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主要古氣候學研究表明,全球變暖的最近150年已降溫了6,500年

2020-08-20 風雪快談

全新世界整體平均表面溫度

對史前溫度記錄的全面彙編顯示,全球變暖已達到至少6,000年未見的水平。

根據《自然研究》的《科學數據》今日(2020年6月30日)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50年中,全球變暖已經超過了過去六千年。

研究結果表明,千禧年規模的全球降溫始於大約6,500年前,當時全球平均長期平均溫度比19世紀中葉高出約0.7°C。自那時以來,加速的溫室氣體排放促成了全球平均溫度,目前全球平均溫度已超過19世紀中葉超過1°C。

這項研究由北亞利桑那大學地球與可持續性學院(SES)的四位研究人員主持,攝政大學的教授Darrell Kaufman是主要作者,副教授Nicholas McKay是合著者,助理研究員是Cody Routson和Michael Erb。該小組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重建了全新世時期的全球平均溫度,這一時期是從冰河時代開始到大約12,000年前。

考夫曼說:「在全球變暖之前,就出現了全球變冷。」 「先前的工作令人信服地表明,在19世紀中葉之前,世界自然緩慢冷卻了至少1000年,那時全球平均溫度隨著溫室氣體的積累而逆轉。這項研究基於以前發布的古氣候數據的主要最新彙編,再加上新的統計分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地表明,千禧年規模的全球降溫始於大約6500年前。」

今年早些時候,由23個國家的93名古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也由考夫曼,麥凱,羅特森和埃爾布領導)發布了過去12,000年以來彙編的最全面的古氣候數據集,壓縮了1319個數據記錄,這些數據基於所採集的樣本來自全球679個站點。在每個站點,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海洋和陸地檔案館的生態,地球化學和生物物理證據,例如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和冰川冰,以推斷過去的溫度變化。數十年來,在世界各地工作的無數科學家進行了基礎研究,為全球資料庫做出了貢獻。

「隨著峰值溫暖的降溫速度非常微妙,每千年只有約0.1°C。降溫似乎是由地球軌道上的慢循環驅動的,減少了北半球夏季的陽光量,最終達到了最近幾個世紀的「小冰河時代」。」分析溫度重建的厄爾布說。

自19世紀中葉以來,全球變暖已攀升至約1°C,這表明過去十年(2010-2019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當前冰期後的任何時候都高。

麥凱開發了一些統計方法來合成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他指出,長達12,000年的溫度重建並不能解決單個幾十年的問題,因此很難將其與最近十年相提並論。麥凱說:「另一方面,過去十年的氣溫可能比本世紀下半葉及以後的平均溫度要低,後者很可能繼續比工業化前的溫度高出1°C。」

考夫曼說:「有可能,上一次全球平均持續溫度高於19世紀是在上一個冰河時代之前,距今大約125,000年前,當時海平面比今天高出20英尺。 」

Routson說:「調查自然溫度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變化模式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量化導致氣候變化的過程,這對於我們為人類和自然原因造成的未來氣候變化的全方位準備做好準備非常重要。」 。他使用資料庫的早期版本將北極變暖與中緯度地區降水減少聯繫起來。

「我們未來的氣候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為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溫室氣體的積累。但是,未來的氣候也將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並且由於氣候系統內的自然變化而變得複雜。通過更好地考慮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將改善對氣候變化的未來預測。」

過去全球氣溫的重建是NAU旨在了解自然氣候變化的原因和影響的幾個研究項目的結果,該項目由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了超過120萬美元的資助。該團隊最近還獲得了NSF的67.8萬美元贈款,用於其到2023年的相關工作。

參考:2020年6月30日,《科學數據》。DOI:10.1038 / s41597-020-0530-7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扭轉了6500年的全球降溫趨勢
    外媒稱,一項研究表明,過去150年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抵消此前6500年自然降溫過程的結果。據《今日美國報》網站7月1日報導,科學家重現了過去1.2萬年的全球平均氣溫,以此得出結論。他們通過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古氣候」數據推斷歷史溫度變化。這些「古氣候」數據包括湖泊沉積物、海洋沉積物、泥炭和冰川冰等。
  • 全球變暖已達到至少6000年未見的水平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30日,《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發表題為《全新世全球平均表面溫度:一種多方法重建法》(Holocen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a Multi-method Reconstruction Approach)的文章顯示,過去150年來的全球變暖已遠超過了過去6000年來發生的全球變暖。
  • 全球變暖逆轉海洋1800年冷卻趨勢
    【英國《獨立報》網站8月18日報導】研究表明,人為原因造成的全球變暖已逆轉了過去1800年來的海洋自然冷卻過程。科研人員表示,在地球表面溫度隨著連續火山爆發而冷卻的影響下,海洋溫度在過去2000年中大幅下降。
  • 全球變暖?歐亞大陸卻一直在降溫
    儘管全球變暖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由於冷卻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並不均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可能不能真正反映氣候波動的性質。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了歐亞大陸中部地區大範圍的冬季降溫現象,這是我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的。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歐亞大陸中部地區的降溫趨勢主要出現在冬季(12月至2月)。
  • 專家:近50年全球變暖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
    丁一匯:近百年的現代氣候變化由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共同造成,而近50年的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雖然對這個結論有不同的聲音和爭論,但總體上在科學界達到了共識。正是這種科學的共識導致了國際上政治層面的重大決策,即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
  • 人類活動逆轉地球6500年自然冷卻期:後果嚴重
    7月2日,據媒體報導,來自《自然》雜誌中的一項古氣候學研究發現,過去150年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中斷並逆轉了6500年的全球自然冷卻期。報導稱,該研究由93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從全球679個地點收集了1319條數據記錄,數據時間跨度1.2萬年,包含了來自湖海洞穴沉積物、泥炭、珊瑚和冰川冰芯等樣本。研究人員據此繪製出過去1.2萬年地表空氣溫度變化圖,並將其與公元1800年至1900年間的世紀平均氣溫進行比較,以追蹤工業革命可能帶來的變化。
  • 太陽活動不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新華社倫敦5月6日電丹麥科學家最近發現,80年代以來全球氣溫升高及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不是太陽活動,而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加造成的。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最近報導,科學界一般認為,全球變暖主要是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造成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太陽耀斑周期性出現才是全球變暖的主因。
  • 全球變暖將停止是怎麼回事,降溫開始了嗎?
    1979年2月召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全球變暖被首次提出。後來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加上聯合國對於全球變暖防控的倡導,儘量讓全球變暖放慢了步伐。 不過有科學家表示未來地球的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停止,地球的溫度不再上升,而是會大幅度的降低,到時候地球就會面臨著大規模氣溫降低的情況。
  • 全球變暖將停止,世界將開始大規模降溫,30年後地球冷得離譜?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今全球氣溫變暖導致一系列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為人們敲響警鐘,現在就連聯合國也出具許多條例,規定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表示人們終於開始重視全球氣溫變暖這種現象。可你們知道嗎?全球氣溫變暖要停止了,地球要開始降溫,30年後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代。
  • 對於古代氣候的研究表明未來全球變暖可能加速
    預計全球變暖將改變地球大氣層中雲的分布和類型,雲可以對氣候產生變暖和降溫效應。在他們的始新世早期的模擬,朱和他的同事發現,在雲層覆蓋和不透明度降低該放大的CO 2誘導的升溫。據研究人員稱,目前在始新世模擬中負責提高氣候敏感性的相同雲過程非常活躍。
  • 全球變暖將停止,世界將開始大規模降溫,30年後地球會冷得離譜?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今全球氣溫變暖導致一系列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為人們敲響警鐘,現在就連聯合國也出具許多條例,規定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表示人們終於開始重視全球氣溫變暖這種現象。可你們知道嗎?全球氣溫變暖要停止了,地球要開始降溫,30年後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代。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北京海澱蔣甬滬    答:2009年11月以來,北半球遭遇嚴重的暴雪冰凍災害天氣,強冷空氣也在我國大部頻繁活動。一般認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出現強降雪、強降溫的極端景象,是氣候變化規律的一個表徵體現。    全球變暖是人們對當前全球氣候變化的俗稱。
  • 全球變暖將停止,世界將開始大規模降溫,30年後地球會冷得離譜?
    全球氣溫變暖要停止了,地球要開始降溫,30年後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代。全球變暖將停止,世界將開始大規模降溫,30年後地球會冷得離譜?不過,對於30年後地球會冷的離譜這樣的結論,許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畢竟這跟全球變暖完全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我們也該持懷疑態度,相信科學家的探索,我們能夠及時預知環境的變化。
  • 天天喊全球變暖,新一輪寒潮又來了,地球到底是升溫還是降溫了?
    天天喊全球變暖,新一輪寒潮又來了確實,自從工業化時代以來,我們就是天天在喊全球變暖,但是入冬以來,我們似乎並沒有感覺到溫暖,上面我們也說了,甚至冷出了新高度,而如今我國的新一輪寒潮也確實來了,本輪寒潮將從1月14日發展到17日,所以總計是有3天的時間,將會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幾乎全國所有地區的都要降溫,包括一直偏暖的青藏高原,雲南大部地區,所以降溫區域較多。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研究緣起和簡要歷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變暖」爭論愈演愈烈,現今已是一個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但在40-50年以前,科學家群體談論的題目並非「全球變暖」,而是「全球變冷」,原因有三。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黃恩清、田軍:從地質角度看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研究緣起和簡要歷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變暖」爭論愈演愈烈,現今已是一個席捲國際政治和社會輿論的重大公共議題。但在40-50年以前,科學家群體談論的題目並非「全球變暖」,而是「全球變冷」,原因有三。
  • 全球氣候變暖並不能顯著抑制新冠,但這些空氣汙染物與它正相關!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也複雜多變、撲朔迷離。公眾曾對「今年夏天新冠消失」存在普遍期待,但科學研究與現實狀況都給予否定的答案。 大氣科學、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等專家6日「跨界」科普:如何在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全球疫情防控雙重壓力下,科學應對今夏高溫熱浪衝擊?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吳其岡:人類活動和全球增暖
    本文主要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於2007和2013年發表的第四及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結論,描述過去百年全球變暖的觀測事實,解釋人為溫室氣體增加如何導致全球增暖,幫助非大氣科學背景的學生理解有關全球變暖的科學問題。
  • 全球變暖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大幅度降溫了?專家:將會很冷
    全球變暖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大幅度降溫了?比如因為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而全球溫度的持續上升,直接導致了大量的冰川融化,使得海平面快速上升,一些海拔比較低的地區,存在著被直接淹沒的風險,而且目前溫室效應,正在愈演愈烈,因為人類為了文明的發展,每一年排放的溫室氣體,還在不斷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