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椎腰化/腰椎骶化、腰椎滑脫、腰肌勞損,簡單易懂圖解!

2020-12-01 騰訊網

文章來源:醫學影像服務中心

1、骶椎腰化/腰椎骶化

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均是椎骨發育的異常,腰椎骶化是指第五腰椎外型類似骶椎形態,並構成骶骨塊的一部分,一側或兩側橫突肥大呈翼狀,與骶骨發生融合或形成假關節。骶椎腰化是指第一骶椎演變成腰椎樣形態,即第一骶骨從筋骨塊中游離出來形成第6個腰椎。如何在臨床閱片準確判斷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裡介紹一個最準確的判斷方法。

這是一個最關鍵和準確的鑑定方法,國內著名骨放射學家楊世壎教授指導過,只要大家留意關注腰椎橫突"三長/四翹/五寬",L3橫突是最長的,L4橫突是上翹的,L5橫突最寬,特別用在胸椎腰化合併L5骶化的時候比較實用。

此外腰骶角的存在,對判斷腰骶椎分界具有一定價值,不過存在水平骶椎是則較難做出正確判斷。

下圖為腰椎骶化

下圖為骶椎腰化

2、腰椎滑脫分度

3、用磁共振看腰肌勞損

什麼是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指因為腰背部肌肉、 筋膜、 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的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背部一側或兩側的瀰漫性疼痛的臨床症候群, 包括腰背肌筋膜炎、 肌纖維織炎、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第三腰椎橫突症候群 ,該病好發於 30 ~ 40 歲的青壯年男性,外傷及長期勞損為該病的主要發病誘因,此外還與氣候、 空氣溼度有很大的關係。

腰肌勞損的兩大基礎

1.解剖學:腰背部的結構肌肉主要包括腰背筋膜、 斜方肌、背闊肌、 骶棘肌、 橫突棘肌( 半棘肌、 多裂肌和迴旋肌) 和深層短肌( 橫突間肌、 棘突間肌)。腰部是連接軀幹和下肢的樞紐, 兩側的橫突是腰肌和腰方肌的起點,並有腹橫肌、 背闊肌的深部筋膜附著, 是腰部肌肉收縮運動的支點, 因此腰腹部肌肉彈力收縮時腰部受力最大, 且是軀幹活動範圍及強度最大的部位之一,易使肌肉及筋膜的附著點處形成無菌性的炎症,刺激局部的神經纖維,日久可以引起軟組織變性,導致腰背部、 臀部及腿部疼痛

2.病理學:長期不正確的姿勢和負重, 使肌肉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內外平衡失調, 力量不足, 使得韌帶、 筋膜挫傷,肌肉纖維拉傷, 甚至出現局部的組織液滲出和微血管破裂, 蔓延到鄰近肌間隙後形成瘢痕組織,最終導致局部粘連、 變性、 甚至肌肉萎縮,也就是肌筋膜炎,分布於肌肉組織中的神經纖維受到病變組織的壓迫、 刺激甚至部分神經末梢被破壞,產疼痛感

另一方面, 腰部軟組織受到損傷之後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或治療不徹底, 或反覆多次損傷, 致使受傷的組織不能完全修復, 局部存在慢性無菌性炎症,微循環障礙, 乳酸等代謝產物堆積, 加之受損的肌纖維變性或疤痕化, 也可刺激或壓迫神經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兩方面形成惡性循環, 使腰背部疼痛日益嚴重。

如何診斷腰肌勞損?

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腰背酸痛、脹痛,偶有放射至下肢的疼痛感, 但通常不過膝 ,個別會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在重體力勞動或活動後加重,並出現腰背部肌肉保護性僵直, 時輕時重,休息或改變姿勢可緩解。壓痛點不能精確定位, 但通常是位於腰椎橫突、 骶棘肌及髂嵴後緣等部位,可以觸診到腰部肌肉的緊張,或有硬結及肥厚感,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 部分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直腿高舉試驗陽性,也可以陰性, 但踝反射陰性,無伸拇肌力障礙。有部分患者的腰痛現象與氣候及溫度相關,比如陰冷、 潮溼的天氣會引起或加重患者病情。

影像學表現

正常的肌肉在 MRI 上表現為形態飽滿、 輪廓清晰平滑的均質低信號。男性的腰背肌厚度通常比女性要飽滿,肌纖維也要粗大。

長時間的腰背部肌肉疲勞狀態會導致其形態學發生改變,表現在肌肉體積的萎縮,肌肉邊緣輪廓的模糊和凹陷,信號呈現出不均質改變, 這點在橫軸位的脂肪壓制像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從事體力勞動或體育活動的人群, 腰部肌肉儘管長時間處在疲勞當中,但是其從事的活動特殊性導致其肌肉纖維的增生和粗大, 腰部肌肉的萎縮和變性體現的不明顯。

觀察肌間隙的脂肪浸潤也是衡量腰肌勞損的指標之一。脂肪浸潤通常伴隨有肌間隙的擴大,在MRI上呈現出三級信號 ,Ⅰ度表現為肌間隙顯示不清或僅能顯示線狀、 點狀間隙擴大; Ⅱ度顯示為多灶性間隙擴大伴脂肪信號; Ⅲ度浸潤表現為肌間隙呈羽毛狀或網格狀增寬,以上間隙的擴大和脂肪的浸潤是相伴相生的,也就是說擴大的肌間隙裡通常由脂肪填充。

腰肌勞損的特徵性表現是肌筋膜炎。也就是位於肌間隙和肌骨間隙的組織液滲出, 組織粘連和積液,腰背部肌肉和筋膜的水腫信號是判斷腰肌勞損的重要標誌之一,且淺筋膜的病變發現率要高於深筋膜。具體表現為腰背部皮下、 腰肌及筋膜下線狀、 條狀或片狀的長 T1長T2,FS-T2WI高信號。

配圖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舒筋有話說:如何區分腰椎間盤突出和腰肌勞損
    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在症狀上有一些相似性,兩者都會出現腰酸背痛、渾身無力等等症狀,但是兩者又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那麼怎樣鑑別腰椎突出和腰肌勞損呢?針對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們的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一看:有無腿痛  據悉,腰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分為三種,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於腰椎間盤突出多發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間隙,而坐骨神經正是來自腰4、5和骶1-3神經根,所以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或有的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的腿痛。
  • 你得的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腰肌勞損?一圖帶你看懂!
    於是帶著她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說是腰肌勞損。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這兩種病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雖然說這兩種病不一樣,但是症狀卻差不多,所以導致很多人無法區分這兩種疾病。 那麼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區別呢?
  • 慢性腰肌勞損,可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屬病,年輕人也需要引起注意
    01什麼是慢性腰肌勞損?從基本的知識開始,避免走進疾病知識點盲區1、慢性腰肌勞損的概述慢性腰肌勞損是由腰部肌肉長時間疲勞損傷而引起無菌性炎症導致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表現。2、慢性腰肌勞損的症狀慢性腰肌勞損好發於青壯年、老年人、肥胖者、體力勞動者,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在腰部疼痛疾病中,腰肌勞損發病率較高,約佔百分之六十。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如久站久坐、長期彎腰)造成累積損傷,或者是由於急性損傷因治療不當、遷延不愈。
  • 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
    主治產後筋骨痛,風溼骨痛,腰肌勞損。外用治跌打骨折 《中華本草》 味辛苦;辛;性微溼。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跌打骨折。 【歸經】 肝;腎經
  • 肌肉勞損有哪些典型症狀? 如何預防肌肉勞損?
    原標題:肌肉勞損有哪些典型症狀? 如何預防肌肉勞損?   肌肉勞損是一種慢性的反覆積累的微細損傷。常發生在肌肉活動過多或靜態姿勢下肌肉持久緊張的部位。可分為急、慢性兩類。常見部位為腰、頸、腿部的肌肉。下面來看看腰肌勞損的相關知識。   肌肉勞損有哪些典型症狀?
  • 腰椎突出,可以繼續練習瑜伽嗎?選擇正確體式助你修復腰椎
    小密語錄:腰椎作為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之一,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由於不良體態和習慣會大大增加腰椎部位的負擔。腰酸背痛,甚至腰椎間盤突出,在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常見。現代社畜平時工作繁重,不良的生活習慣加之不運動鍛鍊,或者選擇了錯誤的鍛鍊方式,就會導致腰椎的損傷。
  • 腰不好的人,不妨試試這4個動作,或幫你緩解腰部不適
    眾所周知,腰位於人體中間部分,對直立行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平時才要保護腰部,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沒有注重對腰部的保護,於是便有腰酸腰痛等症狀。
  • 堅持做「小燕飛」的腰椎病人好麼了?鍛鍊治療應該注意哪幾點?
    王阿姨由於常年忙於家務,腰在年輕的時候就經常疼,近兩年一年比一年重,想抱一抱可愛的大孫子都是有心無力。王阿姨聽說鄰居的李阿姨現在天天練小燕飛很管用,腰疼緩解了很多,便也開始練。誰知練了沒幾天,腰疼卻越來越嚴重了,起床穿衣都成問題,最終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 當心梨狀肌症候群
    經過龔福太主任仔細的檢查,最後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龔福太主任提醒,女性喜歡穿高跟鞋,蹺二郎腿或者受寒,都可能導致梨狀肌症候群。  少穿高跟鞋 別蹺二郎腿  據了解,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患者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一側臀部或腰臀部的疼痛不適,以梨狀肌相對應的部位最明顯,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小腿外側可有麻木感。
  • 腰痛4個原因,有的可不簡單
    事實上,夏先生並沒有出現肺癌之類的腫瘤病史,也沒有椎間盤突出或者腰部肌肉勞損等情況,也沒有嘔血、便血等丟失情況。 但由於腰椎的血運很豐富,如果骨髓裡長滿大量腫瘤細胞,佔據原本正常造血細胞的生存空間,那麼就會導致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 世界脊柱日:你的頸椎、腰椎健康嗎?
    ……上面列舉的這些,都會給脊柱帶來超負荷的壓力,造成頸椎、腰椎等勞損,或加速它們的老化,導致脊柱疾病的發生。在脊柱中,頸椎的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所以它最容易發生勞損;胸椎的靈活性小,患病率相對較低;腰椎承擔著上半身的重量,站、坐、轉身、彎腰等,腰椎都在承受壓力,因此腰椎也容易出現問題。脊柱中經常出問題的椎間盤究竟是什麼呢?
  • 可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
    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3~5錢。外用適量,莖皮及幹葉研粉撒患處。《中藥大辭典》微辛,平。"強筋骨,治腰痛。
  • 腰椎反射區圖解
    【腰椎解剖】腰椎位於脊椎的中段,上接胸椎,下連骶骨,由5節腰椎骨構成。【腰椎作用】具有保持身體平衡、軀體轉動的作用。【足反射區位置】腰椎反射區位於雙足足弓內側緣,第一楔骨至足舟骨處,上接胸椎反射區下連骶骨反射區。
  • 如何鍛鍊腰肌?每天多花10分鐘就能避免七老八十直不起腰
    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根本不會去有意識鍛鍊腰肌。因為腰肌其實並不突出,無法讓自己的塊頭變大,也無法給別人顯擺,另外,6年輕人的腰部都很好,所以年輕人很少去有意識鍛鍊腰部。但是當年紀稍大一點就會明白腰部疾病帶給人們的痛了。尤其是久坐的人士,相信已經感受到了腰部疾病帶給生活、身體的痛。
  • 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助你科學護腰不踩雷
    然而,護腰養要需要講究科學方法。有些年輕人為了加強腰椎鍛鍊,一下班就飛奔球場進行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一場比賽下來,不僅沒有起到腰椎的療養作用,反而讓腰椎變得更加疲勞。有些人為了在睡眠過程中保持腰椎直挺,故而選擇硬板床墊,殊不知一味追求硬度而忽視是否真的符合自己實際情況,最終結果只會適得其反。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輕鬆科學護腰,Pangao攀高融合多項專業黑科技打造了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讓忙於奔命的「打工人」可以一鍵快速開啟正確護腰模式。
  • 腰不好,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床?
    要減輕腰痛,就需要讓腰椎儘量保持在自然體位,也就是要避免扭曲。人體脊椎正常的生理曲線呈S形,而過軟和過硬的床面都會造成腰椎扭曲。另外,過硬的木板床因對身體的支撐面積小,支撐力分布不均,易出現腰部懸空的情況,這不但對脊柱不利,還會使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收縮的狀態,從而導致肌肉疲勞、酸痛、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