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全球首個好友行程共享衛星服務上線

2020-11-22 驅動之家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正在有條不紊地復工復產,但人口大量流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尤其是公共運輸的限制影響了不少人的出行。

近日,國星宇航聯合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依託直播地球APP,自主研發了全球首個好友行程共享衛星服務系統「朋友一起走」,並面向全國公眾免費開放。

通過這個系統,好友之間可以分享行程、共同出行,既能大大減少乘坐公共運輸接觸密集人流的機會,又能與熟悉的好友共享行程資源。

「朋友一起走」服務基於國星宇航「星時代」AI星座的太空大數據體系,實現空天地多維融合,通過衛星視角創新朋友圈互動模式,用衛星精準定位用戶的出發地點,一鍵生成行程路線衛星視頻。

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只需四步:

1、打開服務頁面或者掃碼,選擇行程身份(搭朋友車/載朋友走)、起止點、出發時間。

2、系統自動生成行程路線衛星視頻,預覽後將自動生成分享海報,長按圖片可保存。

3、將圖片分享到社交渠道,朋友即可通過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觀看行程路線衛星視頻,了解是否順路。

4、雙方通過後續交流,自行判斷和選擇是否一同出行。

注意,該服務並非順風車平臺,不提供出行邀約服務。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正式上線
    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5月29日,在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新基建」衛星網際網路產品發布會上,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地球APP正式發布。據了解,這也是今年4月20日,衛星網際網路正式納入國家「新基建」戰略以來,國內首個衛星網際網路產品發布會。在此次發布會上,國星宇航重磅發布的衛星網際網路產品備受矚目。其中,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地球APP正式上線。
  • 成都國星宇航打造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
    人民網成都5月29日電 (朱虹)29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新基建」衛星網際網路產品發布會在成都舉行,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地球APP正式發布。
  • 「國星宇航」「直播地球APP」上線 打造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
    5月29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新基建」衛星網際網路產品發布會上,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地球APP便正式上線,讓足不出戶看地球成為可能。 圖片來源:國星宇航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今年4月20日,衛星網際網路正式納入國家「新基建」戰略以來,國內首個衛星網際網路產品發布會。
  • 23魔方全球首推「免費測基因」服務
    日前,國內著名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推出了包含15個項目的免費檢測服務。
  • 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正式上線 長沙市民可免費查詢海量...
    星辰在線8月28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27日,在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可快速發布用戶可見的網際網路地圖,隨時查詢雲遙平臺海量遙感數據,對全時間序列的遙感影像進行可追溯式瀏覽與錄製等,並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數據保障和技術服務。  湖南遙感影像統籌工作一直處於全國領先。
  • 中科院臨近空間數據上線共享 服務全球用戶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7日發布消息說,由該院牽頭承擔的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又稱「鴻鵠專項」),其科學數據共享服務門戶網站——臨近空間數據共享服務系統近日已正式上線,為全球用戶提供多學科領域臨近空間科學數據的多模式檢索、信息在線瀏覽與下載服務。
  • WiFi共享衛星將發射,未來免費上網或成為現實
    隨著網際網路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人類的生活也隨之變得更加豐富起來。而從網際網路過渡到移動網際網路之後,大家生活更是變得色彩斑斕。智慧型手機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不斷發展、完善。以至於現在的我們已經離不開智慧型手機了。一部小小的手機即可滿足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需求。
  • WiFi萬能鑰匙「放衛星」,發射272顆衛星讓全球免費上網
    相信很多網友都用過WiFi萬能鑰匙這款免費軟體,在共享新時代的今天,只要打開WiFi萬能鑰匙輕輕一點,就能連接到附近免費共享的WiFi。而昨天其背後資本運營方連尚網絡宣布WiFi萬能鑰匙的MAU月活躍用戶達到了9億之多,還宣布「令人大吃一驚」的連尚衛星上網計劃,投資30億元,一共發射272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免費的衛星網絡上網服務,第一顆衛星「連尚一號」將於2019年擇機發射。272顆衛星組成可供全球免費上網的衛星網絡聽起來就有「放衛星」的嫌疑,那麼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 中國首枚中學生製造衛星明年發射 將提供免費服務
    昨日,記者從中國首個航天日活動獲悉,北京八一學校將於明年發射一顆低軌道中學生科普衛星,這也是我國第一顆由中學主導並發射的衛星。  計劃於明年發射將提供免費服務  據介紹,這顆中學生科普衛星將採用立方體構型,邊長250毫米,質量10千克,計劃於明年發射。衛星可遙控工作並自動向地面發送遙測信息,學生們可接收無線電信標信號,通過衛星進行雙向無線電中繼通信並開展相關科學實驗。  衛星將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向全世界提供免費服務。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2020-01-20 21:07:20 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英文期刊《衛星導航》(Satellite Navigation)已正式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全球免費!陝西這所大學在國際平臺上線首個全英文慕課
    今年暑期,陝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林營、趙婷、劉虎林、李永和方媛等幾位老師主講的課程《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無機材料科學基礎)在"學堂在線"國際平臺上線,向全球學習者免費開放。這是陝科大上線的首個全英文慕課。
  • 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在西安上線
    日前,陝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在西安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首個「網際網路+煤炭地質」雲服務平臺——煤炭地質雲(CGC)1.0正式上線服務,開創了「網際網路+煤炭地質」的全新時代。
  • 深圳國家基因庫成為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中國首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妮】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 宣布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3月16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成為GISAID的中國首個正式授權平臺。
  • 民航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通訊員張豐蘩報導 近日,面向航空安全和效率的氣象大數據共享與服務雲平臺上線運行。該平臺能為航空公司、空管、機場等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主體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氣象大數據支持,進一步滿足航空安全和飛行效率對氣象數據的需求,提升氣象服務的及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 解放軍首個衛星導航監測評估系統數據中心運行
    該數據中心是我國北鬥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衛星導航觀測數據和導航產品的收集、分類、存儲管理任務,為長期監測評估北鬥導航系統性能提供數據支持
  • 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移動客戶端上線運行
    日前,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移動客戶端APP——「遼儀共享」正式上線運行,標誌著遼寧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工作向「網際網路+儀器共享」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
  • 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服務
    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宣布上線服務。
  • 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上線
    國家基因庫E-BioBank資源信息共享平臺"樣本庫目錄"模塊全新上線,旨在登記和展示國內生物資源樣本庫的基本情況,推進共建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國際上也已有成功先例,BBMRI-ERIC開放的歐洲樣本庫目錄(Catalogue of European Biobanks),共享了來自歐洲24個國家、超過200個機構的1000多萬例樣本資源,最大化的樣本應用推動了生物樣本庫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由國家基因庫發起,與聯盟成員及合作夥伴共同搭建了E-BioBank資源信息共享平臺(簡稱"E-BioBank平臺")。
  • 「地質雲·陝西」正式上線服務
    10月9日,以「高質量發展,為了全球礦業共同未來」為主題的2019(第21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開幕。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出席開幕式。「地質雲·陝西」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重要省級節點,在本次大會上正式上線運行。
  • 全球首個!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
    12月16日,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儀式在「2020雲天大會」期間隆重舉行。據了解,該定標場是全球首個集成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地。李德仁院士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技術領先、設備智能,必將不辱使命,在遙感衛星定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是在全球航天遙感迅猛發展的大潮中,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由中衛市人民政府、武漢大學和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