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時間丨我校譚明副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上發表...

2020-11-25 騰訊網

日前,從理學院傳來好消息,譚明副教授以第一作者、河南農業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2019年即時影響因子11.5)上發表題為《n型Bi2Te2.7Se0.3薄膜中特殊各向異性熱電性能的誘導調控》(Anisotropy Control Induced Unique Anisotropic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n-type Bi2Te2.7Se0.3 Thin Film) 的論文。

國際知名期刊Small Methods刊發我校譚明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

n型Bi2Te2.7Se0.3薄膜中特殊各向異性熱電性能的誘導調控

譚明副教授(左2)和團隊主要成員

熱電轉換技術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塞貝克(Seebeck)效應、帕爾貼(Peltier)效應直接將熱能與電能進行相互轉換的技術。隨著環境保護形勢的日益嚴峻,研究和開發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科學研究的重點領域。其中,熱電轉換技術憑藉其系統體積小、可靠性高、無汙染物排放、適用溫度範圍寬等特點被廣泛關注,在軍事、航天、民用等領域有很多重要應用。熱電轉換效率是衡量熱電材料性能的關鍵指標,它主要取決於材料的性能ZT優值。從定義ZT= (S2σ/κ)T可見,在一定的溫度T下,高效熱電材料應具有大的溫差電動勢S(產生大的電壓),優異的電導率σ(產生小的焦耳損耗)和低的熱導率κ(產生大的溫差)。但由於這幾個熱電參數之間存在複雜的互動關係,這使得實現高熱電優值ZT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該文章通過附加電場去誘導材料的獨特納米柱陣列結構生長,發現(0 1 5)和(0 1 11)面之間的(有角度的)面間晶界與相應的應力場比較(0 1 5)和(0 1 5)面之間的面內晶界更能有效的散射聲子,從而實現協同調控電子和聲子輸運,導致n型Bi2Te2.7Se0.3 薄膜具有超高的ZT值(1.6)。

據了解,這一研究成果是譚明副教授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南昆士蘭大學的陳志剛團隊合作取得的。此前,譚明副教授已在國際一流期刊Nano Energy等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3項,已授權6項,申請中國實用新型專利7項,已授權5項。

河南農業大學

hau1902

統籌監製:周紅飛

文字作者:李富強

圖片來源:李興旺

責任編輯:張浩然

本期校審:陳新新

本期編輯:‍張琳琳

讓我們為譚明副教授團隊點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