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近40億,華為Mate40系統級互聯背後的基本邏輯和技術歸因

2021-01-15 第一觀點科技網

#華為Mate40#10月30日,被奉為下半年最火熱的安卓旗艦華為Mate40系列手機正式在國內發布上市,隨後首銷,各個渠道蜂擁而至的消費者也用數秒搶空來回應華為的不負期待。

Mate系列誕生了8年,時間能偷走很多東西,但正如餘承東在發布會所說的那樣,華為「致力於將最佳的技術和創新帶給消費者」的信念和初衷一直都在。作為華為史上最強大的Mate手機,也是華為第十代迭代的Mate旗艦,華為Mate40系列可以說承載了華為手機這些年最耀眼、最輝煌的研發技術勢能。

超37億巨資投入 還不包括這顆全球首款5nm 5G SoC

華為Mate40系列為何能成為扛鼎之作?其實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在會後的採訪中就一語中的:「華為Mate40系列是歷代Mate手機中不論人力還是資金都投入最高的,大概花了5.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7.5億元,而這並沒有算上5nm工藝麒麟9000處理器的研發費用。」

在研發上不吝投入一直是華為的風範,而單款手機投入即使不算晶片(大家知道晶片研發的投入該是多巨大,投入上百億可能才剛夠入門)就能達到37億之多,同行研發費用上了10億都會拿出來大書特書,可見Mate40系列的研發投入的確是罕見的大手筆。有這樣不惜血本的投入,Mate40系列的研發工程師們能夠放開拳腳大幹,一部目前為止最好的集5nm 5G SOC、頂級影像能力、超強5G通信、超前工業ID設計、創新交互體驗等全面加成而沒有短板的超級旗艦就此誕生。

雖然37.5億的研發費用不含麒麟9000,但是我們還是先來說說這顆芯,因為它是整部手機運載其他功能的基石。這是全球第一批上市的5nm工藝手機晶片,且是目前唯一的5nm 5G SoC晶片。

當然,為了這個幾個第一,華為在喝到頭啖湯的同時也承擔了很大的壓力。李小龍告訴記者,2019年就已經開始驗證第一版麒麟9000的功能,而且由於是走在前面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同時缺少各種5nm配套的IP,華為在麒麟9000上使用了大量自研的IP,工作量比其他代際的晶片大得多。

麒麟9000最高集成了153億電晶體,橫向對比另一顆5nm的A14晶片,集成電晶體數為125億,且還是外掛5G基帶。

可以看出,麒麟9000無論是工藝、集成度還是性能都當之無愧目前最出色和全面的5G SoC。實際使用體驗中,直接的感受就是速度更快、發熱更低、能效比更強,在萬物互聯的5G時代,繁重的計算、負載任務可以迎刃而解。

其CPU創造性地採用一超大核+三大核+四小核的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3.13GHz。而提升更顯著的是GPU,首發24核 Mali- G78 GPU 集群,圖形處理能力提升60%,比驍龍865+性能高出一倍以上,這得以讓各種熱門的大型手遊運行遊刃有餘。

在蘋果也邁入了5G 時代後,5G似乎已經是手機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了,但消費者最在乎的依然只是一部好用的手機。在5G 初期,基站網絡覆蓋等都不夠完美的時候,手機收發信號的能力當然是最要緊的,沒有多少人能容忍自己的5G 手機大多時候只能運行4G 網絡,或者在雙卡時一個號打電話,另外一張卡電話就無法接通,手機甚至也沒有網絡信號。

通信出身的華為在這方面可謂優勢基因非常突出。就像李小龍說的那樣,目前為止華為是唯一一家支持卡1卡2並發上網和通話的品牌。這讓雙卡用戶的主副卡的網絡和通話互不幹擾,可同時進行。

除了這一被華為認為最基本、最底線,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手機廠商都達不到的能力外,此次得益於麒麟9000,華為的這一代5G旗艦加持了超級上行專利技術。按以往的認知,當我們距離5G 基站比較遠的時候,手機的網絡上行速度會急速下滑,但是華為Mate40系列超級上行在中遠距離的時候,上傳文件的速率比友商提升超過一倍以上。

繼承了Mate30系列在同時代5G 手機中最好的吞吐率、上行、下行速率的傳統,華為Mate40將這一領先行業的優勢持續擴大,其中現網下行速率是友商的2.6倍,現網上行速率更是達到了6.8倍。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實力,讓一代又一代的華為手機成為信號強的標籤。

而業界首創四網協同技術,可將Wi-Fi 2.4GHz、Wi-Fi 5GHz、主卡(5G)和副卡(4G)網絡進行高效融合,在多變複雜的網絡條件下為用戶帶來聚合高網速、穩定低時延的極速上網體驗。

為了「看見」的價值 華為Mate 40系列影像的集大成

有腦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中跟視覺有關的神經網絡超過一半以上。這從理性和科學的角度向世界證明,切切實實看到的景物,對大腦帶來的影響,在神經網絡上激發的改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不需要形而上的洞察,看見本身,就是一種改變人生的力量。

在華為手機這裡,就是用影像的價值來改變人們的生活。讓人們日常使用的手機能更精彩、精準、完美地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在手機影像上的不斷精進成為華為除自研晶片之外,穩居高端手機第一陣營的又一法寶。

此次Mate40系列除麒麟9000以外最耀眼的亮點即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系統,而在Mate系列首發相關的新技術也成為華為發布會的慣例,此前兩代手機分別首發超廣角鏡頭、獨立電影鏡頭,都引起了攝影愛好者的狂歡。

其中華為Mate40 Pro+系列徠卡五攝的超豪華配置亮眼之處絕不止於未來科技感十足的星環設計:擁有1/1.28英寸大底的主鏡頭,像素高達5000萬,而超廣角(113°)電影鏡頭擁有2000萬像素,加1200萬像素的3倍長焦+800萬像素的10倍光變潛望式長焦,外加一個3D ToF深感鏡頭。

這種豪華的硬體堆料成為這套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系統的基礎,在每一個鏡頭的運用上,華為力求讓人們日常使用完美無死角。就拿越來越受人推崇的超廣角為例,目前市面上不乏超廣角鏡頭的手機,但是隨之而來的畸變問題卻又是一道難解的題,華為在那顆超廣角電影鏡頭創造性地使用了自由曲面鏡頭。

這種經過變形設計的鏡頭有別於傳統的軸對稱的凹透鏡或者凸透鏡,據李小龍介紹,有個最高價值就是,能夠把矩形CMOS範圍內的像素和清晰度等各方面指標儘可能提高,同時最大程度減弱光學畸變,輔以華為AI還原算法,把透視畸變也解決,當親朋好友合照時再也不用擔心誰站邊上的問題,因為拍下的照片幾秒鐘就可以讓邊緣人臉的畸變消失,同時處理後也不會像第三方軟體處理那樣出現背景變形的狀況。

而在拍攝視頻時,Mate40 Pro和Mate40 Pro+在算法加持下,不僅可以通過廣角畫面實時裁切放大實現自動跟隨,而且還能AI跟拍自動識別多個主體,我們可以根據提示選出我們要跟拍的主角, 後續不用費力就能鎖定,讓我們的目標始終處於畫面中心。而運動級的防抖,讓對跑步、打籃球等運動場景的拍攝也可以保持平順穩定。

而對於視頻製作不擅長的小白來說,華為提供的微電影模式,可以讓我們只需要選擇喜歡的模板,就可以得到專業的自動運用運鏡、輕搖、推移等電影拍攝效果。而剪輯更是有超豐富的模板,一鍵生成自己想要的後期視頻,背景音樂、濾鏡、水印統統不在話下。

而最高10倍光學變焦、100倍數碼變焦也讓人看得更遠。Mate40系列超感知前置攝像頭,除了自拍外還集成了多個精密器件,在主界面上無需打開應用,手機靠近掃碼槍就可以自動調調起支付二維碼,掃碼付款。

可以說Mate40系列具備了當前全場景、全時段、全焦段的全能影像能力,即便你是一個專業的攝影發燒友,對這部手機的攝影能力也很難挑剔出什麼。

無處不在的超級終端 華為Mate40系列只是冰山一角

曾幾何時,安卓系統的卡頓問題一直廣受詬病,但在華為發布EMUI 5.0首次提出系統使用18個月不卡頓之後,局面開始轉變,而在此次華為Mate40系列首搭載的EMUI 11更是直接宣布連續使用36個月後流暢性只衰減2.5%,可以說是常用常新。

而這一大進步的背後,是華為多年來一直在對系統底層進行大量解耦和重構,將一個個功能模塊像搭積木一樣,用一個個抽屜進行排列組合,在進行複雜任務時,系統可以靈活地調度相應抽屜裡的獨立模塊。

而這更是華為在全場景布局裡的基本邏輯和技術歸因。

這兩年,人們已經越來越能感知華為在多設備之間協同的便捷,比如手機、平板、筆電和華為智慧屏甚至是音箱等多設備之間的任務和內容無縫流轉,你擁有多個設備,但可以在一臺設備上調用很多其他設備的功能,設備之間沒有「隔閡」。

在華為Mate40系列上的EMU11,讓這種分布式能力再升級,多屏協同可以實現PC上同時打開3個手機應用窗口,多任務並行,效率翻倍。這其實也是華為一直在致力打造的超級終端的一部分。

實現這一切,必須基於系統級的改造和互聯,王成錄對記者表示:「我們做多設備的互聯,可以從應用層、連接層、底層系統互聯,難度遞增,底層系統級的互聯就是華為今天做的互聯方案,這是我們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帶來的好處就是通用性和擴展性更好。」

在華為的系統級改造藍圖裡,筆記本、手機、電視、音箱的鍵盤模組、觸控盤模組、滑鼠模組、顯示模組、通訊模組等虛擬化,然後全部「植入」到同一個系統裡,在這個系統架構裡,它們儼然已經是同一個設備的不同模組,且這個架構方案開放給第三方合作夥伴,大家都接入這個架構來進行開發,那麼最終消費者在使用具體應用的時候,直觀地就是感覺自己操作多臺不同設備和操作一臺設備幾無差別。

「萬物互聯,如果不走系統級互聯這條路,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有這麼大的工作量來應對那麼多的連接。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是一個對所有行業而言的革命性變化,是完全全新的賽道,跟之前是不一樣的,中國有巨大機會。」王成錄的話解釋了多設備的互聯,其實也是華為早就以更大的野心和更長遠的目光去布局未來。

寫在後面:華為Mate系列已經誕生了8年,時間靜默無聲,但是它的力量強大到可以改變很多事。手機江湖動蕩,難有安穩之時,這8年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如今華為以無可爭議的方式成就了中國手機史自研道路上的輝煌。

成功當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諸多看起來酷炫上天的性能和人性化設計,背後秘辛唯多年持續調試、研發的付出和隱忍耳。而今,Mate40系列的強大氣場,以及它代表的超級終端的未來形態那麼熠熠生輝,華為正向花粉們盡情釋放著它的全部芳華。

相關焦點

  • 華為Mate40或很無奈,友商出難題,花粉動搖了!
    華為雖然在硬體上被限制得很厲害,但在手機拍照方面還是有前沿技術,並且持續多年屠榜DXOmark排名,頂級的華為P30 pro拍照實力依然趕超新款iPhone11,更別說華為P40 pro了。但在系統的軟體方面蘋果卻保持著自己的一套節奏,iOS也是公認比EMUI更加流暢度,眼看馬上就是iPhone12的發布會了,關於它的爆料消息也是層出不窮,似乎對華為Mate40造成了一定衝擊,為什麼這麼說呢?外媒消息稱,iPhone12系列將會有四款機型,其中入門版本的iPhone12價格有望創造新低,屆時將會對所有國產5G手機製造壓力。
  • 華為Mate40標準版將上市,價格更便宜
    華為mate系列跟華為P系列手機都是華為高端旗艦手機,華為已經在10月30日的時候發布了mate40系列手機國行版,而華為mate40 Pro,mate40 Pro+已經正式發售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入手。
  • iphone11和華為mate40pro-參數對比-性能分析
    小編為大家帶來iphone11和華為mate40pro的參數對比,那麼這兩款手機的區別是什麼?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資訊,快來看看吧。 一、參數對比二、性能分析
  • 華為mate40各版本都有幾種顏色 mate40系列全部配色匯總
    華為mate40各版本都有幾種顏色 mate40系列全部配色匯總 華為Mate40系列在22日的晚上正式發布了
  • iQOO7和華為mate40Pro哪個好?參數對比區別是什麼
    iQOO7和華為mate40Pro哪個好?參數對比區別是什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iQOO7和華為mate40Pro的參數對比,那麼這兩款手機哪款更值得入手?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資訊,快來看看吧。一、參數對比二、性能分析1、屏幕方面iQOO7:搭載6.67英寸的AMOLED屏幕,為用戶帶來120Hz的屏幕刷新,支持FHD+解析度華為mate40Pro:搭載6.76英寸的OLED屏幕,90Hz的屏幕刷新,支持1080p解析度小結:在手機的屏幕刷新方面是iqoo7更好,帶來更好的手機屏幕顯示2、性能方面
  • 為何很多人選華為mate40pro,不選三星note20Ultra,差距很明顯
    華為和三星目前都在市場上推出了全新的5G旗艦手機,不過相對於華為mate40pro的蒸蒸日上,三星旗下的三星note20Ultra則有些不盡人意。華為mate40pro除了獲得自家的粉絲支持外,還有很多其他品牌的消費者加入,一時間華為mate40pro成為熱度最高的5G旗艦手機。
  • 新曝光的華為mate40,是怎樣的一款手機?看完後明白了!
    安卓手機中最具實力的應該算是華為和三星了,其餘的雖然有一些影響力,不過照華為和三星還是差一些。三星因為之前的手機事故頻發和國產手機影響的原因,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無法和華為競爭了。華為手機上半年銷量也非常不錯,其中華為P40pro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 華為手機成功背後的故事
    對於華為手機來說,這是一個引領性的重大研發投入,用於解決安卓系統長期使用後變慢即卡頓的問題,為此「下了血本」。從全面技術積累的能力上看,全世界能給安卓動手術的公司只剩下谷歌和華為了,對於安卓底層能「開刀」的專家全球應該也不超過100人,其中三分之一在谷歌,三分之一在華為。如果谷歌不「自我革命」,只有華為有能力冒險。
  • 華為mate40 Pro可以三年不卡嗎?外媒測試成績出爐!
    而在華為mate40的發布會上,餘承東也是自信表示,華為mate40 pro可以做到36個月不卡,果真如此嗎?,不會和其它安卓手機一樣出現系統碎片化嚴重問題,經過數代技術積累與創新,新版華為EMUI11在流暢度又上了新臺階,更耐用、更持久、更流暢。
  • 華為P40系列全新OS,全場景智能互聯
    華為 P40 系列搭載全新 OS,全場景智能互聯華為 P40 系列手機最受關注的除了強大的 5G 技術和拍照功能外,還有 P40 首發的全新一代全場景智能互聯作業系統 EMUI 10.1,新系統帶來更方便的華為分享、智慧分屏、華為暢聯、多設備控制中心、AI滾屏、全新主題等功能。
  • Mate40和P40的區別有多大?選哪一款更值?看完算搞懂了
    Mate40和P40的區別有多大?選哪一款更值?看完算搞懂了在華為諸多的手機系列之中,人們關注度最多的可能就是mate系列和P系列這兩款。仿佛華為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產品的取名代號上也是驚人的趨同。比如最新發布的Mate40,P系列今年的最新機型也是40。
  • 華為mate40 RS保時捷版本支持紅外測溫!
    昨天發布的華為mate40系列中價格最高的自然是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版本,這款機器由保時捷設計公司操刀,外觀方面和mate40系列機器有很大區別;當然,這款機器的起售價也高達2295歐元,是一款價格極高的智慧型手機,而該機有一個功能特別有趣——支持測量體溫。
  • 解構傳統車機:牽手華為騰訊、廣汽正式發布ADiGO生態系統
    車機系統向來是主機廠搶佔車聯網的必爭之地。前有比亞迪推出了自家車機互聯繫統,用DiPad、Di雲、Di生態和Di開放四大部分率先重新定義了汽車智能網聯,通過自動旋轉大屏的方式「移植」手機生態;近有自主品牌新寶駿主打「去車機化」的聯網系統,用投屏方式來解決汽車的聯網生態問題。
  • 華為再推新規,數億華為、榮耀老用戶迎來福利:不買Mate40了
    今年10月,華為推出Mate40的同時也發布了深度定製系統EMUI11,全場景交互,「一鏡到底」的轉場動態效果,息屏輕擊查看手機狀態等體驗給大家帶來了不少新鮮感,餘承東發布會上也表示,搭載EMUI11的Mate40,保證36個月不卡頓。EMUI11的魅力,也吸引了不少華為老用戶的關注,紛紛期待EMUI11何時能下沉兼容華為的老機型。
  • 專訪華為王成錄、李小龍:萬物互聯將催生產業巨變
    投入空前 耗費5.6億美金精心雕琢 多年來,華為Mate系列一直伴隨著華為自研晶片更迭不斷進步,而如今華為Mate40系列搭載的也是「史上最強大的麒麟芯
  • 華為的文化邏輯|界面新聞 · JMedia
    華為多位接受我訪談的人認為,華為的成功是人性管理的成功, 「老闆把人性琢磨得很透,不光分好了錢,也基本分好了權,同時老闆也是榮譽激勵的大師」。信仰秩序鏈的愛因斯坦講得很精闢:上帝不是在擲骰子。中國格言講得更通俗和直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華為的崛起自有其堅實的文化邏輯。
  • 場景解析+計算邏輯 | 如何利用歸因分析量化目標貢獻佔比?
    客戶案例:常見坑位運營場景解析歸因分析背後的計算原理及演繹一、常見坑位運營場景解析:全面診斷首頁坑位,定位優化點A 公司是一家文化媒體電商平臺,該公司通過神策分析實現用戶行為分析,同時神策團隊為其提供整體收益相關的諮詢服務。其運營團隊每天、每周、每月都會生成歸因報告,用以階段性評估產品的流量質量、流量引導效果,以及頁面布局優化。
  • 廣汽攜手騰訊、華為發布智能互聯汽車生態系統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近日,中國汽車製造商廣汽集團宣布攜手騰訊、華為再次發布智能互聯汽車生態系統ADiGO。7月28日,廣汽集團在深圳召開智能科技大會,會上再次推出了ADiGO智能互聯汽車生態系統。
  • 華為Mate40系列全球發布: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
    華為Mate40 Pro和華為Mate40 Pro+搭載華為首款5納米麒麟9000 SoC晶片,集成153億電晶體,成就麒麟晶片巔峰之作。全新超感知徠卡電影影像系統引入前後雙電影鏡頭和前後雙超大廣角,締造全能影像出色實力。強大性能之外更加易用貼心,AI隔空操控、靈動熄屏顯示讓交互方式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