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塑料汙染有多恐怖?每人一年竟吞下12萬塑料碎片

2020-08-27 英國報姐


倫敦的泰晤士河畔,每天都有很多午休的上班族,從袋子裡掏出剛買的三明治和氣泡水,在長椅上開始自己的午餐。



這不禁讓人想起紀錄片《藍色星球2》中,大衛·阿滕伯勒描述了一隻信天翁的午餐時光



信天翁雛鳥們在窩裡激動地等著家長為飢腸轆轆的它們帶來食物。一隻成年信天翁飛來,將穿越數千公裡捕捉到的戰利品分享給孩子們。


它餵給孩子的是什麼?不是魚,也不是軟體動物,它找到了另一種「美食」。



信天翁和人類的生存環境千差萬別。但在食物上,我們擁有一個共同點——每天都吃下去無數塑料....


01

塑料:危險的人造美食


塑料已經和魚蝦一樣,成了信天翁和很多海洋動物的常見食物,成鳥每天飛行數千公裡,帶著小塑料片回來和家人分享。



其實,信天翁並不孤單,它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每天都在吃塑料的生物。小到浮遊生物,大到鯨魚,聰明如人類,生活在地球,我們已被塑料包圍。而吃塑料,早就默默成為了每個群體生存的一部分。


一隻出生90天的信天翁寶寶胃裡的塑料


海洋中,至少有180種動物以塑料為食,貽貝和龍蝦裡也常能發現塑料纖維。三分之一從英國海域捕撈的魚類的內膽中含有塑料顆粒



2018年印度尼西亞瓦卡託比國家公園洗淨的抹香鯨的胃裡有115個塑料杯,25個塑膠袋,4個塑料瓶和2隻拖鞋,以及數以千計無法看出原型的塑料碎片,總計6公斤。



2010年,一隻虛弱的小海龜被衝上巴西海岸被,數小時後死亡。它的腸內有3267塊塑料片,胃內有308塊。這些數字只包括了大於五毫米的塑料,它吃下的其他微小的塑料顆粒難以統計。



數十隻抹香鯨和其他齒鯨死了,他們的肚子裡裝滿了塑膠袋,汽車零件和其他垃圾。



即使是生活在與海相鄰十萬八千裡的陸地上,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也在食用塑料。


在阿聯,每年駱駝死亡有半數是因為誤食塑料。這些駱駝翻垃圾吃,死後胃裡竟然有十到六十公斤的塑料片或塊。



而一篇名為《人類對微塑料的消費》的研究提到,美國人每天要攝入203至312塊微塑料。


這看起來有些荒謬,誰會傻到吃塑料?其實這和智商沒有關係。



動物吃塑料是因為它們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我們不同,人類是視覺動物,我們能清楚分辨塑料製品和一塊上好的牛排的差別。


但包括信天翁在內的很多動物靠嗅覺覓食。那些被我們丟在水邊的塑料製品,隨著海浪被分解成碎片,再長上藻類。當藻類被磷蝦吃掉後,藻類會釋放二甲基硫醚(DMS)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腥味。


沾滿DMS味道的塑料片卻被海鳥當作魚蝦帶走,殊不知吃進肚子的只是毫無營養的人類垃圾。



齒鯨和海豚靠回聲定位狩獵,一些塑料製品的聲波正好與它們的食物類似。


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薩沃卡說:「人類有一種誤解,覺得這些動物很笨,只因為周圍有塑料就去吃塑料,但這是不對的。」



這些或大或小的動物都是繁衍幾千年,進化而成的卓越獵手,它們的感官為那幾種特定的食物而生。它們在幾千年裡也從沒想過,有一天人類會把塑料扔到海裡。


塑料存在於地球的時間,對於它們的族類來說太短太短了,短到它們還沒有認識到這種東西吃了會害死它們。畢竟這些五顏六色的塑料片,不僅看起來像食物,而且聞起來,感覺甚至聽起來都像食物。



最可氣的是,它們吃下去真的能有飽腹感。動物們以為自己吃飽了,卻因為這些無法消化沒營養的垃圾變得虛弱。一些碎片阻塞他們的腸胃,一些塑料中的化學物質讓它們無法生育或失去行動能力。一些小顆粒得以被排洩出來,然後被食物鏈中的其他角色吃掉。



這就是人類的塑料垃圾「鬼斧神工」:各式各樣的大小,顏色,材質,足以吸引各種生物把它們當作食物。


而製造塑料的聰明的人類呢?卻也逃不開吃塑料的命運。


體現人類食用塑料的藝術品


02

吃、喝、呼吸塑料, 人類無處可逃


在人類世界中,塑料是無處不在的。每年人類生產3億多噸塑料,在歐洲只有30%的塑料被回收,而在美國,回收比例僅為9%。


未被回收的塑料慢慢降解成微塑料,纖維和塑料碎片。出現在地球的每個角落,從佛羅裡達海灘到北極海冰,從農田到城市的空氣。


泰晤士河岸上的塑料瓶


當我們使用塑料製品裝食物時,我們無意間吃下了很多塑料顆粒,大多數來源於食物和水的塑料包裝,微塑料在包裝時可能滲透進食物。


食鹽中的塑料絲


研究人員匯總了26項研究的數據,研究了3,600種食物和飲料的樣本,包括海鮮、鹽、糖、蜂蜜、啤酒以及自來水和瓶子中的水,還有空氣中的微塑料含量。


得出的結論是,平均每個美國女性每年攝入98,000個細小的塑料顆粒,男性則更多,121,000個。其中大多是肉眼無法識別的微型塑料顆粒。


沙灘上的塑料碎片


如果你喜歡喝瓶裝水,那麼與那些只用保溫杯的人相比,每年要多吃進去86,000個塑料顆粒,相當於每天約236粒。


過去的15年中,英國的瓶裝水使用量翻了一番。而貫穿倫敦的泰晤士河沿岸,丟棄的塑料瓶非常之多。



它們被河水帶走,經過淡水流入海水,分解成小片,被海洋生物吃下去,這些體內含有塑料的海鮮,再被我們撈起來吃掉,如此惡性循環。



東京農業科技大學的研究表明,東京灣發現的鳳尾魚中,80%的消化系統中都含有微塑料,大小在0.1到1毫米之間,數量在150個左右。


因此,據估計,喜愛食用貝類海鮮的人也不能倖免於難,每年可能要食入11,000件微塑料。


在貽貝的血細胞裡發現的塑料顆粒


就算離開了塑料盛放的食物和被汙染的水源,耕地中的塑料也數量可觀。


農民在施肥時有時會使用處理過的汙泥,雖然養分豐富,但廢水中無法撇去的塑料纖維卻留了下來。


用來保存土壤水分的塑料布或塑料板,也是汙染的原因之一。2014年,我國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公頃農田中有多達260公斤的微塑料出自這些容易破碎的保溼布。歐洲和北美的估算表明,他們的農田每年會堆積成千上萬噸的微纖維,並在土壤中留存數年。



離開土地,向天空看,那裡也有微塑料。


巴黎大學在研究實驗室防塵時,曾對空氣中的塑料做過實驗。三個月裡,他們監測學校屋頂的水槽裡的物質。發現超乎預期的塑料含量,平均每天每平米118顆塑料粒子,長度在5毫米到100微米(大概一張紙的厚度)不等。


真就是連呼吸都是塑料的形狀。



人們吸入塑料、喝塑料、吃塑料。但這些顆粒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沒準吃了也沒事呢?


《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表示,我們之所以對微塑料的存在不夠擔憂,就是因為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還存在「很大的知識差距」。換句話說,無知者無畏。



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這些塑料顆粒本身對我們是否有害,但可以確定的是,顆粒中附著的化學物質,真的對人類健康不利。


鄰苯二甲酸酯,常用於塑料包裝袋。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料,至少一種鄰苯二甲酸酯會引起癌症。還有可能破壞男性和女性的生殖能力,損害兒童的正常發育。


美國如今的精子數量只有五十年前的一半,被認為與越來越頻繁的使用塑料包裝有關。



雙酚A(BPA),經常用於罐頭食品和塑料瓶。這東西會讓更多卡路裡轉化為脂肪,而不是肌肉。紐約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Leo Trasande表示,BPA可能是導致美國兒童肥胖症高達2%的元兇之一。


BPA曾用於奶瓶,現在已被一些國家禁止在嬰兒製品上使用


也就是說,我們體內的塑料越來越多時,輕則變胖,重則折壽。因此,塑料汙染問題從來就沒不是只關乎海洋動物,自然環境,這關乎與我們每個人的命。


研究者Rolf Halden說:「一些人知道世界上到處都有塑料,但卻自信認為人類的身體裡沒有,這是太天真了。」



近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終於發現了檢測人類肺、肝、脾、腎中具體微塑料含量的方法,將用於之後測量世界各地人體器官受損害的水平,方便在今後徹底研究微塑料對人體的損害。



而想要改善這個被塑料包裹的問題,有三個必要的步驟。


短期內,減少不必要的塑料製品。中期看來,需要加強垃圾回收和分類工作,避免這些塑料垃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而長期,則需要科學去研究如何才能將這些塑料以最無害的方式分解。


正如地理學者Koldewey所說,改變塑料汙染「絕對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



如今,人類和其他動物都在塑料的包裹中掙扎,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危害會有多大,只是我們吃進去的塑料大部分是看不見的,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比它們的處境好很多。


一些保護專家認為,到2050 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魚還多。如果不去改變現狀,恐怕結果只會是塑料稱王,而人類和動物兩敗俱傷吧...


相關焦點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來看看這組數據 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你隨手一扔的塑料蓋,最終漂洋過海來看你,海洋汙染觸目驚心一面
    而不僅僅是漂浮在海面,在他潛入海底的時候,發現海底的畫面觸目驚心。這樣的報導其實在今天來看並不是少數了。國外一名攝影師也碰上了這種經歷,在他為了拍攝潛入海底的時候,看到的竟讓不是各種海洋生物,而是各種一眼可以辨識的人類丟棄的垃圾。
  • 圖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恐怖真相
    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下面我們就以圖說的形式,了解下海洋塑料汙染的恐怖真相。事實上,在這個垃圾帶裡,塑料廢物是海洋生物的180倍。生物多樣性中心(CBD)聲稱,海洋生物每年會消耗多達24000噸塑料。  不幸的是,由於塑料廢物的密度很低,很容易在水上進行遠距離飄蕩。CBD聲稱,海洋表面沒有任何地方不存在塑料汙染物。  大片的塑料汙染物已經夠糟糕的了,而微塑料在清理世界海洋方面構成了更大挑戰。
  • 海洋垃圾汙染有多嚴重?萬米深海生物以塑料為食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海洋最深處生物的胃裡第一次發現了塑料纖維。研究人員發現,在太平洋近7英裡(約1.1萬米)深處的甲殼類動物以塑料為食。這一發現表明海洋深處也遭到了人造垃圾的汙染。
  • 面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我們在行動!
    掃描電子顯微鏡;TEM:透射電子顯微鏡;AFM:原子力顯微鏡;AFM-IR :原子力顯微鏡- 紅外光譜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微塑料是粒徑小於5 mm 的塑料顆粒或碎片,微塑料汙染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海洋和海岸汙染問題。
  • 塑料對海洋危害有多嚴重?汙染最終或回到我們體內
    這些塑料垃圾又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我們可以從下面七張圖表中了解問題有多嚴重:1.為什麼會出現塑料汙染問題?但只有不到50%的塑料瓶被回收,只有7%被重新製成塑料瓶3.有多少塑料垃圾最終流入大海?每年大約有1000萬噸塑料在海洋中消失。2010年,來自國家生態分析與綜合中心和喬治亞大學的科學家們當時估計,這一數字為800萬噸,預計到2015年將增至910萬噸。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太平洋以下1萬米最深的垃圾場:世界海洋塑料汙染令人恐怖
    科學家們記錄了過去三十年來世界深海碎片的詳細情況,他們找到的碎片中有三分之一是塑料,大部分來自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塑料垃圾比33層艾菲爾鐵塔還高,對深海生物產生巨大的影響塑膠袋是研究人員在研究30年的深海汙染記錄時發現的3000件人造碎片之一。超過三分之一的碎片是宏觀塑料,其中89%來自一次性產品。環境專家警告說,這項發現揭示了世界海洋塑料汙染的恐怖現實。塑料垃圾有可能比艾菲爾鐵塔33層還要深。
  • 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英國科學家:平均每人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多年來,環境汙染問題早已經變成了老生常談,各國的科學家們也一直都在持續關注地球上的環境變化情況,前段時間,英國的科學家就對於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大西洋,來自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的科學家團隊,分別設置了12個取樣點,以此來判斷大西洋中的微塑料垃圾汙染情況。
  • 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 ,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發布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因為我們的藍色星球,正在被塑料包圍。聯合國環境署稱,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這是一場人類與塑料的世紀之戰。及時減消塑料汙染,別再讓地球傷痕更觸目驚心。
  • 每人每年或吃下7萬片微塑料:我吸的不是氧氣,是塑料
    ,其重量可能是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塑料碎片的30多倍。我們也早已意識到塑料的危害,因此《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早在2007年12月31日就已發布,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近期各地又發布了新的「限塑令」,包括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等。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 動物吃塑料慘死 海洋汙染觸目驚心
    動物吃塑料慘死海洋汙染觸目驚心 2019-06-10 09:51
  • 海水的蒸餾物,為什麼會含有塑料呢?
    近年來,「白色汙染」已成為影響海洋環境的一道難題,對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和致命的傷害。每年會有數十萬的海鳥因為吞食或被纏在海洋白色垃圾中而死亡,塑料垃圾對動物的傷害和威脅日趨嚴重。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塑料:扼住地球呼吸的「白色汙染」,何去何從
    現在全球每年約有1000~20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整輛卡車的垃圾傾洩入海,據估計海洋中大約有6億噸塑料垃圾,僅美國每天就有約800萬顆塑料微粒被排放到海洋中。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生物的死亡,還以碎片、顆粒狀的微塑料形式出現在海洋食物鏈中,進入我們的飲水和食物中,影響人類健康,成為重大環境隱患。
  •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鑽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已至地球最偏遠的水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活動和洋流運動導致北極地區垃圾聚集,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美國西部吹「塑料風」,下「塑料雨」,每年飄落6千多萬個塑料瓶
    美國西部給人的印象是自然與狂野,遠離人群也就逃離了汙染,然而環境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再次證明「眼見不一定為實」,因為那裡也正在遭受著塑料的侵擾,它們在風裡、在雨裡,雖然肉眼難辨,但是卻無孔不入、無處不在。漂浮和飄落在這裡的塑料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研究人員在14個月的時間裡,監測了美國西部11個保護區的降水和空氣樣本,並將之分為雨水溼樣本和空氣幹樣本,結果發現所有樣本的98%都含有塑料顆粒,降雨中的塑料碎片略大於空氣中的塑料碎片。這些塑料碎片最主要的來源是衣物上的合成纖維,達到了60%到70%,其次是工業塗料。
  • 2歲幼童超市內試吃酸奶 竟誤吞塑料碎片
    &nbsp&nbsp&nbsp&nbsp2 歲幼童在超市試吃推銷的酸奶,不料試吃塑料勺子破裂,被其吞入肚中。幼童家長擔心,塑料碎片在孩子體內造成危害,因此與促銷商家發生糾紛。昨日,經警方調解,雙方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