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解析+計算邏輯 | 如何利用歸因分析量化目標貢獻佔比?

2021-01-15 神策數據

所有用戶的接觸點並非「生而平等」,用戶的行為路徑複雜難測,企業迫切需要進行廣告位或運營位的價值判斷,從而優化廣告資源組合與分配。歸因分析已經成為企業精細化運營必不可少的利刃。

神策分析 1.14 版本正式上線的歸因模型(如下圖),支持深入業務場景,可完整還原用戶行為序列,科學量化各引流位置的貢獻結果,通過最優化資源分配實現投資回報率最大化。在《神策分析 1.14 版本上線,使用歸因分析量化目標貢獻佔比》一文中我們初步介紹了歸因分析給用戶帶來的價值。

圖 歸因分析界面

本文將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深入闡述。

客戶案例:常見坑位運營場景解析歸因分析背後的計算原理及演繹一、常見坑位運營場景解析:全面診斷首頁坑位,定位優化點

A 公司是一家文化媒體電商平臺,該公司通過神策分析實現用戶行為分析,同時神策團隊為其提供整體收益相關的諮詢服務。其運營團隊每天、每周、每月都會生成歸因報告,用以階段性評估產品的流量質量、流量引導效果,以及頁面布局優化。

下面以其近期的一次首頁坑位歸因為例。坑位歸因,顧名思義,是將產品最終收益的功勞分配給轉化路徑中各個不同的坑位上。坑位的核心目的是「流量引導」,當流量流入在線產品(如電商、在線教育等)後,運營人員需要引導其完成購買任務,以實現流量價值最大化。A 公司運營人員希望全面了解各坑位的運營狀況,從而找到優化重點。

首先,運營人員通過神策分析的歸因分析模型,以「支付訂單」為「目標轉化事件」,以「秒殺」「分類列表」「大專題」「直播」「每日好店」「我的頻道」「快訊」「排行榜」為「待歸因事件」。

圖 診斷首頁坑位運營狀況示意圖

在神策分析進行參數設置後,首頁各坑位的運營情況一目了然。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坑位的貢獻度差異很大,在當前的產品版本中,「秒殺」坑位的貢獻度最高。此外,結合各坑位的總點擊數和有效轉化的點擊率,會發現一些數據與團隊最初「拍腦袋」的結論相差較大的問題,但同時也定位了優化點:

(1)在運營人員的傳統認知中,一直認為「分類」功能較為難用,所以用戶會很少使用,但認知與實際情況大相逕庭。通過歸因分析發現,實際上使用該功能的成交比率非常高,這警醒了產品人員:應立即開始著手優化目錄引導功能。

(2)「大專題」導入用戶流量高,但轉化率相對較低。因此要麼優化該頁面的轉化率,要麼將用戶流量導向其它頁面更為合理。

(3)「直播」「快訊」等坑位轉化率高,但流量相對少,後續應該進行頁面設計以提供更便捷的入口。

綜上,歸因分析幫助運營人員全面診斷首頁坑位,快速定位優化點。其實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優化點進行深度下鑽分析,查看每一個優化點對應的細分表現,例如查看不同的「大專題活動」,通過帶來的貢獻收入進行「大專題活動」的優化等。

二、歸因分析背後的計算原理及演繹

神策歸因分析背後的計算邏輯是如何的?本部分將從歸因分析模型參數配置、歸因分析模型的計算原理演繹兩個方面來介紹。

(一)歸因分析模型參數配置

依託神策分析全端數據採集,通過時間序列精準還原用戶路徑,運營人員可掌握「用戶何時點擊了某個運營位」以及「用戶何時完成了目標事件」,再通過用戶行為之間的關聯關係,最終得到「用戶點擊了哪些運營位後發生了目標轉化」的「運營位序列」。用戶從瀏覽到最終轉化路徑的構建與完整還原,以及精準的「運營位序列」,為後續科學歸因打下了良好的數據基礎。基於此,用戶經過參數設置,即可準確地衡量用戶轉化路徑上每個接觸點的貢獻度。

在神策分析上,進行一次完整歸因分析,用戶首先需要進行歸因分析模型參數的配置,即選擇「目標轉化事件」「前向關聯事件」「待歸因事件」的配置。下表給予了配置此參數的一些建議。

圖 歸因分析模型配置建議

事實上,用戶對「歸因窗口期」「目標轉化事件時間範圍」和「分析模型」的參數設置,控制了歸因的計算數據範圍和歸因模型。

顧名思義,「歸因窗口期」會將「目標轉化事件」發生的前某段時間內的「待歸因事件」會被計算在本次歸因的貢獻中;「目標轉化事件時間範圍」則篩選某時間段內的「目標轉化事件」。

基於運營位序列,歸因模型為「運營位序列」進行功勞的分配,神策數據支持 5 種歸因模型的分析與結果查看,包括「首次觸點歸因」「末次觸點歸因」「線性歸因」「位置歸因」「時間衰減歸因」。基於不同規則與算法的歸因方法提供了強大的用戶行為分析能力,運營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與用戶的實際交互模式靈活地選擇最適合的分析模型,如下圖。

圖 五種歸因模型

(二)歸因分析模型的計算原理演繹

我們不妨進行一次計算演繹,下圖是通過神策分析所得到某電商用戶行為序列圖示。在圖示中,各字母代表的含義是 D-廣告位、Q-商品詳情頁、D-推薦位、M-購買商品。目標轉化事件是「購買商品」,為了更好地「配對」,運營人員將 M1(目標轉化事件——購買商品1)與 Q1(前項關聯事件——商品 1 詳情)設置了屬性關聯,同樣將 M2 與 Q2 進行關聯。

該場景中,發生了兩次購買行為,神策分析進行歸因時會進行兩輪計算,產生計算結果。

(一)第一輪計算:

第一步,從 M1 開始向前遍歷尋找 Q1 以及離 Q1 最近發生的廣告瀏覽。

如圖所示,不難得到結果 M1=[Dc,Dc,Da]。

第二步,我們帶入分析模型中,進行功勞的分配。運營人員選擇「位置歸因」的分析模型,根據「位置歸因」的計算邏輯,第一個「待歸因事件」和最後一個「待歸因事件」各佔 40%,中間平分 20%。

第一輪我們得到結果:Dc=0.4;Dc=0.2;Da=0.4

(二)第二輪計算

從 M2 開始向前遍歷尋找 Q2 以及離 Q2 最近發生的廣告瀏覽。

這裡值得強調的是,即使第一輪中計算過該廣告,在本輪計算時依然會參與到計算中,因為經常會出現一個廣告位同時推薦多個商品的情況。

我們不難得到結論,M2=[Dc,Db]。基於這個結論,我們通過「位置歸因」 得到結果:Dc=0.5;Db=0.5(不足 3 個時會有特殊處理)。

經過兩輪計算,我們得出結論:Dc=1.1;Da=0.4;Db=0.5,則廣告位 c 的貢獻最大、廣告位 b 貢獻次之,廣告位 a 的貢獻最小。

綜上所述,神策分析新版本的歸因分析模型,依賴深度計算邏輯,精準還原用戶行為序列。神策分析提供的 5 種分析模型,可以滿結合業務的日常歸因分析場景,讓使用者得心應手,隨心所欲進行深度分析用戶行為,尋找工作的優化點,更靠譜地制定更加精細的運營策略。

相關焦點

  • 4個方面解析:歸因分析模型
    而這些貢獻的背後,是源自於怎樣的用戶行為路徑而產生的?如何使用歸因分析得到的結論,指導我們選擇轉化率更高的渠道組合?歸因分析(Attribution Analysis)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廣告效果的產生,其功勞應該如何合理的分配給哪些渠道。你可能第一反應就是:當然是我點了哪個廣告,然後進去商品詳情頁產生了購買以後,這個功勞就全部歸功於這個廣告呀!
  • 數據分析模型:歸因分析
    於是,「歸因分析」便最早應用在了廣告投放行業。(歸因分析能最先應用在廣告行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廣告的目標是單一的。比如:無論多少個渠道商,最後推的都是同一款 App;但是若將在產品內部的運營位進行歸因,就需要考慮這個廣告位和商品是否有關係。)舉個例子:一款 App,投放了三個推廣渠道,最後 App 通過某個渠道商完成了下載。
  • 如何搭建數據歸因模型?
    編輯導讀:歸因分析,究其本質是對不同渠道的投放進行評估,給出一個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理由。業務模式的不同,所搭建的歸因模型也不同,所以數據分析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來構建模型。本文作者依據工作實踐的所思所想,結合案例等分享了數據歸因模型搭建的關鍵步驟和思考,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要深度分析問題原因,不能只統計數字,流於表面!
  • 廣告監測平臺(二):詳解渠道歸因
    筆者在本文給大家詳細的解析了渠道歸因,enjoy~一、概述上篇文章提到過渠道歸因有以下幾種方式:設備號歸因(精準匹配)渠道號歸因(精準匹配)IP+UA歸因(模糊匹配)其中設備號歸因和IP+UA歸因最重要的是生成一個可追蹤的廣告推廣活動,用戶點擊廣告後,能收集到用戶的IP/UA/設備號等信息,進而和激活用戶的信息進行比對。
  • FOF投資的量化分析:資產配置模型
    為了儘可能保證均值方差模型輸出結果的穩健性, Michaud(2008)試圖利用Resample的方法,他利用原始資產收益率樣本數據模擬生成多組符合多元正態分布的新樣本,進而使用多組數據計算資產組合的有效邊界。Michaud的方法確實可以提高模型的穩定性,但其本質上並沒有解決估計誤差帶來的問題,僅僅是對有效邊界做了平滑處理。
  • 簡單粗暴理解與實現機器學習之邏輯回歸:邏輯回歸介紹、應用場景...
    作者 | 汪雯琦責編 | Carol來源 | CSDN 博客學習目標知道邏輯回歸的損失函數知道邏輯回歸的優化方法知道sigmoid函數知道邏輯回歸的應用場景應用LogisticRegression實現邏輯回歸預測知道精確率、召回率指標的區別知道如何解決樣本不均衡情況下的評估了解
  • 如何從航空業核心指標建立量化模型:一個重要的方法
    中信建投 丁魯明原題《量化基本面選股:從邏輯到模型,航空業投資方法探討》2018.8.10◢ Part I ◣ 航空核心指標量化解析要分析研究航空行業,就必須要挖掘其相關的行業變量,即解釋變量。挖掘變量的過程中,首先要有經濟邏輯基礎,其次是構建模型,最後利用數據檢驗其相關性和邏輯性。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客座率、匯率、原油價格和GDP與航空指數相對滬深300超額收益有顯著的相關性,同時,這幾類指標也有很強的經濟邏輯基礎。
  • 遺傳算法原理以及在量化投資的應用
    簡單的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代的繁殖,不管外部的環境如何惡劣,都會通過遺傳和變異生存下來,以致適應環境。不適應環境的生物將會被淘汰。量化投資的因子挖掘編碼就是採取這種方式。這些因子的數據來源於行情數據,高頻數據,基本面數據,新聞數據,研報數據,宏觀量化類,行業分析類等等。
  • 成敗歸因理論
    成敗歸因理論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個人取得成功或失敗時,把行為的原因或者歸於外部環境,或者在於人內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礎上,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的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三緯度六因素。後者的成敗歸因理論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是我們需要重要備考點之一,可作為單選題也可是材料分析題。
  • 隨機漫步的市場,文諦資產的量化多策略如何多維度獲取收益?
    目前形成了以量化CTA、套利策略、宏觀策略齊驅的較為完整的量化產品線。「低回撤」是他們對自己貼上的標籤,就投資理想而言,他們不求規模最大,只求收益最穩。對於量化投資將成為未來的資管行業的主流形式之一,文諦資產很堅定他們認為:」量化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
  • 維納的歸因理論
    主要是從單選、簡答以及材料分析題的角度出題。單選題主要有四種常見的出題方式,第一種是考察人物與理論之間的對應關係;第二種是考察例子型單選,即題幹給出某一例子,選出對應體現的歸因因素;第三種是考察三維度與六因素之間的對應關係;第四種是考察習得性無助感的定義。簡答題部分主要的出題形式是簡述維納的歸因理論。
  • 如何選出好公司?申萬宏源李雪峰:從「九言真經」到「邏輯量本...
    「邏輯量本」(Logical Quantitative Research),即重視投資邏輯的基本面量化研究,與「普通量化」不同,「邏輯量本」完全從基本面研究出發,重視邏輯,基於「性價比」、「護城河」、「成長性」等三大類指標挑選出估值低、盈利能力強、成長性好的股票。「邏輯量本」落腳點還是「量化」。
  • 揭秘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穿越牛熊的核心邏輯
    這就是量化投資! 一、究竟什麼是量化投資? 有人認為量化投資是程序化下單,是採用數量化方法研究,或是不看基本面的投資,都不全對。量化投資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並且採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去實踐投資理念,實現投資策略的過程。
  • 定性研究數據的敏捷量化分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調研得來的數據該如何處理?筆者在本文給出了敏捷量化分析方法,可供同學們參考並交流。上一篇文章講了B端用戶調研的一些靈活方法,當收集到用戶調研的數據之後,接下來就是做問題的整理、分析和優化了。一、用戶調研數據分析思路數據收集整理→問題優先級排序→解決方案設計→解決方案的優先級排序二、步驟詳細說明第一步:數據收集整理關於用戶調研的數據收集、整理,每個企業、團隊、產品經理等都有自己的記錄分析的方法和規範體系,為了方便最後的敏捷量化分析,數據的收集整理請注意以下幾點:團隊內建立一個問題識別的規範體系,更加快捷地識別問題的嚴重性
  • 每周研究一個問題「22:宏觀角度看數據分析」
    ,通過尋找關鍵指標,然後利用杜邦分析法通過拆解第一關鍵指標的方式,圍繞第一關鍵指標搭建運營數據指標體系;另一種是根據業務衍變過程(邏輯)構成的海盜數據指標框架:AARRR,與AARRR相近的還有類似於PRAPA,AMAT等數據指標框架。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3.建議類;教師該如何對待不同類型歸因的學生?三、小試牛刀1.【單選題】小峰認為輸掉學校秋季籃球比賽是因為他們班運氣不好,這種歸因屬於( )。A.內部、不可控和不穩定的歸因B.外部、可控和穩定的歸因C.外部、不可控和穩定的歸因D.外部、不可控和不穩定的歸因2.
  • SPSS+統計分析+SEM,想提升量化研究能力的你有福了
    課程目標:帶領統計小白能快速的進入統計分析的世界,快速了解並做出正確的判斷,應用適當的統計分法,明白分析結果的解讀,提升量化文章的分析質量,最後目標是能在論文分析中,自由的應用各種統計方法,進而成為統計的主人。
  • 論文推送 | 中國溼潤地區蒸散發變化歸因分析
    【ET的估算】ET由三部分組成:植物冠層的蒸騰作用(T),土壤蒸發(Es)和冠層截留蒸發(Ei),即ET = T +Es + Ei使用彭曼模型計算植物蒸散發。由於溼潤地區的Ei是ET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平衡的概念模型估算Ei,冠層儲水量(Iv)為冠層蓄水量(Sc)和冠層截留(Ic)之和。
  • 歸因理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歸因理論都是一個常考考點。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背景簡介: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必須了解學習行為是如何受學習動機影響的,這就是學習動機理論所探討的問題,而在各種有影響的動機理論中,歸因理論最為強調認知的觀點。其指導原則和基本假設是:尋求理解是行為的基本動因。
  • 詳細分析: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及典型應用場景
    對於運動目標,則上升/下降沿期間的頻率差不同,我們可以通過這二個頻率差來計算距離和速度。二維FFT可同時分辨出目標的距離和速度。也就是說,二維FFT的峰值位置對應雷達前方目標的距離和速度。對目標角度信息的解析需要多個RX天線。因此,處理器首先處理每個天線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二維FFT。隨後,對多個天線所得的二維FFT矩陣進行聯合處理,最後得出目標的到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