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家有4104株幼苗,直至被抓才知不是花

2021-01-16 有度說評

江蘇省連雲港海州區新壩鎮一老人因種植罌粟超過3000株被判刑5年,家屬質疑刑期過重,引發公眾關注。在海州區人民檢察院公布的另一案中,新壩鎮70多歲的張某也因種植罌粟達1萬多株獲刑5年2個月。

就在近段時間,來自江蘇連雲港的一個75歲李奶奶,在並不知道罌粟是不能種植的情況下種植了兩粒罌粟的果實。

據嫌疑人交代,因為覺得鄰居家種的罌粟花很好看,然後老奶奶就找鄰居要了兩粒種子。種下了罌粟花。然後自己一直以來也沒有打理過。但是警方在老人家一共查出有4104顆罌粟幼苗。據家人交代同村很多人都會有罌粟幼苗。

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老人家罌粟種植面積一平方米,在一平方米的空地上種了4000多顆罌粟,並說自己沒有時間管理。這怎麼可能,而且家人說老人有耳聾,但是警方與老人交流時可以順利溝通。並沒有發現家人所說的生理性耳聾。

並且在9月19號二審的開庭審理當中,李某以身體不舒服為理由拒絕出庭,並且在當時家屬也非常不配合的情況下,關於機關聯繫當時的村幹部,一同將林某及其家人帶到法院進行旁聽。最終李某被判刑5年。

前述兩案,均由海州區人民法院一審法處以下判處刑罰,但報請連雲港中級人民法院核准時,被發回重審。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海州區人民檢察院在公布張某一案時提到,重申嚴厲打擊私種罌粟的違法行為。

記者檢索裁判文書網發現,海州區人民法院還曾於2019年底至2020年初,判決4起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案件。4名被告人多是在自己的菜地種植罌粟,被當地警方查獲,罌粟幼苗超過500株,但未超過3000株。關於4名被告人的刑期,其中三人為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一年;另有一人的刑期由一審的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十個月,再審改判為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

律師趙良善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非法種植罌粟3000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在現有情節中,如涉案種植面積已超過3000株,就達到了判處5年有期徒刑的數量。

記者注意到,據連雲港日報社「連網」2019年2月27日報導,海州全面開展禁種鏟毒專項行動。當時召開的海州區禁種鏟毒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會確定,從2019年2月底起至年底,海州區在全區範圍內組織開展禁種鏟毒專項行動,確保2019年毒品原植物在全區「零種植」「零產量」。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均將受到行政處罰,種植罌粟500株以上即可入刑。

前述報導稱,全區各鎮、街道將組織人員深入轄區所有戶籍人員家中簽訂「兩書」(告知書、承諾書)。各鎮、街道及各禁毒委成員單位的所有窗口部門,在群眾辦理業務前要先籤訂禁種鏟毒告知書、承諾書,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

此外,各派出所民警將協同各村負責人、禁種鏟毒信息員,抓住罌粟出苗、開花、結果時節早發現、好剷除的有利時機,深入轄區農戶房前屋後、居民菜地、溫室大棚、林間開闊地等地帶嚴密開展檢查。海州區禁毒辦將積極引入社會第三方調查,聯繫專業的無人機航測公司,定期對全區開展多輪次掃描監測。各鎮、街道禁毒辦將配備一臺小型無人機,便於對田間地頭及無人居住的院牆內等盲角盲區開展踏查。

11月27日,新壩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關於2019年2月底開展的禁種鏟毒行動,他並不了解,禁毒相關行動由上級公安機關部署,具體情況需要諮詢連雲港市公安局。同日,記者暫未能聯繫到連雲港市公安局置評。

國家的法律不會因為你年紀大或者年紀小就對你網開一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素材和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75歲老人只因花好看誤種罌粟被判5年引爭議,法院回應了!
    近日,「老年人種罌粟被判5年」引發熱議。據報導,因被鄰居介紹花很好看,一75歲老人種下兩粒罌粟果實,直到派出所檢查,清點出四千多棵,被判5年刑期。老人家屬稱,其直到被抓才知道種的是毒品。對此,@連雲港市海州區法院 回應稱,被告人李某某(1946年6月出生)於2019年3月8日被民警查獲。經現場剷除並清點,共計查獲罌粟幼苗4104株。李某某在偵查階段多次供述其明確知曉自己種植的為罌粟,且李某某所在村案發前持續通過廣播宣傳禁止種植罌粟。李某某當庭認罪認罰。開庭審理前後,承辦法官均能與李某某正常溝通,並未發現其存在生理性耳聾。
  • 七旬老人誤種4104株罌粟幼苗被判5年,冤不冤?法院作出回應!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11月25日,有媒體以《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家有4104株幼苗,家屬:直到被抓才知不是花》為題,報導了一個刑事案例,多家媒體進行了轉載。
  • 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法院回應
    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近日,江蘇省連雲港「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刑5年」一事引起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老人聽說罌粟花好看,收到2顆果實在家種植。而派出所檢查時發現家中有4104株罌粟幼苗。對此,老人孫女唐女士說,蘇北很多人家都有罌粟種子,直到被抓時奶奶才知道種得是毒品不是花,而家裡種植面積只有1平方米。
  • 75歲老太誤種4104棵罌粟苗,判刑5年眾人喊冤
    近日,網上有很多網友都在討論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判刑5年,有很多人說老人這麼大歲數了,判5年是不是太重了?而且老人也不知道這個是毒品,也不知道是法律禁止種植的,俗話說不知者無罪,介於老人年歲高,是不是可以對她網開一面呢?
  • 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 自稱不知道是毒品
    近日,江蘇連雲港一名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 。老人聽說罌粟花好看,收到2顆果實在家種植。派出所檢查時發現家中有4104株罌粟幼苗。目前,老人被關押在看守所,即將被送往女子監獄。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 自稱不知道是毒品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
  • 75歲老人誤種罌粟被判5年,家屬:直到被抓才知道種的不是花
    近日,江蘇連雲港網傳一75歲老奶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種下兩粒罌粟果實,於2020年9月19日被法院終審判決5年刑期。據公訴人陳詞,老人因被鄰居介紹稱罌粟開花很好看,要了兩個果實種下後就再沒有管理過,直到派出所檢查,清點出四千多棵。目前,老人被關押在看守所,即將被送往女子監獄。
  • 75歲老人種罌粟被判5年,家屬:直到被抓才知道種的是毒品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 江蘇連雲港75歲老人被抓,因種植罌粟判刑5年,神仙就無法救
    罌粟是一種被稱之為罪惡的美麗花朵,而最近也有一位網友爆料,在江蘇連雲港有一位已經年歲75歲的老人被抓了起來,就是因為種植了這種罪惡之花,老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只是覺得開花之後很好看,所以就找了兩個果實種在自己家中,等到派出所接到舉報之後,來到她家一調查,發現居然有4104棵,老人的孫女也表示不解
  • 您認識罌粟嗎?千萬別把罌粟當作虞美人,誤種罌粟也是犯法
    而罌粟更像是寶釵姐姐,美麗、大方,卻又有著女漢子的強悍。二、花色的區別。虞美人的花色較多,顏色有黃色、橘黃色、白色、灰色等,且花冠較小,花瓣較少,一般僅有4~5片,多數屬於單片單層花瓣,且花瓣較薄,土地肥力較好的情況下,一株多柱多花,花朵的邊緣呈波浪狀,不易開張。
  • 老人誤種四千顆罌粟被判刑,鄰居:開花很好看,民警:一棵也違法
    山花爛漫,風景無限好,花開雖美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隨便開(罌粟)正是我國嚴禁非法種植的植物之一,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毒品原植物危害大,罌粟不是蔬菜,也不是鮮花。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
  • 70歲老人骨頭壞死吃藥無效 種千株罌粟治病被抓(圖)
    2017年3月3日清早,回到家的李某被新化火車站派出所民警抓獲。李某於兩年前開始雙腿疼痛異常,開始以為是骨質增生,也沒放在心上,後面痛得受不了才去醫院檢查,發現雙膝骨頭已經壞死,要想根治必須更換骨頭。李某一家種地為生,收入微薄,無錢更換骨頭,便買了些止痛方面的藥吃。開始吃止痛藥挺有效果,時間久了雙膝又開始劇烈疼痛。
  • 鍾南山稱已出現同患流感和新冠病例;川渝將申辦2032年奧運會?官方...
    【川渝將申辦2032年奧運會?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H1H3甲流和新冠的病例。 針對目前關注度最高的疫苗,鍾南山指出,自然免疫不現實、不科學、不人道,而目前在臨床試驗中的14種新冠疫苗當中,中國的疫苗是扎紮實實往前走的。以往的經驗要找到可供我們大範圍使用的「好疫苗」,以往至少需要5-6年,目前來看起碼需要兩三年。
  • 謠言坑人:無知蟹農在種上千株罌粟花,他的理由讓警察蜀黍驚呆了
    民警一舉剷除了興化市新垛鎮新東村、大營鎮聯合村等多處種植的罌粟花。其中新垛鎮興東村的一處蟹塘邊共種植罌粟花達1149株。可笑的是,這個蟹塘的老闆童某竟然說,她種植罌粟花是用來驅鬼驅蛇的。在公安機關的教育下,童某認識到種植罌粟花的危害性,並在警方的幫助下徹底地將這些罌粟花剷除。
  • 罌粟——惡之花
    毒品原植物危害大,罌粟不是蔬菜,也不是鮮花。種毒違法,種毒必鏟,種毒必究。答:因為罌粟是製取毒品的重要來源,從罌粟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鴉片、嗎啡、海洛因等,因此,罌粟這一美麗的植物也被稱為「惡之花」,所以在我國是被
  • 您認識罌粟嗎?罌粟和虞美人不能傻傻分不清
    警方提醒,罌粟和大麻、古柯並稱為三大毒品原植物,我國法律規定,一株都不能種,種一株就是違法。罌粟和虞美人有啥區別,罌粟辨別指南來了生活中,因為罌粟和虞美人長得非常像,時常有人傻傻分不清,公安民警提醒:千萬別把罌粟當作虞美人,誤種罌粟也是「犯法」的。
  • 解讀罌粟——如何區分罌粟和虞美人?
    5月13日,民警帶了幾株疑似罌粟苗,讓西安植物園的相關人員鑑定。種植者解釋說只是當花來養,僅僅用於觀賞。鑑定結果表明,這幾株植物都是罌粟。這位居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觸犯了法律。  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國家明文禁止種植和銷售。西安警方查處的非法種植罌粟案件中,大部分種植者因「無知」而誤種罌粟,另外,還有用於治病和食用等藉口。
  • 還有人相信罌粟「偏方」能治病?別鬧了,你這是在違法!
    經查,2019年11月先後,薛某和桑某華聽說罌粟可以治病,遂各自在其家屋後菜地裡種植罌粟。犯罪嫌疑人鄒某龍如實供述了2019年8月,其聽說罌粟可以治療牙痛,於是在自家田地裡非法種植的犯罪事實。目前,犯罪嫌疑人薛某、鄒其龍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違法人員桑某華已被治安處罰。
  • 男子種4200株罌粟 熬成鴉片給病母服用(圖)
    據張某交代,他今年62歲,老母親84歲。7年前,老母親患了肺部腫瘤,做了手術。為了止疼,老母親開始服用杜冷丁。後來,為了節省開支,他就在自家園子裡種植了罌粟。開始種的面積不大,罌粟成熟後,他就用大鍋熬製成大煙膏,也就是鴉片給母親吃。  漸漸地,他的老母親吃上了癮,每天都要吃大煙膏,而且服用的量逐漸增加。於是,他就把妹妹家的園子也種上了罌粟。兩處園子,共88平方米。
  • 罌粟的背後,有哪些毒化危害?
    大煙苗,就是罌粟的幼苗,是國家嚴禁種植的毒品原植物,是絕對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的。三四月份是罌粟幼苗種植和銷售等違法行為的高發期,隨著禁毒宣傳力度的增大,毒品的危害逐漸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但是很多人對毒品原植物的種植不甚在意,特別是大煙苗識別性相對不強,很多地區有食用陋習,甚至部分地區的菜市場就有批發零售的行為。其實,毒品原植物種植,一株也違法,非法種植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處罰。
  • 冰島罌粟花是不是毒品 湖北、江西法院認定相反
    如果依據江西法院的判決,冰島罌粟花不是毒品,已經服刑一年多的湖北農婦嶽某是不是被冤枉了?如果依據湖北法院的判決,冰島罌粟花是毒品,《湖北日報》社的侵權還成立嗎?  湖北法院:冰島罌粟花是毒品  2001年10月,湖北宜昌市伍家崗區法院一審判決,種植了13830株冰島罌粟花的農婦嶽某,犯有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判處其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