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界整體平均表面溫度
對史前溫度記錄的全面彙編顯示,全球變暖已達到至少6,000年未見的水平。
根據《自然研究》的《科學數據》今日(2020年6月30日)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50年中,全球變暖已經超過了過去六千年。
研究結果表明,千禧年規模的全球降溫始於大約6,500年前,當時全球平均長期平均溫度比19世紀中葉高出約0.7°C。自那時以來,加速的溫室氣體排放促成了全球平均溫度,目前全球平均溫度已超過19世紀中葉超過1°C。
這項研究由北亞利桑那大學地球與可持續性學院(SES)的四位研究人員主持,攝政大學的教授Darrell Kaufman是主要作者,副教授Nicholas McKay是合著者,助理研究員是Cody Routson和Michael Erb。該小組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重建了全新世時期的全球平均溫度,這一時期是從冰河時代開始到大約12,000年前。
考夫曼說:「在全球變暖之前,就出現了全球變冷。」 「先前的工作令人信服地表明,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世界自然緩慢冷卻了至少1000年,那時全球平均溫度隨著溫室氣體的積累而逆轉。這項研究基於以前發布的古氣候數據的主要最新彙編,再加上新的統計分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地表明,千禧年規模的全球降溫始於大約6500年前。」
今年早些時候,由23個國家的93名古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也由考夫曼,麥凱,羅特森和埃爾布領導)發布了過去12,000年以來彙編的最全面的古氣候數據集,壓縮了1319個數據記錄,這些數據基於所採集的樣本來自全球679個站點。在每個站點,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海洋和陸地檔案館的生態,地球化學和生物物理證據,例如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和冰川冰,以推斷過去的溫度變化。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無數科學家進行了基礎研究,為全球資料庫做出了貢獻。
「隨著峰值溫暖的降溫速度非常微妙,每千年只有約0.1°C。降溫似乎是由地球軌道上的慢循環驅動的,減少了北半球夏季的陽光量,最終達到了最近幾個世紀的「小冰河時代」。」分析溫度重建的厄爾布說。
自19世紀中葉以來,全球變暖已攀升至約1°C,這表明過去十年(2010-2019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當前冰期後的任何時候都高。
麥凱開發了一些統計方法來合成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他指出,長達12,000年的溫度重建並不能解決單個幾十年的問題,因此很難將其與最近十年相提並論。麥凱說:「另一方面,過去十年的氣溫可能比本世紀下半葉及以後的平均溫度要低,後者很可能繼續比工業化前的溫度高出1°C。」
考夫曼說:「有可能,上一次全球平均持續溫度高於19世紀是在上一個冰河時代之前,距今大約125,000年前,當時海平面比今天高出20英尺。 」
Routson說:「調查自然溫度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模式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量化導致氣候變化的過程,這對於我們為人類和自然原因造成的未來氣候變化的全方位準備做好準備非常重要。」 。他使用資料庫的早期版本將北極變暖與中緯度地區降水減少聯繫起來。
「我們未來的氣候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溫室氣體的積累。但是,未來的氣候也將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並且由於氣候系統內的自然變化而變得複雜。通過更好地考慮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將改善對氣候變化的未來預測。」
過去全球氣溫的重建是NAU旨在了解自然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的幾個研究項目的結果,該項目由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了超過120萬美元的資助。該團隊最近還獲得了NSF的67.8萬美元贈款,用於其到2023年的相關工作。
參考:2020年6月30日,《科學數據》。DOI:10.1038 / s41597-020-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