制?
    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第四代具體做法是:  1、首先從母親的卵子取出細胞核,將其注入已去掉細胞核的捐贈者的卵子內。  2、再對卵子實施體外受精,最終獲得的嬰兒同樣擁有3人的遺傳物質,即除了父母的基因外,還擁有捐贈女子的線粒體遺傳物質。  但是由於涉及倫理爭議,美國等多國仍禁止這一技術。
  • 四代靶向藥勁爆亮相ESMO,克服奧希替尼耐藥辦法多多!
    肺癌是我國第一大惡性腫瘤,其中80%是非小細胞肺癌。由於我國肺癌患者存在較高的EGFR基因突變概率,因此我國肺癌病人受益於EGFR的靶向藥物。 EGFR靶向治療出現耐藥是躲不掉的難題,尤其是三代藥奧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耐藥十分棘手,第四代靶向藥成為廣大肺癌病友關注的熱點。今天癌度給大家報導ESMO大會公布的兩個第四代靶向藥物的數據。
  • 臺灣高溫多雨的氣候
    臺灣降水量的分布特徵是:山地降水量較平地多;平地中,近山地的邊緣地區又較遠離山區為多;東部平地較西部平地多。中部山區歷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00毫米左右,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東部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3000毫米之間。西部平地以北部基隆最多,每年降水量可達3600毫米。 臺灣的少雨區位於西部大甲溪以南、曾文水庫以北,即嘉南平原的中西部。
  • 荔枝:「人紅是非多。」
    薄薄的果皮,晶瑩的果肉,中間一個果核,味道和荔枝相差不大,只是多了渾身的「長毛」。紅毛丹。荔枝產自我國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以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紅毛丹原產在亞洲熱帶,馬來群島一帶種植較多,在我國廣東南部、海南和臺灣有少量栽培。也正是因為紅毛丹產量不多的原因,在我國大部分的水果市場中都難得看到其身影。
  • 精通多國語言的十大華人明星
    多學一門語言,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的意思是一樣的。如今在娛樂圈混也並非容易,多精通一門語言,就多一次機會。有了機會,國際化程度高了,可謂錢途無量。莫文蔚 精通英文、法文、意文,粵語、普通話也不錯莫文蔚能歌善舞,是香港影、視、歌多棲明星,在義大利念高中,英國念大學,還是英國倫敦大學的高材生,精通英文、法文、義大利文,粵語、普通話說得也不錯。莫文蔚憑獨特氣質及精通多國語言,使她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出盡風頭,還在好萊塢施展拳腳。
  • 四代EGFR抑制劑:機遇還是雞肋?
    這項研究為國際多臨床研究的中國亞組分析,實驗的設計之初就已經將L858R或ex19del作為患者入組的標準之一,最終奧希替尼組共招募71例中國患者。四代EGFR藥物上市之後,即便奧希替尼仍然處於專利期,恐怕從經濟角度、治療效果(包括腦轉)和生存期考慮,對於EGFR L858R or ex19del突變患者,首選藥物也許並不是新上市的四代EGFR。當然,一旦攜帶C797S,就又成為四代EGFR藥物的潛在用藥患者,所以,四代EGFR藥物的押寶依舊為C797S突變。4.
  • 臺灣國學教育變遷:日據時代也不曾中斷
    如果說蔣家王朝曾經的光復夢體現在臺灣的「北平路」、「重慶路」,那臺灣對儒家傳統的尊重則被清清楚楚地印刻在了這三條以儒家信條為名的主幹道上。這些有著鮮明儒家特色的街道命名雖然始於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不過,儒家傳統在臺灣的根基卻並不是自那時起才開始建立的。事實上,臺灣的中國文化傳統即使在「日據」時期,也未有中斷。
  • 臺灣政大學生罷唱校歌噴漆蔣介石銅像 抵制「黨國意識」
    據環球時報引述臺媒《自由時報》10月27日報導,臺灣政治大學學生罷唱校歌事件持續發酵。臺灣政大學生因不滿現行校歌中存有與原國民黨相關的內容,罷唱校歌。學生通過自創校歌活動,選出《領航》一曲,希望與原校歌一樣作為該校新生合唱比賽「文化杯」指定曲。 但校歌事件遭到校方反對,導致該校學生社團「政大野火陣線」在校內蔣介石銅像上噴漆,並發起連署廢除校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