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薄膜替代技術的發展現狀

2020-12-08 中國觸控螢幕網

    北京時間05月0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ITO,即摻錫氧化銦(IndiumTinOxide)。它是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顯示器(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OLED)、觸控螢幕(TouchPanel)、太陽能電池以及其他電子儀表的透明電極最常用的薄膜材料。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4/0507/29737.html

       未來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產品,對觸摸面板的有著強勁需求,同時隨著觸控面板大尺寸化、低價化,以及傳統ITO薄膜不能用於可彎曲應用,導電性及透光率等本質問題不易克服等因素,眾面板廠商紛紛開始研究ITO的替代品,包括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納米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

       新材料技術應用可以從智慧型手機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設備,而且其阻值,延伸性,彎曲性均優於ITO薄膜。雖然,新材料技術在短時間內無法全面取代ITO薄膜,但是新材料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而且從市場反應上來看,應用新材料技術生產的薄膜產品所佔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目前,石墨烯扔處於研發階段,距離量產還有很遠的距離。納米碳管工業化量產技術尚未完善,其製成的薄膜產品導電性還不能達到普通ITO薄膜的水平。因而,從技術發展與市場應用綜合評價,金屬網格與納米銀線技術將是近期新興觸控技術的兩大主角。

       金屬網格(MetalMesh)技術利用銀,銅等金屬材料或者氧化物等易於得到且價格低廉的原料,在PET等塑膠薄膜上壓制所形成的導電金屬網格圖案。其理論的最低電阻值可達到0.1歐姆/平方英寸,而且就有良好的電磁幹擾屏蔽效果。但是受限於印刷製作的工藝水平,其所製得的觸控感測器圖樣的金屬線寬較粗,通常大於5um,這樣會導致在高像素下(通常大於200ppi)莫瑞幹涉波紋非常明顯。莫瑞幹涉指數碼產品顯示屏中像素,光學膜片以及觸控導電的金屬圖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規則對齊的像素和物體的精細規則圖案重疊式稍有偏差,則會出現的幹擾波紋圖案。由於莫瑞幹涉的存在,金屬網格技術製成的薄膜產品不適用在高解析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高解析度的產品上,僅僅適用於觀測距離較遠的顯示器屏幕,例如臺式一體機器,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等。

       如果薄膜中金屬網格圖樣的線寬能夠大幅度下降,則能有效的降低金屬網格技術中的莫瑞幹涉的問題,特別是如果金屬網格圖樣的線寬下降到1um左右,則該技術製成的薄膜同樣可以搭載在高解析度的智能設備上。目前韓國三星公司利用微細線寬和圖樣化(Patterning)技術,將金屬網格圖樣的線寬由原來的5um~6um,縮減到3um左右。然而,欲將線寬大幅縮減並非易事,傳統的壓制印刷工藝無法滿足要求,需要採用黃光製程工藝,製作成本會大幅增加,而且會浪費原材料;過細的金屬線寬易在外力擠壓時斷裂;網格的阻值升高,對下遊的控制IC晶片提出更高的靈敏度要求。因此,目前金屬網格技術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滿足多場景的下遊應用是一個難點,還需整個產業鏈進一步發展完善才行。

       納米銀線(SNW,silvernanowire)技術,是將納米銀線墨水材料塗抹在塑膠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後利用鐳射光刻技術,刻畫製成具有納米級別銀線導電網絡圖案的透明的導電薄膜。由於其特殊的製成物理機制,納米銀線的線寬的直徑非常小,約為50nm,遠小於1um,因而不存在莫瑞幹涉的問題,可以應用在各種尺寸的顯示屏幕上。另外,由於線寬較小,銀線技術製成的導電薄膜相比於金屬網格技術製成的薄膜可以達到更高的透光率,例如3M公司採用微印壓法製成的薄膜產品可以達到89%透光率。再次,納米銀線薄膜相比於金屬網格薄膜具有較小的彎曲半徑,且在彎曲時電阻變化率較小,應用在具有曲面顯示的設備,例如智能手錶,手環等上的時候,更具有優勢。

       在薄膜上,金屬網格中可以反射可見光的金屬線總體面積不大;而納米銀線並非是網格狀而是呈現不規則的分布,沾滿整個玻璃基板表面。相比較而言,納米銀線薄膜會有更嚴重的漫反射,既霧度(Haze)問題。屏幕的霧度問題會導致在室外場景光線照射的情況下,屏幕反射光強烈,嚴重的時候會使得用戶看不清屏幕。但是可以採用一些技術手段降低光漫射,解決霧度問題。例如日產化工公司開發出了在納米銀線薄膜上塗布可降低霧度的高折射率材料,有效將霧度值降低。另外,黑化納米銀線表面、減少反光強度、粗糙化納米銀線的表面等技術,也可以有效改善霧度的問題。

       金屬網格技術因為採用普通的銀,銅等金屬材料或者氧化物等作為原始材料採用傳統的印壓法製作薄膜面板,其原材料和製作成本都很低,但是這樣的產品卻有不可克服的莫瑞幹涉問題,應用受到限制。如果要降低金屬網格中金屬的線寬,需要更改制成工藝,成本會隨之增加,而且會有易斷線等問題。相比較金屬網格技術,納米銀線技術採用的是成型的納米銀線墨水材料,這些納米銀線供應材料掌握在少數例如CambriosTechnologies公司手上,原材料的成本較高一些,但是製成工藝簡單,採用印刷製程快速生產大面積的觸控面板,整體的成本並不高,隨著大規模的生產,成本會進一步的降低。

       因此,綜合比較,納米銀線技術比金屬網格技術更有優勢。就目前市場而言,也已經分化出兩大技術陣營。其中納米銀線陣營中,臺灣面板供應商TPK公司是主打納米銀線技術的廠商,並且結合上遊的納米銀線材料供應商CambriosTechnologies公司,以及生產工藝公司日本寫真成立一家子公司,專注於拓展納米銀線技術的研發,應用和製造。TPK公司預計在2014第二季度實現納米銀線薄膜的量產出貨。

       金屬網格技術陣營則加入的公司較多,例如蘇大維格和歐菲光,韓國三星等都由參與研發和製造。但是相比較於金屬網格陣營,納米銀線陣營的各個公司都在也內屬於龍頭企業,業務專業能力強,上中下遊產業鏈結合緊密。

       此外,據媒體報導,蘋果(Apple)公司吸引大家關注的明星產品iWatch將採用TPK公司的納米銀線薄膜技術,證明了納米銀線產品確實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產業鏈的穩定性。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較早發展的日本企業是富士和郡是,都是在2009年起開始生產金屬網格薄膜並之後提供觸控面板業者使用。富士和郡是是直接供應觸控感測器甚至模組,以協助終端業者降低進入的技術門檻。  二、納米銀線(SNW,silvernanowire)技術發展概況  納米銀線是透明導電材料,納米銀線的直徑小,在250nm以下,在可見光範圍下的透光性高,同時,銀具有高導電性和穩定性,可運用在觸控感測導電圖型結構的製程中,作為ITO透明導電膜的替代方案。
  •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觸控屏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觸控屏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觸控屏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觸控屏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觸控屏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 導電薄膜ITO的應用、缺陷和替代材料
    將ITO靶材沉積到PET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薄膜;將ITO靶材沉積到玻璃基板上,就形成ITO導電玻璃。  現在發展最成熟,使用最多的ITO沉積工藝是磁控濺射法,即用高能粒子轟擊靶材,使靶材中的原子濺射出來,沉積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比其他真空蒸發、熱解噴塗、化學氣相沉積、溶膠-凝膠等方法效果都要好。
  • 光學薄膜及其發展現狀
    李金麗 劉全校 許文才 (北京印刷學院印刷包裝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薄膜光伏電池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薄膜光伏電池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質能、風能、水能等都來源於太陽能。太陽能電池是是一種通過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一種裝置,是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形式。
  • CIGS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電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當前火力發電佔據主流地位,隨著資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尋找一種清潔的、綠色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以緩解煤供應緊張和火力發電帶來的全球環境壓力,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據世界能源委員會預測數據顯示,全球化石燃料最終可開採量至少可供人類使用約100年,但開採成本相對較低的儲量在逐年減少。
  • 2020年中國塑料薄膜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塑料薄膜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在多年塑料薄膜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塑料薄膜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塑料薄膜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塑料薄膜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OLED核心驅動——發光元件(ITO、發光材料)產業及技術發展報告
    上期回顧:【「卡脖子」系列】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產業及技術發展報告!ITO材料ITO薄膜通過磁控濺射技術將靶材金屬鍍在玻璃基板上,因此除了磁控濺射的技術難點外,金屬靶材原料是影響ITO薄膜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靶材質量會嚴重影響薄膜成品的性能。
  • 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目前,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已達21.7%,組件全面積轉換效率已接近16%,其產業化技術也在逐步完善。隨著此技術大規模生產後良品率提升,國產化改進優化後生產成本降低,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此外,具有超高轉換效率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憑藉著其技術先進性,在特殊的應用場景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目前由於成本偏高,大規模的應用需要快速實現成本的降低。
  • 2020年版中國ITO鍍膜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ITO鍍膜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對ITO鍍膜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ITO鍍膜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ITO鍍膜行業發展現狀、ITO鍍膜市場動態、ITO鍍膜重點企業經營狀況、ITO鍍膜相關政策以及ITO鍍膜產業鏈影響等
  • 薄膜太陽能電池現狀與發展趨勢
    目前,人們根據所選用的半導體材料將太陽能電池應用技術分為晶矽和薄膜兩大類。晶矽太陽能電池在現階段的大規模應用和工業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但由於其成本過高,限制了其發展。相比晶矽等其它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原材料消耗少、弱光性能優良等優勢。
  • 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現狀解讀
    光伏產業發展迅猛,光伏產品應用具有多樣性,這些為薄膜太陽能電池提供了發展機遇,但薄膜太陽能電池仍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對於一些化合物材料的物理科學問題缺少充分的理解,工藝技術有待創新改進,還需要新材料和新結構來替代貴材料和毒材料,尤其是化合物薄膜電池,關鍵精密設備與工藝的集成度有待深入研究開發。
  • 2020-2026年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擴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等光學膜產品,與光源(CCFL或LED)、導光板等組件組裝加工成背光模組後,與液晶面板組合用於液晶模組的製造,並最終被廣泛用於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
  • 淺談ITO薄膜的製造工藝
    【關鍵詞】ITO薄膜;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磁控濺射 引言 在平面面板顯示器的發展過程中,銦錫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是顯示器面板製程中非常重要的技術項目,其薄膜的物理特性將深深地影響到最終產品顯示器的畫質及其價位。
  • 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表        《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可替代能源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可替代能源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可替代能源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TDK發布低電阻高透射率的ITO導電薄膜
    TDK在「CEATEC JAPAN 2010」(10月5~9日,幕張Messe會展中心)上,發布了利用濺射法替代原來的塗布法對ITO層進行成膜的ITO透明導電性薄膜。據TDK介紹,通過導入濺射法,實現了低電阻及高透射率。
  • 我國準分子雷射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高端準分子雷射技術仍存在較大差距。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準分子雷射的特點和發展歷史,然後分析了國內外準分子雷射技術及相關典型應用的發展現狀及需求,之後提出了我國準分子雷射技術發展的主要問題。
  • PET基ITO 導電薄膜的可靠性研究
    關鍵詞:導電薄膜;ITO電極;按鍵靈敏度;電極材質;多邊電極  0 引言  隨著顯示器件行業飛速發展,光電行業正在向器件柔性化和輕量化方向發展,其對透明導電薄膜性能與工藝等方面的要求也更為苛刻。目前,世界範圍內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ITO薄膜。
  • 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產量規模有...
    目前研究領域開發出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可分成矽基薄膜電池、化合物半導體電池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池。  2019年全球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產能將超9.5GW以上   從全球的生產企業產能來看,薄膜太陽能企業紛紛擴張產能,與以往單純建設生產線不同的是,各企業多是通過全球併購、產線技術升級、裝備國產化等方式實現戰略性產能擴張,而這些企業本身就掌握核心技術以及具有良好的經營渠道。
  • 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隨著眾多企業的紛紛進軍光學薄膜產業,使得國內的光學薄膜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因此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對光學薄膜產品質量進行規範。近年來我國自主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不僅可以規範光學薄膜產業的質量也為光學薄膜進行檢測提供了判斷的依據,還為上光學薄膜下遊產業鏈的聯合,對光學薄膜行業的健康快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我國政策成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顯示器生產大。