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國讀法學LLM到底值不值?這是縈繞很多學生心頭上的問題,因為真的是法系不一樣,英國是歐盟法和英美法為主。而回國的話是大陸法係為主。去英國讀LLM回國後內容會不會不適應?
其實會有,但看你主要需求。去英國讀碩的本質是快進快出的進律所,拿碩士頭銜,鍍金為主。當然如果你想做研究型人才,讀博進高校,那麼英國也很適合,畢竟是現代法學的祖地。
當然,我們今天不討論值不值,適合不適合,是否互補的問題。我們主要聊已經選擇英國讀法學的學生,哪些學校是回國認可度最高的。
No.10 QMUL和Nottingham
真的不捨得把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MUL丟到榜單開外,因為你如果仔細研究過學校的研究成果,會發現這個學校的三星研究是全英最多的,有60多項,但她的四星項目不給力。
QMUL的LLM在英國當地的口碑是絕佳的,但回國的確是略顯頹廢。有部分學生QM讀完就回國去考公務員的,就感覺很沒利用上這個碩士學位。
不過QM的師資很不錯,經常被KCL和UCL去挖,學校都被挖出後遺症了。這也是這個學校三星研究成果顯著,但四星少的原因,前腳出成果,後腳就把挖牆角了,惜敗。
諾丁漢大學的法其實不錯,而且方向眾多,法律系歸屬於社會科學院。研究能力出色,經常能打進英國法學top10的的榜單。
學校要求也不低,本科的法就要三個A的成績,而且需要雅思小分就不低7。碩士方向更是有刑法,人權法,國際法,國際商法等等。大多學生去Nottingham是修國際法和國際商法的。當然,碩士的雅思要求就低了,寫作和總分不低6.5就夠了。
Nottingham的LLM畢業,96%的學生畢業六個月後都能找到工作。一般是進入外所為主,因為國內就業壓力大,供大於求。而且進入只是個開始,比如去香港發展的學生需要繼續去拿執業資格。在國內發展的學生基本都會繼續參加司法考試。
No.9 Bristol
Bristol的法學課程有十來門之多,最特色的LLM專業,即使你沒任何法學背景也可以讀這個課程。他們家還有兩年的Ma Law課程,讀完還可以繼續考LPC(Legal Practice Course),成為英國律師,不用再去摸一遍GDL(Graduate Diploma in Law)。
此課程差不多每年收60多人為主。課程不多,一起四門,可以選三個商法方向繼續攻讀。
畢業生回國可以去私企擔任一些法務或法律顧問的工作,有的還會經過幾年轉轉去聯合國擔任顧問。也有的學生回國後通過司法考試,從事律師,法官等職業。
No.8 Manchester
曼大的法學院成立於1872年,他們家法學不是主打課程,所以研究質量上並沒特別優秀的表現。不過學校有錢,善於挖師資,師資大多和聯合國、世貿組織在內的許多海外組織等有研究聯繫。
學校開的專業也不算多,中國學生申的比較多的除了LLM外之外還會主要申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LLM 這類的法。
曼大的法也是按round受理,會分四個階段出結果,基本四個時間ddl是11月,1月,3月和五月。學校con分不高。80分就可以入讀。算是比較好申到的。學生來自30多個國家。
就業方向和Nottingham差不多,性價比方面其實沒Bristol合算。但曼大最終選擇的學生會多點。
No.7 Durham
Durham的法學院以European Trade and Commercial Law為主,擅長和主攻歐盟法,申請門檻比較固定,學校課程量不多。
但學校比較古老,古老就意味著底蘊在。潛在的學術氛圍和圈子在裡面。學校會經常組織學生參觀英國一些個著名律師事務所,法庭以及其他機構比如英國國會、倫敦勞埃德船級社或倫敦證券交易所等。部分學生還安排校外課程,如去布魯塞爾參觀歐盟的法律與政治機構。
學校總體錄取學生也不多,學校體驗度方面算不錯的,能入讀Durham的LLM,學生基本也是各個政法學院或211學校的法學學生了。很多出國前有的就把司法考給考出來了。回國去各個律所或外所的多。
No.6 Edinburgh
愛丁堡大學的法學應該算是英國Top LLM方向的一個分界點。自蘇格蘭議會經歷了300年分割,把新的議會建在愛丁堡之後,這裡聚居著眾多國家機構,以得天獨厚的優勢,成就了愛丁堡大學的聲譽。學校規模也比較大,距離蘇格蘭最高刑事法庭和民事法庭所在的議會大廈僅有幾步之遙。
學校也是古老大學,所以法學資料存儲極為驚人。科研成果也特別厲害,特別是四星研究成果,只比Cambridge少一個。
學校專業方向也很多,課程有十六七個。覆蓋人權法,商法公司法,國際法,刑法,甚至環境法和醫學法等等。選修方向眾多,是真的強。專業分五輪申請,出結果比較慢。基本是國內學生主要去競爭的一個學校。con分80-85不等。雅思要求7不低6.5,可以配語言課。
Edinburgh的LLM畢業回國,做律師,公務員,法律顧問的比較多。也有去做商標代理人,一些刑事案件偵查人員或政策研究人員等等。回國屬於各種被需求的學校。
No.5 KCL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法學院在strand校區,位於泰晤士河的北岸,地理位置也可以說是棒棒的。教學實力和師資十分紮實,大佬雲集。還和ucl有合作開設好幾個專業。kcl的課程設置更偏實物性質,專業方向性很強,所以科目分的極細。跨國法和國際稅法比較如雷貫耳。
KCL的LLM算英國比較難申請的,申請難度尤其在Edinburgh之上,有的時候UCL拿到offer,KCL甚至都會拒。針對211和雙非政法的學生會不一樣。發的拒信會比較多。
學校地理位置也好,距離皇家法院和全球主要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室只有數分鐘路程。
畢業生去向多以國際金融機構、各大投資銀行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外資律所Associate、各類跨國企業法務等為主。就業率在本土可以說是僅次於ucl。
No.4 UCL
UCL的LLM相對來說其實申請難度沒有大多人想像的高。因為大多申到Edinburgh的,基本好多也能申到UCL。相對來說UCL收人會比較多,300人的專業,光llm就可以看見三四十個中國學生的身影。
UCL的LLM課程雖然沒作業,但會有大量的Reading list和essay留給你。課程了雖然不多,但學習壓力大。學校課程量眾多,選修就有超過70個課程選修模塊。一起要拿到180學分才能畢業。
教學模式以講座、研討會、輔導等方向結合進行。申的時候需要附加一個written work,寫一個你喜歡的當代法律領域的文章,750字左右,需要證明你的推理、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等等。
選擇UCL的學生基本繼續讀PhD的多,也有的是本科就在英國讀的LLB。然後有些是繼續留在英國考LPC的。部分回國的學生也受到國內頂尖律所和外所的歡迎。
No.3 LSE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法律是他們家最強學院,規模龐大,師資一流,聲譽也一流,REF排名第一。四星研究成果多達53,力壓其他英國大學。
本身校園位於倫敦市的法律中心Holborn,毗鄰皇室法庭、英國廣播公司和倫敦四大法律學院,界於West End和City之間,大英博物館、倫敦大學總部、Senate House圖書館和小型專業圖書館都離該校不遠。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學院就近在咫尺。
總體來說,這個專業申請極難,收法律類ranking top30的學生為主,均分85%-90%。這個要具體看學校。英本的基本都要65+或一等的分數。學生來自100多所國家。雅思要求7.5,小分的聽力和寫作不低7其他不低6.5。
學校還有特色的Law and accounting,這個就是會計的學生也可以申的專業,小班教學,聯合開設。
能被LSE錄取的中國學生,基本本科也是國內頂尖學校畢業的。所以基本回國都有很好起點,可以讀PhD,可以去外所,可以去一些法院或非政府組織機構從事對應工作。也有去金融財務機構做國際法律方向的顧問。也有去四大等等。基本分布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都有不錯的位置。
No.2 & No.1 Cambridge+Oxford
Ox和Cam這種每年很少學生申請到,能去的都是大佬,簡單講下就好。
ox有Magister Juris (MJur)方向,專門從大陸法系錄取學生。這類專業每年大概1100人次申請,錄取150枚學生左右。國內學生佔比不多,大概在4%-7%左右。港本的會比大陸的學生更多點。
cam的LLM申請量在1000左右,每年大概300-400的錄取量。最終入讀llm的人數有160-180個。來自40-50個國家的學生。班級規模在10-15人。
申請到這兩個學校的學生,雅思基本都有8或8.5了。
畢業生去向這個就不用說了,繼續讀Phd的也多。回國進各類高校也是被提前預定的。有的回國甚至創立自己的律所。也有的去各類政府職能部門從事顧問,也有去地方從事高級律師等等職位,也有些學生就此從政。起點都很高。
總了個結:其實無論英國讀法還是英國讀LLM,這個專業前期都需要花費很多心力。對學生的要求也特別高,競爭也激烈。國內也是供大於求的狀態。即使司法考,通過率也低。基本在10%多一點,不超過15%。
不回國,如果你想留在英國,也有很多限制。英國沒有司法考這個概念。你要當律所事務律師要有三重考驗,首先是要本科在英國讀,拿LLB學位,或去Bristol讀那種Ma in law的課程。
有了學位後,還要參加為期一年的Legal Practice Course課程,如果你想當出庭律師,你還需要參加Bar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課程。通過後才有資格去律所見習1-2年。都圓滿後才能獲得律師資格。
但看看回報率的問題,所有的前期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