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機系統向來是主機廠搶佔車聯網的必爭之地。
前有比亞迪推出了自家車機互聯繫統,用DiPad、Di雲、Di生態和Di開放四大部分率先重新定義了汽車智能網聯,通過自動旋轉大屏的方式「移植」手機生態;近有自主品牌新寶駿主打「去車機化」的聯網系統,用投屏方式來解決汽車的聯網生態問題。
在汽車聯網的道路上,廣汽沒有選擇傳統車機,也沒有推行「去車機化」,而是打破、解構傳統車機系統。
在7月28日下午的媒體溝通會上,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表示:未來的網聯化將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車機模式。智能生態系統將改變相對封閉的車機系統,實現萬物智聯。
基於對未來車機形態的思考,廣汽集團在當天的「廣汽智能科技大會」上,正式發布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意如其名,該系統涵蓋了「ADiGO自動駕駛系統」與「ADiGO智能物聯繫統」兩大功能板塊,未來將持續引入ADiGO雲平臺、ADiGO大數據平臺等子系統。該系統由廣汽主導,騰訊華為等多個戰略合作夥伴提供支持自主研發而成。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該系統將率先搭載在今年9月量產的廣汽新能源全新旗艦車型Aion LX上。未來也將陸續出現在廣汽傳祺的系列車型上。
新生態系統的發布,整體反映了廣汽在面對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重構歷史機遇的前瞻性思考。但從車機領域來看,這意味著廣汽有望鋪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ADiGO如何解構傳統車機?
廣汽推出的ADiGO生態系統已經不能用傳統的車機系統來定義,它是集智能工廠生態、自動駕駛系統、物聯繫統於一身的智駕互聯生態系統。
雷鋒網了解到,「ADiGO自動駕駛系統」擁有全球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技術及 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技術;而「ADiGO智能物聯繫統」是業內首個智能物聯網系統,結合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實現對用戶駕駛全過程的主動服務。
基於」先知先覺先行」的研發準則,ADiGO生態系統的主動服務不僅能夠主動幫助用戶理性分析,還能細膩洞察用戶的感性需求,高效智慧的解決問題,賦予用戶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
所謂「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最直接的體現是「懂你、懂車、懂生活」的口號。
在「懂你」方面,ADiGO能夠主動感知用戶,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偏好並提前應對。以FACE ID的典型功能為例,通過人臉識,FACE ID可以實現身份識別,曾使用過車輛的用戶擁有專屬的車內座椅、方向盤、空調、音樂、地圖、車內溫度等系統記憶。
而「懂車」意味著系統能夠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從無感充電體系 ADiGO E-plan來看,針對車主的「充電焦慮」,ADiGO E-plan可以在用戶充電過程全環節主動提示服務。比如在汽車電量不足時,會主動推薦附近充電樁並識別預約;此外,ADiGO E-plan能精確計算到達充電樁所需電量。
「懂生活」方面,「ADiGO」還可以利用曲面屏、智能沉浸劇場ADiGO Space、智能AI夥伴為車主提供一種環抱式、沉浸式、交互式的車內劇場環境;值得一提的是,ADiGO 生態系統還推出了名為ADiGO World生態養成遊戲,在培養駕駛員良好的駕駛習慣的同時無疑會更加契合當代年輕人的興趣點。
在這些服務背後,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領覆蓋了從數據採集,到主動通知,再到主動處理的全流程,做到了對人、車和環境的全方位」先知、先覺、先行」。
搶先布局智能網聯,組隊科技圈朋友
7月28日是廣汽新能源成立兩周年的紀念日。經過兩年的時間,廣汽不斷地在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和應用。
據雷鋒網了解,目前廣汽已經投入超過210億元的自主研發經費,並初步形成了「廣州總院+北美三地研發中心+上海前瞻設計工作室」全球研發網。在硬體投入方面,廣汽打造了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該工廠40萬產能項目首期已於2018年12月竣工。
在產品領域,廣汽新能源打造了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GEP,全球首創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和最新一代811電池技術,並全球首次打造太陽能智能生態座艙,讓電動車實現更長的續航裡程。
在服務領域,廣汽新能源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線下25小時體驗中心與線上用戶專屬APP相結合的綜合性渠道,構建出主機廠、經銷商、用戶的「金三角服務新生態」。
同時,廣汽在全方位開展新能源、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今年1月,廣汽與韶關市政府達成在韶關市新豐縣建設以新能源、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試驗為特色的開放型、綜合型汽車試驗中心的計劃;此外,廣汽集團與中國移動已經開展戰略合作,正在廣汽番禺基地聯合建設基於5G-V2X的自動駕駛車輛示範園區,開展相關技術試驗。這些舉措無疑將助力廣汽集團加速搶佔智能網聯新能源領域的制高點。
活動當天,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於現場發表了「5G+AI 助力汽車智能化轉型」的主題演講。他指出,廣汽和華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量級科技創新企業,都洞察到了汽車產業與ICT產業深度融合的趨勢,華為最先進的5G技術也在大灣區率先跟廣汽進行了合作落地。
作為廣汽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騰訊公司副總裁鍾翔平圍繞雙方在智能物聯上的合作成果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的分享,提出建設「以人為中心」的智慧出行生態。
總而言之,傳統的汽車企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遇到行業變革時往往面臨著繁瑣的全流程改造。在新四化的浪潮下,主機廠們的轉型更是如此。但得益於成熟的生產體系,主機廠一旦找到合適的節奏,新四化的徵程則有望提速。
當然,車企們都紛紛打出自家產品最貼心,最懂用戶思維的口號。但在當下新能源市場逐漸由「政策驅動」轉為「市場驅動」,汽車生態是真貼心,或是偽迎合,市場上自會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