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自古以來就是嶺南佳果,世人對其的讚頌、推崇從未斷過,其中不乏蘇軾、杜牧等大文豪。而其離開枝頭便會變色變味的特性,讓其更顯嬌貴,荔枝便就這樣登上了神壇。
嶺南佳果——荔枝。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被「毛」封印了的名氣
進入夏季,水果攤上那一顆顆紅彤彤帶著綠葉掛著水珠的荔枝總是讓人垂涎欲滴。而同樣是南方水果,一樣紅彤彤的紅毛丹人氣卻遠遠不如荔枝。
品嘗過紅毛丹的人都會覺得它與荔枝十分相似,其實紅毛丹的另一個名字「毛荔枝」更直觀地反映了它的特色。薄薄的果皮,晶瑩的果肉,中間一個果核,味道和荔枝相差不大,只是多了渾身的「長毛」。
紅毛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都是一家「兄弟」
荔枝(Litchi chinensis)和紅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都屬無患子科常綠喬木,一個為荔枝屬,另一個為韶子屬,兩個屬為近緣屬,可以說是關係很近的兄弟了。荔枝產自我國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以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紅毛丹原產在亞洲熱帶,馬來群島一帶種植較多,在我國廣東南部、海南和臺灣有少量栽培。也正是因為紅毛丹產量不多的原因,在我國大部分的水果市場中都難得看到其身影。
蹭熱度的「山荔枝」
在仲夏時節,如果你去山裡旅遊,可能會遇見當地居民擺起小攤,賣著紅紅的與荔枝外殼有著相似的紋路的「山荔枝」。買來嘗一嘗卻與荔枝相差甚遠。首先它沒有同荔枝一樣可以剝掉的外殼,果肉也不是晶瑩剔透的,而是偏橘紅色,同時失去了荔枝肉的緊緻口感。如果說毛荔枝與荔枝還沾親帶故的話,那麼山荔枝就完全是來蹭熱度的群眾。山荔枝名為「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 Chinensis),為山茱萸科四照花屬落葉喬木,開花時四片白色總苞大而顯眼,是優秀的園林觀賞樹木。
四照花的果。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盛花期的四照花。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不管是毛荔枝還是山荔枝,都是借著與荔枝的相似之處蹭了蹭名氣,但是如果遇上有賣的也不妨買來嘗一嘗,雖不如正宗荔枝,但味道總歸都是不錯的。
END
參考文獻:《中國植物志》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
作者:金夢怡
責編:王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